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品种“灵仙一号”特性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灵仙的药性和功能主治是啥简介灵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性和功能主治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灵仙的药性和功能主治,并列出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
药性灵仙具有以下药性特点:•辛、苦、微温•能够渗湿、活血、散结•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功能主治灵仙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清热解毒:灵仙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和毒素,对于治疗热毒性的病症非常有效。
例如,用灵仙可以治疗疮疡肿毒、痈疽溃疡等疾病。
2.活血化瘀:灵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从而加快瘀血的吸收和代谢。
因此,适合治疗淤血瘀阻的病症,如瘰疬、痔疮等。
3.渗湿利水:灵仙可以渗湿利水,对于治疗湿热下注、水肿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4.缓解疼痛:灵仙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关节疼痛、痛经等。
5.散结消肿:灵仙可以消散结块,减轻组织的肿胀。
对于治疗肿瘤、结节等疾病有辅助作用。
使用方法1.内服:可以将灵仙制成药饮或丸剂,用开水冲服。
每次适量,一日2-3次。
2.外用:将灵仙研粉或烊化后敷于患处,或配合适量的滚石油、蛇珠脂等药物进行外敷,可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3.配伍:灵仙可以与其他药材进行配伍使用,提高疗效。
例如,与黄芩、黄连等药材配伍,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的病症。
4.注意事项:灵仙性温,脾胃虚弱者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小结灵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渗湿利水、缓解疼痛、散结消肿等功能主治。
可以通过内服、外用、配伍等方法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剂量要求,并注意相关禁忌。
以上是对于灵仙的药性和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注意: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药灵仙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灵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被广泛用于中医学中,被誉为“百草之王”。
灵仙有许多种类,如南灵仙、木灵仙、白灵仙等。
每种灵仙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功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灵仙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灵仙具有镇痛的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灵仙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缓解身体的疼痛症状。
临床上常用灵仙治疗痛经、头痛、肌肉疼痛、风湿痛等疾病。
灵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疼痛传导,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感。
其次,灵仙具有抗炎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的疼痛常常与炎症有关。
灵仙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红肿热痛症状。
临床上常用灵仙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灵仙能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再次,灵仙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中医认为,灵仙能够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达到镇静安神的效果。
临床上常用灵仙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
灵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影响脑内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水平,从而改善情绪、促进睡眠。
此外,灵仙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灵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临床上常用灵仙辅助治疗肺癌、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灵仙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灵仙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灵仙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伤害。
临床上常用灵仙预防和治疗衰老、心血管疾病、肝病等疾病。
灵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最后,灵仙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灵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再生,加速伤口的愈合过程。
临床上常用灵仙治疗创伤、烧烫伤等疾病。
