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1 液体的压强
- 格式:docx
- 大小:867.06 KB
- 文档页数:6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液体的压强》课堂作业1.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d点的压强最大B.c点的压强最大C.b点的压强最大D.a点的压强最大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洞B.拦河大坝C.洗手间下水管D.船闸3.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4.如图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大坝的高度B.水库中水的体积C.水库中水的质量D.水库中水的深度5.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
液体的压强1.往如下列图容器中加水,那么水能到达的最高位是〔〕A.A容器顶端B.B容器顶端C.C容器顶端D.无法确定2.液体有,所以对容器底有压强,又因为液体有,所以液体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3.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把带有橡皮膜的小盒放入液体内部时,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产生高度差,说明;〔2〕小盒放入液体内部越深,那么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说明。
〔3〕当小盒在同一深度向不同方向转动时,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说明〔4〕把小盒放入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时,压强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说明4.甲、乙两个杯子,甲盛水,乙盛盐水,假设甲杯底所受压强为P甲,乙杯底所受压强为P乙,那么有〔〕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都有可能5.如下列图,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2N,底面积为60cm2的杯子,杯内盛有20N的水,水深30cm,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
〔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6.如下列图的容器中,水的深度为7h,A点离水面的高度为h,B点离容器底部的高度为h,那么水在A点和B点产生的压强之比为〔〕A.1:1 B.1:7 C.1:6 D.6:7【答案】1.B2.重力流动性3.〔1〕液体内部有压强〔2〕大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深度有关系,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不变,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不同,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不同,液体的压强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4.D5.解:〔1〕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9.8N/kg×0.3m=2.94×103Pa水对杯底的压力:F=PS=2.94×103Pa×60×10-4m2=17.64N〔2〕杯子对桌面的压力:F'=G水+G杯=20N+2N=22N。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F'/S=22N/60×10-4m2=3.7×103Pa6.方法导析由图可知A点水的深度h A=h,B点水的深度h B=〔7h-h〕=6h。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A. 过路涵洞B. 拦河大坝C. 洗手间下水管D. 船闸2. 下列生活中的事例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 水位计B. 注射器C. 船闸D. 茶壶3. 用矿泉水瓶做的下列小实验中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是( )A. 水量越多形变越大B. 纸片托住满瓶泉水C. 孔位越低流速越大D. 用力吹气喷出水雾4. 如图液体中a b 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B. a b两点的压强相等C.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D. b c两点的压强相等5. 如下图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稍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A. 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B. 低于B管中的水面C. 高于B管中的水面D.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6. 上课时老师先演示了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的实验后问同学:液体内部的压强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强的猜想是:还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老师请小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小强利用压强计进行实验。
他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能验证出他的猜想(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C.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深度处观察比较D.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同一深度处观察比较7. 听说“木桶效”吗?它由如图示的沿口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那么用该木桶装水后木桶部受的压强大取决于( )A. 木桶的轻重B. B木桶的直径大小C. 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D. 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主要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B.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减小压力C. 三峡大坝上的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D.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9. 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 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10.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第九章 压 强 9.2 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 计算压强公式有:p=F/s 和p=ρgh ,对于这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前者只适用于固体,后者只适用于液体B 、前者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后者一般只适用于液体C 、两者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D 、后者只可用来计算气体的压强2、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 、B 、C 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下列有关p A 、p B 、p C 的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A .p A >pB >p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D .p A =p B <p C3、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2:1,底面积之比是3:2,则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之比是( )A. 3:1B. 3:4C. 4:3D. 6:14、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事例中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活塞式抽水机B .茶壶C .锅炉水位计 D .三峡船闸5、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 .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C .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D .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6、如图所示,将竖直放置的试管倾斜,那么随着试管的倾斜,试管中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 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A .打开阀门K 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B .打开阀门K 后,由于b 处的压强大于a 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图2A 水B C酒精 hh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8、往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木块,水不外溢,放入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压力与放入前相比较()A、压强不变,压力不变B、压强增大,压力增大C、压强不变,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不变9、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如下列图中的()A.B.C.D.1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二、填空题11、如图3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瓶中水从小孔A、B处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______有压强,从B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些,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_____增加而增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课堂作业一、填空题1.潜水运动员穿坚固的潜水服才能潜入深水中,这是因为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填“增大”或“减小”)湖中水深6m处的小鱼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Pa;2.一个水池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塞子刚好塞住,则池底受水的压强为______,塞子受水的压力为______.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4.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
