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第17课《紫萝藤瀑布》实录《紫萝藤瀑布》实录(一)一、教学总目标:1. 知道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理解作者眼中紫藤萝的特点与其寄寓于紫藤萝瀑布的人生感悟之间的关系。
2. 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分析关键语句蕴含的思想情感,归纳作者寄寓于紫藤萝瀑布的人生感悟。
3.分析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二、第一课时目标1. 理解紫藤萝“像一条瀑布”的特点,分析作者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摹紫藤萝的作用。
2. 分析作者眼前的紫藤萝和十多年前所见的紫藤萝两个材料之间的关联。
三、核心问题:作者借紫藤萝瀑布想表达什么?四、下位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眼前的紫藤萝“像一条瀑布”?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摹紫藤萝的外形特点的?3.作者为什么要写十多年前所见的紫藤萝?五、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五单元。
本单元选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
学习这些闪烁着哲理光彩的作品,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
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PPT】1.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2.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下面我们来学习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PPT】环节一:积累字词文中这些字词需要大家关注,我们先来看这几个字的读音。
【PPT】关注字音迸.溅.(bèng jiàn) 忍俊不禁.(jīn)伶.仃.(líng dīng) 仙露琼.(qióng) 浆还有这些词的意思需要掌握。
【PPT】理解词义迸溅:向四外溅。
挑逗:逗引;招惹。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
【PPT】环节二:积累文学常识宗璞,出生于1928 年,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等。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18.《紫藤萝瀑布》课堂教学实录导入读法介绍师:孩子们,请站起来面向我们的老师,让老师认识一下你们,表达老师对同学们的感谢。
今天是周末,你们放弃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来进行教学研讨,老师们很感恩。
师(面向老师):请老师跟我们的同学问个好!同学们也向老师问个好。
(全场热烈的掌声)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
题目五个字有两个字特别容易写错,那个小男孩请你上来,拿着粉笔写藤萝的“藤",不许偷看哦。
再来第二个同学,你来写宗璞的“璞”。
打开课堂练习本,每个同学都写写。
(生写)师:好,谢谢。
两个孩子的书写都漂亮,但是我就知道一定会出问题的。
大家看,哪个字出问题了?发现了吗?你来改错。
就写在旁边,把错的圈出来。
写大点,放大,好,谢谢你,你是我们的小老师。
下次不能再错了,“藤"字下面有同学经常写成“马”字,再写一遍,动笔。
(生写)【投影——宗璞的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南渡记》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其各类创作都深受瞩目。
师:我们先做点笔记啊,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投影展示】咏物抒情散文托物寓意借物抒情师:大家把书打开。
这一类的语文专用名词我们经常会遇到,请在题目的旁边旁批“咏物抒情"。
我们经常说“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等等,是一个意思。
人是万物之灵,人要表达对人间万象的情怀,他就要抒发感情,但是直接抒发感情就不够“文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物"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的感受抒发出来。
那么这种文章挺难写的,它的难处在哪里呢?就在于需要把“我"还有“物”还有“情"三者非常好地融为一体。
(师板书“我”“物"“情”三者之间的融入关系)师:一篇借物抒情的好文章啊,用《紫藤萝瀑布》的开头和结尾的说法,就是这样的——【投影展示】初读,不由得让人停住了脚步读完,不觉得让人加快了脚步(生读)师:这就是好文章的魅力。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紫藤萝瀑布》篇1一、导语设计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生畅所欲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感知课文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先展示自己的积累?生1: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
她的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
