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语文版第28课
- 格式:pptx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26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出师表课文全解语文版一、写作背景蜀汉后主刘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又懦弱又糊涂的皇帝。
他小名叫阿斗,中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扶不起来的阿斗”,比喻极没出息;“把别人当成阿斗”,比喻极其糊涂。
公元223年刘备讨伐吴国失败得了重病,在白帝城托孤,把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要刘禅“事之如父”。
诸葛亮为报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光复汉室,恢复中原为己任。
公元227年,诸葛亮平定了西南方之后,要出兵北伐。
他要离开国都,对这样一位是非不辨,好歹不分的皇帝该怎么办?用讽谏的言辞,他可能听不懂;直言教导又失君臣之礼节。
诸葛亮以老臣的身份对他“晓之以理”,使他理解所告诫的内容,并具体指出如何去做;并“动之以情”,以自己为报先主之恩和对蜀汉无比忠贞之情来打动刘禅。
因此这篇《出师表》一字一句都是从肺腑流出,真切感人,可称为天下之至文。
表也叫做疏,“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上书言事”,相当于今天的“打报告”陈述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出师表”意思是“在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二、难句例析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关键时刻啊。
(或:这实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担忧的艰难时刻啊。
)2、引喻失义。
“引喻”是两个词,同义并列。
“引”的本义是“开弓”,引申为“疏证”,亦即援引事实加以证明。
“喻”是开导,熟语有“家喻户晓”。
译文:称引比喻不合时宜。
3、性行淑均。
“性”是性情,“行”是“行为”。
译文:性情善良,行为公正。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在乱世之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先帝不以臣卑鄙,委自枉屈。
“以”,以为,认为。
“卑鄙”,同义的并列结构的复合词,这里是中性词,是“低微鄙俗”的意思。
现代汉语里“卑鄙”是贬义词。
译文: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来看我。
海洲中学语文九年级上册词语注音与解释(如看不清楚,请翻到书本的对应页码查看。
)第一单元P5 第1课《沁园春雪》1.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的。
2.风骚fēng sāo∶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形容女子秀丽、俊俏。
3.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丽装束,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4.一代天骄yīdài tiān jiāo :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汉代人称北方匈奴单于chányú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P9 第2课《雨说》5.田圃tián pǔ:田地和苗圃。
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
6.喧嚷xuān rǎng:喧哗,大声吵闹。
7.洗礼xǐ lǐ:基督教的入教仪式,行礼时主礼者口诵规定的礼文,用水浸、浇或洒。
8.襁褓qiǎng bǎo:襁保,襁葆。
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后亦指婴儿包。
9.温声细语wēn shēng xì yǔ:声音细而温和委婉。
10.润如油膏rùn rúyóu gāo:像油膏那样润滑。
第3、第4课无词语第二单元P29 第5课《敬业与乐业》11.征引zhēng yǐn∶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引用。
指推荐选拔人才。
12.旁骛páng wù:不专心正业,而去追求正业以外的事。
13.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
又作“亵黩”。
14.敬业乐群jìng yèlèqún: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15.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 yì: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28 《醉翁亭记》导学案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文体知识、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学习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翻译。
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环滁()林壑()琅琊()()潺潺()辄醉()林霏()暝()晦明()伛偻( )()山肴()野蔌()颓然()阴翳()觥筹()()2、文学知识填空欧阳修,字永叔,号,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朝代)著名家,谥号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著名的“”之一。
3、本文结构和写景顺序第一段:写顺序:。
第二段:写顺序:。
第三段:写顺序:。
第四段:写。
4、主旨探究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
但他还是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
本文通过对的描写和对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和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
5、写出相关的成语(1)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多含贬义)。
()(2)本意是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
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3)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
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4)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现在多形容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