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____,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塑料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
5.—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如甲、乙两图所示。
观察到两次橡皮膜都向内凹,甲图中的橡皮膜比乙图凹进得____________(填“深”或“浅”),说明了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锥形瓶,质量、容积都相同,里面装满水。
则容器底受水的压强p甲________ p乙,容器底受水的压力F甲_______F乙(均选填“>”、“<”或“=”)。
7.底面积是4×10-3m2,质量是0.4kg的茶壶,内盛0.8kg的茶水,把它放在一水平桌面的中央,如图所示。
在壶盖上开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使壶身和壶嘴构成_________,从而使壶身与壶嘴液面保持相平;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8.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则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______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__ 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时候,用甲、乙两种液体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图像(图),判断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_____ρ乙。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液体的压强A组·基础达标逐点击破1.深海潜水是一项危险的运动,其中一个因素是潜水员下潜得越深,受到的()A.压强越小B.压强越大C.压力越小D.阻力越大2.典题推荐静止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若向烧杯内加入清水(未溢出),溶液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增大或减小都有可能3.模型构建如图所示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
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g取10N/kg)()A.4×105Pa B.3×105Pa C.5×105Pa D.1×105Pa4.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中的位置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次橡皮膜都向外凸,第一次比第二次凸出更多B.两次橡皮膜都向外凸,第二次比第一次凸出更多C.两次橡皮膜都向内凹,第一次比第二次凹进更多D.两次橡皮膜都向内凹,第二次比第一次凹进更多5.科学思维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则()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饮料吸管一端都做得较尖,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____(选填“压强”或“压力”);在水杯中加半杯水,然后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不同深度处,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插入水中越深,吹气越费力,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
7.教材实验如图所示,水能从a、b两个相同的小圆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____有压强;b孔中的水喷得更远,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
8.[2024河南]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如下猜想:①可能与深度有关;②可能与方向有关;③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1)请写出能支持猜想①的一个生活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课时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时的情景,他探究的是()(1题)(2题)(3题)A.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D.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2.如图为帕斯卡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内装满水,从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向细管里只灌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
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液体的质量B.液体的深度C.液体的体积D.液体的密度3.如图所示,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压力为F,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
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F及p'的变化情况()A.p变大,p' 变大,F变小B.p变大,p' 变大,F不变C.p变大,p' 变大,F变大D.p变小,p' 变大,F不变4.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B.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D.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5.在学习“压强”知识后,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B.拦河坝修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铁轨铺在枕木上是为了增大压强D.刀刃做得非常薄是为了增大压强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6题) (7题) (8题) A .F 甲=F 乙;p 甲=p 乙 B .F 甲=F 乙;p 甲>p 乙 C .F 甲>F 乙;p 甲=p 乙D .F 甲=F 乙;p 甲<p 乙7.如图所示,a 、b 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同种液体,a 管竖直放置,b 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第十章二、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一特点跟液体的流动性有关B.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质量大小有关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跟容器底面积的大小有关D.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2.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水会从侧壁的三个小孔中向外喷出来.图中画出了水从三个小孔喷射到水槽的路径,其中正确的是()3.(2020南京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处,记下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增大的是()①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②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③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④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④4.(2021乐山)如图所示,小明用图甲所示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已知盐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图乙所示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二、填空题5.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拦河大坝上部所受水的压强比下部所受水的压强,所以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6.据报道,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江水浑浊,致使江水的增大,故相同深度的江水对堤坝的会增大,从而使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7.如图所示是一辆不慎驶入水中的汽车的车门,随着汽车的下沉,车门上A处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车门在水下部分的面积为0.8 m2,受到水的压力为4×103 N,此时车门所受水的平均压强为Pa.8.三个相同容器中盛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图中A、B、C三点液体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ρ丙.(均选填“>”“=”或“<”)9.如图(a)所示,一支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放置逐渐倾斜,在水从试管中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选填“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如图图(b)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中液面相平,比较甲、乙两试管中的液体对试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选填“>”“<”或“=”)p乙.