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考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10
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历史命题: 审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1。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异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
它反映了周初(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 D.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2. 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
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官僚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B。
贵族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
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D. 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3. 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4. 春秋晚期晋国大夫赵襄子一日之内拔擢中牟两位出身耕稼的读书人为大夫,并“予以田宅”。
于是“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官学兴盛人才辈出B.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土地兼并井田瓦解D.贵族政治受到冲击5。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B.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6。
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材料表明柳宗元( )舒中高二统考历史第1页(共6页)舒A.抨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反对家天下的皇权专制C.认为郡县制度优于封建制D.主张公正合理的选拔人才7. 刺史是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期其权能有所扩大,东汉时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A.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削弱 B.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 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8。
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统考高二历史(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审题: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50分)1、“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
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A.重农抑商政策B.农业生产技术C.土地私有制度D.农业管理方式2、右图是《万里茶路》示意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这反映出清代( )A。
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的过程B.重农抑商政策逐步被打破C。
地域商帮崇尚逐利进取精神D。
工业文明推动的商品化浪潮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
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5、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某种炼钢法:“用熟铁打成薄片如指头阔,长寸半许。
以铁片束包坚紧,生铁安置其上…洪炉鼓鞘,火力到时生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取出加锤,再炼再锤,不一而足。
"该炼钢工艺最早出现于(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6、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舒中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通行证。
桃中2017年春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 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 “仁政”的主张B. “克己复礼”的主张C. 爱惜民力的主张D. “仁义”和“王道”的主张2.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
”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 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D. 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3. 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两者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色彩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都冲击了当时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4.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5.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 “仁政”学说B. “天人感应”学说C. “经世致用”思想D. 宋明理学思想6.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 格物致知B. 尊崇道统C. 心外无理D. 经世致用7.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进步意义是A. 反对私有制B. 反对君主专制C. 倡导民主自由D. 反对中央集权8.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依据古代科技史知识判断,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文明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 西方近代科学吸收和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D. 阿拉伯人、法兰克人照搬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9. 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1.陕西周原董家窖藏裘卫盉(盉:酒器),盖内刻有铭文132个字,记载了西周一个名叫矩伯的奴隶主为换取觐见周王的礼器和礼服,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300亩土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从而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
从中可以看出 ( )卫盉及其铭文拓片A.青铜铸刻铭文成为社会风尚 B.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地位高C.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了动摇 D.井田制瓦解,土地买卖频繁2. 先秦有学者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与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C.“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D.“尚贤者,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也”3.据《汉书》记载:“景帝末,(文翁)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
……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重教活动 ( )A. 标志蜀中私家儒学教育的兴起B. 推动了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C. 体现了王国控制范围日益扩大D.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4.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是因为撰写的时代与商相隔久远,其内容的真实性常被人怀疑。
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史记•殷本纪》所载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
由此可见 ( )A.没有考古辅证的古籍必有争议B.考古发现与古籍有互证作用C.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D.《史记》所载都是真实可靠的5.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谱系的书籍。
魏晋“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家之婚姻,必有谱第”,谱学研究成为风尚。