灵仙对于刺激伤口的结缔组织成分合成和排布情况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总之,灵仙具有镇痛、抗炎、镇静安神、抗肿瘤、抗氧化和促进伤口愈合的多种功效。
然而,灵仙也有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因此,在使用灵仙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
灵仙的药效与功能主治灵仙的概述灵仙,学名为Isodon amethystoides,是我国传统药材之一。
它属于唇形科植物,多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
灵仙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备和中医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灵仙的药效与功能主治。
灵仙的药效灵仙具有多种药效,主要包括:1.清热解毒:灵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体温、消炎抗菌。
它常用于治疗感冒、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
2.抗菌消炎:灵仙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
3.镇痛舒筋:灵仙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各种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炎等疼痛症状。
4.调节免疫系统:灵仙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5.抗氧化:灵仙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灵仙的功能主治根据灵仙的药效,它在中医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感冒发热:灵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口腔溃疡:灵仙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常用于口腔溃疡的治疗。
3.皮肤感染:灵仙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于皮肤感染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4.关节炎:灵仙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关节肿胀。
5.提高免疫力:灵仙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6.抗衰老:灵仙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有助于保持年轻和健康。
灵仙的用法与注意事项灵仙可以用于中药制剂、草药煎剂等多种形式。
一般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控制用量和用时。
同时,使用灵仙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禁用:孕妇应避免使用灵仙,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个体过敏:个别人群可能对灵仙过敏,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灵仙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之前应告知医生或药师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
香菇种植什么菌种好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菇类,其主要菌种为平菇菌。
平菇菌属于担子菌门,是常见的食用菌菌种之一。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香菇的种植以及适合的菌种。
首先,香菇的种植主要是在木屑床上进行的。
木屑是香菇生长的重要基质,提供了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种植香菇之前,需要将木屑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植物残渣,然后通过蒸煮和冷却来消毒木屑。
种植时,将菌种(菌种的选择将在后文中介绍)与木屑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填充至培养袋或培养桶中,封口保持湿度,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
关于香菇的菌种选择,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菌种可供选择,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香菇菌种:1. 中科院香菇菌种:中科院推广香菇菌种在香菇种植中应用广泛,选用了优良品种进行繁育,具有生长快、丰产、耐寒等特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选择。
2. 青岛香菇菌种:这是一种在青岛地区推广种植的香菇菌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经过长期的选育和培育,产量稳定,质量优良。
3. 广州香菇菌种:广州地区种植的香菇一般选用广州香菇菌种进行培育,这种菌种生产稳定,适应性强,产量高。
4. 其他地方品种:各地区根据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差异,可能会选择具有适应性强的菌种进行种植。
例如,南方地区一般选用广州香菇菌种或当地适宜的菌种。
选择适合的菌种对于香菇的种植十分重要。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用菌种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经济效益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进行选择。
总结而言,香菇种植中比较推荐的菌种有中科院香菇菌种、青岛香菇菌种、广州香菇菌种等。
