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教案-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教案
系部:园林艺术系教师姓名:葛坦
课程名称陶瓷装饰设计授课专业和班级17视传1.2班
授课内容拉坯成型工艺——碗授课学时 2
教学目的和
要求
了解拉坯成型方法,掌握拉坯成型法的制作步骤
教学重点和
难点
掌握碗拉坯成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制作流程
教学方法与
手段
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们来这上学,目的是什么?
有的同学会说要学好专业,有的同学会说我喜欢这个专业,期望学生最真实的回答就是找一个好工作,从而引申到一个好饭碗,与生活相关的话题。
那么接着我又会再问,你们天天为饭碗忙碌着,你真正了解碗多少?说说你们平常都见过什么样的碗?介绍一下斗笠碗、罗汉碗两种常见碗形。
碗,居家必备你们有属于自已的碗吗?
学拉坯成型工艺做自已的碗,让别人羡慕吧
要学习拉坯工艺,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拉坯成型技法?
(2)常用陶艺工具和使用方法
(1)揉泥(视频示范)
介绍揉泥的重要性:。
陶艺拉胚教案目标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陶艺拉胚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陶艺拉胚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习使用陶轮进行拉胚的基本步骤。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设计并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
4.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和交流。
教学准备:1. 准备陶轮和陶艺工具。
2. 准备陶土和水。
3. 准备一些范例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准备一些简单的陶艺设计素材,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介绍陶艺拉胚的概念和技巧。
- 展示一些范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介绍陶轮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 解释拉胚的步骤和技巧,如调整陶轮速度、用手控制陶土形状等。
3. 演示和实践(30分钟):- 在陶轮上进行简单的演示,展示拉胚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让学生一起操作陶轮,练习拉胚的基本动作。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帮助彼此改进技巧。
4. 创作实践(30分钟):- 提供一些简单的陶艺设计素材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并制作陶艺作品。
- 强调创造力和个性化,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5. 展示和评价(15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 强调陶艺拉胚对学生艺术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作用。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陶艺师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陶艺的认识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陶艺工作室或陶瓷博物馆,增加他们对陶艺的实践经验和文化了解。
3. 鼓励学生参加陶艺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与他人分享交流。
手工拉胚成型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手工拉胚成型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手工拉胚成型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材料:彩色软陶、塑料刀、模具(可选)、颜料、刷子、水杯、毛巾。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桌面、座椅、清洁的工作区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手工拉胚成型的成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与学生讨论手工拉胚成型的概念和用途。
示范与指导:1. 向学生演示手工拉胚成型的基本步骤:将软陶揉搓成团,然后用手指将其拉成所需形状。
2.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塑料刀和模具(如果有)来切割和塑造软陶。
3. 强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刀具直接接触皮肤等。
实践与创作:1. 分发彩色软陶给每个学生,并鼓励他们用手指将软陶拉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动物、植物、食物等。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形状和组合。
3. 提供模具供学生选择,帮助他们制作更精确的形状。
展示与分享:1.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并分享他们的创作灵感和经验。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总结与评价:1. 与学生一起回顾手工拉胚成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喜好和困难之处。
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用手工拉胚成型的技巧制作更复杂的作品,如建筑模型、人物雕塑等。
2. 组织学生参与手工拉胚成型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技巧。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整洁,避免学生受伤。
2. 监督学生使用塑料刀时的正确姿势和操作方法。
3. 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分享材料和创作经验。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陶艺拉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陶艺拉坯的基本概念,掌握陶土的性质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陶艺拉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了解不同拉坯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至少三种常见的陶艺作品形状。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陶艺拉坯工具,完成简单的陶艺作品制作。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陶土的塑造和修整技巧,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创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陶艺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 学生通过陶艺创作,培养耐心、细致和坚持的品质,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创作中,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培养友善、合作和分享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特点:幼儿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艺术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创新思维,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教学设计和评估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陶艺拉坯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陶土的性质和特点。