三、解答题10.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将橡皮膜静置于空气中,U形管两侧的液面应该.用手指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能灵活升降,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如图图乙、丙所示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越大,液体压强越.(3)细心的小明发现,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如图图丁所示),U形管两侧液面无高度差,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其原因可能是.(4)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小明应控制的量有和,要改变的量是.11.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下降的压力大小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答案1.A液体因为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A正确.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体积大小、液体的质量大小、容器底面积的大小等无关,故B、C、D错误.2.D向容器中倒入水后,水从小孔中喷出,且越靠下部的小孔在水中的深度越大,水产生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得也越远.3.C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液体的密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①正确;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则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②错误;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③正确;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④错误.4.C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不同,深度相同,左侧盐水密度大,由p=ρgh可知,左侧盐水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右侧凸出,故A错误;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不同,深度不同,左侧盐水密度大且深度大,由p=ρgh可知,左侧盐水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右侧凸出,故B错误;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不同,深度相同,右侧盐水的密度大,由p=ρgh可知,右侧盐水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左侧凸出,故C正确;隔板两侧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左侧酒精深度大,由p=ρgh可知,左侧酒精产生的压强大,橡皮膜应向右侧凸出,故D错误.5.增大小6.密度压强7.变大5×1038.>>9.逐渐减小>10.(1)高度差相平不漏气(2)密度大(3)金属盒所处深度太小,所受液体压强太小,橡皮膜形变不明显(4)液体密度液体深度金属盒的方向(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将橡皮膜静置于空气中,U 形管两侧的液面应该相平;用手指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图果U形管两侧的液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2)图乙、丙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金属盒所处深度太小,所受液体压强太小,橡皮膜形变不明显,U形管两侧液面无高度差,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4)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小明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方向.11.多水窖的横截面积上大下小,随着水量越少,深度变化越快,压强变化越快,压力变化也就越快本题考查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水窖里的水越多,水位越高,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越大.由于传感器受力面积不变,则压力越大,所以压力越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越多;水窖的横截面面积“上大下小”,每天用水量相同时,越往下水的深度减小得越快,由p=ρgh可知,水的深度变化越快,压强变化越快,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由F=pS可知,压力变化也越快.。
人教版九年级液体的压强课时训练*一、填空题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 .-—-V三叮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的压强,图13—3表明,^====^;)液体对容器具有向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而增大.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____ 的竖直高度. 图13—33.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_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_____ .5. 比较图13—4、图13—5中各点压强的大小:(1)在图13—4 中,B点和C点深度相同,而A点比B点深,则各点压强P A P B ______________ C;(2)在图13—5中,A、B、C、D各点在液体中的深度如图中所示,则各点压强P A P B __________________ P C P D(填“ >”“v”或“=”).136•如图13—6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子,内盛部分饮料,瓶口用塞子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原来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 ,原因是 ______ ;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_____________ ,原因是7. 上题中’若瓶子内盛满饮料’倒过来放置时’液体图13对瓶塞的压强与原来对瓶底的压强相比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13—7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 .图13二、选择题9•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液体的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一般不同B. 在液体内部压强总是向下的C. 在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 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 逐渐下凸B. 逐渐上凸C. 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11. 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底部的压强将A. 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12. 如图13—8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十: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图C.丙最大D.—样大13. 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4. 关于连通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连通器中,若液体不流动,各容器中的液面一定相平B. 连通器中,液面的高低与容器的形状有关C. 只要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都属于连通器D 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内在同一水平面的压强均相等15. 如图13—9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水对试管13—A.高于B管中的水面B.低于B管中的水面C.与B管水面相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16.下列应用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喷雾器D.喷泉17.如图13 —10所示连通器装入水,在左边放一木球浮在水面上,当放入木球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左右两边水面一样高B.左边水面高于右边水面C.左边水面低于右边水面图13 —D.以上分析都不对三、简答题18.如图13—11是一个船闸的示意图,请说明船从上游驶往下游时,船闸的工作原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下侧壁的深度增加2•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3•相等增大越大4•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同的容器茶壶相平5.> > > > >6•大液体深度变大大受力面积变小7•相等的液体深度不变8. D A二、选择题9. A 10.B 11.C 12.D 13.C 14.D 15.C 16.C 17.A三、简答题18.当船从上游驶向船闸时,阀门A打开,上游与闸室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向闸室,水面相平时,上游闸门打开,船进入闸室,关闭阀门A 和上游闸门,打开阀门B,闸室与下游组成连通器,闸室的水流向下游,当水面相平时,下游闸门打开,船平稳地驶向下游.沁园春•雪 <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10题)1.侧壁上有三个小孔的塑料瓶,倒入水后,小孔中喷出水,图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茶壶B.锅炉水位计C.用吸管吸饮料D.乳牛自动喂水器3.1648年,帕斯卡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二楼的阳台上在细管里倒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撑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体积B.水的深度C.木桶的容积D.木桶的底面积4.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5.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 a 、b 两点深度相同,a 、c 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B .在a 、b 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C .在a 、c 两点水平面以上,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D .在a 、c 两点水平面以下,容器中水的质量比酒精大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前后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A p 和B p ,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A p '和B p ',则( )A .AB p p >,AB p p ''> B .A B p p >,A B p p ''=C .A B p p =,A B p p ''>D .A B p p <,AB p p ''< 7.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备选用气压式供水。
