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菌中几大菌的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7
Em养殖菌种【主要成分】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有机酸、氨基酸、消化酶、维生素、小分子生物肽、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
有效微生物含量≥2×109CFU/ml(em菌种没法直接使用,需要配制液体才能使用,我们免费提供配置技术饲料)(一瓶15g菌种+1斤红糖+10公斤水=10公斤em菌液)产品名称:EM养殖菌种主要成分:双岐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产品性状:黄褐色粉状执行标准:A/GY014—2009批准文号:饲添(2009)010014生产许可证号:饲添字(2009)1014【功能作用】★调节动物胃肠平衡,促进营养全面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病力,提高繁殖率、成活率及整齐度,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时间。
★减少、甚至不用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生产绿色畜禽产品;★提高肉蛋奶等动物产品质量,改善畜产品品质。
★发酵粗饲料及饼粕和糟渣类原料,降低激素含量,改善适口性。
★除臭、驱蚊蝇,改善饲养环境,抑制、消除臭味,增进动物健康。
【适用范围】适用于猪、鸡、牛、羊、鸭、兔等家畜家禽;以及狐、貂、鹿、鸽、鹌鹑等特种养殖动物全过程;制作无抗生素发酵饲料、微生物发酵浓缩饲料、秸杆青贮及养殖床底料发酵等。
【使用方法】★直接饲喂:0.2公斤的原液与等量的营养剂稀释后均匀的喷洒在100公斤饲料上,直接进行饲喂,当日用完。
★饮水:原液兑水1:500-1000倍用于畜禽饮水。
病弱动物可按每公斤体重1-2ml 灌服原液,每天一次,连用三天。
★发酵粗饲料:1-2公斤原液与1公斤红糖兑水100公斤,均匀拌到300公斤待发酵的原料中,密闭发酵,等到发酵料有甜酸发酵气味时即可拌料饲喂。
30℃左右发酵3-5天,温度低时发酵时间适当延长。
★圈舍除臭:利用喷雾器对畜禽舍地面、墙壁、舍顶、排水沟进行彻底喷洒,200-500倍稀释液每隔5-10天喷洒一次。
EM菌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EM菌,全称为有效微生物菌,是一种由不同种类的益生菌混
合而成的复合菌制剂。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微生物菌株:
1. 乳酸菌:乳酸菌是EM菌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们是一类革
兰氏阳性的益生菌,能够产生乳酸并降低环境pH值,抑制有害菌
的生长。
乳酸菌还能改善消化系统健康,增强免疫力。
2. 酵母菌:酵母菌也是EM菌重要的成分之一。
酵母菌具有抗
氧化剂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改善肠道健康。
酵母菌还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3. 好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是指在含氧环境下进行代谢活动的
微生物。
在EM菌中,好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废物,降解有害物质,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
4. 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是指在缺氧环境中进行代谢活动的
微生物。
EM菌中的厌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产生有益的代谢
产物,提供营养物质给其他微生物。
综上所述,EM菌的主要成份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通过相互协作,能够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免疫功能。
EM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EM菌的主要成分
EM菌是由多种微生物群体组成的复合菌,其中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和发酵系的丝状菌群。
这些微生物在EM菌中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光合菌群是EM菌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包括光合细菌和蓝藻类。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土壤中的光和热为能源,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对于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光合菌群的代谢物质不仅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还能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份。
乳酸菌群是一种嫌气性微生物,能够利用光合细菌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形成乳酸。
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
此外,乳酸菌还能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酵母菌群是一种好气性微生物,能够利用作物根部产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