相关教材章节:陶艺入门基础知识2. 理论知识:讲解陶艺拉坯的基本步骤、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陶艺拉坯技巧与工具应用3. 实践操作:a) 指导学生运用拉坯工具进行陶土塑造,完成简单作品制作。
b)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修整,培养细致、耐心的品质。
相关教材章节:陶艺作品制作与修整4. 创作分享:a)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b)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创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相关教材章节:陶艺创作与团队协作5. 作品欣赏与评价:a)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陶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b)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培养友善、尊重的价值观。
陶艺拉坯教案陶艺拉坯教案【篇一:陶艺成型技法-教案】一、课程说明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小到几厘米的花瓶小碗,还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瓶、薄胎碗等。
这些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
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
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我们要把各种成型工艺运用自如,使陶瓷成型工艺手段多样化。
二、教学计划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0.5学时)第二节泥板成型(0.5学时)第三节石膏模具成型(0.5学时)第四节拉坯成型(0.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 拉坯成型的工艺技法及各自特点。
第二章陶艺成型技法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的不同种类及特性,明确学习陶艺成型技法的目的与意义,掌握陶艺的基础制作工艺技法,在陶艺创作中能运用合理的成型手法进行创作。
(2学时)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节泥条盘筑成型(重点)(一)概念: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二)制作工艺:1.将泥块搓成均匀的泥条。
2.将泥条盘卷成圆饼状,并用拍板将泥条拍实,使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紧密。
3.在层层向上盘筑时,可将内外抹平,也可以一层一层向下按压,使泥条之间结合紧密又保留一些手工痕迹和肌理。
4.在盘筑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其弯曲,筑造自己想要的形体。
5.注意在盘筑一定高度时,会因底部未干容易倒塌,这时我们应该将泥条接口处用塑料袋包扎紧,保持接口处的湿度,待底足干燥到一定强度后在继续盘筑。
陶艺教案陶艺拉坯成型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艺拉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陶艺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陶艺拉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
2. 陶艺拉坯的工具和设备介绍。
3. 陶艺拉坯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4. 陶艺拉坯的创作方法和实践指导。
5. 陶艺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陶艺拉坯设备和工作台。
2. 准备陶艺拉坯的工具和材料,如陶土、水、润滑剂等。
3. 准备陶艺拉坯的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4. 准备展示板和展示空间,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陶艺拉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陶艺拉坯的工具和设备,讲解陶艺拉坯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示范:进行陶艺拉坯的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拉坯的过程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艺拉坯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创作:引导学生进行陶艺拉坯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陶艺拉坯的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陶艺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的表现。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的提升。
4.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巧的应用。
六、教学资源:1. 陶艺拉坯设备和工作台。
2. 陶艺拉坯的工具和材料,如陶土、水、润滑剂等。
3. 陶艺拉坯的教学视频或图片资料。
4. 展示板和展示空间,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5. 陶艺作品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作品。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陶艺拉坯的魅力。
2. 讲解:详细讲解陶艺拉坯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示范:进行陶艺拉坯的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拉坯的过程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陶艺拉坯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拉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拉坯的基本技巧;2.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爱好;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手工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拉坯的基本技巧:①揉泥;②捏坯;③摆坯;④开轮;⑤制形;⑥整形;⑦收口。