师:吴奇同学回答的真不错,老师也找了一些。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
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作者,现在哪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字词积累?生2:字词注音: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ú )词语解释:⑴迸溅:向四外溅⑵繁密:多而密。
⑶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⑷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⑸酒酿:江米酒。
⑹挑逗: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⑼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师:大家说,刘亚莹讲得怎样呀?(生小声回答好)的确好,希望大家以后也和她一样多读多写。
师:《紫藤萝瀑布》是作者受到启示鼓舞之后所作,老师希望大家既能用心去“感受”,又能用耳去“倾听”。
(朗读欣赏,学生认真倾听。
)师:同学们听的多认真,看来大家已沉醉于作者带给我们的意境了。
那我们也来读读课文,把我们的感情读出来,怎么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段,看谁读得最好!(学生三分钟准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教学设想】素备课文,习惯于阅读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和课后的“思考探究”。
对于宗璞的代表作《紫藤萝瀑布》,网络上有太多名师的经典课例,可我并不想也不忍拿来就用,因为这么好的“美”作品,我也想细品、享滋养。
于是,“预习提示”中“美的发现”四个字,一下跃入我的眼帘,便撞开了我的心扉,一个以此为主题的备课思路:“发现美的景,发现美的情,发现美的人”为板块的教学设计瞬间成型。
遵循“用教材教”的课改精神,我将本课定义为主题+写作型文本教学处理。
【教学目标】1、赏藤萝,学描摹之美。
2、学写法,悟情思之美。
3、知背景,探情理之美。
【教学重难点】学写法,悟情思之美【教学过程】1赏藤萝,学描摹之美师: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大家齐读标题,谈谈对标题的理解或感受。
生:点明了写作对象。
生: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紫藤萝繁茂的特点。
生:标题给人美的遐想,能引发我们读下去的兴趣。
师:好!那我们进入课文,阅读第1——6节,找出描写紫藤萝的语句,看看作者笔下的紫藤萝美在哪里?生:“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师:这是作者从所见的整体着笔,找得很好!继续:生:“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师:这写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花的什么特点?生: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写出了花繁花盛,生趣盎然的特点。
师:以上的描写作者是从远观的整体上进行描摹。
那作者有没有对紫藤萝展开特写呢?生: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师:对,这就是从局部着笔,用形象的比喻特写一朵紫藤萝的样貌,并富有动感,“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这句话不仅写出了花的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般的美丽。
师:这是作者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对紫藤萝形态的描写。
七年级语文紫藤萝瀑布教案导学案公开课教学实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领会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紫藤萝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紫藤萝瀑布的美。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紫藤萝瀑布的印象。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标注生字词,查找字典解释。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合作探讨a.课文中的紫藤萝瀑布具有哪些特点?b.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c.课文中的象征手法是如何体现的?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领悟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5.课堂练习a.简述课文中的紫藤萝瀑布的特点。
b.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c.领会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7.课后作业摘录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景物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深,能够把握文章脉络。