酵母菌在EM菌原液中对于其它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线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的生产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此外,酵母菌产生的单细胞蛋白是动物不可缺少的有效养份。
EM菌的成分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通过使用EM菌,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EM菌液制作方法与配方EM菌液是利用有效微生物(EM菌)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而制成的一种生物肥料。
EM菌液包含了多种益生菌和发酵物质,可以促进土壤的改良和植物的生长。
下面是EM菌液的制作方法与配方。
材料准备:1.EM菌种:包括乳酸菌(如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酵母菌(如酵母菌、曲酵母等)以及光合细菌(如青蓝菌等)。
2.培养基:玉米粉、大米粉、麦麸等。
3.发酵物质:甜瓜皮、苹果核、香蕉皮等。
4.纯净水:最好使用纯净水或者过滤后的水。
制作方法:1.备制培养基:将适量的玉米粉、大米粉和麦麸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制成稠度适宜的稀粥状混合物。
2.培养基消毒:将培养基加热至100°C,保持10分钟,杀死其中的有害菌群。
3.冷却培养基:将培养基自然冷却至30°C左右。
4.加入发酵物质:将适量的甜瓜皮、苹果核、香蕉皮等发酵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增加培养基的有机质含量。
5.加入EM菌种:将适量的EM菌种加入培养基中,一般比例为菌种:培养基=1:100。
菌种可以通过购买或者自己培养获得。
6.搅拌均匀:用搅拌器将培养基均匀搅拌,确保发酵物质和菌种均匀分布。
7.发酵过程:将培养基倒入发酵罐或者容器中,盖上发酵罩,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35°C之间)和湿度(80-90%RH),进行发酵过程。
8.发酵时间:根据发酵的需求,一般发酵时间为7-14天。
可以通过观察发酵罩上的液滴形态,或者使用酸碱度测试纸来判断发酵程度。
9.过滤与存放:发酵结束后,用滤网或者纱布将菌液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将过滤后的菌液储存在黑暗、低温(5-10°C)的地方,避免日光照射和高温。
一般储存时间为6个月。
配方:1.EM菌种: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的比例是1:1:12.培养基:玉米粉、大米粉、麦麸的比例为1:1:13.发酵物质:甜瓜皮、苹果核、香蕉皮的比例为1:1:14.水:适量,以保持培养基的适宜稠度。
EM菌的主要成分1 、光合菌群: EM菌液中的光合菌群(好氧性和厌氧性)属于独立营养微生物,它能利用土壤接受的太阳热能或以紫外线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化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
光合菌的代谢物质或者被植物直接吸收,或者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光合细菌如果能够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会增殖。
2 、乳酸菌群: 乳酸菌(厌氧型) , 它以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等物质为基础,产生乳酸。
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
乳酸菌能够使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变得容易分解,并且消除未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种种弊端,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的养分。
乳酸菌还能有效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
3 、酵母菌群: 酵母菌(好氧型)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
酵母菌在 EM 集团军中对于促进其它的有效微生物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的生产提供重要的营养保障。
此外,酵母菌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动物不可缺少的有效养分。
4 、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气性)。
它从光合细菌中获取氨基酸、氮素等作为基质,产生出各种抗生物质、 维生素及酶,可以直接抑制病原菌。
它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从而抑制它们的增殖,并创造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环境。
放线菌和光合细菌混合后的净菌作用比放线菌单兵作战的杀伤力要大得多。
它对难分解的物质,如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等具有降解作用,并容易被动植物吸收,增强动植物对各种病害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放线菌也会促进固氮菌和 VA 菌根菌增殖。
5 、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嫌气性)。