课时训练(十一) 液体的压强
(限时:35分钟)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连通器在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K11-1所示的实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图K11-1
2.[2019·宜昌]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力使其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K11-2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K11-2
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
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
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
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
3.[2018·盐城]如图K11-3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图K11-3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D.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
4.[2019·福建]如图K11-4所示,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
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
图K11-4
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
5.[2019·襄阳]如图K11-5所示,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现把它倒置过来,则()
图K11-5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减小
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二、填空题
6.[2019·娄底]如图K11-6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重为G1,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2的某种液体,深度为h,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静止,那么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图K11-6
7.[2019·眉山]如图K11-7所示,质量为200 g、底面积为20 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800 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深h为30 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Pa。
(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
图K11-7
8.[2018·襄阳]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水平桌面上,装有质量相等、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K11-8所示。
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甲F乙,p1p2。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K11-8
三、实验探究题
9.[2018·南充]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的两端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K11-9甲和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增加而增大。
图K11-9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图进行比较。
(4)已知图乙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柱高为10 cm,则U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a。
(U形管内液体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
10.[2019·湘潭]如图K11-10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ρ浓盐水>ρ水)
图K11-10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选填“有色”或“无色”)的。
(3)将探头放在图乙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B>h 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乙中两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C(选填“<”“=”或
“>”)h B,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乙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自我挑战|
11.[2019·达州]如图K11-11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未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图K11-11
A.ρA<ρB p甲<p乙
B.ρA>ρB p甲>p乙
C.ρA>ρB p甲<p乙
D.ρA<ρB p甲>p乙
12.[2019·上海]如图K11-12所示,足够高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容器甲中盛有水,水的深度为0.08 m,容器乙中盛有另一种液体。
(g=9.8 N/kg)
(1)若水的质量为2 kg,求容器甲中水的体积V水。
(2)求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3)现往容器甲中加水,直至与容器乙中的液面等高,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196 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液。
图K11-12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也向内凹,但是深度不同,所以形变程度也不同,朝下时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大,橡皮膜向内凹陷更厉害,故D 正确,A 、
B 、
C 错误。
3.A [解析]由图可知,压强计在两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在甲液体中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大于在乙液体中的高度差,即该深度处甲液体的压强大,根据p=ρgh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甲中金属盒处的压强大于乙中金属盒处的压强,故选A 。
4.C [解析]杯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设杯子底面积为S,则G 总=G 上+G 下=0.8ρgSh+ρgS·2h=2.8ρgSh,所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F S =
G 总S =2.8ρgSℎS =2.8ρgh;故A 、B 、D 错误,C 正确。
5.A
6.ρgh G 1+G 2S
7.6 5×103
8.等于 小于
[解析]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容器的重力加液体的重力,因为两个容器相同,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 甲=F 乙。
甲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但是它们的质量相等,根据ρ=m V 可知ρ1<ρ2,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 可知,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则p 1<p 2。
9.(1)高度差 (2)深度
(3)乙、丙 (4)600
[解析](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通过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
(4)U 形管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ρ液gΔh=1×103 kg/m 3×10 N/kg×(10×10-2 m-4×10-2 m)=600 Pa 。
10.(1)高度差 (2)有色 (3)深度
(4)> 密度 (5)D
11.C
12.解:(1)水的体积V 水=m 水ρ水=2 kg
1.0×103kg /m 3=2×10-3 m 3。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ρ水gh 水=1.0×103 kg/m 3×9.8 N/kg×0.08 m=784 Pa 。
(3)由p 水=ρ水gh 水可得,Δh 水=Δp 水ρ水g =196 Pa
1.0×103kg /m 3×9.8 N /kg =0.02 m, h 乙=h 水+Δh 水=0.08 m+0.02 m=0.1 m 。
开始的时候,甲、乙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ρ水gh 水=ρ液gh 液,ρ液=ρ水gℎ水gℎ液=ρ水ℎ水ℎ液=1.0×103 kg /m 3×0.08 m 0.1 m =0.8×103
kg/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