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爱中学会爱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互爱:在被爱中学会爱
洪小平
【期刊名称】《四川教育》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如何帮助学生了解爱、懂得爱,学会爱,广大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
这里面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四点:(1)教育方式单一,缺少生动性和感染力;(2)忽略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切实际地拔高,造成学生
反感;(3)忽视身边的示范,爱心教育没有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学生缺乏“给予也是快乐”的体验;(4)家长(教师)不全面或不正确地表达爱,造成孩子不懂关爱别人,不懂孝敬父母,只顾自己,甚至自私自利。
针对此,我校开展了爱心教育,从“寻找爱的烙印——营造爱的氛围——争做爱的使者”入手,让学生在被
爱中学会爱,收效显著。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洪小平
【作者单位】雅安市雨城区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 [J], 张灵萍
2.互爱:在被爱中学会爱 [J], 洪小平
3.在被爱中学会爱 [J], 洪小平;庞俐;
4.在被爱中学会爱 [J], 无
5.在被爱中学会爱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被爱才会爱人的性格
一个被爱才会爱人的人,这是一个美好的性格,它不单纯对人心存爱,更多的
是对自身内心的关爱,去思考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及使用自身能量去关爱他人。
有时候我们想要得到他人的爱,但是却忽视了得到爱的条件,那就是先有爱,
才可能有更多的爱。
有的人总是等待着被爱,而去把爱赋予他人的动作却变得微不足道。
生活中充满了爱,却有太多人不懂得去收获,让爱落到自己身上。
爱,需要懂得付出,懂得细细耕耘,让爱熠熠生辉,让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为他人带来幸福的人。
被爱才会爱人的人,他们懂得如何给别人以爱,他们会用一种真实、温暖的心
怀包容他人,心存感恩,愿意用行动去支持和关心他人,无论自己得到的爱有多少,都会用最大的能量去爱更多的人。
“爱是一条河,让它从心中流淌,才会变得越来越清澈”,当我们懂得给别人爱,也将获得更多的爱,这是一种高度的自我实现,也带来一份生活的积极向上。
但任何一件事情,最初的动力都来自于自身的内心,就像打开了一个甜美的秘密小屋,希望能给自身更多的保护和芳香。
有了被爱才会爱人的性格,就是一种正能量的注入,一种爱持久而真挚的美好。
当你懂得爱别人,你会遇到更多有爱心的人,再携手共创温暖的明天,与爱相惜,将慈爱储藏于心,这是被爱才会爱人的人最美好的体现。
道德与法治观后感300字【优秀10篇】道德与法治观后感700字范文篇一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征服学生的心灵,而征服学生心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感动,感动能唤醒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震撼人的道德情感,更能促使人的道德升华,它是一种有形而又无形的教育。
而今天的两节课就是用教育创造感动,用感动来征服学生的心灵。
1、使学生情动。
两位授课教师都能借趣激情,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让他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例如两位授课教师都运用了现场小品展示,模仿父母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态度,模仿同学间的只言片语体现的对他人的关爱。
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的过程中动情,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两位授课教师都能创境育情,在教学时,两位教师语言感人,激情洋溢,声情并茂,创造独特的情感氛围,使学生沉浸在父母的关爱中和他人的关爱中,师生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如临其境。
形成了道法课的无痕效应。
两位授课教师都能以情传情,田老师的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邱老师的令人感动的藏族妈妈,使在场的学生和老师都留下来感动的热泪,教师情、学生情、父母情三情合一,达到了情感共鸣的佳境。
2、使学生心动。
感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只有爱学生,让学生感动,才是有效的教育。
田老师从班主任的角度,结合父母对孩子们的爱,转移到班主任对孩子们的管教是爱么,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教师的爱,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成为充满爱心的人,在互爱中懂得爱,学会爱。