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魏晋时期 ( )A.重建夏商周宗法制度B.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C.国家分裂割据的状况 D.佛道传播冲击了儒学6. 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
安徽省舒城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60分)1.图8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力演变曲线图,从变化中看出( )A.近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西方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B.70年代以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80年代以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D.经济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理论自身的完善2.《全球通史》中描述苏俄的经济时提到“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
由此可知当时苏俄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 C.战时共产主义 D.三大改造3.有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该学者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特定条件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C.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4.列宁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
为此,苏联( ) A.直接引进美国科技发展国家资本B.实行新经济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C.凭借斯大林模式实现了工业化D.发展交通教育事业培养美国式人才5.“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为此,苏俄实施( )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削减农业税6.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下政策或经济体制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做得最好的是( )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体制C.自由放任政策D.人民公社体制7.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
舒城中学 2016—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数学(文)(总分: 150 分时间:120分钟)命题:审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90 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12 小题 , 每题 5 分 , 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要求的 )1.已知m, n是两条不一样直线,, ,是三个不一样平面,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 )A.若m //, n //,则C.若m //, m //,则m // n B.若//D.若,,则 //m, n,则m// n2.无论k为什么值,直线(2k 1) x (k 2) y ( k 4)0 恒过的一个定点是()A.( 0,0)B.(2,3)C.(3,2)D.(2,3)3.过点(3,1)作圆(x-1)2+y2=1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则直线AB 的方程为()A. 2x+y-3= 0B.2x-y-3=0C. 4x-y-3= 0D.4x+y-3=04. 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以以下图( 单位: 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平方厘米。
A. 12 πB.15π C. 24πD.36π5. 已知直线l :-+4=0 与圆: ( - 1) 2+( - 1) 2= 2,则圆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x y C x y最小值为( )A. 2B. 3 C . 1 D . 36.如图,平面α ⊥平面β ,A∈ α,B∈β ,AB与两平面α ,β 所成的角分别为π和π,过 A, B 两点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 B′,若 AB=12,则4 6′ ′的长为 ( )A BA. 4 B . 6 C . 8 D . 97. 动点 A在圆x2+ y2=1上移动时,它与定点 B(3,0) 连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 x+ 3) 2+y2= 4 B. ( x- 3) 2+y2= 12 23 2 2 1C. (2 x-3) + 4y= 1 D . ( x+2) + y = 28. 一条光芒沿直线 2x-y+ 2= 0 入射到直线x+y- 5= 0 后反射,则反射光芒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2 +-6= 0 B.-2 +7=0x y x yC.x-y+ 3= 0D .x+ 2y- 9= 09.如图,在棱长均为 1 的三棱锥S-ABC中,E为棱SA的中点,F为△的中心,则直线EF 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是 ( )ABC ABC A.2 2 B . 1C. 2D.2 210.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AB= 2,AA1= 1,则点A到平面A1BC的距离为( )A.3B.3C.3 3D. 34 2 411. 过点C( 2, 0) 引直线l 与曲线 y=1 x2 订交于 A、 B 两点, O为坐标原点,当△AOB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 l 的斜率等于( )A.3B .-3C .±3D .-3 3 3 312. 在以下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 xyz 中,一个四周体的极点坐标分别是(0 ,0, 2) ,(2 ,2, 0) , (1 , 2, 1) , (2 , 2, 2) .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周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③和②D .④和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题 5分,共20分)13. 过点 (3,1)作圆 ( x - 2) 2+ ( y - 2) 2=4 的弦,此中最短弦的长为 ________.14. 点 P (1,2,3) 对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P 1,P 对于坐标平面 xOz 的对称点为 P 2,则| P 1P 2| =.15. 如图,已知长度为 2 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动圆O 的圆周上运动,ABO → →为圆心,则 AB · AO = ________.16.以下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 A 1B 1C 1 的各条棱长都相等, M 是侧棱CC 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B 1 和 BM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 ____ ____.三.解答题 ( 本大题共 6 小题 , 共 70 分)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已知圆 C 的一条直径的端点分别是M ( - 2,0) , N (0,2) .(1) 求圆 C 的方程;(2) 过点 (1 ,- 1) 作圆 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是、 ,求 → ·→的值.P A B PA PB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以下图,在长方体ABCD - A 1B 1C 1D 1 中, AB = AD =1, AA 1= 2,M 是棱 CC 1 的中点.(1) 求异面直线 A 1M 和 C 1D 1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 证明:平面 ABM ⊥平面 A 1B 1M .19(本小题满分12 分)已知点 A(-3,0), B(3,0),动点P知足|PA|=2|PB|.(1)若点 P 的轨迹为曲线 C,求此曲线的方程;(2) 若点Q在直线l1:x+y+ 3=0 上,直线l 2经过点 Q且与曲线 C只有一个公共点M,求| QM|的最小值.20.(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中,底面 ABCD是直角梯形, AB∥ DC,∠ ABC=45°, DC=1,AB=2,PA⊥平面 ABCD, PA=1.(1)求证: AB∥平面 PCD;(2)求证: BC⊥平面 PAC;(3)若 M是 PC的中点,求三棱锥 M-ACD的体积.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圆 C: x2+ y2+ x-6y+ m=0与直线 l : x+2y-3=0.(1)若直线 l 与圆 C没有公共点,求 m的取值范围;(2)若直线 l 与圆 C订交于 P、Q两点, O为原点,且 OP⊥ OQ,务实数 m的值.22(本小题满分12 分)如图 1,在 Rt △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 ADE沿 DE折起到△ A1DE的地点,使 A1F⊥ CD,如图2.(1) 求证:DE∥平面A1CB;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数学(文)试题Word版缺答案:号位座线:名订姓:级装班(2)A1F BE(3)A1BQA1CDEQ2016-20174(4 ).( 12,5 , 6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4, 5 ,20 ,)13.14.15.16.. ( 6,70. 17.( 10 )18.( 本大题满分12 分 )19. (本小题满分12 分)20. (本大题满分12 分 )舒中高二统考文数答题卷第2页)21.( 本大题满分12 分 )舒中高二统考文数答题卷第3页( 共4页)22.( 本大题满分12 分 )。