惠民生物EM菌种是复合型、浓缩型菌种,每克含活菌200亿,有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菌群及复合酶配置而成。
本菌种为通用性菌种,不能直接使用,需配置成菌液才能使用;[产品名称]惠民生物EM菌种[主要成分]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产品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粉状固体[执行标准]G/GY003—2009[批准文号]饲添(2009)010017[许可证号]饲添字(2009)1017[功能作用]:1、调节动物肠胃平衡,促进营养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2、提高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量,改善畜产品品质。
3、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及整齐度。
4、提高机体抗应能力,降低因转群、疫苗接种、气温剧变等造成的生产损失。
5、发酵粗饲料及饼粕和糟渣类原料,降低毒素含量,降低成本,改善适应性。
6、提高饲料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活菌,建立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动物对其中的饲料营养成份完全吸收利用,可使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的利用率达95%,极大提高粗饲料吸收利用率,因此可降低饲料成本,长期使用能节省10-15%饲料7、适用于家畜、家禽及昆虫类养殖领域,包括猪、牛、羊、马、兔、狗、狐、貂、鸡、鸭、鹅、鹌鹑、鸽子、蚯蚓、蚕、蝇蛆等养殖领域。
8、提高动物肉的品质,动物在垫料上,显得十分舒适,活动量较大。
生长发育健康,几乎没有疾病发生,几乎不用抗生药物,提高动物肉的品质,生产出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肉类。
9、用于种植业:发酵动物粪便、秸秆、废弃物做有机肥料。
10、用水产养殖行业:改善水质,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
[适用范围]:1、适用于制作发酵床的垫料(也可以用来饲养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
2、适用于家畜、家禽及虫类养殖领域,包括猪、牛、羊、马、兔、狗、狐、貂、鸡、鸭、鹅、鹌鹑、鸽子蚯蚓、蜜蜂、蚕、蝴蝶及蝇等养殖领域。
3、适用于水产养殖品种均适用,如鱼、鳗、鳖、蟹、蛙、虾、鳝、蚌等以及海产养殖。
EM菌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什么?
EM菌是一种能够促进土壤健康和植物生长的有益微生物制剂。
它由多种微生物组成,包括某些益生菌和发酵菌。
EM菌的主要构
成要素如下:
1.乳酸菌:乳酸菌是EM菌中的关键成分之一。
这些菌类能够
发酵有机物并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
乳酸的产生可以降低土壤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并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含量。
2.酵母菌:EM菌中的酵母菌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产
生酵母菌发酵液和其他有益物质来促进植物生长和土壤健康。
酵母
菌还可以协助其他微生物在土壤中生长和繁殖。
3.革兰氏阳性菌:EM菌中的一些成分包括革兰氏阳性菌。
这
些菌类具有抗菌性和抗氧化性,可以帮助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并提供额外的营养。
4.其他微生物:除了乳酸菌、酵母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外,EM 菌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如光合细菌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各自的发酵过程,促进土壤的健康和植物的生长。
EM菌是一种复杂的微生物制剂,由多种有益微生物构成。
通过发酵过程,它们合作协调,提供了多种有益物质和功能,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
神奇的EM菌片EM菌片是我养水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实EM菌不是什么最新技术,在水产养殖业已经使用很久了,只是在观赏鱼领域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我来到贼喜欢论坛,为大家带来了科学养水养鱼的理念,带来了陶瓷沙和水质检测,这篇文章重点介绍一下EM菌。
EM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也被称作EM技术。
它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醋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七大类微生物中的10属80种微生物共生共荣,这些微生物能非常有效地分解有机物。
它是由世界著名应用微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
只要使用恰当,它会产生抗氧化物质、消除腐败、抑制病原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
迄今为止,EM已狂风般席卷日本、美国、巴西、法国、台湾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可能对EM菌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给大家讲讲我为什么会使用EM菌。
