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拉坯工题库300题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20
陶瓷滚压成型竞赛题库(300题)一、选择题(100题)说明:基础知识(第1-30题),工艺设计(第31-40题),制作(第41-78题),检验(第79-100题)1.泥浆的流动性好坏可用( ) 的方法检验。
(A)A、用勺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注浆桶中B、用木棒插入搅拌均匀的泥浆中提起C、倒余浆时看泥浆的流动状态D、检验泥浆的流动性跟时间无关2.注浆时进浆的速度太快易使坯体产生( )缺陷。
(D)A、开裂B、变形C、熔洞D、针孔或气泡3.有关注浆成型用的泥浆性能要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有良好的流动性B、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C、多加水,提高泥浆的流动性D、尽可能低的含水率4.空心注浆用的泥浆其相对密度一般都比实心注浆时要小,对泥浆稳定性要求高,含水率一般在( ) %。
(A)A、31~34B、29~31C、32~35D、29~355.对泥浆的成型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动性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动性越好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6.实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 空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B)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正确7.影响注浆成型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 。
(D)A、泥浆的性能B、泥浆的压力C、泥浆的温度D、泥浆的颜色8.用比重计测得泥浆波美度为55°Bé,换算成密度大约为( ) 。
(C)A、1.8g/cm3B、1.7 g/cm3C、1.6 g/cm3D、1.5 g/cm39.坯体中的水分型式主要有三种,其中( ) 最不容易排除。
(C)A、自由水B、吸附水C、化学结合水D、无法确定10.化学结合水结合牢固,排除时需要较大的能量,如高岭土的结构水排除需在( ) ℃进行。
(C)A、200~400 B、300~500 C、400~600 D、500~70011.坯体干燥阶段主要是排除( ) 。
(C)A、吸附水B、化学结合水C、自由水D、结晶水12.影响坯体外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干燥介质的( ) 。
无锡市职业技能鉴定陶瓷手工成型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C ) 注 意 事 项 1、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2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0.5分,满分60分。
) 1、《兰亭序》是书圣( )最有名的作品,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
被历代书法家尊为“天下第一行书”。
A 、张旭 B 、王献之 C 、欧阳询 D 、王羲之 2、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 ),曾为储南强先生珍藏的供春壶配盖,此壶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A 、裴石民 B 、朱可心 C 、顾景舟 D 、任淦庭 3、下列不属于壶盖类型的是( )。
A 、嵌盖 B 、截盖 C 、覆盖 D 、压盖 4、宜兴堆花工艺创始于( )。
A 、北宋 B 、南宋 C 、明代 D 、清代 5、半坡型彩陶的装饰花纹以( )为主。
A 、三角纹 B 、宽带纹 C 、折线纹 D 、辫形纹 6、宣德时期的青花,因采用“( )”原料,色调深浓,部分线条出现深蓝斑点,渗入釉层,形成一种自然的装饰效果。
A 、平等青 B 、国产青花 C 、苏勃泥青 D 、苏泥勃青 7、釉上彩的烧成温度一般在( )。
A 、450℃~600℃ B 、650℃~800℃ C 、850℃~1000℃ D 、950℃~1100℃ 8、宜兴窑和( )是明代两个生产精陶的名窑。
A 、石湾窑 B 、德化窑 C 、龙泉窑 D 、景德镇窑 9、( )是二氧化硅的结晶形,也是玻璃质的主要组成,是成瓷具有强度的因素之一,防止坯体干燥变形和烧成变形,并能提高瓷的透光度和白度。
A 、石英 B 、高岭土 C 、蒙脱石 D 、长石10、( )依靠辘轳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双手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施行作用力,使之扩张、伸展、演变。
A 、团泥成形B 、泥板成形C 、拉坯成形D 、泥条盘筑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11、()是将色釉直接泼向造型表面,形成自然流动的效果的色釉装饰方法。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一.填空题1.将陶瓷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工作过程。
