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4.66 KB
- 文档页数:3
(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编码:20000058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30 上机学时:24学分: 3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各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数学》《运筹学》《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它是一门新的学科,是多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学科.本课程是管理学等门类各专业的专业课。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步骤和相应内容3、理解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4、能开发一个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1 信息的概念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1.3 信息系统和管理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5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1.6企业资源计划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了解: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2。
1.信息技术概述2.2.数据处理2.3.数据库技术2。
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信息系统和管理一、信息及其度量1.信息化(1)概念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转型。
(2)影响①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信息技术成为劳动工具,作为劳动对象的信息资源则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正在出现一种具有以知识、科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的生产构成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促使传统的信息管理向知识管理发展。
2.信息(1)信息、数据、知识和智慧①信息a.狭义狭义上的信息是指可通信并有关联性和目的性的结构化、组织化的客观事实。
b.广义广义上的信息是指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事物。
c.一般定义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式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可以使消息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的意义。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
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③知识知识是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是对事物内在规律和原理的认识。
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相结合,产生了知识。
④智慧智慧是人基于知识所做出的推理、判断和主张。
(2)信息的性质①事实性事实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
②时效性时效性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③不完全性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这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关系。
因此数据收集或信息转换要有主观思路,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还要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正确地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01313英文名利〈:Management Information S ystem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3.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概念和结构,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方法,并具备有应用计算机对管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步能力。
4.学分与学时学分为3分.学时为45学时5.建议先修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Visual Basic 6. 0》、《SQL Server2000》、《管理学》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参考书目:(2)《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管理信息系统》.陈晓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管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二版).闪四清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5)《管理信息系统》.胡运机主编.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7.教学方法与手段(1)多媒体授课为主,以案例分析为辅,结合课堂讨论。
&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2)考试成绩占70 %9.课外自学要求(1)关注企业MIS建设方面的问题,能够运用MIS相关理论去理解、分析。
(2)阅读MIS相关期刊杂志,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第三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第五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学科内容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实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第一节管理理论的回顾第二节信息理论的回顾第三节系统理论的回顾第三章计算机系统第一节计算机的发展第二节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第四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第一节硬件的概念第二节中央处理器第三节存储系统第四节输入/输出设备第五节软件的概念第六节系统软件第七节程序设计语言第八节软件开发方法和工具第五章通信与网络第一节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第二节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概念与实现技术第三节通信管理第四节电了商务用的网络技术[实例]某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第六章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第一节企业数据处理方式第二节文件组织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第四节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第七章职能信息系统第一节市场信息系统第二节财务信息系统第三节生产信息系统第四节人事信息系统[实例]某空调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第八章层次信息系统第一节基层信息系统第二节中层信息系统第三节高层信息系统第九章流程信息系统第一节上游供应链系统第二节中游企业管理系统第三节下游顾客关系管理系统第十章行业信息系统第一节政府机关信息系统第二节制造业企业信息系统第二节贸易行业的信息系统第四节电子商务应用与e企业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第一节专家系统第二节决策支持系统第三节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例]模拟人才招聘选拔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第十二章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第一节开发方法发展的回顾第二节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第三节对象/需求调查第十三章系统分析第一节系统调查第二节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第三节业务流程分析第四节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第五节功能/数据分析第六节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实例]工资管理信息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绘制第十四章系统设计第一节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第二节代码设计第三节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设计第四节输入输出设计第五节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第六节系统设计报告第七节系统设计案例第十五章企业信息管理第一节企业信息管理的内涵第二节企业知识管理第三节企业信息策划管理三、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3学时,其中讲课45学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及学习指南
适用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
学时数: 48 学分数:3 学分
课程性质
本课程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是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应使学生认识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用计算机的知识为实际问题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系统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分析、设计和实施的方法,提高上机操作技术。
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网上学习和集中讨论同学要了解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用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具体掌握通过对现行系统进行调查、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为现行系统建立一个物理模型并将物理模型转化为新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再将新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转化为新系统(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信息管理专业的同学要会使用过去所学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计算机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高级语言、数据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管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
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为本课程提供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建立计算机的网络体系打下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编写源程序的能力;经济学和管理学为本课程提供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定量优化技术课程为建立预测、分析和决策等的经济模型打下基础。
应该说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学的结合。
特别说明:该两个专业紧接着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该课程和《管理信息系统》是紧密结合的。
网上学习要求、作业内容与考试方式
信息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该课程总学时为48,其中32用于网上学习,16学时用于集中面授和讨论。
网上学习的情况,通过课堂讨论以及交作业的方式进
行检查,并列入考试范围。
每周学习时间为4学时。
一共12周。
第一周:集中面授,(1)介绍网上学习要求、作业要求、考试要求、学习方法(2)介绍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和案例。
(3)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建立联络网。
第二周:网上学习,了解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结构、mis的应用和mis的发展动态。
作业一(1):从网上收集mis实际案例,可以是成功的或失败的管理信息系统。
并制成powerpoint。
第三周:网上学习,学习管理与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第四周:网上学习,了解系统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作业一(2):对调查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写出该系统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说明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的支持作用应该如何体现。
第五周:网上学习,学习如何制定mis的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并掌握编写可行性报告的要求。
第六周:集中面授和讨论
(1)分组介绍案例(即作业一);
(2)对系统开发方法进行讨论和比较;
(3)讨论作为管理人员、信息主管、软件开发人员你认为企业或组织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哪些功能,对管理有什么样的帮助等;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个模拟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题目。
第七、八周:网上学习,掌握系统分析方法,会画组织结构图、功能体系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图,会使用决策表、决策树、结构化语言编写加工说明,会编写数据字典。
会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作业二:编写调查提纲和调查表,对某个具体的系统进行实际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编写一个为其系统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报告(包括调查提纲和调查表、调查记录)。
第九、十周:网上学习,掌握系统设计方法,具体掌握总体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会画模块结构图,会进行网络设计、会进行网络和设备的配置,能进行计算机硬件系统和网络系统配置方案的设计;掌握详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会进行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库
设计、处理模块设计(会画ipo图)、界面设计。
会编写系统设计报告。
作业三:针对一个具体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使用vb/bf/vc编写具体的功能模块,具有计划、控制、预测、决策等功能。
并编写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第十一周:网上学习,了解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系统评价的内容。
知道程序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掌握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知道如何进行系统转换,如何进行系统维护。
作业四:以小组为单位从网上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动态,提交word文档。
第十二周:集中面授和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模拟开发mis的可行性报告。
介绍后由同学和老师对报告进行评价、提出问题、改进建议。
(2)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动态。
(3)谈谈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体会,有什么收获、不足,还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方法和技能。
(4)谈谈网上学习的体会优点、缺点、建议。
考试方式
四份作业占总成绩的40%,要求提交电子文档和打印文稿。
讨论发言占10分。
编程和测试部分的作业要求在计算机上实现。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内容进行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