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基础力学-02(N-31)
- 格式:ppt
- 大小:845.50 KB
- 文档页数:33
山东建筑大学机械原理自测题库1、铰链四杆机构的压力角是指在不计算摩擦情况下连杆作用于 B 上的力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所夹的锐角。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连架杆2、平面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死点,取决于 B 是否与连杆共线。
A.主动件 B.从动件 C.机架 D.摇杆3、一个K大于1的铰链四杆机构与K=1的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串联组合,该串联组合而成的机构的行程变化系数K A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等于24、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γmin B 。
A.尽可能小一些 B.尽可能大一些 C.为0° D.45°5、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 B 。
A.惯性力难以平衡 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 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6、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 A 。
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 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7、 C 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
A.摆动尖顶推杆 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 D.摆动滚子推杆8、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 D 。
A.偏置比对心大 B.对心比偏置大C.一样大 D.不一定9、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 B 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
A.等速运动规律 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10、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 A 措施来解决。
A.增大基圆半径 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 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11、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压力的方向与该点 A 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A.绝对速度B.相对速度C.滑动速度D.牵连速度12、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为 B 。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在基础工程课后习题中,学生通常会面临一些与力学、材料科学、结构分析和施工技术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示例,这些示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力学基础1. 问题:确定一个均匀直杆在承受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
答案:应力(σ)是施加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计算公式为σ = F/A,其中F是施加的力,A是受力面积。
应变(ε)是物体长度的相对变化,计算公式为ε = ΔL/L₀,其中ΔL是长度变化,L₀是原始长度。
对于均匀直杆,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数为杨氏模量(E)。
2. 问题:解释什么是剪切应力,并给出计算公式。
答案:剪切应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截面垂直,导致物体产生剪切变形的应力。
计算公式为τ = VQ/I,其中V是剪切力,Q是第一力矩,I是截面的惯性矩。
二、材料科学1. 问题:描述混凝土的组成和其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答案: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如砂和碎石)、水和可能的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形成粘结剂,将骨料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类型和用量、骨料的粒径和级配、水灰比以及养护条件。
2. 问题:解释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答案: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塑性变形开始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对于钢材,屈服强度通常低于抗拉强度,这意味着在达到屈服强度后,材料会开始塑性变形,直至达到抗拉强度并发生断裂。
三、结构分析1. 问题:说明单跨简支梁的弯曲矩和剪力的计算方法。
答案:单跨简支梁的弯曲矩(M)和剪力(V)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和弯矩-剪力方程来计算。
对于简支梁,其弯矩分布通常呈现抛物线形状,而剪力则与梁上荷载分布有关。
计算时,需要考虑梁的支反力、荷载类型(如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以及梁的跨度。
2. 问题:解释如何确定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答案:悬臂梁的支座反力可以通过自由体图和静力平衡条件来确定。
【学渣逆袭】⼟⼒学基础⼯程计算题期末总复习例题解析1、某预制桩桩直径为300mm ,桩长为10m ,穿越⼟层厚度为填⼟m l 31=(kPa q k s 241=);稍密的粉⼟m l 32=(kPa q k s 302=);密实的中砂层m l 43=(kPa q k s 403=、kPa q pk 5000=)。
桩基同⼀承台中采⽤3根桩,试确定该预制桩的竖向极限承载⼒标准值和基桩竖向承载⼒特征值。