陶瓷器成型方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和干压成型等成型方法。
2.石膏模型的弱点是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塑料模型未能大量使用是因为模型使用温度也比较低,素陶模型目前还无法用于生产是由于尺寸的一致性差,甚至发生变形,而整体又较重。
3.旋压成型分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两种。
阴模成型的石膏模内凹,模内放坯料,模型内壁决定坯体外形,型刀决定坯体内部形状。
多用于杯、碗等器形较大、内孔较深、口径小的产品的成型。
4.滚压成型机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固定式、转盘式、往复式、椭圆链式滚压成型机和万能滚压成型机;按传动机构分机械式和液压式。
5.注浆前的扣模、擦模操作要注意模型对口面必须清扫干净注意保护好模型的棱角防止磨损。
6.强化注浆方法有压力注浆、真空注浆、离心注浆和成组注浆、热浆注浆。
7.注浆成型的基本注浆方法分为单面注浆、双面注浆。
8.根据坯料的性能和含水量不同,成形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可塑法成形、注浆法成形、压制成形。
9.日用陶瓷可塑成型方法主要有:旋压成型、滚压成型、拉坯成型、塑压成型等。
10.可塑性的定义含适量水分的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11.注浆方法主要有基本注浆方法、强化注浆方法、其它注浆成形方法。
12.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
压力制度是保证温度制度及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
13.模型的材料石膏模型、多孔树脂模型、无机填料模型。
14.粘接将分别成形好的陶瓷部件粘成完整坯件的操作。
有湿接和干接操作方式。
15.必须使釉处于压应力状态才能提高它的机械强度,可以使釉的膨胀系数略小于坯体来实现。
16.普通注浆成型方法空心注浆法即单面注浆;实心注浆即双面注浆。
二.名词解释石膏模用石膏为原料加工制成,供成形坯体使用的工作模具。
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雕镶手工雕削、镶嵌、粘接坯料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大学陶艺课考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新石器时代B. 商朝C. 周朝D. 汉朝答案:A2. 下列哪个不是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A. 手捏成型B. 拉坯成型C. 铸造成型D. 泥板成型答案:C3. 釉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强度B. 提高美观C. 增加重量D. 增加硬度答案:B4. 陶艺作品的烧制温度通常是多少?A. 800-1000℃B. 1000-1200℃C. 1200-1400℃D. 1400℃以上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陶艺作品?A. 唐三彩B. 青铜器C. 景泰蓝D. 紫砂壶答案:A6.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彩绘B. 雕刻C. 镶嵌D. 抛光答案:D7. 陶艺中,釉下彩是指什么?A. 在釉料上绘画B. 在釉料下绘画C.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上釉D. 在陶土上绘画后再烧制答案:B8. 陶艺作品的干燥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A. 几小时B. 一天C. 一周D. 一个月答案:C9. 以下哪个不是陶艺作品的烧制方法?A. 电窑烧制B. 柴窑烧制C. 气窑烧制D. 水窑烧制答案:D10. 陶艺作品的釉料通常需要在什么温度下烧制?A. 800℃以下B. 800-1000℃C. 1000-1200℃D. 1200℃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陶艺作品的成型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揉泥、成型、修整12. 陶艺作品的装饰技法中,______是指在陶器表面刻画出图案或文字。
答案:雕刻13.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高温下使陶土中的水分蒸发,使陶土硬化的过程。
答案:干燥14. 釉料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石英、长石、高岭土15. 陶艺作品的烧制过程中,______是指在烧制过程中控制窑内温度和气氛的过程。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术语解释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胎——经高温烧成后构成陶瓷制品的非釉、非化妆土部分。
3.釉——融着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类玻璃薄层。
