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3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4
华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希腊罗马上古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希腊文明的渊源,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2.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及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评价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投影仪,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有关图片、文字材料、录像片)学生:搜集整理材料,了解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状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温故知新:说出大河流域的四大上古文明区(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2.总结学生回答的情况后,教师承上启下,讲授: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引入新课互动1:1.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上古文明,而古希腊文明被看成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分为爱琴文明时期和奴隶制城邦时期。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希腊的地理位置3.学生结合地图,阅读教材思考:①与今天的希腊国家版图的不同。
②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在哪?③爱琴文明的中心在何地?4.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答出: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中心是克里特岛、迈锡尼5.及时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后,教师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一、古代希腊1、起始:爱琴文明(前21世纪—前12世纪)(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克里特和迈锡尼(3)荷马时代(《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2、城邦时期(1)斯巴达:崇尚武力(简单介绍)(2)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②全盛:伯里克利时代③影响: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源头④局限性:仅限于成年男性公民(结合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民主发展进程)二、古代罗马1、起始:罗马城(简单讲述罗马的传说)2、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中国的春秋末期)3、性质:奴隶制贵族共和国征服意大利(前3世纪中期)4、地中海霸主打败迦太基(布匿战争)征服希腊、小亚细亚5、帝国建立与发展(1)原因:前1世纪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2)建立:前30年,屋大维(3)地跨三洲大帝国形成:公元2世纪初6、帝国的衰败(1)分裂:395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罗马7、帝国的灭亡时间:476年(1)西罗马帝国灭亡原因:经济衰落、人民起义、蛮族进攻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2)东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三、早期基督教1、产时间:公元1世纪上半叶生地点: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2、经典:《圣经》转变:倡导人人平等.患难相恤.正义必胜3、早期教义的转变——逆来顺受.精神忏悔.希冀来世原因:有产者和上层人物相继入教4、罗马帝国宗教政策的变化(1)变化:镇压——扶植利用(2)原因:教义的转变5、定为国教:392年。
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学习目标: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城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时代”,罗马共和国,屋大维和罗马帝国,基督教产生和早期教义。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难点:辩证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基础知识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文明起始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和为中心。
2、BC 8---6世纪,希腊各地陆续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国家,其中以和最为典型,而崇尚武力,整个社会俨如大军营,则以发达的闻名。
3、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在执政期间达到了全盛,史称。
4、罗马国家是从意大利半岛的的一个小城邦发展起来的。
公元前年,罗马开始建立,实质是一个。
公元前3世纪,武力征服意大利后,与地中海中部的强国展开了争霸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公元前30年,获得了罗马最高权力,进入帝国时代;到2世纪初,罗马成为地跨、、、三大洲,环地中海的大帝国,其疆域为:
东
南
西
北
395年罗马分裂为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和帝国(以罗马为中心)。
476年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和上古时代的终结;东罗马帝国则延续到了1453年。
5、早期基督教发源于,产生的时间是,信奉的教主是。
早期教义是:,于公元年,成为罗马国教,并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深远。
二、思考探究
1、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
2、正确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3、正确评价早期基督教的教义。
4、书本20页,历史比较。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一)课标要求: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3、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二)学习目标(课标分解)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希腊文明的两个时期:爱琴文明和城邦文明3、斯巴达、雅典文明的特点、时间、4、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开始、鼎盛时期及发展情况、特点、权力机构、核心、评价5、罗马兴衰史6、基督教:形成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传播、影响(三)能力目标1、区别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中国封建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横向比较的能力2、梳理古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从扩张到衰亡、锻炼串联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情感目标1、理解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感悟历史发展的多元性、连续性、丰富性。
2、雅典民主政治虽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它所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进步性,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3、确立正确的对待世界不同文明的科学态度。
4、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对后世宗教、文化、和政治生活产生的广泛影响。
(五)学习重点、难点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3、罗马的兴衰4、基督教(六)教授新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在前几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历史史实,也就是说我们主要学习了亚非的奴隶制国家时代,当亚非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的时候,当时的欧洲基本上还处在一片蛮荒之中,当亚非文明已经闪闪发光时,欧洲也悄然兴起了奴隶制文明,这就是这一节我们将要学习的的内容——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国家。