2.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爱好。
三、教学难点:1.摆坯和开轮技巧的掌握;2.制形和整形技巧的掌握;3.收口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
2.指导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讲解拉坯过程。
1.揉泥:将泥揉和成团。
2.捏坯:将揉和好的泥捏成坯。
3.摆坯:将捏好的坯放在拉坯盘上,并使其保持平衡。
4.开轮:用手将拉坯盘上的坯压扁,然后用双手均匀地旋转拉坯盘,使泥坯成为一个圆形。
5.制形:用手指顶住泥坯的中心,另一手用勾器往下压制,同时慢慢地向两边推动泥坯,使其形成想要的形状。
6.整形:再用手或刻刀修整泥坯的边缘和表面,使其更加光滑。
7.收口:用调细器将泥坯的底部收口,然后取下泥坯。
第二步:现场演示。
第三步:学生操作。
1.分配泥坯给每位学生,让其练习揉泥、捏坯、摆坯等基础技能。
2.按照步骤要求,让学生自行拉坯,尽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四步:总结反馈。
1.回顾拉坯的基本步骤,提醒学生注意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2.要求学生相互评价,给予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六、教学手段:1.拉坯盘。
2.陶土。
七、教学评价:1.行为表现评价: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是否按照要求操作。
2.作品评价:学生制作的作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3.综合评价:结合上述两项评价,来评价学生整体表现。
《陶艺拉坯成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陶艺拉坯成型一、教学目标1.理解陶艺拉坯成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学会使用陶艺工具,掌握拉坯成型的基本技巧。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陶艺工具(陶刀、陶线、陶泥刮、陶瓷胚芯支撑,等),陶瓷泥料,刷子,水杯,水盆。
2.学生准备:学生自备围裙,手套。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陶艺拉坯成型的定义和应用,并展示一些与拉坯成型有关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思维。
2.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用幻灯片或者黑板展示陶艺拉坯成型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包括:揉泥、拉坯、修整、掐帮、整形、修整辨形等。
3.示范操作(1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揉泥,拉坯,并现场展示修整、掐帮等操作。
同时,教师注重解释每一个步骤的目的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操作要点。
4.学生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在旁边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5.总结和评价(2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并自评所做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和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指导。
四、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可以采用陶艺拉坯作品设计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造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学习其他陶艺作品,关注陶艺的艺术特色和工艺技巧。
五、教学评价1.参与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看是否积极参与操作和讨论。
2.成果评价:评估学生制作的拉坯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铺展评价:评估学生在艺术造型方面的掌握程度,包括造型的比例、线条、形状等。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基础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同时,需要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和示范,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拉坯成型的技巧。
另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在课堂结束后,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陶艺拉胚教案教案标题:陶艺拉胚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陶艺拉胚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习拉胚的步骤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陶艺拉胚工具:陶胚、陶轮、刮板、刷子等。
2. 陶艺材料:陶泥、陶瓷颜料、清水等。
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4. 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围裙、湿巾、水杯等。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一些陶艺作品或图片,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拉胚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解释:2. 介绍陶艺拉胚的概念和意义,解释拉胚是陶艺制作的基本步骤之一。
3. 详细解释拉胚的步骤和方法:a. 准备陶胚:将陶泥揉成均匀的球状,然后在陶轮上固定好。
b. 开始拉胚:用双手轻轻按压陶胚,使其变平,并逐渐拉高。
c. 利用刮板或手指修整陶胚的形状和厚度。
d. 重复拉胚和修整的步骤,直到达到期望的形状和大小。
示范:4. 在黑板或教学投影仪上示范整个拉胚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实践: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份陶泥和陶轮。
6. 让学生按照示范的步骤进行拉胚实践,老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
7.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尝试不同的形状和纹理。
总结:8. 让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拉胚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9. 回顾整个拉胚的过程,强调重要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拓展活动:10. 邀请一位陶艺师傅来学校进行专业的陶艺拉胚示范和讲解。