4.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5.胎釉适应性——釉层与胎具有相匹配的膨胀系数,不致于使釉出现龟裂或剥落的性能。
6.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7.坯式——表示陶瓷坯料或胎体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8.釉式——表示陶瓷釉料或釉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9.粘土矿物——颗粒大小在2µm以下,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矿物。
10.粘土—一种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体,主体为粘土矿物,并含有部分非粘土矿物和有机物。
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
11.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2.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3.高岭石——一种二层型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矿物(Al2O3·2S¡O2·2H2O),因首次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命名。
14.瓷石——一种可供制瓷的石质原料,主要矿物为绢云母和石英,或含有少量长石、高岭石和碳酸盐矿物。
15.釉石——制釉用瓷石,其矿物组成与瓷石相似,但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熔融物具有较好的透明度。
16.石英——天然产出的结晶态二氧化硅。
17.长石——一系列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18.ɑ—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ɑ—CaSO4·1/2H2O)。
陶瓷装饰工大赛决赛试题300道一、判断题180道(对的打“√”,错的打“×”)说明:基础知识(第1-40题)、工艺设计(第41-100题)、制作和检验部分(第101-180题)1.元代江西景德镇已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新局面。
(√)2.青花瓷是以含钴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坯体上进行装饰,再覆盖一层玻璃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
(√)3.釉下五彩是江西景德镇湖田窑的首创。
(×)4.半刀泥,陶瓷刻花技法名称。
景德镇称一边深一边浅的刻花技法为半刀泥。
“半刀泥”刻花,是在继承景德镇宋代刻花装饰工艺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
图案纹饰则简练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为主。
其中“半刀泥”法的刻划纹样,每根线条都具有深浅变化,虚实相间,使图案有凸起之感。
刀法灵动跳脱,奔放潇洒,轻快酣畅如行云流水,可谓鬼斧神工。
其“如冰似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当时陶瓷装饰的一种主流。
(√)5.明代的陶瓷工艺,在装饰上主要有青花和粉彩两大类。
(×)6.最早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商代年代烧制成功。
(√)7.唐代的“唐三彩”是指以黄、绿、褐三色为主的彩色釉陶瓷。
(√)8.龙凤麒麟是元代陶瓷最具有时代特点的装饰题材,流露出汉族文人对于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和高洁心情。
(×)9.综合装饰是指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装饰方法同时出现在装饰画面上的装饰复合方法,它可使陶瓷装饰花样更加丰富,装饰风格更具特色。
(√)10.粉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
又名“软彩”。
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以雍正时制作最精,故又有“雍正粉彩”之称。
(√)11.古彩:又名硬彩,为别于清代粉彩,一般称明代五彩和清代康熙五彩为古彩。
(√)12.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
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陶瓷滚压成型竞赛题库(300题)一、选择题(100题)说明:基础知识(第1-30题),工艺设计(第31-40题),制作(第41-78题),检验(第79-100题)1.泥浆的流动性好坏可用( ) 的方法检验。
(A)A、用勺将搅拌均匀的泥浆倒入注浆桶中B、用木棒插入搅拌均匀的泥浆中提起C、倒余浆时看泥浆的流动状态D、检验泥浆的流动性跟时间无关2.注浆时进浆的速度太快易使坯体产生( )缺陷。