3.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有了初步的认识。
4.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5.不足之处:个别学生课堂纪律有待加强,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五、教学建议1.在课堂讲解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师:同窗们,在这个美好旳上午,给我一种笑脸可以吗?好,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请坐。
《世说新语·咏雪》中有这样一组对话:“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生:撒盐空中差可拟。
师:兄女曰——生: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好,让我们把《咏雪》背一遍好吗?(学生齐背)师:同样是纷飞旳白雪,一种比作“撒盐空中”,一种感觉似“风吹柳絮”,那么,我再来请同窗们读两首小诗(屏幕显示):泥土泥土鲁黎黄淮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老是把自己当作泥土就时时有被埋没旳痛苦就时时有被践踏旳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还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便时时有被发现旳幸福师:读这两组文本,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觉得鲁黎和黄淮对同一事物感觉不同样。
生2:两个人对一种事物有不同旳感觉和发现。
师:对同一种事物,不同旳人会有不同旳感受和结识,这是个性比在作品中旳呈现,每一部作品都需要特点,当50岁旳宗璞与紫藤萝相遇,又会有如何旳感受呢?这节课,我和大伙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
二、学生疑问展示师:请同窗们大声朗读课题——生:(大声读)《紫藤萝瀑布》师:课前旳时候,同窗们做了预习,有了某些问题,比较集中旳我们共同看一下: (屏幕显示)生1:(1)第2自然段,为什么把紫藤萝比作瀑布?(2)在3、4、5自然段中旳一连串动词,写出了紫藤萝如何旳特点。
生2:为什么把紫藤萝花比作“瀑布”而不是“学海”等?本文三次写作者旳动作体现了作者如何旳心理活动?生3:第1段中,作者为什么停住了脚步?第7段中“生死旳疑惑”“疾病旳痛楚”分别指旳是什么?生4:为什么还要写十年前旳紫藤萝?作者有什么用意?紫藤萝为什么要比作“瀑布”?生5: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呢?生6:如何理解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时旳情感变化?当作者看到那一束紫藤萝时,心中旳悲哀完全消失了吗?师: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对课文旳赏读,共同解决这些集中旳问题,从而发现、欣赏课文旳美,探寻紫藤萝旳丰富意蕴。
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内容:课文阅读《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2. 掌握散文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散文《紫藤萝瀑布》的课文及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黑板、粉笔;4. 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紫藤萝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简要介绍紫藤萝瀑布的美景,并提问:“你们对紫藤萝瀑布有什么了解吗?对自然风景有没有过足球的欣赏?”2. 导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教学目标是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形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Step 2 阅读理解1. 教师推导法:教师将散文《紫藤萝瀑布》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并加以讲解。
2. 学生个人阅读:学生独立阅读全文,并在阅读过程中,重点标记他们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3. 合作探究:学生与同桌合作讨论自己读到的有趣、感动或困惑的地方,并交流彼此的理解。
4. 全班分享:学生随机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理解,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引导学生归纳出散文的特点及形式。
Step 3 文学鉴赏1. 文学形式:教师通过展示多种散文的样式,向学生介绍散文的一般形式,让学生了解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 文学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散文《紫藤萝瀑布》中的语言、描写手法等,让学生发现散文的表达形式和特点。
3. 文体特色: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散文的独特之处。
Step 4 阅读策略1. 教师示范: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阅读策略来理解和把握散文的内容,包括分析文中的重点句子、划线标记关键词、预测故事发展等。