(10分)解:依题有 m l 31= kPa q k s 241=; m l 32= a k q k s P 302=;m l 43= kPa q k s 401= kPa q pk 5000= 则pk sk uk Q Q Q +==u ∑p pk i sik A q l q +()500043.0π4043032433.0π2+++= kN X X X 321=+=⼜因该桩基桩数不超过4根,为⾮端承基桩,可不考虑承台效应,安全系数为2.故基桩竖向承载⼒特征值为kN X X Q R uk 4322===2、有⼀柱下独⽴基础,其作⽤在基础顶⾯的荷载标准值kN F k 800=,m kN M k ?=120;若基础底⾯尺⼨ 2.5m ×3.6m =?b l ,基础埋深为2m,地下⽔位⾯位于地表以下1.2m 深处,⼟层信息见下图。
持⼒层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承载⼒修正系数分别为2.0=ηb 和4.1=ηd ,软弱下卧层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承载⼒修正系数分别为0η=b 和2.1η=d ,地基压⼒扩散⾓ 23=θ。
试:(1)验算地基持⼒层是否满⾜承载⼒要求。
(10分)(2)验算地基软弱下卧层是否满⾜承载⼒要求。
(10分)解:(1)、持⼒层承载⼒验算埋深范围内⼟的加权平均重度315.130.28.0)10-19(2.15.16γm kN m =×+×= 由题⽬可知持⼒层修正系数2.0=ηb,4.1=ηd故持⼒层承载⼒修正后特征值kPad f f m b k a 4.163)5.0-2(5.134.101355.0-(γη3)-b γηd a =??++=++=)(基础及回填⼟重(0.8m 在地下⽔中)kN A G 2885.26.3)8.0102.120( d γk =+?== m G F M e k k 1.0288800120k k =+=+=持⼒层承载⼒验算: a k f P A G F p <=?+=+=a k 9.1205.26.3288800k k ,满⾜)167.01(9.120)6.31.061(9.120)61(max +?=?+?=+=l e p p k k k kPa f P 1.1962.1a k 09.141a =<=,满⾜条件; 0a k 7.100167.0-19.120min >=?=P p k )(,满⾜条件。
2011年山东建筑大学工程力学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第一章测试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A:对B:错答案:A2.构成观测条件的要素有哪些A:外界条件B:计算工具C:观测者D:测量仪器答案:ACD3.对中误差属于那种误差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不是误差D:粗差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两随机变量的协方差等于0时,说明这两个随机变量A:相关B:互不相关C:相互独立答案:B2.观测量的数学期望就是它的真值A:错B:对答案:A3.衡量系统误差大小的指标为A:精确度B:准确度C:不确定度D:精度答案:B4.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密集或离散程度,即离散度的大小。
A:错B:对答案:B5.若两观测值的中误差相同,则它们的A:测量仪器相同B:真误差相同C:观测值相同D:精度相同答案:D第三章测试1.设L的权为1,则乘积4L的权P=()。
A:1/4B:4C:1/16D:16答案:C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A:25B:45C:20D:5答案:A3.在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1cm,今要求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cm,问可以设25站。
A:对B:错答案:A4.已知距离AB=100m,丈量一次的权为2,丈量4次平均值的中误差为2cm,若以同样的精度丈量CD的距离16次,CD=400m,则两距离丈量结果的相对中误差分别为( 1/5000 )、(1/20000 )。
A:错B:对答案:B5.A:29B:35C:5D:25答案:D第四章测试1.当观测值为正态随机变量时,最小二乘估计可由最大似然估计导出。
A:对B:错答案:A2.多余观测产生的平差数学模型,都不可能直接获得唯一解。
A:对B:错答案:A3.在平差函数模型中,n、t、r、u、s、c等字母各代表什么量?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n观测值的个数 )(t必要观测数 )(r多余观测数,r=n-t )(u所选参数的个数 )( s非独立参数的个数,s=u-t )( c所列方程的个数,c=r+u )A:对B:错答案:A4.A:对B:错答案:A5.A:错B:对答案:B第五章测试1.关于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这r个条件方程应彼此线性无关B: 应列出r个条件方程C: r个线性无关的条件方程必定是唯一确定的,不可能有其它组合。
基础知识-理论力学(二)(总分105,考试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将大小为100N的力,沿x、y方向分解(见图4-1-1),若F在x轴上的投影为50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200N,则F在y轴上的投影为( )。
A.0 B.50N C.200N D.100N2. 如图4-1-2所示,三力矢F1、F2、F3的关系是( )。
A.F1+F2+F3=0 B.F3=F1+F2C.F2=F1+F3 D.F1=F2+F33. 如图4-1-3所示,等边三角板ABC,边长a,沿其边缘作用大小均为F的力,方向如图所示,则此力系简化为( )。
4. 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后,得到如图4-1-4所示的一个力R和一个力偶矩为M0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是( )。
A.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B.合力偶C.作用在O的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5.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二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M,如图4-1-5所示。
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
6. 简支梁受分布荷载作用如图4-1-6所示,支座A、B的约束为( )。
7. 平面桁架的尺寸与载荷均已知(见图4-1-7)。
其中,杆1的内力大小Fst为( )。
8. 桁架结构形式与载荷均已知(图4-1-9)。
结构中零杆数为( )根。
A.OB.2C.4D.69. 重W的物块能在倾斜角为a的粗横斜面上滑下(见图4-1-11),为了维持物块在斜面上平衡,在物块上作用向左的水平力F1,在求解力F1的大小时,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方向为( )。
A.F只能沿斜面向上 B.F只能沿斜面向下C.F既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向下 D.F=010. 重W的圆球置于光滑的斜槽内(见图4-1-12),右侧斜面对球的约束力FNB的大小为( )。
11. 物块A重W=10N,被用水平力Fp=50N挤压在粗糙的铅垂墙面B上(见图4-1-13),且处于平衡,块与墙间的摩擦系数f=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