舒城中学 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物理命题:审校:总分: 100 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此中1-8 小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切合题目要求;9-12 小题每题有多项切合题目要求,所有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 分)1.对于光电效应的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需入射光足够强,就能从金属表面发出光电子B.只需入射光照耀时间足够长,就能从金属表面发出光电子C.只需入射光的频次大于某金属截止频次,就能从该金属表面发出光电子D.光芒越弱,发出光电子的时间就越长2.用 6600V 和 220V 两种电压输电,若输送的功率和输电线的电阻同样,则低压输电线与高压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之比是()A. 1 :900B. 900:1C. 1:30D. 30:1 3.如下图,闭合导线框的质量能够忽视不计,将它从图示地点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 0.3s 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 1,经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1;第二次用0.9s 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 2,经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2,则()A . W 1< W 2, q1<q2B .W 1<W 2, q1=q2C. W > W , q =q2 D .W >W , q > q21 2 1 1 2 14. A 球的质量是m,B 球的质量是2m,它们在圆滑的水平面上以同样的动量运动. B 在前,A 在后,发生正碰后, A 球仍朝原方向运动,但其速率是本来的一半,碰后两球的速率比v A∶ v B为()A. 1B. 1C. 2 D. 223 35.如下图,用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硬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r 的圆环,把圆环部分置于平均变化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觉ΔB强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k(k>0) ,ab 为圆环的一条直径,导线的电Δt阻率为ρ. 则()A.圆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觉电流B.圆环拥有扩充的趋向krS第1页(共6页)C.圆环中感觉电流的大小为舒中高二统考物理4ρD.图中 ab 两点间的电压大小为 1 k r226.在水平桌面上,一个面积为S 的圆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磁感应强度 B1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0~1 s 内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向下。
舒城中学新课程自主学习系列训练(二)高二文数时间: 90 分满分: 100 分命题:高二数学备课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题 4 分,合计3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履行如下图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n 10,则输出的 S ()A . 5 B.1011 11C.36 D.7255 552.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截面面积为,则球的体积为()A. 32B.8C.8 2D.82 3 3 33.直线y kx 1 与圆 x2 y2 1订交于 A, B 两点,且AB 3 ,则实数 k 的值等于()A . 3 B.1 C.3或 3 D.1或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右图所示,此中侧视图是一个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 . 2cm3 B. 3cm3C. 3 3cm3D. 3cm35.若a,b, c是ABC 的三边,直线ax by c 0 与圆 x2 y2 1相离,则ABC 必定是()舒中高二文数第1页( 共4页)A .直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6.已知圆 C 的方程为 x2+ y2+2x- 2y+ 1= 0,当圆心 C 到直线 kx+值为1 1 1A. 3B. 5 C.-37 .若圆C : x2 y2 2 2x 2 2 y 120 上有四个不一样的点到直线2 ,则c的取值范围是A .[ 2,2] B.[- 2 2,2 2] C.(- 2,2)8.若直线 y= x+ m 与曲线 1 y2 x 有两个不一样的交点,则实数mA.(-2, 2)B.(-2,-1] C.(-2, 1) D.[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4 分,合计 16 分)9.与直线 x+ y- 2=0 和曲线 x2+ y2- 12x- 12y+ 54= 0 都相切的半径______________.10. 如图,正方体ABCD A1B1C1D1 的棱长为 1.E, F分别为线段AD1 EDF 的体积为__________11.直线 l 与直线 y= 1, x- y- 7= 0 分别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l 的斜率为 _________.12.若AB2, AC2BC ,则 S ABC的最大值.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大题,共72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13.(本小题满分 10 分)已知函数舒中高二文数第 2页 (共 4页)f x 2 sin 2x4x R .(1)求f x的最小正周期;( 2)求f x 在区间0,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14.(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直三棱柱 1 1 1 的底面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E,F分ABC ABC别是 BC ,CC1的中点。
开始 0S =,1n =20n ≤输出S结束是否1(1)S S n n =++1n n =+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理数命题: 审题:(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9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曲线 和曲线 围成的图形面积是( )A .B.C. 1 D . 2.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若0a b >>,则ln ln a b <B .向量()()()1,,,21a m b m m m R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1m =C .命题“()*1,322nn n N n -∀∈>+⋅”的否定是“()*1,322n n n N n -∀∈≤+⋅”D .已知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则命题“若()()0f a f b ⋅<,则 ()f x 在区间(),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的逆命题为假命题 3.执行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A .1920B .2021C .2122D .22234.已知2s in c o s 2s in ,s in 22s in ,θθαθβ+==则 ( )A. c o s 2c o s βα=B. 22c o s 2c o s βα=C. c o s 22c o s 2βα=D.5.已知直线y x m =-+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则 的值为( ) A .0B .2C .1D .36.观察下列事实:1x y +=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 ,2x y +=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3x y +=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10x y +=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A .32B .40C .80D .100 7.若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已知,A B 为双曲线E 的左,右顶点,点M 在E 上,A B M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120°,则E 的离心率为( )A .2B . 2C .3D .59.设a R ∈,若函数ln y x a x =+在区间1(,)e e有极值点,则a 取值范围为 ( )A .1(,)e eB .1(,)e e--C .1(,)(,)e e-∞+∞D .1(,)(,)e e-∞--+∞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8 B . 62 C .42 D .411.函数ln 1()xf x ex=+的大致图象为( )舒中高二统考理数 第1页 (共4页) m12.设函数在上存在导函数,对任意的实数都有,当时,.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 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椭圆的弦的中点为,则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14.