2.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阅读策略练习,选择一段自己感兴趣的散文进行阅读,并使用相应的策略来理解散文的内容。
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导入、学生独立阅读、合作探究、全班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理解和掌握了散文《紫藤萝瀑布》的阅读策略和文学特点。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教学目的】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 文章写景抒情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所以应指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由题导入,想像情景师:今天我们学习宗璞写的一篇优美散文《紫藤萝瀑布》。
(板书题目)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题目读一读——生:《紫藤萝瀑布》。
作者简介(教师时间有限可不介绍)冯钟璞(曾用笔名:任小哲、丰非,1928年7月-),笔名宗璞,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中国当代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其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获奖作品为《野葫芦引》前两部(《南渡记》《东藏记》),后作品《北归记》亦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背景介绍(教师介绍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唯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紫藤萝(教师介绍可激发阅读兴趣)紫藤萝又称藤萝、朱藤,豆科紫藤属植物。
分布于亚洲东部、澳大利亚、美洲东北部、俄罗斯、朝鲜和日本。
中国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都有分布。
紫藤的花和种子可供食用,树皮纤维可织物,根和种子可杀虫,果实入药,治食物中毒,驱除蛲虫。
师:见过瀑布吗?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见过紫藤萝瀑布吗?生:没有。
师:根据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怎样的一幅景象?生:长得很旺盛的紫藤萝铺天盖地,仿佛一帘紫色的瀑布从天而降,气势撼人。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是《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有一种紫色的小花,很美、很美、它叫“紫藤萝”。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紫藤萝花的图片。
(众生边欣赏边啧啧称赞、陶醉于美景中)师(抒情表白):紫藤萝花开得多么灿烂呀!这么多美丽的花儿挤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紫色的瀑布,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藤萝瀑布》这篇美文吧!二、探寻学生初读感受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有很多同学还写下了初读课文的感受,我们一起来倾听大家的心声。
甲生:文章写紫藤萝写得太美了,美得就像一首深沉的歌,令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乙生:读本文时,就像有一块强烈的吸铁石,总让我产生一种往下读的愿望,十分有吸引力。
丙生:课文有多处把花写活了,写开花的过程写得十分热闹,仿佛让我看到了花在生机勃勃得怒放。
师:大家说的真好。
我们发现大家在读本文时感受最深的是:文中写花美的文字十分精彩。
那就让我们边听课文朗读边划出那些写花美的句子吧!三、听读课文幻灯片出示:听读课文,划记写花美的句子。
教师范读全文学生认真听并划记写花的句子四、品读“花之美”幻灯片出示:你找到了哪些写花美的句子?大声读一读。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自己打记的句子幻灯片出示:你喜欢这些句子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点拨。
甲生:我喜欢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这里两句话单独成段,写出了花儿们相互拥挤,开得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热闹非凡”“生机勃勃”这两个词语形容得真好,你能用喜爱的语气为我们朗读这两段吗?(甲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跃跃欲试,老师趁机又请了两位也喜欢这个地方的同学朗读。
)乙生:我喜欢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我觉得这里用“挑逗”将花写活了,它让我想起花儿此时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在朝着阳光挤眉弄眼呢!(众生笑)师:“挑逗”本义是什么?在这里理解为“什么”?生:招惹。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活泼”“调皮”。