(D)A、开裂B、变形C、熔洞D、针孔或气泡3.有关注浆成型用的泥浆性能要求,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有良好的流动性B、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C、多加水,提高泥浆的流动性D、尽可能低的含水率4.空心注浆用的泥浆其相对密度一般都比实心注浆时要小,对泥浆稳定性要求高,含水率一般在( ) %。
(A)A、31~34B、29~31C、32~35D、29~355.对泥浆的成型性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C)A、泥浆要有良好的流动性B、泥浆应尽可能低的含水率C、泥浆的稀释剂越多,流动性越好D、泥浆要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6.实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 空心注浆用泥浆的含水率。
(B)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正确7.影响注浆成型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 。
(D)A、泥浆的性能B、泥浆的压力C、泥浆的温度D、泥浆的颜色8.用比重计测得泥浆波美度为55°Bé,换算成密度大约为( ) 。
(C)A、1.8g/cm3B、1.7 g/cm3C、1.6 g/cm3D、1.5 g/cm39.坯体中的水分型式主要有三种,其中( ) 最不容易排除。
(C)A、自由水B、吸附水C、化学结合水D、无法确定10.化学结合水结合牢固,排除时需要较大的能量,如高岭土的结构水排除需在( ) ℃进行。
(C)A、200~400 B、300~500 C、400~600 D、500~70011.坯体干燥阶段主要是排除( ) 。
(C)A、吸附水B、化学结合水C、自由水D、结晶水12.影响坯体外扩散的主要因素是干燥介质的流动方向和干燥介质的( ) 。
《陶瓷原料准备工》复习题一、选择题1、按照陶瓷概念和用途,我们可将陶瓷制品分为以下两大类。
A、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B、陶器和瓷器C、传统陶瓷和新型陶瓷D、日用陶瓷和工业陶瓷2、我国陶瓷内陶器发展到瓷器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
A、带釉陶瓷B、原始瓷器C、青白瓷D、炻器3、青花和釉里红是我国代在景德镇瓷区首先烧制成的。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4、细瓷器的吸水率一般是。
A、<3% B、<12% C、<1% D、<0.5%5、炻器的吸水率一般是。
A、<3% B、<12% C、<1% D、<5%6、功能陶瓷是具有以下功能的陶瓷材料。
A、电、光、声功能B、耐磨、耐热、高强度、低膨胀C、生物、化学功能D、电、磁、光、声热及生物、化学7、传统陶瓷是以下几种陶瓷材料的通称。
A、粗陶、精陶、瓷器B、日用陶瓷、工业陶瓷C、陶器、炻器和瓷器D、日用的陶瓷、建筑卫生陶瓷8、官、哥、定、钧、汝五大名窑是我国代的重要的瓷工业成就。
A、宋代 B、明代 C、唐代 D、元代9、我国在已经能烧制Fe2O3含量少,胎体致密的青瓷。
A、汉代 B、东汉晚期 C、唐代 D、隋代10、半导体陶瓷、压电陶瓷、铁氧体材料是。
A、结构陶瓷 B、氧化物陶瓷 C、功能陶瓷 D、非氧化物陶瓷11、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的粘土是。
A、次生粘土 B、沉积粘土 C、原生粘土 D、高岭土12、膨润土、木节土、球土是。
A、硬质粘土 B、低可塑性粘土 C、高可塑性粘土 D、高岭土13、粘土主要矿物类型有以下三种能。
A、高岭土、膨润土、绢云母B、高岭土、膨润土、白云母C、多水高岭、蒙脱石、伊利石D、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14、粘土原料中主要杂质矿物除碳酸盐及硫酸盐类,铁和钛的化合物,有机质外,还有。
A、长石B、石英C、石英和母岩残渣D、碱石15、影响粘土烧结的主要因素是粘土是。
A、颗粒组成B、化学组成C、颗粒组成和化学组成D、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16、生产日用陶瓷一般选用含钾长石较多的钾钠长石。
陶瓷工艺第二章习题第一篇:陶瓷工艺第二章习题陶瓷工艺第二章习题1.长石质瓷坯的主要原料及配方中的质量分数,烧成后的相组成大约分别为多少。
2.长石质瓷的工艺性能,及常见种类?3.生产绢云母质瓷的主要原料,那种原料含量越高,对烧成温度,烧成范围,制品的强度的影响。
烧成后的相组成。
瓷质特点。
工艺特点。
4.骨灰瓷主要原料及配方中的质量分数,烧成后的相组成大约分别为多少。
瓷质特点。
5.什么叫氧化焰,还原焰、酸度系数、方石英晶相的形成过程。
6.坯体中主要氧化物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Na2O K2O的作用。
7.国内外坯料成分的坯式硅铝比坐标图,Al2O3与SiO2摩尔比例关系的规律是什么示性矿物组成的定义。
8.精陶的两种开裂原因。
9.坯料配方调试的依据。
10.坯料组成有几种表示法。
11.可塑性泥团的相组成及流变特性。
12.屈服值,最大变形量的定义,可塑性指标的定义。
13.含水量与可塑性指标的关系。
14.影响泥团可塑性的因素。
15.可塑性泥团颗粒取向与变形及产品性能的关系。
16.影响泥浆流变特性的因素。
17.影响泥浆浇注性能的因素。
18.石膏模型中白色丛毛状结晶是什么?石膏模的吸水推动力是什么?19.压制粉料的最佳三级颗粒级配怎样,为什么?20、压制成型影响坯体密度的因素。
21.由实验式计算矿物组成[P116例4]相似。
