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经济学考博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18 KB
- 文档页数:5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入学考试《发展经济学》大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考)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发展经济学是我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课。
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矚慫润xx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50分钟(三)考试题型比例及要求: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名词解释题:20%左右判断分析题:25%左右简答题:40%左右论述题:15%左右(四)参考书目: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张培刚、张建华主编,发展经济学,2009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残骛楼諍锩xx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发展经济学导论发展经济学的广义论与狭义论;发展中国家及其特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特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发展经济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的演进;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建立;发展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二、发展的目标与度量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现代化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增长的阶段性,经济起飞,经济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物质生活质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绝对贫困,贫困人群的经济特征;收入的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收入分配差别及其度量,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及其检验,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贫困加权指数,减少贫困和收入不均的政策选择。
彈贸摄xx霁毙攬砖卤庑诒xx肤亿鳔简。
三、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现代经济增长的性质、特征;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性质与特征,经济落后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后发优势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及特征,自然方面的限制因素,社会方面的限制因素;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及其作用,中国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与发动因素。
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知名的经济学院之一,学科体系完整,学术水平较高,师资力量较强,共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教授19人,副教授23人,还聘请了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徐滇庆、宋敏、谢伏瞻、巴曙松、张燕生、李佐军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金融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等二级学科。
其中,西方经济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经济学院还设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张培刚发展研究院、国开行-华中大发展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经济学院在发展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长期以来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研究生培养。
不断跟踪国际计量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及时把握计量经济学动态和发展趋势,并应用于我国经济问题的计量研究。
该方向近年来在王少平教授指导下已获得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经济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和海外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邀请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讲学,还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克曼、麦克法登、恩格尔以及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邹至庄、刘遵义等为我校名誉教授。
经济学院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兼具良好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治学严谨的创新型高级经济人才,已培养了石寿永、田国强、艾春荣、谭国富、徐滇庆、宋敏、张燕生、张军扩、巴曙松、李佐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被誉为“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经济学家现象”。
第二次考试作业一、单项选择题(2*10=20)1. 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B )。
A. 不相同B. 相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2.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100-4Q,供给价格为P=40+2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A )。
A. P=60, Q=10B. P=10, Q=6C. P=40, Q=6D. P=20,Q=203.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A )A. 为正值,但不断减少B. 为正值, 且不断增加;C. 为负值,且不断减少D. 以上都不对4.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 )A. 消费者的收入B.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 消费者的偏好5. 根据投入在产出中的应用,以等产量曲线和直线来表示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差别,则等产量曲线(B )。
A. 固定的投入等产量曲线是直线,可变的投入等产量曲线是直角线B. 固定的投入等产量曲线是直角线,可变的投入表现为曲线C. 固定的投入等产量曲线表现为曲线,可变的投入表现为直角线D. 固定的投入表现为直角线,变动的投入表现为直线6. 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MC曲线( B )。
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 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7. 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上升____价格上升的幅度,这意味着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_____( D )。
A. 超过,下降B. 低于,上升C. 低于,不变D. 超过,上升8. 如果实际利率是4%,通货膨胀率是6%,而且,税率是20%,税后实际利率是多少?(B )A. 1%B. 2%C. 3%D. 4%9. 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则可预期该商品(A )。
A.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B.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C.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D.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10. 消费者购买每单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一定等于( D )。
博士经济学面试题及答案1. 请简述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答案: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增加,其从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即边际效用)逐渐减少的现象。
这一原理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一,反映了消费者在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的选择和偏好。
2. 什么是市场失灵?请举例说明。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