丙生:我喜欢第六段。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师: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花是有“花语”的,她和我谈论过“花语”,我选了大家熟悉的四种花,请一个同学来为我们念一下(屏幕上显示)玫瑰——生命的过程是法西斯的,但她的目的却是柔情的樱花——在最灿烂的时候败落,美人迟暮,暗香残留向日葵——盛夏最无心计的花朵,花意烂漫,追梦执著蒲公英——飘摇……离别……流亡……活得盲目而勇敢师:我的朋友是这样解释的:“花语,是我们看见植物时感受到的它的独特的生命和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花语”,走进紫藤萝的心灵里去。
(板书:花语)师: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凝神、细听(配乐、投影,师示范读全文)师:你听到紫藤萝的“花语”了吗?可以用一两个词语来说说你的初次感觉生1:紫藤萝的“花语”就是对生命的期待生2:一种生命的活力生3:生命的喜悦生4:梦幻师:(大屏幕)我们在读过文章之后再来验证你们的感觉。
现在大家来读,把你觉得文章中描写紫藤萝的句子中最美的一句话画下来,朗读、品析其中的关键词生1:第3自然段,“这里春红已谢……好不活泼热闹!”从“春红已谢”、“盛开”、“彼此推着挤着”这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紫藤萝还是保持着生命的活力师:把最具有生命活力的动词找出来生1:“推着挤着”师:前边还有一个“挨”,这些词好像不应该用来写花吧?生1:这里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师:我觉得生机勃勃的感觉读得还不够,男生来读,把那种活泼的感觉读出来(男生读,师评价)生2:“‘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通过拟人的手法,特别是“笑”和“嚷嚷”,写出了紫藤萝开花时的热闹师:这个词用得特别好,它们“热闹”的内容就四个字——“我在开花!”我还想请那位同学,把你说的那种热闹的感觉再来演绎一下(生读)师:好像读这句子的时候,你听到他们在吵,在嚷嚷,在争艳,在比谁开得更美这是一群小花在竞争,就好像是八九岁的孩子在争着生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师:你把一段全念下来了,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它美?生3:通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表现了紫藤萝繁盛的美;又通过“和阳光互相挑逗”,表现了紫藤萝充满活力师:繁盛的美,充满活力我们把它作一个梳理首先,你说到了“辉煌”,什么感觉?生3:多,壮,气势非凡师:“瀑布”?生3:密,有活力师:你平时见到的瀑布,是由什么组成的?现在呢?花,怎么能组成瀑布?生4:“多”、“密”师:其实,还有一个动词在呼应这“瀑布”?生5:“流动”师:可是紫藤萝花是静的,它不会“流动”,从“流动”这个词看出了什么?生1:紫藤萝花有一种生命的活力它虽然不会动,但是就作者看来它是流动的瀑布,说明它充满了生机,富有生命的动感师:生命的动感,就从“流动”这个词里看出来一看这“流动”,就感觉到眼前的花像水一样倾泻,才会有“辉煌”的、气势磅礴的淡紫色后边一连串的动词“欢笑”、“生长”,都是在呼应这种动感与活力我看到好多同学找这句请同学来读一读,读出这种感觉(生读)生2:他读得语言流畅通顺,但是没有特别地读出花所应有的活力和花朵的多、生命力强,还有花生长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师:你把花生长时的坚韧不拔,它的活力、繁茂全看出来了,来把这种感觉演绎一下(请两位学生读)生3:“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句话连用了三个手法:把它比喻成“张满了的小小的舱”、“帆下带着尖底的舱”,显出紫藤萝花非常有生命力,即将远航一样;“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显出活泼可爱的一面;最后又说“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突显出整个紫藤萝花非常梦幻,给人一种仙露琼浆般的感觉师:大家注意两个字,“帆”,“舱”“帆”给你什么感觉?生4:远航师:前进,流动“舱”,打开来,里面装满活力梦幻之美,活力之美,兼具了一起来读(生齐读)师:读到“笑容”时再轻快一些,那花是忍不住开了,炸开来一朵一朵,一个一个的笑容。
女同学再来读(女生读)师:你还记得刚才的“花语”吗?现在请在朗读的基础上,也来写一写“花语”,用一句话来说,紫藤萝的“花语”,是什么呢?就写在你最喜欢的原文句子边上生1:我从第2段读出生命的活力与动感同样,它的青春活力也会感染观赏它的人生2:浓密的淡紫色,充满活力的生命,在欢笑中生长紫藤萝是充满活力的花,它十分茂盛师:繁茂的花,充满活力生3:在梦幻与辉煌中充满生命的活力既是非常梦幻,又给人辉煌壮观的感觉师:既有壮美,又有生机生4:活泼热闹,坚韧不拔,体现生命的魅力师:你说说,这生命的魅力体现在哪里?生5:就在于它的活力与美师:它既漂亮,又有活力这四位说的与一开始两位同学说的有没有共同点?生6:花非常美,非常漂亮,非常有气势,令人感觉辉煌、漂亮、梦幻一方面是场景非常漂亮;另一方面,给人非常强壮的生命力,让人感觉看到了紫藤萝之后,心中充满了生命活力师:生命的活力在这漂亮的外表之下透了出来(板书:生机勃勃)师:我想这浸透着旺盛生命活力的紫藤萝花语,你是读到了接下来我们就把这生机勃勃的“花语”融进你的声音里,再来读一遍就读大家喜欢的第2段吧其实我觉得,平时我们看花、赏花,到这里早已足够我所不明白的是:这么美的“花语”,这么生机勃勃的“花语”,献给谁?