根据实际种植的地点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菌种进行种植。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了解香菇的种植以及适合的菌种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香菇主要品系简介作者:曹德宾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11期鲁花一号:鲁花一号的典型特点是,耐低温,培育花菇。
鲁花一号属于短菌龄的花菇菌株,发菌期70天左右,特别适宜木片原料或粗木屑原料。
该菌株的主要特点是:单生菇为主,子实体个头大,菌盖厚,菌柄偏粗,在冬季及初春季节6~20℃条件下出菇,特别适宜低温条件下培育花菇,且商品率较高,为低温季节花菇培育首选种;出过一潮花菇后,气温转高,可继续培育高品质厚菇。
由于该菌株出菇的高质量及其稳定性较好,故备受国内外客商青睐。
鲁花二号:的中温型菌株,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杂菌污染率低;适于木屑栽培及各种栽培方式,如块栽、地栽和袋栽,自然条件下10~20℃可正常出菇;菇形好、色泽浅,菌肉厚且密实,耐贮藏运输,人工浸水的条件下可在25℃下出菇,生产性状稳定,商品率高。
农香66:中温型菌株,10~24℃出菇均可,尤其适于春秋季节栽培,菌盖褐至棕色,菌盖中等大小,较之同类菌株偏厚,菌柄偏细;第一潮易发丛生菇,属短龄型菌株,适宜条件下接种后70天左右即可出菇,商品性较高。
农香69:中高温型菌株,10~34℃出菇,尤其适于晚春以后直至早秋季节出菇,菌盖褐至棕色,光照较差时会有黄棕色,菌盖中等大小、高温时段偏薄,菌柄偏细;属短龄型菌株,接种后70天左右可以出菇;同在夏季栽培出菇时,其菌盖较其他高温菌株偏厚,商品性较高,适合夏季进行商品生产。
申香4号:中低温型,单生种,个头大,菌盖厚,浅褐色,6~26℃出菇,商品性高,尤其适合培育花菇和厚菇。
申香8号:中温型菌株,短菌龄,70天左右出菇;单生种,菌盖灰褐色,大个头,14~23℃出菇,商品性高。
香一号:高温型菌株,18~34℃出菇,菌龄60~70天,尤其适合江北地区夏季栽培出菇,补充夏季香菇市场。
香菇L18:中温偏高型菌株,早熟种,15~28℃出菇,尤其适合北方地区覆土栽培,单生种,商品性高。
香菇L18-1:中温型菌株,早熟种,60天出菇,浅褐色,中低温,10~26℃出菇,与L18特性差不多,商品性较好。
“豫香1号”香菇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一、品种简介“豫香1号”是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和三门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经野生驯化、系统选育的香菇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成为第一个省审香菇新品种。
二、品种特性“豫香1号”属中温中熟品种。
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25℃,菌丝萌发、吃料速度快,生长强壮有力,菌丝爬壁能力强,易形成菌被;菌丝转色快,耐高温能力稍强,易越夏。
子实体原基发生温度10~20℃,生长温度8~25℃,气温低于10℃、高于25℃,温差小于10℃时,不易出菇;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菌柄较长;成菇率高,潮次明显,转潮快,主要产量集中在1~3潮菇,4、5潮菇产量低,菇体偏小。
在适宜条件下120d左右出菇,子实体多单生,菌盖圆整、浅褐色、鳞片多,菌柄较短、呈倒圆锥形,6~7分成熟时菌盖直径3.0~6.0cm、厚度2.0~3.0cm,菌柄长1.5~3.5cm,平均单菇重18g左右。
菌肉结实、韧性好,香气浓,口感佳,鲜菇耐储存,干销品质好。
三、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季节:1月至3月份制袋接种,6月底前转色结束,7月至8月管理越夏,9月下旬至翌年4月出菇。
2.基质配方:阔叶树硬杂木屑84%、麦麸14%、石膏1%、石灰1%。
基质含水量55%~60%,pH值6.5~7.0。
3.料袋制作:采用18cm×60cm×0.006cm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重1.35kg左右。
常压100℃灭菌18h 或113℃~118℃灭菌8h。
4.适温接种:灭菌后的料袋直接送入消毒处理过的接种室内冷却降温,料袋中心温度降至30℃~32℃及时接种。
单面纵向单列4穴接种,穴深3cm~4cm、直径2.5cm,将菌种塞满接种穴,并突出料袋表面1mm~2mm。
5.发菌管理:发菌前期,以保温保湿,促菌种萌发为主。
菌袋顺码排放4~6层,依天气和料温,可将室温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每天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光培养。
灵仙的功效与作用灵仙,又称离仙草、仙灵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中。
灵仙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介绍其主要特点。
首先,灵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灵仙所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减少人体内的炎症反应,对于热毒、湿毒等引起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尤其适用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痈疮疖肿等疾病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伤口的愈合。
同时,灵仙还对于湿热引起的急性胆囊炎、尿道感染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次,灵仙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中医认为,灵仙可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对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灵仙所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刺激血液循环,促进炎症部位的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和肌肉酸痛。
因此,经常食用灵仙可以明显改善关节痛、肩颈痛和腰背痛等症状。
此外,灵仙还具有抗菌作用。