例如,外部性问题(如污染)和公共品的提供(如国防、公共安全)是市场失灵的典型例子。
在这些情况下,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反映商品或服务的真实社会成本和效益。
3. 请解释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答案: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包括:市场上有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的,市场信息完全透明,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障碍,以及没有政府干预。
在这种市场中,单个买家或卖家对价格没有影响力,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4. 什么是货币政策?请简述其主要工具。
答案: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来影响经济活动,特别是总需求水平的一系列措施。
主要工具包括:调整利率(如联邦基金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应量),以及调整银行准备金率。
5. 请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区别。
答案:经济增长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产出(如GDP)随时间的增加。
而经济发展则更广泛,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福利的改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化等方面。
6. 什么是机会成本?请举例说明。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项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民选择种植小麦而不是玉米,那么种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种植玉米所能带来的收益。
7. 请解释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短期负相关关系。
在短期内,当失业率较低时,工资和价格上升的压力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亦然。
然而,长期来看,这种关系可能会因为预期调整等因素而变得不那么明显。
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管理经济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1.(20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烟草行业也是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估计,2000年国内香烟总消费量大约为750亿包。
已知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25,供给价格弹性为0。
4,香烟的平均价格为5元/包。
A. 假定香烟的需求与供给曲线都是线性的,利用上述信息推出需求与供给方程;B。
如果政府对每包香烟加征0。
5元的消费税,需求量和供给量将会变化多少?政府增加的税收为多少?2。
(20分)两家公司生产相同的产品,但生产函数不同.两家公司的生产函数分别为:Q A=100K0.5L0.5Q R=100K0.6L0。
4式中:Q为产量,K为资本,L为劳动。
A。
如果两家公司的产量相同,哪家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更高?B。
是否可以认为劳动生产率高的那家公司其产品成本较低?3。
(20分)在某一市场中有两家企业,市场需求曲线为P=10—Q,两家企业的总成本函数分别为:TC1(Q1)=4+2Q1,TC2(Q2)=3+3Q2,其中Q=Q1+Q2A.如果两家企业勾结,它们将会把产品价格确定为多少?B。
如果两家企业相互竞争,产品价格将为多少?4.(20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两位在信息经济学方面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
按照这两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当市场交易活动中出现信息不对称时,将会导致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进而引起资源的低效配置.请说明信息不对称是如何导致市场失效的.纠正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失效有哪些途径?5。
(20分)我国已经正式成为WTO成员国。
按照WTO的规则,在考虑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各国必须尽可能低降低关税壁垒。
请用博弈论(game theory) 模型讨论两国之间采取在开放或保护政策方面可能出现的选择:情形之一:开放对两国都是上策(dominant strategy)情形之二:存在着纳什均衡状态,即:(开放,开放),(保护,保护)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管理经济学》适用专业: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1. (20分)解释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涵义.这两个概念在管理上有何意义?请举例解释。
同济医科大学2006年麻醉学(博士)一、名词解释1.2相阻滞2.V AS评分3.间歇指令通气(IMV)4.前负荷5.霍夫曼消除6.PCA7.CO2排除综合征8.MODS二、问答题1.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
2.简述低流量吸入麻醉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简述肌松药的类型及肌松药作用的监测。
4.简述目前疼痛治疗的方法。
5.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及处理6.急性肺损伤和ARDS的病因及其诊断标准。
2.同济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博士)[Re: 0分会员] Copy to clipboardPosted by: 0分会员Posted on: 2008-01-22 17:38同济医科大学2004年组织胚胎学(博士)一、名解:1.神经干细胞2.凋亡3.胚泡4.抗原提呈细胞5.小强荧光细胞二、问答:1. 丘脑的结构、功能和功能的调控2. 大脑皮质的神经元种类、皮质分层和神经纤维联络3. 球旁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4. 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种类、特点和功能5. 已知一种HAP1蛋白在下丘脑高水平表达,但不知道其功能。
请你进行课题设计以揭示HAP1的功能。
简述实课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实验方案。
并简要说明所用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注:名解是用英文出的。
3.同济医科大学神经解剖学(博士)[Re: 0分会员] Copy to clipboardPosted by: 0分会员Posted on: 2008-01-22 17:39同济医科大学2006年神经解剖学(博士)一、名词解释:1、皮质2、神经节3、纤维束4、internal capsule5、corpus striatum6、medial lemniscus7、?8、broca区9、锥体系10记不起来了,也很简单二、问答题:1.小脑的分叶及纤维联系2.尺神经损伤的表现及原因3.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及节后纤维的走向4.脑干一般内脏运动核的功能及纤维联系5.?6.?4.同济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Re: 0分会员] Copy to clipboardPosted by: 0分会员Posted on: 2008-01-22 17:40同济医科大学2006年肿瘤学(博士)一、名解(4*5)20分1 IGRT2 GCP3 VEGF4 TBI5 NCCN二、问答题80分1.简述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152.简述霍杰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153.WHO疼痛治疗原则?154.论述化疗药物机制和细胞周期的关系?155.鼻咽癌TNM分期,临床分期,治疗原则和技术?205.同济医科大学考博历年真题感染专业2005年试题[Re: 0分会员]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0分会员Posted on: 2008-01-22 17:40同济医科大学考博历年真题感染专业2005年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incudation period2.septicemia3.rabies4.nosocomial infection5.cholera二、问答题(每题20分)1.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2.HIV的治疗原则和临床表现3.丙型肝炎的基因分型及抗病毒治疗方案三、选答题(二选一)(15分)1.试述肝相关干细胞研究的现状及展望2.简述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的发病机制6.同济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Re: 0分会员] Copy to clipboardPosted by: 0分会员Posted on: 2008-01-22 17:41同济医科大学2003年细胞生物学(博士)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1.nuclear skeleton2.kinetochore3.Signal Sequence4.stem cell5.molecular chaperon6.cyclin7.核孔复合体核篮模型8.膜泡运输9.微丝结合蛋白10.蛋白酶体二、综合题(共60分)1.试述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形成的主要途径及功能。
2014年华科经济学院考博《微宏观经济学》
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如何影响资源配置及运用?