请你在第7、9、10三个自然段大声、自由的朗读中来找找答案(生自由散读)生1:总体来说,献给不幸的人;具体点来讲,是献给那些精神上不能得到充分的宁静和生活中并不充满喜悦的人第7自然段“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紫藤萝像一条流动的瀑布,即使不是在春天,它依然能那么具有生命力,那么喜悦地开放所以说,世界如此美妙,要珍惜生命生2: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些得不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的人,第7自然段“它带走了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实际上不仅仅是“疾病的痛楚”,凡是在这世上遭遇痛苦的人,都在花语中得到了慰藉师: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背后的背景:(屏幕上显示)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忍受(《野葫芦引》)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花朝节的纪念》)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师:这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惨痛的十年浩劫,宗璞经历过,活了下来(屏幕上显示)师:再回过头去看,第7自然段刚才同学找的“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你怎么看?生3: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写给她自己的,因为在我们了解了背景以后,知道在那个时候,她的小弟得了重病,作为姐姐,当然心中会有非常多的忧虑但是当她看到这么茂盛的紫藤萝,并且是在她家门口败过、凋零过的紫藤萝,在这么多年后开得这么茂盛,于是我觉得作者应该想到,花既然遭到这样惨烈的重创,都可以继续盛开,并且还开得这样茂盛,为什么人却不可以?所以她写这篇文章,也应该有鼓励自己的因素在里面师:你说鼓励自己你也说到了第10自然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的“都”人和花都共有什么?生4:生命中都会遇到不幸师:花的不幸是什么?生(众):凋谢被摧残师:人呢?生(众):死亡和疾病师:“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不就是这里的不幸吗?所以,刚才同学说“花语”也是献给人的,因为人和花是一样的——生5:一样的不幸,一样能重新振作师:花的重新振作是再开。
第9自然段——藤萝“又”开花了,人呢?振作,站起来,看得更远(板书:人开如花)师:“花语”到这里,你是读懂了。
可是在这句话后边,宗璞写“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只有百年之期,一百年;紫藤萝只有一季的辉煌,一个季节何以能说生命的长河无止境呢?生1:这里的生命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个种族。
花也许会遇到不幸,会凋谢,但是,它这个种族还将延续,它要让自己创造的文明与灿烂传承下去,让它们的子代过得更美好,所以它们要从痛苦中振作起来人也是如此,人遇到挫折,会悲伤,但是我们要重新振作起来,因为我们是扮演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角色,我们为了下一代的美好要付出努力,即使我们现在承受着痛苦师:你看到了下一代,看到了继续,看到了传承其实,花的延续是再开,人的延续呢?生2:是一种精神的延续紫藤萝开放,虽然它非常灿烂,虽然也只能是一季,但它仍然非常灿烂地给了我们一种精神在你受过打击之后,就算是为了不让那些死去的亲人失望,也要把生命的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有意义,好好地活下去师:我跟你想的是一样的我觉得,这花语不是只献给一个人,也不是只写一朵花,它是献给生命的咏唱;是献给你我,献给家人,献给普天下所有人的心灵烛火因为生命是一条河,它是永远奔腾不息的(板书:生命长河)师:可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来自于一个女子:一个经历了十年文革痛苦的女子;饱受病痛折磨的女子;眼睁睁看看拳头般大的肿瘤从小弟身上取出来的女子她没有泪流成河,没有止步不前,她写了《紫藤萝瀑布》那么我要问大家,这生机勃勃的花语,献给普天下所有人的花语,它对于你,对于我,对于宗璞的“意义”是什么?生1:在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苦难后,她可能一度很迷茫,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她必须要承受下来她带着这样一种感受:不管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一定要好好地活下来,这时刚好又看到了紫藤萝瀑布,自己人生的经历和感受就和紫藤萝瀑布中得到的感受交融在了一起师:你说的是一种“承受”在这样的困厄环境下,她依然承受了下来如果用作者的行动来诠释: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生(众):“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师:证明什么?生2:她对生命又重新燃起了很旺盛的希望正是这些希望,才让生命迸发出了无限动力师:你从这花语里看到的是“希望”,其他同学呢?生3:紫藤萝给予作者活下去的动力,鼓励她坚强地走下去,坚强地面对生命中的困难、挫折和不幸师:你看到了一种“鼓励”紫藤萝也是一种鼓励,它鼓励我们坚强地挺立,勇敢地活其实,在这里,作者就超越了自己个体的生命,她从自己个体的痛苦里解脱了出来。
师:读这《紫藤萝瀑布》生机勃勃的花语,就是在读一首献给普天下所有人的歌,一首超越的歌(板书:超越)师:她已经从个体的悲苦中解脱出来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就这样流进作者的心,你我的心,流进我们所有人的心田你看看,这流动的曲线不就是一条生命的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