养鱼的水真的是很有讲究的,能做到清澈、无毒还不能说是好水,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水体的菌群结构,为什么有的鱼缸里总是有鱼得病,很大的可能就是菌群结构不合理,病原微生物数量过多造成的。
病原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叫做条件致病菌,我们的鱼缸里条件致病菌是存在的,而且也是在不断地繁殖,当它们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鱼就危险了。
正常情况下鱼的抵抗力是会抵抗这些病菌的,但是鱼和人一样也会有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比如惊吓、外伤、胀食,换水温差过大等等都会造成鱼的抵抗力下降,条件致病菌就可以乘虚而入引发鱼病。
我使用EM菌的最核心想法就是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鱼病害的发生。
再讲一下控制病原微生物都有哪些手段:1、化学手段:使用消毒液以及各种鱼药菌药对水体消毒。
这是最差的控制手段,因为它会破坏硝化系统造成恶性循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这样的方法。
发酵床垫料中EM菌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发酵床垫料中EM菌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发酵床垫料中EM菌种群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发酵的过程,微生物将发酵床中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量、CO2、热量和腐殖质。
发酵床微生物的分类有3种,一种是根据生物学分类方法,将其分为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菌群;第2种方法则是按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对不同温度的适应性,将其分为嗜冷微生物、嗜温微生物和嗜热微生物菌群(丁文川等,2002);第3种方法是按照菌种来源将其分为土著菌和功能性微生物(王应和等,2011)。
一般认为,在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中参与好氧发酵的微生物有如下几类,细菌如乳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等,放线菌:链霉菌属、酵母菌:酵母菌属、裂殖酵母属。
在长期的实验和生产实践中,许多重要的生化过程是单株菌不能完成或只能微弱的进行,而在两种或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发酵分解的效果更理想。
一般认为,发酵床中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包括芽孢菌、酵母菌、乳酸菌等。
EM菌作用机理EM菌是以微生态学中有关微生态平衡、微生态营养和微生态防治等理论基础,利用正常微生物菌群或通过其促进物质的生成,能够调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由于EM菌能够在数量和种类上补充肠道内所缺乏的正常微生物,调整并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水平,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目前,EM菌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维持微生态平衡(优势种群说)优势种群对微生态平衡起重要决定性作用,一旦失去优势种群,就会引起原微生态系统失调,优势种群出现更替现象。
正常情况下,畜禽肠道内厌氧菌为优势种群,占99%以上,而好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仅为1%,主要是拟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杆菌和优杆菌等。
如果优势种群出现更替,则专性厌氧菌就会明显减少,好氧菌、兼性厌氧菌就会大大增加,而EM菌能够增加优势菌逐渐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步降至原有的状态,从而使失调的菌群平衡恢复至平衡状态。
日本EM(有益微生物群)介绍一、EM简介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缩写语,中文译为:“有益微生物群”。
它是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的。
它是由世界著名的应用微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
和一般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优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科技水平。
迄今为止,EM已狂风般席卷日本、美国、巴西、法国、台湾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资料报道,EM适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环保、人体保健等多种领域。
EM采用日本菌种技术利用独特发酵工艺把经过仔细筛选出来的好气性和嫌气性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形成功能强大的EM制剂。
二、EM 的主要成分1 、光合菌群:EM 益生菌多效活性液中的光合菌群(好氧性和厌氧性)属于独立营养微生物,它能利用土壤接受的太阳热能或以紫外线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化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力部队。