灵仙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于一些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此,灵仙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由于感染引起的疾病,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
此外,灵仙还对于一些真菌和寄生虫的感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灵仙还具有一定的解除抗肿瘤作用。
灵仙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于一些肿瘤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当然,对于肿瘤的治疗,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单靠灵仙进行治疗。
此外,灵仙还有一定的养肝作用。
灵仙所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清热利胆,对于肝胆系统的调理有一定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胆道疾病和胆结石病人,常食用灵仙可以缓解症状,防止病情的加重。
总之,灵仙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无论是清热解毒,还是舒筋活络,抗菌作用,解除抗肿瘤和养肝作用,都是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然而,灵仙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具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止使用。
在使用灵仙的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香菇高产品种及图片大全香菇又称香蕈、冬菇,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类,由于它味道较香,香气宜人,营养丰富,不但位列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而且素有“真菌皇后”之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香菇高产品种及图片大全吧!武香1号武香1号子实体大,菌肉肥厚,菌盖色较深,柄中粗,稍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在28℃的高温条件下能大量出菇,最高至34℃,菌龄6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3-4月,出菇期5-11个月。
其抗逆性强,是北京市夏季出菇的首选品种,主要适宜鲜销和保鲜销售。
【特性】高温型香菇品种,能在夏秋高温季节出菇。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4℃,最适温度为24-27℃,出菇温度5-30℃,在偏干管理下子实体质量好。
【优点】耐高温、出菇早、转潮快、菇质好、高产、稳产。
【缺点】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足的环境下菌筒易受杂菌感染,且子实体发生量多,生长快,肉质薄、菇柄长、易开伞。
【区域】适宜在低海拔(100-500米)、半山区、小平原地区高温季节栽培及海拔更高的地区进行夏季栽培。
【季节】3月下旬及4月中下旬进行投料制菌筒,6月中下旬开始排场转色、出菇、采收。
香菇241-4“香菇241-4”是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选育出的一个非常适宜袋栽的优良香菇菌株。
其所产香菇朵型圆整、盖大、肉厚、柄短,菌肉组织致密,含水量低,十分适宜烘干,是目前干菇品质最优的品种。
【特性】中低温型迟熟品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3℃,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为6-20℃,最适出菇温度为12-15℃。
【优点】菌丝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合春种秋收,从而避免在夏秋季节高温接种,有利于提高接种成活率,与农事无冲突。
【缺点】子实体分化时需8-10℃以上的昼夜温差刺激。
【拌料】每段麦麸0.2公斤,每段湿料重1.8公斤以上(15X55厘米的栽培袋)。
【季节】高山区一般2月下旬-4月上旬,低山区3月中旬-4月下旬。
香菇“303”【来源】旅顺农业技术推广中从心辽宁特产研究所引进。
冀北香菇种植双套袋和单套袋模式对比和分析冀北香菇种植双套袋和单套袋模式对比和分析香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我国香菇种植及产量居全球首位,产量占据全球75%左右,是全球最主要的香菇出口国。
近几年,受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和新品种、新技术的出现,香菇的种植模式有了较大改变,为此,笔者重点对冀北地区香菇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的宽城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平泉、兴隆等县的香菇生产情况也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一、香菇种植模式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宽城香菇以立棒式出菇为主,有少量地栽菇。
共分3种种植模式,即单套袋顺季生产、双套袋顺季生产和双套袋错季生产,其中单套袋顺季和双套袋顺季的香菇生产周期都是一年半,双套袋错季香菇生产周期为一年,比前两种可以节约半年周期,大幅提高了菇农的效益。
冀北地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香菇人工栽培,近几年由于市场价格较高,香菇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仅宽城县2014年预计就达到6000万棒左右。
受传统栽培模式影响,该县近几年以香菇808品种和单套袋顺季(俗称水菇)种植模式为主,菇农在2019年以前都收到了较好效益,2012年后,有部分菇农因为菌种、技术、市场滞销等问题造成亏损;宽城2013年开始引进灵仙一号香菇新品种和双套袋顺季栽培、双套袋错季栽培等新技术,试种菇农规避了市场滞销等风险并获较好收益,2014年推广双套袋错季菇约220万棒。
二、单、双套袋香菇投入产出比和市场分析1.出菇大棚建设成本对比经过计算,单套袋出菇大棚为传统6分钢管骨架、草帘子遮阴式大棚。
经估算,每667m2成本14412元(不算棚内水利配套设施,下同);双套袋出菇大棚为矮拱梁4分细钢管骨架、遮阳网式大棚,每667m2成本8376元。
