压井施工单(IADC 钻井培训)jiao
- 格式:xls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部分钻井队岗位基本操作规程一、外钳工基本操作规程1、岗位操作主要容⑴起、下钻井口操作。
⑵接单根井口操作。
⑶下套管井口操作。
2、基本操作规2.1起钻2.1.1、准备工作。
⑴准备好吊卡、卡瓦、安全卡瓦、手工具。
⑵准备好钻杆钩、钢丝刷。
⑶准备好各种相应提升短节。
⑷准备好液压大钳。
⑸检查工具时要做到:吊卡舌头、活门、保险销灵活可靠,台肩磨损不超标;手工具灵活好用,不得放在转盘上;卡瓦及安全卡瓦:卡瓦磨损余量及固定符合工作要求,手把齐全不松动,卡片之间连接销牢靠,卡瓦牙压板上紧;安全卡瓦牙及弹簧固定牢靠,并灵活好用,节数与被卡钻具的直径相符,使用标准锁紧丝杠和螺母。
2.1.2、基本操作规。
⑴钻具提升,眼看指重表,注意钻具上升位置及钻具本体有无损坏,及时提醒司钻。
⑵立柱最后一根单根接头露转盘面0.5m,身子倾斜向下,伸左手搬吊卡耳部,待司钻刹车后,和钳工配合迅速扣上吊卡,扣活门一次成功,检查吊卡锁销试拉活门,观察锁紧情况。
⑶待钻具坐稳井口吊卡后,操作液气大钳,卸开立柱(特殊情况使用B型大钳),液气大钳操作口诀为:钳子一定送到头,下钳卡牢转钳头,上卸螺纹对缺口,松开下钳往回走。
⑷液气大钳退回后,站好位置。
待司钻提起立柱后,认真检查钻具外接头螺纹、密封端面、本体有无刺漏损伤,配合钳工用钻杆钩子拉立柱推进立柱盒,排放整齐,按顺序编好序号。
⑸抬头看游车,待吊卡距转盘1.5m 左右,与钳工配合,右手推吊环,身子向左侧前倾,左手拔出吊卡销,推吊环使空吊卡放至转盘面(避免碰井口钻具和吊卡),趁司钻刹车,拉出吊环。
⑹利用大钩摆动惯性,待大钩返回时,将吊环一次挂入井口负荷吊卡,插好保险销,重复上述动作。
2.2、下钻2.2.1、准备工作。
⑴准备好吊卡、卡瓦、安全卡瓦、手工具。
⑵准备好钻杆钩、钢丝刷、螺纹脂。
⑶准备好液压大钳。
⑷检查工具时要做到:吊卡舌头、活门、保险销灵活可靠;手工具灵活好用,不得放在转盘上:卡瓦及安全卡瓦:卡瓦牙磨损余量及固定符合工作要求,手把齐全不松动,卡片之间连接销牢靠,卡瓦牙压板上紧;安全卡瓦牙及弹簧固定牢靠,并灵活好用,节数与被卡钻具的直径相符,使用标准锁紧丝杠和螺母。
工程师法压井施工单第一篇:工程师法压井施工单压井施工是石油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油井钻进过程中,由于地层压力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井内压力不足以抵抗地层压力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压井施工,通过注入高密度液体或气体来增加井内压力,以保证井眼的稳定和安全。
为了规范压井施工工作,提高工程师法压井施工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单,下面是其中一份典型的工程师法压井施工单。
施工单位:XXX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地点:XX油田施工时间:20XX年XX月XX日施工单编号:XXX-XXXX-XXXX施工单位负责人:XXX施工人员:XXX一、施工目的: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该井段存在较高的地层压力,为了保证井眼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进行压井施工。
二、施工方案:1. 压井方法:使用常规液压井工艺,通过注入高密度钻井液增加井内压力。
2. 压井液配方及浓度:根据地质勘探数据分析结果,使用XX型高密度钻井液,并按照规定的浓度进行配置。
3. 施工设备:使用标准的压井施工设备,包括压井泵、搅拌器、测井仪器等。
4. 施工过程:a. 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b. 设置压井泵的相关参数,包括流量、压力等。
c. 按照施工人员的指导,将压井液注入井眼,控制注入速度和压力的平稳变化。
d. 通过测井仪器实时监测井内压力变化,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e.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 施工完成后,及时整理工作现场,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问题,并完成相关报告。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不得违章操作。
3. 施工前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5.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青工岗位培训课堂培训大纲与辅导教材(泥浆工)长庆钻井职工培训中心青工岗位培训课堂培训大纲与辅导教材(2008年度)项目部(专业公司)基层队(站)泥浆工青工岗位培训课堂钻井泥浆工培训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川庆钻探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钻井队。
施教对象:钻井队在岗泥浆工。
适用性质:岗位专业知识补充、技能提高培训。
考核方式:理论专业知识采取综合闭卷考试(每月至少1次);操作技能采取现场单项考评。
通过月考、季赛、年总结等重要环节的综合考评,产生月度、季度、年度岗位明星。
总学时:170课时。
选用教材: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与鉴定试题集石油钻井泥浆工自编教材:青工岗位培训课题辅导教材钻井施工作业文件警示教材参考教材:钻机操作维护手册井控技术井控设备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一)性质:钻井液技术知识涵盖面广泛、内容庞杂,是系多门学科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钻井技术既涉及石油地质知识,又涉及到机械设备维护检修技能,还与井下复杂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着操作者本人的生产经验影响。