某原料化学分析如下,求此原料的矿物组成,并写出实验式:成分SiO2Al2O3 Fe2O3CaO Na2O K2OH2O合计%63.36 23.76 0.52 0.69 0.97 1.63 9.07 100.00 22.以粘土、长石、石英三种原料配合成含有粘土矿物35%,长石30%及石英35%的瓷坯。
粘土由化学分析计算其矿物组成为:粘土矿物39.5%,长石25%,石英35.5%,长石与石英均为纯料。
试计算该瓷坯的配方组成。
23.已知所用原料的实验式为:钾长石:K2O·Al2O3·6SiO2钠长石:Na2O·Al2O3·6SiO2钙长石:CaO·Al2O3·6SiO2高岭土:Al2O3·2SiO2·2H2O 滑石:3MgO·4SiO2·2H2O 石英:SiO2 瓷坯的化学组成要求如下(%):SiO2 Al2O3 TiO2 Fe2O3 CaO MgO K2O Na2O IL 合计 63.18 25.54 0.15 0.33 0.48 0.46 1.94 1.24 7.09 100.41 试用上述原料进行配方计算 24由化学组成计算配方:某高铝陶瓷坯料和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下表:SiO2 Al2O3 Fe2O3 MgO CaO K2O NaO BaO I L 合计坯料14.79 78.92 0.22 0.82 1.66 0.02 0.36 3.20 5.50 99.99煅烧铝 99.30 0.04-0.58--------100.00 苏州土 46.42 38.96-----------------14.40 100.42 膨润土63.88 20.32 0.83 4.11 2.30 0.28 0.20----8.04 99.96 石灰石7.16 2.11 1.05 1.89 49.22--------------38.55 99.99碳酸钡-------------------------------77.71 22.29 100.00菱镁矿0.70----1.19 47.02 0.30-------------50.78 99.99• 试计算配料比。
陶瓷坯料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陶瓷坯料的主要成分通常不包括()A. 黏土B. 石英C. 金属D. 长石答案:C2. 以下哪种黏土在陶瓷坯料中可塑性最强()A. 高岭土B. 膨润土C. 伊利石D. 蒙脱石答案:D3. 陶瓷坯料中,石英的主要作用是()A. 增加可塑性B. 降低烧成温度C. 提高强度D. 增加透明度答案:C4. 长石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不包括()A. 降低烧成温度B. 增加坯体的透明度C. 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D. 增加可塑性答案:D5. 坯料中的瘠性原料是指()A. 可塑性差的原料B. 熔点低的原料C. 硬度高的原料D. 以上都不是答案:A6. 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陶瓷坯料成型方法()A. 注浆成型B. 拉坯成型C. 压铸成型D. 压制成型答案:C7. 陶瓷坯料的细度对其性能的影响不包括()A. 干燥收缩B. 烧成温度C. 颜色D. 强度答案:C8. 在陶瓷坯料中加入少量氧化镁的作用通常是()A. 助熔B. 增强C. 增白D. 以上都不是答案:A9. 坯料的含水率对成型工艺的影响主要在于()A. 坯体强度B. 干燥速度C. 模具选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不是陶瓷坯料中的熔剂性原料()A. 滑石B. 方解石C. 萤石D. 刚玉答案:D11. 陶瓷坯料的颗粒级配合理可以()A. 提高坯体强度B. 降低烧成温度C. 减少收缩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对于高温陶瓷坯料,通常需要()A. 较高的氧化铝含量B. 较多的熔剂成分C. 大量的有机添加剂D. 以上都不是答案:A13. 坯料中的塑性原料含量增加,会使坯体的干燥收缩()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14. 以下哪种原料在陶瓷坯料中可以提高白度()A. 氧化铁B. 氧化钛C. 氧化锌D. 氧化铜答案:C15. 陶瓷坯料中的杂质会导致()A. 烧成温度升高B. 产品变形C. 颜色变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6. 坯料的陈腐处理可以()A. 改善可塑性B. 去除气泡C. 提高干燥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17. 在陶瓷坯料中,增加石英含量会使烧成温度()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先升高后降低答案:B18. 以下哪种不是陶瓷坯料的干燥方法()A. 自然干燥B. 微波干燥C. 冷冻干燥D. 真空干燥答案:C19. 坯料中的有机物在烧成过程中会()A. 增加强度B. 降低强度C. 提高白度D. 产生气泡答案:D20. 陶瓷坯料的烧成制度不包括()A. 升温速度B. 保温时间C. 冷却速度D. 成型方法答案:D21. 高岭土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主要是()A. 增加强度B. 提高可塑性C. 降低成本D. 增加透明度答案:A22. 长石质坯料的特点是()A. 烧成温度高B. 透明度高C. 强度大D. 以上都是答案:D23. 石英质陶瓷坯料的主要优点是()A. 耐高温B. 透明度好C. 可塑性强D. 成本低答案:A24. 坯料中的黏土矿物在干燥过程中容易产生()A. 