1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陶艺工作室或陶艺展览,让他们更深入了解陶艺的发展和应用。
评估:12.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和作品,评估他们对拉胚技巧的掌握程度。
13. 可以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教案扩展:对于不同年级和能力水平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例如:- 小学阶段:侧重于基本的拉胚技巧和形状的探索。
- 初中阶段:引导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形状和纹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 高中阶段: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陶艺研究和创作,了解不同的陶艺风格和流派。
《陶艺拉坯成型》教学设计XXX课题陶艺拉坯成型教学目标学习陶艺的拉坯成型方法,感悟陶艺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示范和学生的自己练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找中心的方法,学会器形开口教学难点找中心的方法,及如何保持双手的稳定性教学方法图片欣赏、讲解理论、实践作业现场制作陶艺作业,拉坯成型方法制作作品一件。
教学内容陶艺的拉坯成型方法1.陶瓷的成型方法分类2.拉坯作品欣赏高度10厘米以下(初级)高度20厘米以下(中级)高度20厘米以上(高级)3.讲授拉坯要点对你行的掌握和揉泥方法了解拉坯机的使用双手稳定性拉坯手法4.拉坯步骤揉泥:为了把你把的气泡揉干净。
分为羊头式和菊花式揉泥技巧及错误方法的讲解找中心:找中心是拉坯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找中心的关键点讲解开口:大拇指从中间往下,往外拉开泥巴,做平底。
拉直筒:所有器形都是由直筒变形过来。
拉直筒的要点讲解教师示范5.取坯6.总结《陶艺拉坯成型》教学反思茂名市博雅中学朱容仪从事陶艺教学的老师都知道拉坯制作陶罐是一项技能要求很强的教学,这一点就给予大批接触陶艺的学生一个难题。
如果在一节课中学生做不成,对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点都会有影响,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和这节课的课例,我总结以下几点:1.降低教学目标的要求。
不要以做成一个陶艺物件为目标,而是以体验落迫击制作环节为目标,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2.细致研究拉坯机制作的环节,形成可以遵循的规律,让学生不至于手忙脚乱,尽量保证学生制作的成功率。
3.提供给学生的陶泥要偏干,让学生掌控泥的难度会降低,便于成型。
4.第一步的圆锥体泥块固定在转盘上的中心圆很重要,一定要保证两个远点的重合和粘牢固。
在课程的最后增设拓展环节,可以让学生谈谈制作的体会,把这种会指进自己的生活,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说与制作的情况,做到课程的最大化和深度化。
课时: 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陶艺拉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认识陶艺拉坯工具和材料。
2.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陶艺拉坯机,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陶艺作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陶艺拉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 陶艺拉坯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控制拉坯机的力度和速度。
- 保持陶艺作品的形状和厚度均匀。
教学准备:- 陶艺拉坯机、陶土、陶艺工具(如刮刀、木棒等)、清水、工作台、围裙、手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陶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 引出陶艺拉坯课的主题。
二、基本原理讲解1. 讲解陶艺拉坯的基本原理,包括陶土的特性和拉坯机的结构。
2. 介绍陶艺拉坯的工具和材料。
三、操作示范1. 教师现场演示陶艺拉坯的操作步骤,包括揉泥、放置陶土、调整拉坯机速度等。
2. 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如保持手部清洁、注意安全等。
四、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陶艺拉坯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陶艺拉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陶艺技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陶艺拉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
二、提高操作难度1. 引导学生尝试制作形状更复杂的陶艺作品。
2. 教师讲解如何调整拉坯机的力度和速度,以适应不同形状的作品。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陶艺拉坯,制作更复杂的陶艺作品。
2. 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创作自己的陶艺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陶艺拉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陶艺教案-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陶艺教案
时间:2009-9-23课时:2课时
班级:初级陶艺班执教:杨维
课
题
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教
学
目
的
学习陶艺拉坯成型方法,感悟陶艺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
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
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
点,理解并熟悉陶艺
的制作流程。
教
学
难
点
陶艺拉坯制作成型方
法。
课业类型:陶艺课
教学
方法:
图片欣赏、讲解理
论、实践
作业:现场制作陶艺作业,拉坯成型方法制作作品一件。
教学内容陶艺拉坯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是利用旋转的辘轳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辘轳上的粘土拉成空心的圆筒,在将其进行丰富变化的一种成型方法。
示范:
>陶艺拉坯成型斗笠碗
(一)、将揉好的泥放在辘轳拉坯车转盘中心,打开电源,在拉坯机上练好泥;
(二)、开口,左右手协调制作向外扩张。
(三)、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左手中指与右手指相对,从底部向上缓慢提起,保持均速,将坯体拉高;
(四)、右手握半圆形腰片,左手指尖与右手相对,缓慢外扩,反复保持坯体的厚薄,均匀;(五)、用力均匀,保持坯体厚薄,口缘平整,用手指平稳刮出底足台,除去多余的粘土;(四)、拉坯机减速,取下坯体,关闭电源
注意:
用力要均匀,大拇指未收拢常会产生类似火山口状
水分的掌握适度,用水过多导致陶泥的稀释,不
利于拉坯成型;
左肘脱离腿部,用力不均,会使粘土中心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