其综合技能既来源于系统性、层次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又少不了操作者日积月累的现场生产经验。
石油钻井液工的技能培训,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短期行为,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系统性学习,是随着岗位的需求而不断进行补差的日常学习行为。
(二)任务:本大纲针对钻井队岗位员工技能现状、人员结构,结合岗位要求,突出岗位应知应会,制定了岗位标准,使岗位员工参照标准寻找自身技能差距,开展日常的知识、技能培训学习活动。
从而夯实岗位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实现岗位与岗位员工的专业知识、综合技能及素质相吻合的局面。
(三)教学目标:通过岗位系统培训,使钻井队泥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岗位应知内容和应会技能,夯实岗位基础知识,逐步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经过一完整周期的培训学习,使泥浆工能够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熟知、岗位职责、巡回检查及岗位交接班、岗位负责制内容并自觉认真履行;熟练掌握钻井液性能、仪器使用和维护;掌握不同工况下的钻井液调整技术;掌握各种井下复杂及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工程师法压井施工单井号: 队号: 姓名: 岗位: 成绩:基础数据:泵参数:低泵速数据套管参数:_ ______in(OD) ______in(ID) 套管鞋测深_______ m 套管鞋垂深_______ m 最大井口压力:BOP 工作压力 _________MPa 井口装置工作压力 _________MPa套管抗内压(80%) _________MPa 最大关井压力_________MPa 破裂实验压力 _________MPa钻柱数据:钻杆1 ______in(OD) ______in(ID) ______升/米 钻杆2 ______in(OD) ______in(ID) ______升/米 钻铤1 ______in(OD) ______in(ID) ______升/米溢流后记录的数据:A. 溢流时间: __:_:___B. 原浆密度: _________g/cm 3C. 关井立压: _________MPaD. 关井套压:_________MPa E. 泥浆池增量: _________ m 3 F. 垂直井深: _________ m 测量井深(计算容积用) _________ m地层压力PP=0.0098 原泥浆密度×垂深+关井立压 __________MPa泥浆加重参数:G. 压井泥浆比重ρ1=ρ0 +102P立/H _________ g/cm3H.: 需加重的重泥浆: V=泥浆池体积+系统容积_________m3I.重晶石量: W=Vρ加(ρ1 -ρ0 )/( ρ加-ρ1)_________吨初始循环压力:P初=低泵速压力+关井立压_________MPa终了循环压力P终=低泵速压力×(压井泥浆密度/原浆密度) _________ MPa立压下降曲线容积冲数时间钻柱内容积: __________ m3__________ _________ 环空容积: __________ m3 __________ _________系统体积__________ m3_________ _________ 压力下降值(△P)= (初始循环压力K-终了循环压力L)×冲数增加量/钻杆内的冲数=_________MPa/冲数增加量中原井控培训中心司钻法压井施工单基础数据:A.溢流后记录的数据:溢流时间:_______B.原浆密度: B _________g/cm3C.关井立压: C _________MPaD.关井套压: D _________MPaE.泥浆池增量: E _________ m3F.垂直井深: F _________ m测量井深(计算容积用) _________ m第一循环周·保持套压不变,调节泵速到低泵速 _________SPM 记录初始循环立压=低泵速压力(A)+关井立压(C) _________MPa·保持立压不变直到溢流循环出去.然后保持套压不变停泵.如果立压和套压不等,继续循环,直到溢流循环出去.G.泥浆密度增量: G _________ g/cm3G=H.压井泥浆比重: H=B+G= H _________ g/cm3I.需加重的重泥浆: I=泥浆池体积+系统容积I _________m3J.重晶石量:J=第二个循环周·保持套压不变调整泵速到低泵速.保持套压(等于关井立压)不变, 套压______________MPa 直到重泥浆到达钻头. 钻杆内容积______________冲·记录当重泥浆到达钻头时的立管压力,保持立管压力不变,直到重泥浆返到地面.立压=低泵速压力(A)×压井泥浆密度(H)/原浆密度(B) 终了循环压力___________MPa系统体积______________冲数地层压力K=0.0098×压井泥浆密度×垂直井深=0.0098×H×F= K=_____________MPa钻杆周围的气柱高度L.环空容积系数(钻杆和套管之间) L ____________升/米M. 泥浆体积增量(E)/环空容积系数(L) M ____________米气体到达地面时的最大套压.N 泥浆梯度= B×0.0098= N= __________MPa/m 0. 最大套压(PART1)=SIDP÷2 O ___________MPa P.TZ=温度和压力的影响TZ=4.03-(0.38×IN(K)= P __________Q.最大套压(PART2)R.最大套压=O+QS.最大套压是否超过套压极限? 是_________否_____气柱循环出来时的体积增量T气柱在地面时的体积T=(E×K×P)/R=T_____U.气柱循环出去时的体积增量=T-E U __________最大套压和体积时的冲数当泵入的体积等于环空容积减去气柱在地面的体积时最大套压和体积增量泵入量=环空容积-T___冲____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