裂纹B. 变形C. 起泡D. 以上都是答案:A25. 以下哪种不是影响陶瓷坯料可塑性的因素()A. 矿物组成B. 颗粒大小C. 含水率D. 烧成温度答案:D26. 提高陶瓷坯料的细度可以()A. 降低吸水率B. 增加气孔率C. 提高烧成温度D. 以上都不是答案:A27. 在坯料中加入滑石可以()A. 降低烧成温度B. 提高强度C. 增加白度D. 以上都是答案:D28. 陶瓷坯料中的蒙脱石含量过高会导致()A. 干燥收缩小B. 干燥速度快C. 干燥开裂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9. 坯料的烧成收缩主要取决于()A. 原料组成B. 成型方法C. 干燥程度D. 以上都是答案:A30. 以下哪种不是常见的陶瓷坯料添加剂()A. 粘结剂B. 润滑剂C. 着色剂D. 催化剂答案:D31. 陶瓷坯料的注浆成型对其性能要求主要是()A. 流动性好B. 强度高C. 细度高D. 以上都是答案:A32. 压制成型的陶瓷坯料需要()A. 较高的含水率B. 良好的可塑性C. 较大的颗粒D. 较好的流动性答案:C33. 坯料中的石英颗粒过大,在烧成时容易产生()A. 变形B. 开裂C. 气泡D. 以上都是答案:B34. 以下哪种原料可以在陶瓷坯料中起到助熔作用()A. 氧化铝B. 氧化镁C. 氧化锆D. 以上都不是答案:B35. 陶瓷坯料的配方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产品性能B. 原料价格C. 生产工艺D. 产品外观答案:D36. 坯料中的长石在高温下会形成()A. 玻璃相B. 晶相C. 气相D. 以上都不是答案:A37. 增加陶瓷坯料中的高岭土含量可以()A. 提高白度B. 降低烧成温度C. 增加气孔率D. 以上都不是答案:A38. 以下哪种不是陶瓷坯料的测试方法()A. 热重分析B. 扫描电镜C. 红外光谱D. 气相色谱答案:D39. 坯料的干燥速度过快会导致()A. 强度增加B. 变形开裂C. 吸水率降低D. 以上都不是答案:B40. 陶瓷坯料中的伊利石与高岭土相比,其()A. 可塑性更好B. 耐火度更高C. 离子交换能力更强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1. 长石在陶瓷坯料中的含量一般为()A. 10% - 20%B. 20% - 30%C. 30% - 40%D. 40% - 50%答案:B42. 坯料中的石英在烧成过程中的晶型转变会引起()A. 体积膨胀B. 体积收缩C. 颜色变化D. 以上都不是答案:A43. 以下哪种不是提高陶瓷坯料强度的方法()A. 增加黏土含量B. 控制颗粒级配C. 提高烧成温度D. 加入增强纤维答案:C44. 陶瓷坯料中的膨润土主要成分是()A. 蒙脱石B. 高岭石C. 伊利石D. 叶蜡石答案:A45. 坯料中的有机物燃烧后会留下()A. 气孔B. 裂纹C. 杂质D. 以上都不是答案:A46. 石英在陶瓷坯料中的粒度一般控制在()A. 50 目以下B. 50 - 100 目C. 100 - 200 目D. 200 目以上答案:C47. 以下哪种不是陶瓷坯料中的瘠性原料()A. 石英砂B. 熟料C. 瓷石D. 硅灰石答案:C48. 坯料的可塑性可以用()来衡量。
陶瓷工艺师试题库一、选择题1、传统陶瓷(普通陶瓷)是以( C )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形——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A、石英B、长石C、粘土D、石灰石2、传统陶瓷化学成份中,含量最高的是(B )。
A、Al2O3B、SiO2C、CaOD、K2O3、下列材料中( A )不属于硅酸盐材料。
A、氧化铝瓷B、玻璃C、水泥D、建筑红砖4、下列材料中( C )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A、氧化铝瓷B、玻璃C、塑料D、水泥5、我国陶器起源于( D )。
A、4000年~5000年B、5000年至6000年C、6000年至7000年D、8000年前6、我国在( B )年前就有瓷器生产,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A、1000B、2021C、3000D、40007、下列陶瓷原料中(A )含氧化铝最高。
A、高岭土B、叶腊石C、长石D、膨润土8、下列陶瓷原料中( D )属于非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
A、粘土B、高岭土C、叶腊石D、石英9、下列陶瓷原料中( A )属于熔剂性原料。
A、长石B、石英C、粘土D、叶腊石10、下列陶瓷原料中(C )属于可塑性原料。
A、长石B、石英C、粘土D、石灰石11、( A )不属于粘土矿物。
A、滑石B、高岭石C、蒙脱石D、叶腊石12、纯高岭土含氧化铝为(C )%。
A、25至30B、30至35C、35至40D、40至4513、吸水后体积可膨胀多倍的粘土是( B )。
A、高岭土B、膨润土C、瓷土D、叶腊石14、( C )粘土含有K2O。
A、高岭石类B、蒙脱石类C、伊利石类D、水铝英石类15、影响粘土烧成白度的杂质成份主要是( D )。
A、Al2O3和SiO2B、CaO和MgOC、K2O和Na2OD、Fe2O3和Ti O216、某粘土化学组成为:SiO2 46.42%、Al2O3 38.96%、Fe2O30.22%、CaO0.38%、MgO、K2O、Na2O痕量、灼减14.40%,该粘土应属于( A )。
陶瓷拉坯工题库一、判断题共200题,其中1-86为基础部分,87-154为制作部分,155-189为工艺设计部190-200为检验部分;二、单选题共100题,其中1-41为基础部分,42-68为制作部分,69-84为工艺设计部分,85-100检验部分。