单套袋出菇大棚建设成本要比双套袋出菇大棚每667m2要高出6036元。
其余的棚内水利配套增加成本相同,忽略不对比。
2.菌棒成本对比经计算,单套袋每袋成本2.83元,双套袋每袋成本2.87元(双套袋每棒比单套袋成本多了4分钱保水膜袋钱)。
灵仙的药效与功能主治1. 灵仙的简介灵仙(学名:Gastrodia elata),为兰科植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灵仙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湖北、四川、湖南等地的山间林地中。
其药用部位为地下块茎,常用来制成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效和功能主治。
2. 灵仙的药效灵仙具有多种药效,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药效: - 抗炎作用:灵仙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不适。
- 镇痛作用:灵仙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舌痛等疼痛症状。
- 改善睡眠:灵仙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帮助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等问题。
- 保护肝脏:灵仙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缓解肝脏损伤。
- 抗氧化作用:灵仙中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3. 灵仙的功能主治灵仙在传统中医药中有多种功能主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 - 祛风镇痛:灵仙具有祛风、镇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头痛、偏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状。
- 安神补心:灵仙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等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安神补心的作用。
- 活络通窍:灵仙有活络通窍的功效,可用于中风后遗症、偏瘫等症状的康复治疗。
- 抗癫痫:灵仙对于癫痫等脑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以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 抗痉挛:灵仙具有抗痉挛作用,适用于痉挛性疾病、肌肉抽搐等症状。
4. 灵仙的药物应用灵仙既可以单独应用于中药方剂中,也可以与其他药材组成复方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灵仙药物应用: - 灵丹:将灵仙制成末丹,常被用于治疗各种外伤、肢体瘫痪等症状。
- 灵丸:将灵仙研末制成丸剂,常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 灵油:将灵仙提取成油剂,用于外敷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等症状。
5. 灵仙的用法用量灵仙在中医药中的用法用量有一定的规定,以下为常见的用法用量: - 内服:常见的内服剂型有灵丸、灵汤等,一般每次服用3-9克,一日2-3次。
- 外用:常见的外用剂型有灵油、灵膏等,根据具体症状涂抹患处,每日2-3次。
河南省香菇生产发展概况及思考王传福;郑明立;陈文予【摘要】@@ 河南地处中原,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宜培育优质香菇.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方针政策指引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各地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使香菇生产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省香菇产量(鲜重)达到4×105 t,连续4年居全国第二,成为我国香菇生产大省.【期刊名称】《中国食用菌》【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3页(P57-59)【作者】王传福;郑明立;陈文予【作者单位】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河南,郑州,450003;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1+2河南地处中原,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适宜培育优质香菇。
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方针政策指引下,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各地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使香菇生产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省香菇产量(鲜重)达到4×105t,连续4年居全国第二,成为我国香菇生产大省。
1 河南香菇生产发展概况1.1 三个阶段河南香菇生产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之前为段木栽培阶段,产地主要分布在豫西伏牛山区的栾川、西峡、卢氏、南召和豫南大别山区的信阳(今浉河)、新县,商城、光山,产量约5 000 t。
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各地还进行了木屑代料栽培的探索,栽培方法有上海农科院研制的压块法、南召食用菌研究所研制的开放式包块法和信阳农科所研制的开放式两步法。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为木屑代料栽培的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全省香菇产量为3.34×105t,较1990年的0.5×104t,增长6.5倍多,较1995年的5.8×104t,增长4.7倍。