()6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环( )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每课一练一、基础知识测评1.填空。
《干将莫邪》选自,作者,(朝代)人。
本文通过写的故事,表现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王大怒,使相.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客以剑拟.王()()王头复堕.汤中()()二、阅读理解测评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
问之,鬼言:“我是鬼。
”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
”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
”鬼言:“我亦欲至宛市。
”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
”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
”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
如是再三。
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
”鬼答言:“惟不喜人唾。
”于是共行。
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
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有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
鬼大呼,声咋咋然。
索下,不复听之。
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
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
得钱千五百,乃去。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定伯诳.之()了然..无声音()不习.渡水故耳()乃去.()2.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3.请根据文中有关描写,概括宋定伯的性格特点。
答:4.概括本文的中心。
答: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测评1.《搜神记》干宝东晋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制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狭义英雄的赞颂。
2.xiànɡ仔细察看zhuànɡ成年nǐ比画duò掉进二、阅读理解测评1.欺骗完全熟悉离开2.第一段:宋定伯遇鬼,装鬼,与鬼同行。
第二段:宋定伯途中骗鬼的情况。
第三段:宋定伯捉鬼,卖鬼。
3.宋定伯是一个胆大、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的人。
4.本文通过写宋定伯遇鬼,与鬼斗智,最后捉鬼卖鬼,寄寓着人定能战胜邪恶的思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目录第一单元民族团结课文1.《梁山伯与祝英台》2.《小松鼠找食》3.《葫芦兄弟的故事》古诗文赏析1.《白日依山尽》2.《菩萨蛮·平山堂前有柏梁》3.《题西林壁》作文1.《我们小区的秋天》2.《祝融山的秘密》语法1.介词的用法2.语法填空练习第二单元科学与艺术课文1.《电视的发明》2.《醒世姻缘传》节选3.《儿童的艺术欣赏》古诗文赏析1.《夜泊牛渚怀古》2.《湖心亭看雪》3.《阿房宫赋》作文1.《我的梦想作家之旅》2.《我的阳光朋友》1.动词语态2.状语从句练习第三单元政治与社会课文1.《费尽心思我为你》2.《儿童的十个朋友》3.《守夜者》古诗文赏析1.《人月圆·明月几时有》2.《杜甫·春夜喜雨》3.《清平调·长相思》作文1.《我的梦想岗位》2.《居住环境的改变》语法1.名词的性与数2.表语从句练习第四单元历史与记忆课文1.《沉默的证言》2.《读《红楼梦》有感》3.《复活的信念》古诗文赏析1.《菩提寺》2.《上酒》3.《短歌行》作文1.《我的纪念日》2.《少年奇幻之旅》1.形容词的用法2.宾语从句练习第五单元自然与人生课文1.《微笑》2.《道德经》节选3.《黑脸先生》古诗文赏析1.《山居秋暝》2.《登鹳雀楼》3.《陋室铭》作文1.《我的理想家园》2.《邻居家的大使》语法1.副词的用法2.主语从句练习以上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目录,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九年级上第28课基础知识检测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一.给下列加波浪线的词语注音.28分(每小题2分)祗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策之14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波浪线的词语.16分(每词2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4.策之不以其道:5.食之不能尽其材:6.鸣之能通其意:7.才美不外见:8.食马者:三.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24分(每空2分)1、《马说》的作者(),唐朝(),字(),河南人。
他与()(人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力反六朝以来的()文风,提倡散体,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和发展,旧时被列为“”之首。
2、“说”是古代的一种()体裁,用以()的观点,写法十分(),但讲究(),跟现在的()大致相近。
四、翻译下列句子。
18分(每题6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6分(每空1分)食马者:()通()尽其材:()通()蹄申膝折:()通()六、问答题。
8分1、《马说》一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人?参考答案九年级上第28课基础知识检测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二.给下列加波浪线的词语注音.28分(每小题2分)祗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策之14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波浪线的词语.16分(每词2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奴隶主使役、地位低贱的人。
2.骈死于槽枥之间:马厩。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4.策之不以其道:挥动马鞍驱使;规律,方法5.食之不能尽其材:才华,才能6.鸣之能通其意:意思7.才美不外见:表现在外面8.食马者:通饲,喂三.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24分(每空2分)1、《马说》的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字(退之),河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