三、综合问答题共13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共200题)1、手工拉坯成型技术难度大、产量低,但设备简单不需模具,适于品种广。
(√)2、陶瓷所采用的原料为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和溶剂原料三大类。
(√)3、我国的日用瓷主要类型有长石质瓷、绢云母质瓷、骨灰瓷和滑石瓷。
(√)4、干燥是提高坯体强度,便于操作和运输,提高对釉的吸附能力,减少变形和破损,降低坯体入窑水分,提高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艺过程。
(√)5、修利坯刀时为了方便、快捷,可以在车上锉刀。
(Х)6、在干燥初期一般实行低温高湿。
(√)7、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分为内扩散和外扩散。
(√)8、按烧成温度分类:一般在1100℃以下烧成的釉为低温釉(又叫易熔釉);1100-1250℃之间为中温釉;1250℃以上为高温釉。
(√)9、釉按烧成温度可分为高温釉、中温釉和低温釉。
(√)10、釉按烧成气氛可分为氧化焰釉和还原焰釉。
(√)11、吹釉时,转盘速度应尽可能一致,不能忽快忽慢,使釉层均匀。
(√)12、拉坯是陶瓷手工成型的唯一方法。
(Х)13、拉坯成型只能制作圆形、弧型等同心圆的造型,如盘、碗、瓶等。
(√)14、初学拉坯者对泥团的规中、扶正、提拉、力与速度的关系,坯体厚薄程度和水分运用以及双手用力的方向、力度和协调非常重要。
(√)15、拉坯结束时,无须清理拉坯机,也不须关掉电源,以方便下一次拉坯操作。
(Х)16、通常拉坯成型的器型也可进行乐烧。
(Х)17、施釉的程序一般是先施外釉后荡内釉。
(Х)18、陶瓷制品的成型,是将加工好的坯料用某种成型方法制成一定形状和不同规格尺寸的粗坯,然后经过干燥、修坯、上釉等工序制成半成品。
(√)19、成型时每道工序都要查看坯体的质量,不合格的不能流入下道工序。
(√)20、修坯水浑浊时要及时换新。
(√)21、拉坯机多为电机传动,是手工拉坯的主要动力设备,用来制作一些异形的陶瓷造型。
(×)22、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拉坯机空转会损坏拉坯机。
(√)23、拉坯成型的泥料基本分两种:陶泥和瓷泥。
(√)24、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25、揉泥的目的是把泥料软硬揉均匀,排除泥料中的杂质和气泡。
(√)26、中心点的把握是拉坯技法的重要一环。
(√)27、拉坯机也和其他的机械设备相同使用时间长了肯定会出现许多的小问题,所以它也需求后期的保护和养护,否则的话它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削减。
(√)28、泥料的优劣不影响手拉坯成型。
(×)29、陶瓷泥料存放室宜湿润,密封,这样可以预防泥料干燥。
(√)30、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31、拉坯成型工艺需要经过揉泥、拉坯、修坯等工序。
(√)32、不同造型的坯体拉制方法都是一样的。
(×)33、拉坯成型能锻炼我们的拉制圆器造型,但是不能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4、在新石器时代古老的先民们就开始用轮制的方法制作陶器。
(√)35、泥料的干湿程度不会影响拉坯的质量。
(×)36、拉出的坯体可以进行阴干或者适当放在室外晾晒。
(√)37、拉坯成型的方法,最早出现于五代,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是在宋代早期,当时的拉坯成型是靠辘轳车的转动,可以说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38、手拉坯主要讲究的几个要点:选用泥料、炼泥、揉泥、拉坯、修坯。
(√)39、拉坯用的泥料只能用瓷泥,因为泥质细腻。
(×)40、拉坯完成后,需要进行凉坯,当坯体半干半湿的时候,进行修坯。
(√)41、手工拉坯法是在机轮上进行的,所以也叫轮制法,以拉制异形器为主。
(×)42、手工拉坯可以拉成圆体、直简体、盘、碗、盆、钵体以及富有对称曲线变化的各式敞口、明底或暗底瓶罐等器物造型。
(√)43、陶艺拉坯机:用于以圆心轴为对称的圆体器皿形拉坯。
(√)44、常见的拉坯机保养是做好清洁工作,定期检查皮带有没有松脱,电机有没有不正常的噪声。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每个月至少要开动一次。
(√)45、常见的陶瓷手工成型的工具有:刮刀、修型刀、雕塑刀、陶拍、圈尺、切割线等。
(√)46、拉坯过程中拉坯机做变速转动从而产生较大的离心力,是泥料产生塑性变形。
(×)47、拉坯成型时手放在粘土上,对泥团施加很大的力才能使泥料展开。
(×)48、拉坯过程中手与泥料之间始终保持润湿状态。
(√)49、泥料放置拉坯机转盘上之前必须对转盘涂抹足够的水。
(×)50、泥料放置拉坯机转盘上之前须进行揉泥,以防泥料松散不均匀。
(×)51、拉坯机通常是做逆时针旋转,切不可顺时针旋转。
(×)52、增加拉坯机的旋转速度更加快速获得规整器型。
(×)53、用于拉坯成型泥料的水分一般控制在21%-23%即可。
(×)54、对泥料开孔之前无需使泥料“规中”。
(×)55、用拉坯的方法可以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
(√)56、现代陶艺作品通常是对拉坯成型的作品进行切割,再重组所形成的。
(√)57、拉坯阴干或半干后要对成品进行修整,这一环节叫做修坯。
(√)58、修坯时将粗坯倒过来小心地放在底托上并不断轻轻用力压,直到粗坯定在中心。