两位授课教师中能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师重视每一位还孩子的成长,并对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进行心理疏导,心灵抚慰。
都有分工合作开展的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体验课堂的快乐。
3、使学生行动,延续感动。
两位授课教师的授课后,学生情感饱满,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我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们能做到爱父母,爱他人。
延续这种感动,长期的感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道法的兴趣,还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让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大连市第八十七中学芦秀凤用教条式的说教是教不会爱的,我们常常教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老师等等,但是,在学生心中似乎只是一阵小风吹过,毫无感觉。
那么,就让我们先让学生体会到爱,然后让学生在爱中学会爱吧。
晓龙同学,在小学时就是学校的“头”,他无组织、无纪律,常旷课、打架、偷东西、抢钱。
学习几科,肯定几科不及格。
老师管与老师顶撞,父母管与父母打闹。
他的家庭生活很困难,父母为了多争加班费,常将白班换成夜班,每周倒三、四次夜班是常事。
可是,这一切丝毫感动不了他,常常因为自己的恶作剧将劳累一宿拽到学校来。
进入中学以来,他的恶习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收敛,错误照犯、不及格照考。
我想这样的学生缺少的是爱,我要用爱换回他的爱心,所以经常给他辅导,有时间就找他谈话,耐心的帮助、教育他,但他并没感到老师对他的是爱,反而认为:老师、父母、同学都限制他,统统都是他的仇人,所以他见到谁都反感、都有气,只有当他使别人生气他才会高兴。
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只能用老师的真心的爱去温暖他那颗冰冷的心,使他尝到爱的滋味,体验到爱的温暖,才会学着去爱。
于是,我每天有意去多接触他,给他工作干,干好了表扬他;给他讲题,引导他上课发言,夸他很聪明,一定能考及格;他病了给他送药,他本子破了给他粘上。
我常常和他谈话,给他讲他父母为他吃苦的事。
慢慢的他对老是的话不反感了,他也对老师讲他小时候家中的大狗是怎样死的,语言中流露出善良的本性。
这时,我因势利导地教育他怎样疼爱父母,他便听的真切,听得入耳。
后来,父母批评他,他也能够接受了,并且上学前能对父亲说:“爸,我走了。
”放学回家说声:“妈,我回来了。
”随着感情的回归,他的学习成绩也出现了奇迹,从三科不及格变为两科及格了,家长见了高兴极了。
他还学会爱别人了,一次下雨天,学生排队,我追学生,不小心重重的摔了一跤,满身是泥水,他和同学赶紧把我扶起来,然后问:“老师,疼么?”。
教师生活随笔在被爱与施爱中学会自爱当我们的平日被工作和生活琐事充斥,有时候,熬夜的放空,不过是为了和自己多待一会,或是三省吾身,或是追寻心声,或是荡涤情绪,或是消化感动……就像当我看到表姐深夜寄来的这封信:附文:妹妹:见信好!好久没有见面了,只有以写信的方式和你沟通,尽管我们身在同一个城市,距离却因堵车或忙碌而变得有点漫长。
焦躁的时候,我常常会想,什么我们时候可以再一起散散步,畅所欲言毫无顾忌地聊聊天,多一个人分享心中的理想或者对工作生活的感悟,那是多好的一种感受。
看着你时而发在网络上的心情,我会感同身受,也会觉得遥远。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许久没有发挥想象或者幻想梦想之类的心情,大约是因为过了那个天真纯粹的年龄了。
因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上一次你来家里,当你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起画画,一起游戏,让我好像又回到了纯真的年代。
可以把思想插上翅膀,可以把心情再回归到童年。
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美好,真实的美好。
孩子不会笑话你,不会指责你。
你可以和他一起笑一起闹,一起做个缩小了的自己。
真的很好!一度想成为一个老师,总觉的有一肚子的思想可以给孩子们更多的引导。
现实真的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因为自己战胜不了自己,缺乏勇气和毅力。
所以这个差强人意的借口就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
可是现实中,如果你尽力了,坚持和勇敢走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又怎么会是不可能的呢。
马云说的好,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奋斗,每天做着六七十岁老人都会做的事情,你还能去干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低谷,坚持并勇敢的走下去就有出口。