函数()s in 25s in 2f x x x π⎛⎫=+-⎪⎝⎭的最大值为 . 15.已知,,a b c 是A B C ∆的三边,若满足222a b c +=,即22()()1abcc+=,A B C ∆为直角三角形,类比此结论:若满足(,3)n n na b c n N n +=∈≥时,A B C ∆的形状为________.(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A B C DOOOOyyyyxxxx舒中高二统考理数 第2页 (共4页)16.已知函数,其中1a <,若存在唯一的整数 ,使得0()0f 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题满分10分)已知,,a b c 分别是锐角A B C ∆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且()()sin sin a b A B +-=()sin .c b C -(1)求A 的大小; (2)若()23sinc o sc o s222x x x f x =⋅+,求()f B 的取值范围.18. (本题满分12分)数列满足,前n 项和(1)写出;(2)猜出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ln f x a x b x =+图象上点(1,(1))P f 处的切线方程为230x y =--.(1)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单调区间;(2)若函数()()ln 4g x f x m =+-在上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x e20. (本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侧棱垂直于底面,侧棱长是3,D 是A C 的中点. (1)求证://1C B 平面BD A 1; (2)求二面角A BD A --1的大小;(3)求直线1AB 与平面BD A 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21. (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过焦点斜率大于零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且与其准线交于点.(1)若线段的长为5,求直线的方程;(2)在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对任意直线,直线,,的斜率始终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舒中高二统考理数 第3页 (共4页)22. (本题满分12分)设.(1)若对一切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设()()xa g x f x e=+,且112212(,),(,)()A x y B x y x x ≠是曲线()y g x =上任意两点,若对任意的1a ≤-,直线的斜率恒大于常数m ,求m 的取值范围;(3)求证:*13(21)(2)()1nnnn e n n n N e +++-<∈-.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理数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空格处)13. ; 14. ;座位号:……………………………… 线 ………………………………………………15. ;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本小题满分10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20. (本小题满分12分)21.(本小题满分12分) 舒中高二统考理数答题卷第2页 (共4页)22.(本小题满分12分) 舒中高二统考理数答题卷第3页 (共4页)。
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化学(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审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 12 O 16 Cl 35.5 Na 23 Ca 4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1.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H4Br的电子式: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HClO的结构式:H—Cl—O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 的铀(U)原子14692U 3. N A表示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Na2O2粉末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B.1L浓度为0.1 mol / L AlCl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是0.4N AC.1mol单质钠在常温下或点燃条件下与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都为N AD.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加入56g铁粉且完全溶解,转移的电子一定为3N A4. 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B.加入10mL盐酸时:c(NH4+) +c(H+) =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l-) =c(NH4+) +c(Na+)5. 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t℃时容器中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II表示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结合图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图I图IIA.该反应可表示为:2A(g)+B(g)C(g)ΔH﹤0B.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25C.当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t℃,在第6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0.4mol C,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大于0.256.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2PbSO4+2H2O,根据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K闭合时,a电极反应式:PbO2+4H++SO42- +2e-= PbSO4+2H2OB.K闭合时,Ⅱ中SO42-向d电极迁C.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Ⅰ中消耗的H2SO4为0.4molD.K闭合一段时间后,Ⅱ可单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7.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高二历史(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60分)1.图8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力演变曲线图,从变化中看出( )A.近现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和理论在西方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B.70年代以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C.80年代以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再次占据统治地位D.经济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理论自身的完善2.《全球通史》中描述苏俄的经济时提到“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
由此可知当时苏俄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 C.战时共产主义 D.三大改造3.有学者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该学者强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是特定条件下的军事性非常措施C.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符合D.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4.列宁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社会主义。
为此,苏联( )A.直接引进美国科技发展国家资本B.实行新经济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C.凭借斯大林模式实现了工业化D.发展交通教育事业培养美国式人才5.“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为此,苏俄实施(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削减农业税6.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下政策或经济体制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做得最好的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体制C.自由放任政策D.人民公社体制7.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
图①和图②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C.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8.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