(×)59、揉泥是为了把泥料里面的气泡揉干净。
(√)60、揉泥的最后步骤是把泥团想法形成方柱状。
(×)61、泥料的“规中”即找中心,是从头到尾都必须做的一个关键步骤。
(√)62、拉坯的重中之重是双手的配合与稳定性。
(√)63、修坯有干修与湿修两种。
(√)64、修坯过程中始终利用一种刀型进行器型外观的处理。
(×)65、同一种性能的泥料可以制作多种不同规格大小的拉坯产品。
(×)66、在拉坯过程中调节转盘转速是为了满足制品不同部位成型的需要。
(√)67、干修坯体过程中不能对坯体进行补水,否则坯体易变形。
(×)68、专供拉坯用的泥料要求可塑性一般都偏低,否则太黏手不易操作。
(×)69、拉坯制作大件产品时一般将泥料投放在预先放置于转盘上的一块园饼之上。
(√)70、拉坯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一般需要用细钢丝在坯体的底部来回切割,以防底部开裂。
(√)71、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72、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一种物质结构的创造性活动。
(√)73、窑变:瓷器坯体在烧制过程中与其它坯体粘连在一起,出窑后在器件上留下粘连的痕迹。
(×)74、缩釉:由于胎体不洁,所施釉在烧制过程不能全部覆盖在表面而缩向他处,而露出胎体。
(√)75、潮州窑,在今广东省潮安县,该地唐宋时属潮州,故称潮州窑。
(√)76、制作紫砂壶的材料是紫砂矿土,由紫泥、绿泥和白(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
(×)77、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她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
(√)78、陶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实用价值。
(×)79、现代陶艺是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里、意识以及审美等哲学理念的一种艺术形式。
(√)80、观念陶艺充分运用现代的材料进行创作,最大限度的拓展现代陶艺的艺术空间。
例如利用玻璃、金属、木材、以及其他工业成品等材料与现代陶艺有机结合,展现陶艺的造型语言。
(√)81、生活陶艺是以提高生活环境品味增加艺术情调,展现个人审美观点的现代陶艺,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搞搞生活质量。
(√)82、环境陶艺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广场、公园、绿地、道路、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设立的陶艺。
(√)83、黑陶制品中有的壁像蛋壳一样薄,被称为“蛋壳陶”,十分珍贵。
(√)84、施釉其实是给坯体穿上了内衣,起到一种保护层的效果,当然釉药也更加增添了陶瓷之美。
(×)85、氧化焰又称“氧化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
(√)86、拉坯成型能锻炼我们的拉制圆器造型,但是不能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87、施釉前将坯体上浮土掸净或吹净,要进行补水,使坯体表面平整光滑。
(√)88、施釉前对半成品毛坯要经过质量检查,对所有使用的釉浆比重进行必要的测定和调整。
(√)89、拉坯的第一个五节在于抱泥头,泥头不正就不能拉成坯。
(√)90、利坯时对于不能一次成形的坯体,需要各部分制作,然后通过粘接工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器型。
(√)91、揉泥的作用是使泥料中的水分均匀,增加泥料致密度和可塑性,同时排除泥料中所含空气,防止烧成时空气在坯体中产生气泡,提高产品合格率。
(√)92、施釉时,釉浆的浓稀度不必在意,只要方便操作就行。
(Х)93、施釉前无须对坯体进行清洁补水,只要不犯毛病就行。
(Х)94、浸釉的釉浆浓稀度必须比吹釉的釉浆要浓。
(Х)95、浸釉时,一般将坯体略侧势浸入釉浆中,以免内空造型的坯体当入釉浆时有空气压力,影响内壁全面吸釉。
(√)96、对于较薄的坯体,吹过数遍后还没有达到要求,应略为干燥后再继续吹。
(√)97、表面凹凸不平的坯体可采用浇釉的方法使釉浆能顺利流淌。
(Х)98、利坯前在锉刀房锉好利坯刀,刀锋要锉平,禁止在车上锉刀。
(√)99、利坯厚薄均匀,蓄泥合理,内外刀锋要细致,刀路不能脱节。
(√)100、荡釉是为器皿外壁施釉的一种方法。
(Х)101、开孔后,不能往孔中加水,直接将双手拇指阔孔,由内向外均匀施力,双手四指护住外壁,同时向上匀速提起,拉出一定的形状。
(Х)102、吸水是指用一块拧去水的海绵,吸取聚集在碗底部中心的水。
(√)103、割坯说的是将双手拉直割线平行于转盘,从制品的足最底处割过,不能重复。
(Х)104、拉坯最后步骤是取坯,即将双手中、食指叉开,夹住制品底足,向下慢慢托起,取下初坯。
(√)105、规整直筒的筒口时,让筒口在右手食指、拇指间穿行,双手拇指顶在一起,右手食指规整筒口。
(Х)106、拉高直筒时,一种常用的手法是右手放在孔外,左手四指放于孔中,拇指搭在右手掌根部,使双手稳定。
左手由里向外推压,右手从外掌握力度,把上部筒壁拉高、拉均匀。
(√)107、当需要开出一个较大口时,往往要求将右手拳头放入孔中,左手控制外壁和口部,右手向下开孔接近底部,左手始终保持跟随右手的位置,拉出基本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