二、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为此,如何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认为“要改变自然资源及其产品定价方式”,运用价格理论分析其理论基础及调节的可能性。
四、什么是市场有效论?什么是市场失灵论?如何处理好ZF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调节之间的关系。
五、内生增长模型是如何发展外生增长模型的?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何指导意义?
六、消费与投资各自是如何决定的?二者间的联系及对我国扩内需、增投资的启示。
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以下是历年真题:02---07的02年: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 2纳什均衡 3准租金 4支出法 5资本边际效率 6结构性通货膨胀二,简答题1,假设一个生产函数的边际产量在要素增加到一个程度后下降为负值,它的等产量曲线有什么特点?2,垄断厂商的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有什么关系?3,什么是财政政策?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何在?4,简述IS-LM模型的内容和意义。
三,计算题1,设一个消费者使用两种商品(x,y)效用函数为,商品价格元,元,(1)设他的收入为40元,求消费者均衡;(2)求恩格尔曲线。
2,设有两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生产成本均为,市场需求P=15-0.01q,两个厂商独立决定产量,(1)求两个厂商的反应函数(2)求厂商的均衡产量及利润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为200亿元,C=60+0.8 ,T=100亿元,I=150亿元,G=100亿元,(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亿元增加到120亿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四,论述论述并推导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论述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你认为凯恩斯理论对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加以分析。
03年:一,名词解释1比较静态分析 2自然垄断 3不可能性定理 4货币幻觉 5平衡预算乘数 6适应性预期二,简答1 简要说明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2 简述古诺模型的主要内容3 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三者之间有何区别。
4 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是负斜率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为什么是正斜率的?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时有效,何时无效?三,计算1,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的收入弹性是计算:(1)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2)其他条件不变,收入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算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2,设完全竞争行业中一小企业的产品单价为640元,其成本函数为(1)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此产量的单位成本,总利润(2)假定这个企业在行业中是有代表性的,试问这一行业是否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为什么?(3)这一行业处于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单位成本和价格各是多少?3,假定法定准本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量是1000亿元(1)若总准备金是400亿元,货币供给量是多少?(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量将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元)?(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国库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应量变动多少?四,论述1,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如何导致了市场失灵?如何解决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2,论述短期中和长期中总产出决定理论。
1、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何特征?第一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形成阶段,时间是20世纪40—60年代,结构主义是当时的主流(1)唯工业化(2)唯资本论(3)唯计划化第二阶段时间20世纪60—70年代,这一阶段主要是新古典主义(1)重视农业的作用(2)新估计市场机制的作用(3)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4)重视对外贸易的作用第三阶段是发展经济学的危机与重建阶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主要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主义(1)强调制度变革(2)新增长理论受到重视(3)重视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2、如何看待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收入分配不均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会带来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问题:(1)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中的少部分人掌握大部分财富,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有钱人将钱存在国外银行,以回避国内投资可能遇到的风险,这样,就会形成资本流出;(2)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广大穷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健康维护会遇到收入硬约束,使穷人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和维护,降低了他们的生产效率,也影响到了经济增长。
(3)由于分配不均,有钱人的收入远超过当地生活水平,所以,他们的消费需求中会有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国外进口的奢侈品,而穷人没有钱,也无法对本国的基本消费产业产生有效拉动,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4)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穷人在增长所得的好处远小于富人,会使得穷人产生对经济增长本身认同的缺失,带来政治上的冲突和动荡,从而使得国内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恶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一致吗,两者之间有何区别?不一致。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经济学考博试题
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入学考试试题发展经济学(3399)2021年试题
1、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存在库兹涅茨倒U假说”,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什么是“自愿储蓄”?如何增加自愿储蓄?对“X低效率理论”和李嘉图等价进行评析。
3、教育对人力资源形成起什么作用?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形成存在哪些瓶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4、张培刚先生是如何阐述农业对工业的作用和贡献的?对发展中国家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如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
6、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021年试题
1.简述并评价“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论”。
2.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有哪些经济职能?