”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 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斯大林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9. 1930年,苏联政府颁布的《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中提到:过去用来划分劳动组合各成员份地的地界,一律取消,而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使用。
材料反映当时的苏联( )A.积极建设人民公社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C.开始实施计划经济D.力图巩固工农联盟10.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他在此着重强调了赫鲁晓夫改革( )A.—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C.主张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D.后期趋于保守使改革陷于停滞11.俄罗斯《晨报》报道,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最新民调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成为现代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
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冲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12.苏俄(苏联)历史上先后出现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四位著名的领导人,下列关于四位领导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B.斯大林——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D.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改革斯大林模式,使共产党丧失政权,苏联解体13.《苏联改革30年,无处纪念只有祭》:回顾上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新概念迭出,所提愿景振奋人心。
而中国改革显得就事论事,冲击力不足;苏联有“500天计划”改革方案,而中国长用改革的目标也只是“小康”;当苏联人期待一步跨进西方式发达杜会的时候,中国“慢腾腾”地提出改革要分三步走,继续强调自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该则材料强调改革需要( )A.对原有体制全面突破B.有远大的愿景和目标C.循序渐进、尊重规律D.特别关注民众的诉求14.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
造成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是( )A.政治因素B.自然因素 C.人口因素D.外交因素15.1932年末,胡佛的最后一次竞选演说:“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实行所谓的新政,那将会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
……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那就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们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这一论断( )A.客观地评价新政的负面影响 B.与新政实施情况完全相符C.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16.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B.危机爆发的根源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17.有学者认为,在某历史事件后,马克思共产主义、改良资本主义(破除传统自由资本主义)、法西斯主义开始在政治理论界逐鹿中原。
该学者论述的事件是( )A.大萧条爆发B.希特勒组阁C.罗斯福入主白宫D.西班牙内战18.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
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 )A.都主张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B.都注重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C.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都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关系19.《光荣与梦想》中写到,罗斯福新政时期,“蓝鹰运动”流行一时。
“凡是遵守法规的企业,可以在厂门店门挂上蓝鹰徽。
开汽车上街的消费者则在挡风玻璃贴上这个图案。
《时代》周刊每期封面上也印上了蓝鹰徽。
”这场“蓝鹰运动”旨在( )A.规范企业生产经营B.扩大商品消费市场C.强化社会保障机制D.提高工人政治权利20.罗斯福新政期间,部分资本家认为新政“敲诈富人”,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
资本家如此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史实依据是( )①以工代赈②监督工业生产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1.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该法的实行有利于( )A.缓解失业压力B.缓和劳资矛盾C.恢复银行信用D.健全社保体系22.有人指出,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
下列组合中,与此说法最匹配的一项是( )A.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欧美福利国家C.戈尔巴乔夫改革——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D.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23.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②③B.①③④ C.②④D.①②④24.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5.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26.近现代西方的经济政策和理论经历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混合经济的重大变革。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A.实质是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 B.实质是生产方式变化的表现C.实质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7.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美国虽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依然爆发了六次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自由放任政策使商品的生产增长过快B.科技的发展使大量落后企业纷纷倒闭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D.欧洲和日本的崛起侵占了美国的市场28.学者辛子陵指出,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追求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平等的措施主要是(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B.进行企业自我调节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29.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在1970年到l980年的10年间,增长了5.6个百分点。
而在经济较快发展的1980年到1995年间只增长了5.8个百分点。
材料表明英国政府( )A.经济计划获得重大成功B.对民生问题未加以重视C.在控制国家福利的规模D.加大了经济干预的力度30.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B.指导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C.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二、非选择题(40分)31.(20分)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八十年代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
当时的德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被迫转向了软化工人与调和阶级对立的政策。
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帝国议会通过了法令,先后于1880年、1884年和1889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保险法》三项法案。
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予以仿效。
而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全面建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
这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是分不开的。
——王梅《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