好妹妹,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
因为我们好的生活和物质条件比老一辈们好太多了。
社会赋予我们的是有得必有失。
或者是有易亦有难。
有思想亦是非常累和辛苦的事情,但是也好过得过且过,每日蹉跎。
纵使身享荣华却得不到精神支柱亦是一样。
当个好老师,真的会很累很辛苦。
可是也会收获最甜最美的甘露。
有自信有能力,不断学习,社会生活工作也会赋予你更广阔的呼吸空间。
在被爱中学会爱我家的冰箱里总是放着许多的牛奶。
小时候,每次玩累了回家时,妈妈总会端一杯牛奶给我,她笑得像手中的牛奶般甜蜜而温柔,轻抚着我的头,让我把牛奶喝了。
那刚刚温好的牛奶,杯壁传来了微微烫手的温度,暖暖的,让人舒服,我细细地品尝这母爱的温度,甜蜜的滋味唇间萦绕不散。
后来上了小学,妈妈还是坚持每天给我端一杯牛奶,她说:“牛奶更让你更聪明、更健康。
”我看着妈妈披在身上的毛衣,有些微微的心疼,她的脸色有些苍老,皮肤不再一如牛奶般光润细腻,端着杯子的手也在轻轻的颤抖,不像往常一样平稳。
我轻声说:“妈,这牛奶还是你喝吧,你病刚好,才更需要健康啊。
”妈妈微怔,笑了,“冰箱里还有的是呢,你乖乖把它喝了我才能真的健康。
”牛奶散发出甜甜的香气。
在空气中弥散,有种温馨随之不断发酵看着妈妈宠溺的微笑,我的心不自觉的幸福起来,为了这母爱的芬芳。
直到上了初中,课业一下子重了起来。
妈妈每天都要陪我熬到很晚,头上也生出好多牛奶色的银发,我对妈妈说:“妈,以后就不用给我拿牛奶了,你早点睡吧。
”她摇了摇头“这你不用担心,牛奶养脑,你就好好学,考个好高中,以后妈过上更好的日子。
”说完,就放下手中的牛奶走了。
我看着桌上的牛奶,纯白而浓郁,像妈妈化不开的爱,温暖着我的心。
从小到大,我喝了十四年的牛奶,储蓄了十四年妈妈点滴的爱。
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感动告诉我要学会回报。
清晨,我温好了一杯牛奶,轻轻放在妈妈床头,留下一张字条:“妈妈,谢谢您,这杯牛奶是女儿回报给您十四年的关爱,希望你能永远地牛轻漂亮、幸福健康。
”妈妈的牛奶,是我所储蓄的母爱,让我在被爱中学会爱,学会关怀。
学会爱与被爱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爱他人还是被他人所爱,这种情感都能给予我们力量和温暖。
作为一个高中生,学会爱与被爱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学会爱他人是培养我们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
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它能够让我们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并愿意为他人付出。
通过学会爱他人,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当我们懂得关注他人的需要,并尽力帮助他人时,我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还能够获得内心的满足感。
爱的力量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向上,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其次,学会被他人所爱是培养我们自信心和自尊心的重要途径。
被他人所爱意味着我们在别人眼中有价值、有意义。
当我们被他人所爱时,我们会感到被接纳和认可,这种感觉能够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我们会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被他人所爱也能够给予我们安全感和幸福感,让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快乐和满足。
然而,学会爱与被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不理解和冷漠的人,甚至会经历被伤害和背叛的痛苦。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爱与被爱的能力。
相反,我们应该学会从这些经历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培养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保护自己,选择那些真正关心和尊重我们的人。
此外,学会爱与被爱也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情感智商。
情感智商是指我们处理情感的能力和技巧。
通过提升情感智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更好地处理情感冲突和困扰。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参加情感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情感智商。
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情感智商,才能够更好地学会爱与被爱。