光合菌的代谢物质或者被植物直接吸收,或者成为其它微生物繁殖的养分,光合细菌如果能够增殖,其它的有益微生物也会增殖。
2 、乳酸菌群:乳酸菌(厌氧型), 它以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等物质为基础,产生乳酸。
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
乳酸菌能够使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变得容易分解,并且消除未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种种弊端,在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的养分。
乳酸菌还能有效抑制连作障碍产生的致病菌增殖。
3 、酵母菌群:酵母菌(好氧型)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通过发酵,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
EM菌分类组成及培养技术一.EM菌分类组成1.培养基1.1分离培养基:1.1.1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牛肉膏3g/L,蛋白胨10g/L,氯化钠5g/L,琼脂15-20g/L, pH7.2-7.4,1.1.2改良PDA培养基或麦芽汁培养基(酵母菌)20℅马铃薯汁1L 葡萄糖20g/L KH2PO43.0g/L MgSO41.5g/L VB1 8mg(半片)琼脂15-20g/L自然pH1.1.3乳酸菌培养基(培养乳酸菌)1.1.3.1番茄汁培养基:牛肉膏10g/L,蛋白胨10g/L,酵母膏10g/L,葡萄糖10g/L,番茄汁200 g/L,吐温-80 0.05%,碳酸钙15-20g/L,溴甲酚绿0.01%,琼脂15-20g/L,番茄汁的制作:将新鲜番茄洗净,切碎(切勿捣碎),放入三角烧瓶,置4℃冰箱8-12h,取出后用纱布过滤即成。
如一次使用不完,可将其置入0℃冰箱,可保存四个月。
使用时让其在常温下自然溶解。
pH6.51..1.3.2MRS培养基(分离培养计数用)蛋白胨10g/L牛肉膏10g/L酵母膏5g/L柠檬酸氢二铵2g/L 葡萄糖20g/L吐温80 1.0mL/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58g/L 硫酸锰0.25g/L琼脂15g/L pH 6.5。
(分离培养基),当MRS培养基冷却至45-50℃时,加入已灭菌的碳酸钙充分混匀,倒平板。
1.1.4光合细菌培养基 (培养光合细菌)1.1.4.1酵母膏 1.0 g/L 羟基丁二酸(苹果酸)0.5 g/L NH4C11.0g/L NaAC 3.0 g/L NaC11.0g/L NaHCO3 1.5g/L K2HPO4 0.2g/L MgSO4 0.2g/L PH 7.0-7.2 (富集用)1.3.2酵母膏3.0g/L,蛋白胨3.0g/L 氯化钙0.3g/L,硫酸镁0.5 g/L,琼脂8g/L,生长因子5mL /L, pH6.8-7.0生长因子:维生素B1 0.001mg,尼克丁酸 0.1mg,对氨基苯甲酸 0.1mg,生物素 0.001mg,以上药品溶于蒸馏水中,定容至 10mL,然后过滤除菌。
EM菌的重要成分是什么?
EM菌是一种微生物混合物,其中包含了多种重要的微生物成分。
EM菌的重要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乳酸菌:乳酸菌是EM菌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们能够产生
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对于微生态的平衡和土壤改良起着重要作用。
2. 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EM菌中的另一个关键成分。
它们能
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细菌能够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
3. 酵母菌:酵母菌是EM菌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它们能够发酵
产生有机酸和其他有益物质,有助于改善土壤的质地和增加植物的
养分吸收能力。
4. 好气单胞菌:好气单胞菌是EM菌的成分之一,它们能够分
解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养分。
好气单胞菌还能够抑制
土壤中有害细菌的生长,保持土壤的健康。
5. 放线菌:放线菌是EM菌中的另一个成分,它们能够分泌一些有益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和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上述的这些成分共同作用于土壤中,对土壤进行改良、调理,增强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含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EM菌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田种植、蔬菜大棚、果园养护以及废弃土地的修复等领域。
通过使用EM菌,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土壤的生态修复。
EM菌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
EM菌,即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由日本农业科学家原田宗义博士于1982年开发的一种微生物制剂,可以
促进植物、动物和环境的健康。
EM菌包含了多种有益微生物,下
面是EM菌的主要成分:
1.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乳酸菌是EM菌中最主要的一类微生物。
它们能够产生乳酸,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促进植物营
养的吸收和利用。
2.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光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
它们能够提供养分和能量,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 酵母菌(Yeast):酵母菌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产生酒精和
二氧化碳。
它们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能力,提供植物所需
的养分。
4. 好氧菌(Aerobic Bacteria):好氧菌能够在有氧条件下生长
繁殖。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土壤的有机质转化和养分循环。
5. 好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好菌是指一类对植物有
益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和好氧菌等。
EM菌通过提供这些主要成分中的微生物,可以调节土壤环境,改善土壤质地,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在农业、园艺和环境改良
等领域,EM菌被广泛应用于提高产量、保护环境和增强生态系统
的可持续性。
EM有效微生物菌剂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呈棕色半透明状液体,PH值在3.5~4.5之间,由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群,醋酸杆菌等5个科10个属80多种厌氧性或嫌氧性正常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
土著菌就是em菌,土著菌就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走进阔叶树林或竹林,在落叶且腐殖质多地方,扒开树叶或杂草就可以看到细丝壮白色菌落,这就是有益的土著微生物。
土著微生物是多种有益微生物的混合群,土著微生物按好嫌气性分有好气菌、嫌气菌;按菌种分有酵母菌、曲霉菌、放线菌、乳酸菌、芽孢菌等。
可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采集不同的菌种。
采集到的原始菌种应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土著菌采集方法:1、采集地方:可以在当地山上落叶聚集较多的山谷、树林中采集。
2、具体办法:把做的稍微有一点硬的大米饭(1kg~1.5kg),装入用干净杉木板做的小木箱(25cm×20cm×10cm)约三分之一,大米饭上面盖上宣纸,封好口,将其埋在当地山上落叶聚集较多的山谷树林中。
为防止野生动物糟蹋,木箱最好罩上铁丝网。
夏季经三~五天,春秋经六~七天,周边的土著微生物潜入到米饭中,在米饭上形成白色菌落(放置时间稍长时会形成各种颜色菌落,虽然也能利用,但最好还是用白色菌落)。
3、扩陪方法:把变的稀软状态的米饭取回后装入坛子里,土著菌采集成功后掺入原材料量1/3左右的红糖,将其混合均匀(数量按坛子容量的三分之一),把变的稀软状态的米饭装入坛子里,盖上宣纸,用线绳系好口,放置在温度18℃左右地方。
大约放置7天左右,就会变成浓稠液体状态,饭粒多少会有些残留,但不碍事。
简单过滤后就是土着微生物菌种原液。
用的时候直接稀释后和EM菌种原液一起使用!2)水田土著微生物采集方法秋天,在刚收割后的稻茬上有白色液体溢出。
把装好米饭并盖宣纸的木箱倒扣在稻茬上,这样稻茬穿透宣纸接触米饭,很容易采集到稻草菌。
光合菌光合菌是一群能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又可分为不生氧光合菌和有氧光合菌(谢哲松,l995)。
不生氧光合菌又依照光合作用胞器之色素及细部构造的不同分为两目,一为紫色细菌目(Rhod0spiri llales),一为绿色细菌目(Chlorobiales)。
紫色细菌目又可分为紫色含硫细菌科(Chromatiaceae)和紫色不含硫细菌科(Rhodospiril laceae)雨科。
绿色细菌目亦分绿色含硫细菌科(Chorobiaceae)和绿色不含硫细菌科(Ohloroflexaceae)。
若以16S rRNA序列分析的分类法,剐属於Proteobacteria中的a亚群。
此外,文献中指出在不含硫光合菌中,以RhodopSeudomonaS和Rhodospiri llum对环境适应力最强。
H2A是指一般有机物,而(CH20)n足指细菌合成的有机物质,亦可代表为菌体,c4H702Na 为丁酸纳。
紫色含硫光合菌和绿色含硫光合菌馑能在厌氧光照及含有硫化氢的状沉下生长,亦即利用光能,以硫化物、有机物或氢气为电子供给者行光合作用,紫色不含硫光合菌则是属于能在厌氧光照和好氧黑暗的状况下生长的兼性菌,当厌氧光照时,其利用氢氟、有机物为电子的供给者,行自营生长。
在好氧黑暗畴,亦可如一般好氧细菌以有横物或无机物作为电子供给者行异营生长。
光合菌的生长温度在10~40℃之同,以30℃附近的温度为最佳之生长温度,若在细菌叶绿素的产量上则以40℃培养时为最高。
在光照强度上,低光照强度培养光合菌之细菌叶绿素的产量较以高光照强度培养时来的高;但是,以高光照强度培养所得之菌量却较低照度培养时来得高。
光合菌在近年来的研究,被应用在水稻田中分解、排除土壤中残毒、残肥、溅少根系的腐壤,而光合菌又具有固氮酵素(nitrogcnase)(Madigan,1995),可藉其固氮能力增加土壤中氮肥的含量。
同畴若施放在果园,在果树上亦明显有促进花芽形成、果实肥大及增加著果率的功效。
另外,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光合菌,亦可提升鸡只的产蛋率及产蛋品质。
而添加在鱼类养殖池中,光合菌可有效地利用养殖池底的有机物,逵到浮化水质及防治养殖疾病,提高饕殖鱼类存活率的功效。