3.如何正确理解工业化的内涵?
4.有人认为:中国近年来时有发生“民工荒”,说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曲线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5.什么是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与机理是什么?简述并评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变化。
6.结合中国经济的经验教训,评述最近三十余年发展理论的新进展。
2021年试题
1.如何评述“社会的发展和公平就是财富的增加”?
2.结构主义有哪些发展理论?
3.论述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
4.发展中国家的特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
5.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你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看法。
2009年试题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简述教育深化、知识失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简述制度相容性原理并结合我国农村改革的两个实例(经验与教训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4.概述纳科斯和缪尔达尔关于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原因及出路的相关论述。
5.结合刘易斯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有关“刘易斯拐点”的争论,谈谈你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转移的判断和看法。
6.运用发展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价当前政策组合:“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着重从政策内涵、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思考等方面论述)2008年试题
1.解释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并说明有什么不足。
2.论述可持续发
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论述二元金融,如何改变?
4.技术扩散及溢出效应分为哪几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5.发展经济学中区域发展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理论有什么异
同? 6.论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政策含义。
7.中国工业化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如何判定?这个时期最关键是要做什么?
2007年试题
1.简评金融深化和金融浅化。
2.简述基础设施的“超前论”和“压力论”。
3.收入分配不公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有无道理?试分析。
4.试述剩
余出路的贸易理论。
5.简述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6.我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会遇到那些障碍?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
7.试结合发展经济学30年的发展和中国经验,谈谈你对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认识。
(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2006年试题
1.简评后发优势论。
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关系。
3.“政府发挥有效作用,必须政府规模越小越好",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4.技术进步的含义及表现形式;评价测量技术进步的不同方式。
5.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分析我国所处的阶段及原因。
6.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现象,政府在城市创造更多地就业岗位,却形成更多的失业。
请解释这种现象,根据我国国情说明政府如何治理。
7.简述乡村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说明乡村工业对乡村发展的作用。
2005年试题
1.简评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说明消除贫困的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与以人为本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3.说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寻租现象?寻租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
4.说明为什么在工业化过程中专用制度既是限制因素又是发动因素?结合我国实践说明。
5.试述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对我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
6.试比较并评述舒尔茨和张培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以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7.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你对我国区域发展未来战略的看法。
2004年试题
1.简述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2.试用托达罗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现象。
3.有人说:“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越有利于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其理论依据何在?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4. 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基础是“双缺口模型”,这一模型是否适宜现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分析?为什么?怎样应对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进军中国国内市场的现象?
5.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有何规律?如何评价中国农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6.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快速的经济增长与日趋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现象并存,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请结合金融二元、地区二元和产业部门二元予以说明。
7.评述20世界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趋势。
2003年试题
1.简述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简述发展极及其形成的条件。
3.简述金融深化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4.比较并评析新古典主义与新制度主义的发展理论。
5.如何为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结合东亚和中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谈谈你对政府如何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认识。
6.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有何规律?有人认为:在信息化国际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实现信息化,而不是改造农业。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你认为我国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将会遇到哪些主要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002年试题
1.简述不平衡理论的基本原理。
2.简要解释教育深化、知识失业和智力外流。
3.库茨涅兹的倒U型假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一假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其理由何在?如何评价?
4.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是否存在所谓的后发优势?请结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实践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5.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请结合中国现实谈谈应对策略。
6.简述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主要特点、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001年试题
1.简评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简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并扼要说明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4.有人说外贸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5.结合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历程,试析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
因素。
6.如何理解农业国工业化仍然是发展经济学的主题?请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信
息化的国际背景,谈谈你对中国工业化的认识。
2000年试题
1.试论农业对工业化的工业以及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何为人力资本?其形成过程如何?他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有何作用?
3.简述区位理论和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结合我国当前西部大开发战
略谈谈你的看法。
4.简述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梗概。
试论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1999年试题
1.何为工业化与现代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变动趋势如何?
2.西方发展经济学为何陷入困难?怎样才能使发展经济学获得新生和发展?
3.试述并评价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4.试论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及其消除和防范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