免割保水膜立袋式栽培香菇生产技术免割保水膜立式香菇生产技术,是最近两年我市食用菌研究机构结合全国各地多种香菇栽培模式的特点,扬长避短,并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优势,综合而成的一种全新的香菇生产方法,从目前看应为国内较为先进的一种生产模式,相信今后在各地科技人员和广大菇农的努力下技术一定会更加完善和成熟。
我市于2022年中夏开始对此技术进行考察和引进,并根据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气候、品种、市场需求趋势、劳动力成本、老场区重茬问题和水资源问题等多方面与其他地区进行优劣势比较,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改进。
2022年在承德市所辖食用菌生产县区栽培,又投资30余万元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了试验和示范,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此项技术的成功预示着北方地区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对香菇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一、技术创新点1、出菇设施简便、投资小。
出菇使用双层遮阳网和小拱棚,从出菇投入方面是地栽香菇和立袋光棒式香菇的三分之一。
2、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在香菇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符合绿色农产品发展方向。
3、能较大限度地提高产品质量。
从2022年生产上看,如果设施完善、技术管理得当,在5个半月的出菇期中,可以有3各月以上的时间出产花菇。
4、节水。
该技术的用水量仅为地栽香菇的1/20,同时对地块要求不严格,梯田、坡地、河滩、林地均可生产。
5、出菇时间可控。
此项技术不注水不出菇,菇农能根据市场动态自行掌握出菇时间,尽量赶在市场价格最好的4月-8月上旬多出菇、出好菇。
二、不同季节生产的特点1、反季节生产:9月-11月生产,来年春、夏、秋季出菇。
优点是(1)在一年内完成出菇,资金回收快。
(2)发菌期污染的菌袋,早春时再拌上部分新料二次回锅灭菌、补种,时间来得及,对提高菌袋成品率有保证。
缺点是对发菌设施要求较高。
2、顺季生产:2月-4月生产,秋季和来年春、夏季出菇。
优点是:自然温度下发菌、自然温度出菇,对发菌棚要求低。
缺点是(1)菌袋当年出不完菇,需越冬后第二年春季、夏季继续出菇,资金不能当年全部收回,(2)一旦出现污染菌袋,当年来不及补种。
香菇抚香一号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许益财;焦言英;李艳秋;于文海;薛建臣;庞玉芬;赵国强
【期刊名称】《食用菌》
【年(卷),期】2003(025)004
【摘要】@@ 抚香一号(EO79-1)是以长白山野生香菇和栽培菌株A3-3为亲本,经过定向采孢,挑取单孢的单核菌丝杂交而成.经过4年筛选、品比试验,选育出的遗传性状稳定、经济性状优良、抗杂力强、产量高、菇质优,属中高温型品种.现将该品种生物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9-9)
【作者】许益财;焦言英;李艳秋;于文海;薛建臣;庞玉芬;赵国强
【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辽宁省抚顺特产科学研究所,清原,11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6.12
【相关文献】
1.香菇单孢杂交新品种抚香一号 [J],
2.香菇单孢杂交新品种--抚香一号 [J], 许益财
3.香菇单孢杂交新品种抚香一号 [J], 魏立敏;张忠伟;姜涛;李艳秋;薛建臣;于艳
4.香菇新品种抚香3号(0803)的栽培要点 [J], 薛建臣
5.香菇单孢杂交新品种“抚香一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菇品种“灵仙一号”特性介绍
“灵仙一号”香菇是我市焦村镇杨家菌种场经过多年选优训化培育的一个优良品种。
其突出特点是:栽培周期长,出菇期长,菇形圆正、色白、肉厚瓷实、不易开伞,产量高,适宜鲜销和干销,深受各级经销商及消费者青睐;在我市推广多年来,先以春栽为主,早春接种,可在春季延后、秋季提前出菇,填补了鲜香菇销售季节空档;后经实践证明可用作夏菇生产,因此基本可做到周年生产。
目前,灵仙一号已经成为我市春菇和夏菇的当家品种,灵宝香菇也因此而享誉全国,现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有关栽培管理要求作如下介绍,以便科学管理,实现高效栽培。
一、品种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菌丝粗壮浓密色白,定植力较强,生长旺盛,子实体单生,中大叶型,圆正、色白,菌肉白色,组织密实,不易开伞,温度较高或通风差时盖小柄长,温度较低通风较好时,盖大柄短。
2、主要生物学特性:属中温偏高型品种,菌龄100天—120天,出菇温度8-28℃,最佳温度15—22℃,菇雷形成期需10℃左右的温差刺激,春秋季出菇为主,温度高时出菇少或不出菇。
转色适宜时,潮次明显,出菇猛,菇量大,出菇期菌袋变松较早,抗高温能力较差。
二、管理应注意事项
1、栽培季节:灵仙一号栽培模式多样,出菇时间较长。
根据接种早晚,可冬春秋季节出菇或翌年春季至秋季出菇,可周年制作菌
袋。
做春栽时必须在2月中旬之前接种结束,5月中旬高温到来前菌丝满袋。
刺孔、转色后越夏,转色越好越利于越夏。
做为夏菇品种时,制袋接种应在10-12月进行,方可在来年4-6月适时出菇,抢占市场先机。
2、制袋大小:菌袋折幅以17-18公分为佳,料袋湿重约2.8kg/袋为宜。
3、养菌温度要求:温度控制在18—25℃为宜。
4、刺孔温度、数量:当气温高于30℃以上时,严禁刺孔,整个发菌期可刺孔2-3次。
菌丝发满后,必须割头。
刺大孔数量50-80个为宜,刺孔多会造成菌袋失水过多,出菇困难。
5、转色:灵仙一号转色适宜时,出菇稠,菌盖圆正;转色轻时,出菇稀,畸形菇多;转色太重,菇个大但出菇偏少。
转色期间要求温度不低于15℃,不高于25℃,最佳18℃--22℃,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光照为散光环境,适当通风,调整袋位,及时排出袋产品的黄水,防止杂菌感染,促使均匀转色。
6、出菇管理
灵仙一号出菇期长,出菇重点应集中放在4-6月,9-10月份,主攻头三茬,棚内湿度保持在85%-90%,注意通风降温,作夏菇品种温度高时不要注水催菇,否则容易造成坏袋,7-8月份,温度较高,进入休伏管理,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温通风,根据天气温度、湿度情况,适当增减喷水次数,以保持菌棒湿润和菌丝细胞活力;并加强通风,防止高温高湿而烂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