光合菌虑用在污水处理上,如养殖场、食品工厂等废水之除臭及降低BOD、COD(chem i cal OX ygen demand)值上均有明显的效果。
光合菌是一种高营养、高效能、多用途的生物制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8及1 6种氨基酸。
光合细菌在吸收光能和三氢化磷的同时,还能利用水域中的残余有机物经异样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硫化氢和氨等,达到既净化水体,又可以为食物链上一层的生物提供食物的目的,从而成为水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光和细菌具有很强的利用光能的能力,按生物体的体积计算,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森林的100倍。
光合菌在水产养殖上的作用:①作为水产养殖中的水质净化剂;②作为饲料添加剂:③用于鱼、虾、贝幼体的培育;④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⑤防治鱼病;⑥增加水体含氧量。
光合菌在种植上的作用:①作为植物的调理素和菌肥:②为植物提供生长元素,促进植物生长;③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和土壤中的养分。
④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和残留,提高产品品质。
枯草芽孢杆菌:一、产品说明以枯草芽胞杆菌为菌种,采用国内首创的吸附载体发酵技术和低温干燥技术生产的一种微生态制剂。
能调节动物肠道菌群失调,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效维持动物机体健康状况,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应激能力;减少使用或少用抗生素,是天然、经济的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
二、作用机理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能迅速消耗消化道内环境中的游离氧,形成肠道低氧环境,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杆菌能刺激动物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枯草芽孢杆菌体能自身合成消化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在消化道中与内源酶共同发挥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军;枯草芽孢杆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
三、产品性能富含多种消化性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物质;孢子进入消化道后的复活率几乎达100%;耐高温及温度变化、耐挤压,能够满足各种饲料加工的要求。
四、产品性能1、乳猪:降低乳猪黄白痢及其它肠道细菌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乳猪成活率;促进乳猪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乳猪的免疫力及抗病力;改善和稳定乳猪肠道菌群环境,增强乳猪环境应激的抵抗力;保护肠粘膜及肠绒毛正常发育,提高养分吸收能力;促进乳猪生长,提高乳猪的断奶体重;净化乳猪生长环境,减少发病诱因;提高中、大猪在停药期或运转时的抗应激能力。
2.养鸡:减少鸡肠道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对防治腹泻和菌痢具有良好的作用,对沙门氏菌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蛋鸡产蛋率,提高肉鸡的日增重;提高动物产品质量,减少鸡蛋中的腐败硫化物的数量,对种鸡生产和种蛋孵化有利;净化养殖环境,减少发病诱因。
3、反刍动物:有效调节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减少幼龄反刍动物腹泻的发生;缓冲瘤胃PH值,加快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增强瘤胃微生物的消化功能,提高氨的利用率;提高奶牛奶羊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改善奶的品质,延长产奶高峰期,降低奶牛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肉牛采食量,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优化生态环境。
降低动物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粪便中有机物的排泄。
4、水产动物:提高出苗率,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单位水体亩产量,并可改善水质环境;提高生产率,降低饵料系数;能够改善水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增强机体抗。
净化水质,减少发病诱因。
一种枯草芽胞杆菌抗菌肽的分离提纯方法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粗提液,经阴离子交换柱DEAE-SepharoseFF的分离、疏水柱SOURCE15PHE的分离、分子筛柱SephacrylS-200HR的分离和反相C18柱的分离纯化后获得3种主要的抗菌肽。