二、板演课题、出示目标“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知识点:1西方文明的起源西方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临近海洋,因而又称“海洋文明”发源地:古希腊;时间:公元前2000年左右活动思考:对比东西方文明时间,世界最早的文明产生于哪里?自然地理环境如何?2、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早期文明代表:爱琴文明(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古希腊成熟时期文明称“城邦文明”:城邦文明代表:斯巴达和雅典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斯巴达:崇尚武力,整个社会俨如一个大军营雅典: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彪炳于史册补充:雅典奥运会思考:为什么雅典奥运会以蓝色海洋为背景?3、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六世纪索伦的民主改革鼎盛时期称“伯里克利时代”(前443——前429年)时代特点:经济文化教育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全盛。
第3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爱琴文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步匿战争罗马帝国的形成与扩张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的灭亡基督教的产生与传播
2、能力培养
(1)区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
(2)梳理古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从扩张到衰亡的演变过程,锻炼纵向窜连、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教育
(1)理解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希腊文明渊源与爱琴文明,从而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继承和发展)、多元性和
丰富性。
(2)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3)植根于庞大军事帝国基础上的罗马文明,汇集了地中海地区多种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基督教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流传到欧、亚、非等广大地区,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后世的宗教、文化、政治生活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
(5)树立正确对待世界各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1)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雅典民主政治是希腊文明最有人文价值的精粹之一。
(2)罗马帝国兴衰:罗马通过军事扩张,形成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2、难点
辨证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和早期基督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发源于黄河长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和恒河,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它们都根植于大河冲积而成的平原,以农业活动为主,因而有人形象地称这四个文明为大河文明或者黄色文明.又因它们主要位于亚非地区,世称东方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源在地中海东部,不是在黄色的陆地,因而也称为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
(一)古希腊
结合地图册P6“爱琴文明”图,介绍爱琴文明的地理环境。
一)爱琴文明(两个中心)
时间:始于公元前20世纪到前12世纪
发祥地:克里特岛-米诺斯王
后来的中心:迈锡尼
欣赏古希腊相关图片“克里特岛:米诺斯王宫复原图”、“迈锡尼:狮子门”,“特洛伊木马”。
二)荷马时代(两部史诗)
《伊里亚特》
《奥德赛》
三)城邦时代(两个大国)
1.两个最强大的城邦
①斯巴达:尚武,奴隶主贵族专政。
②雅典:崇文,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
作战、军事生活是男子的主要生涯。
男孩一生下来就要经过优选,身体残弱的被抛弃,健壮的保留下来。
男孩从七岁开始进入军事学校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还要做苦工、挨鞭苔,从而培养吃苦耐劳、艰韧不拔的意志。
2.希腊的民主政治:
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在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中,经过数次改革和立法建立起来的,
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呢?
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
雅典主要的权力机构是什么?国家大事是怎么决定的?
当有国家大事时,他们就用这些石子投石表决,根据人数的多少决定是否通过。
由此看,雅典民主有什么特点?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阅读课本P18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请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
l伯里克利说法片面
l民主权力进步性,对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定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l但妇女、外邦人、奴隶并没民主权利(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l核心: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
l机构:公民大会(开放性)
l保障:法制严格、健全(规范性)
l范围:限于男性公民(局限性)
假如你是古希腊一名自由民家庭的男孩,你愿意生活在斯巴达还是雅典范围面向全体公民,为公民提供了平等而广泛的议政参政的机会,使民主蔚然成分,具有历史的?
(二)古罗马
Rome w asn’t built in A day
结合地图介绍罗马城邦
一)罗马建城传说
罗马的兴衰
给学生3分钟,完成练习册P3页第二题:编写年表。
结合地图册P7页介绍罗马帝国的兴衰。
二)罗马共和国
1、建立:公元前509年
2、共和国的政体:执政官、元老会
3、共和国的扩张:
A、公元前3世纪,中期武力征服意大利
B、公元前2世纪,通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三)罗马帝国
1、帝国的建立:公元前30年,屋大维打败对手成为罗马的军事独载者,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2、帝国的扩张:到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它的疆域西起不列颠,东抵幼发拉底河,北越不列颠、南至北非,地中海已成为罗马的内湖。
四)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分裂: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的建都君士坦丁堡,史称东罗马帝国。
西部的部分仍然定都罗马,史称西罗马帝国。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和平时期,帝国繁荣一时,但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
广大下层民众日益贫困,难以谋生,特别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到过很多民族的蹂
躏。
在罗马的统治下,他们的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遭到镇压,所以特别渴望“救世主”能拯救他们摆脱困境,于是基督教产生了。
(三)早期基督教
一)产生
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传求世主就是耶稣。
他教人忍受苦难,死后就可以升入“天堂”,这一信仰很快在这一地区传开。
希腊语称救世主为基督。
这个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就被称为基督教。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讲宗教时,提到一种作用,就是成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的一种工具。
基督教是否从一开始就具备这种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