总之,学会爱与被爱是我们作为高中生应该重视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通过学会爱他人,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能力;通过学会被他人所爱,我们能够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1.初中生活的感受初中生活是一个人成长很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有很多的感受和体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爱与被爱的感受。
2.爱:初中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初中生活中,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学生们开始接受不同类型的爱,包括家庭的爱、亲情的爱、友情的爱以及恋爱的爱。
3.家庭的爱对于初中生来说,家庭的爱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家人都会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感到充满爱和温暖。
4.亲情的爱除了家庭的爱,亲情的爱也是初中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同学们之间会分享他们的亲情,互相了解彼此的家庭情况,并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同学。
5.友情的爱在初中生活中,友情的爱也是不可或缺的。
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度过学业和生活中的挑战,这种爱会让大家更加坚强和勇敢。
6.恋爱的爱在初中生活后期,一些同学可能会开始经历恋爱。
这让他们体验到了另一种类型的爱,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恋爱的爱可以让人更加成熟和理解爱情的真谛。
7.被爱的感受除了学生们自己体验到的爱,被爱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感受到来自家庭、朋友和恋人的关心和爱,我们会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8.家庭的爱家庭的爱让我们感到被宠爱和被关心,让我们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9.朋友的爱朋友的爱让我们感到有人在乎我们,支持我们并帮助我们度过困难的时候。
10.恋人的爱恋人的爱让我们感到被深深地爱着,有人陪伴我们共同度过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11.结语在初中生活中,爱与被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体验不同类型的爱,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成为更加坚强和自信的人。
在被爱中学会爱作文
【篇一:在被爱中学会爱】
我的妈妈是一位平凡的中年妇女,这便让我想起了贾平凹的一句话:“平凡到极处,便伟大到了极处。
”在妈妈的身上我终于明白了感恩的真正含义。
那天我去补习英语,是下午5点开始到7点结束,可是由于临近考试,老师决定延时1小时,由于出门时和妈妈吵了嘴,因此没有回电话给她,就安安稳稳地坐了一个小时。
当回家时拿出手机一看,我的眼前模糊了,仿佛有一种咸咸的液体要流下来……
7:30,一个未接来电。
7:33,一个未接来电。
7:35,一个未接来电。
7:40,(短信):孩子你在哪里,快点回家。
7:43,一个未接来电。
7:45,一个未接来电。
7:48,(短信),安妮,快点儿回家来吧!我今天不应该说你的,快点儿回家吃饭好吗?
7:50,一个未接来电。
7:52,一个未接来电。
7:53,一个未接来电。
7:55,(短信):安妮,你在哪里呀!我打电话去奶。
在被爱中学会爱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却有着伟大的爱。
就是在上个周末的晚上,我去上晚自习,按平常应该是七点放学,不像老师要加课,多上了一个小时,中间没有休息,加上那天出门时和妈妈吵了嘴,也没往家里打电话说一声,手机调成静音,我就安安稳稳坐了一节课。
回家路上,拿出手机,看到的是震撼的数字。
顿时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感觉这手机分量很重。
7:30 短信:你在哪里啊,快回家吃饭吧!
7:33 一个未接来电
7:35 一个未接来电
7:39 一个未接来电
7:43 短信:孩子,放学了吗?快回来吧!
7:37 一个未接来电
7:50 一个未接来电
7:52 短信:妈妈给奶奶打电话了,孩子你不在奶奶家,你在哪儿?快回个电话吧!
7:55 一个未接来电
7:57 一个未接来电
7:58 一个未接来电
7:59 短信:孩子,妈妈很担心你,你在哪儿?给妈妈来个电话吧!
8:00 一个未接来电
我的眼睛顿时模糊了,短短三十分钟,妈妈发了四条短信,打了十个电话!我无法想象母亲用布满了老茧和皱纹的双手,颤颤地按着手机键,脸上写满了忧愁期待的神情,然而我却安稳的坐了一小时,浑然不觉。
“妈妈,我就回去了。
”我含着泪,颤抖地发了短信,不敢打电话,怕会哭。
妈妈您为我付出那么多,每天早起为我检查作业,又给我请了家教。
妈妈我对不起您,还和您吵架,还和您赌气,不说话。
从此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及时给妈妈打电话,报报平安,再也不让妈妈担心了。
亲爱的同学,你记得给妈妈打电话了吗?--孩子,放学了?快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