双歧杆菌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双歧杆菌的研究逐渐深入,发现了它与肠道生理共生菌的一些新功能,并迅速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中进行生物工程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1.双歧杆菌开发现状1.1 双歧杆菌因子的开发与应用微生物学家在研究肠道生理菌体外培养时发现,一些物质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所以称双歧因子。
这些物质计有:双歧困子I(入的初乳)、双歧因了I I(多肽及次黄嘌呤)、胡萝卜双歧因了和寡糖类双歧因了。
寡糖类双歧因子是一些不同类型的低聚寡糖,机体和一些有害细菌不能利用,但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一些乳酸菌的生长,有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低聚葡萄糖等几十种。
临床给病人服用低聚果糖,每日8g,2周后每克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由l06.8增至l09.7,病人的消化能力和健康状况大为改善。
成人每天服用4G低聚葡萄糖,l0天后肠内的双歧杆菌增)J13倍。
双歧因子除初乳外,大多为多糖的水解产物,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很大的保健品。
l.2 双歧杼菌营养液针对双歧杆菌营养保健、助消化、抗癌、抗衰老的生理功能,将基制成保健营养品,参加保健营养品市场角逐,成了保健食品厂家增加利润的又一目标。
各种牌号的双歧饮料,表明我国对肠道生理菌的开发应用已向世界水平靠近。
1.3 新型酸奶的开发与应用传统的酸奶,大多采用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
微生物学家对肠道生理细菌功能的再发现,促成了酸奶生产的革命。
现在,许多国家生产酸奶已采用从人体分离得到的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肠球菌作菌种进行发酵,再配以其他辅料,生产出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的新型乳品。
如美、日、欧洲的强化酸奶、低钠酸奶、糖化酸奶;果味酸奶、大豆酸奶、什锦酸奶等。
我围北京、上海等地的乳品厂也生产出各式新型酸奶,内蒙古还生产出双歧杆菌奶粉。
由于这些酸奶用肠道生理菌发酵,配置科学,不但口感好,老少皆宜,而且营养价值比传统酸奶高出许多,被称为“21世纪的发酵奶”,增智益寿的“疗效食品”。
1.4 双歧杆菌药品的开发由于双歧杆菌对人体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双歧杆菌药品的开发。
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研制出不同类型的活菌体制剂,并按照药品卫生标准,对菌株指数、毒性、杂菌含量、包装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完善了生产工艺。
由于活菌体在包装后仍要繁殖,又对贮存最佳条件、有效期进行了研究。
现正在完成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活菌体药品标准及使用规范。
2. 双歧杆菌生物工程展望对双歧杆菌和肠道乳酸杆菌生理功能的再认识和开发研究,足20世纪生物工程在微生物开发应用上的一大成果,它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加紧对肠道生理菌的普查和遗传研究,以尽快赶上先进国家水平。
今后双歧杆菌生物工程开发研究的主要目标是:(1)进一步搞清双歧杆菌的抗性和定植机理抗感染、抗肿瘤、抗衰老是双歧杆菌及某些肠道乳酸杆菌的重要生理特性,但目前对其机理只有初步的了解。
进一步搞清“三抗”机理。
可为深层开发利毋奠定理论基础。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只有在肠道定植才能发挥作戛.但定植有种的特异性,也与肠道微环境相关,寻找选育高定植菌种和最佳定植条件,也是今后双歧杆菌生物工程的重要任务。
(2)选育优良菌种选育优良菌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面。
新的系列菌种应具备抗噬菌体、产酸耐酸、繁殖快、耐氧性好、存活力强、抗药等优良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生产应用价值和定植后的功能。
(3)开发新的生长因子世界上已生产了几十种双歧杆菌生长因子,我国才开发数种,产量也不高。
今后应采用酶工程技术,充分利用我国农副产品,生产更多的双歧杆菌生长因子。
(4)用基因工程改造菌种把特种营养合成基因(如氨基酸)、抗药基因、激素基因、抗衰老基因等转移到双歧杆菌中,培养出新菌种并克隆化,是双歧杆菌生物工程的尖端课题,必须组织力量攻克。
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摘要:发展绿色无公害饲料添加剂是21世纪饲料工业的重要研究方向,饲用微生物制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本文重点介绍了乳酸菌类微生物制剂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方式,并对乳酸菌类微生物安全性及其应用前景做一展望.针对抗生素、激素和兴奋剂类等残留问题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科学家们将动物药品添加剂的研究方向投向具有生长促进作用和保健效果的饲用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是指在微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调整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人、动植物)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生理活性制品及其代谢产物以及促进这些生理菌群生长繁殖的生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