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规划案例-花园城市新加坡
- 格式:pdf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2
绿色城市设计案例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城市设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绿色城市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城市改造为更环保、更宜居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绿色城市设计案例为例,探讨其设计原理和实施效果。
案例一:新加坡花园城市新加坡花园城市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绿色城市设计之一。
该城市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绿化和生态保护措施。
城市被广泛覆盖着公园和绿化空间,街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花草,让城市处处都是花园的美景。
此外,新加坡积极推行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系统,使得城市在水资源利用上极为高效。
这些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使得新加坡成为了绿色城市设计的典范。
案例二:柏林生态城市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绿色城市设计案例。
柏林致力于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城市技术,实现了城市能源的绿色转型。
除此之外,柏林还注重城市的社交和文化环境,为市民打造了大量的公共空间和社区设施。
这些努力使得柏林成为了一个环境友好、社区融合的绿色城市。
案例三:无锡太湖新城无锡太湖新城是中国南京市的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绿色城市设计案例。
太湖新城以保护太湖生态环境为核心,积极推行了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同时,太湖新城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引领,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城市还建设了大量的公共绿地和自行车道,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
太湖新城的绿色城市设计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结语以上所述的几个绿色城市设计案例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部分,它们的成功得益于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坚持的环境保护理念。
绿色城市设计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绿色城市设计的行列,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环保、美丽的世界。
(字数:510)。
城市新区开发时序案例新加坡滨海湾同策咨询中心2017.06基本信息B a c k g r o u n d&L o c a t i o n 新加坡滨海湾开发至今20年,从填海区,目前已成为成为新加坡的经济文化中心新加坡滨海湾M a r i n a B a y物业类型住宅、公园、商业、商务、休闲娱乐、行政和文化艺术地址新加坡南端,原莱弗士坊,距市中心5km左右开发由新加坡重建局主导的造心工程占地面积360公顷介绍1996年李光耀时代两次“新都心”计划的开展,政府填海造城,滨海湾逐渐由一个历史中心城区转变成为本土服务的“生活、工作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新城市核心区”“,随后又逐渐升级为全球性的“24 小时全球商业、生活、工作与娱乐中心”。
阶段一城市规划阶段1992-1996年城市郊区,未知陌生区域新加坡滨海湾M a r i n a B a y1983年,新加坡重建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滨海湾定位成新加坡“花园城市”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域 1992年,滨海湾的改造已初步成形,约360公顷的土地得到了整理与生态恢复,形成4.5公里围绕湾区的滨水空间1992年滨海湾区填海工作完成,形成滨水空间。
1996年“新都心”计划在滨海湾开展阶段二鱼尾狮时代2002-2008年导入标致性景观,提高区域识别度2008年新加坡政府花费了3500万美元,完成了围绕于滨海湾周围,长3.5公里的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 ),还包括环保主题的游客中心以及滨海中心的双螺旋桥2002年鱼尾狮公园由市中心搬至滨海湾区,10月滨海湾艺术中心落成。
随后鱼尾狮公园周边商业依次开业鱼尾狮公园及周边滨海步道鱼尾狮公园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 )2003年滨海湾规划101公顷滨海花园2006年,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以其商业导向的开发计划赢得滨海湾东部片区开发权。
阶段三金沙时代2010-2015年产业入驻,景观、配套升级2010年滨海步道全线贯通2010年,连接滨水湾东部南北两岸的双螺旋步行桥(the Helix )建成,标志着环绕滨海湾的开放步行空间全线贯通。
《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第1期N o .1M a r ch,2009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谢新松(~),男,昆明市委办公厅。
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经验及启示谢新松(昆明市委办公厅,云南 昆明 650011)摘要:“花园城市”的本质是指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应同自然界物种的繁衍进化协调进行,最终创造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
新加坡形成了自己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鲜明的城市特色。
中国国内城市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学习新加坡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城乡园林绿化,加快市域生态建设,将优越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加坡;“花园城市”;经验及启示 新加坡把建设“花园城市”作为基本国策,40多年坚持不懈抓绿化与环境综合整治,终于从一个贫弱脏乱的岛国蜕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一个整洁的摩登绿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理念与实践“花园城市”的思想从萌芽状态起就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因其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民族与文化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和地域风貌。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820年由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提出的。
后来,英国著名的规划专家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 ward )感受了英、美两国工业城市的种种弊端,目睹了工业化浪潮对自然环境的毁坏后,于1898年提出了“花园城市”的理论。
[1](P20)这一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伦敦莱斯奇沃思花园城、韦林花园城和澳大利亚堪培拉等一系列花园新村、花园新区、花园城市的规划建设而变成了现实。
“花园城市”从理想走向实践是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产物,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伟大积淀。
新加坡40多年来卓有成效的实践把“花园城市”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解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启示。
一、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是一个集住宅、商业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城市项目。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滨海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通过规划建设,打造了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空间。
这个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通过引入大量绿化、水系和公园,营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多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使得整个城市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案例二: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城市丹麦哥本哈根是世界上自行车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其成功之处在于将自行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并通过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完善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
这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念使得哥本哈根成为了一个低碳、环保的城市,同时也改善了交通拥堵问题。
这个案例的启示是,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发展可持续的交通方式,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三、案例三:中国杭州西溪湿地中国杭州西溪湿地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案例,该项目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了一个生态友好型的城市空间。
西溪湿地规划中注重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使得湿地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景观。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了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通过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案例四:德国弗莱堡的可再生能源城市德国弗莱堡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城市,其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规划和建设,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90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城市型国家,它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建设,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加坡政府用5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多年工业化进程,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成为亚洲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
新加坡绿色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为:以科技带动产业绿色升级,以严厉法治打牢发展基础,以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导,以绿色文化凝聚人心等。
新加坡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和东西国际航线的枢纽,国土由1个本岛和60多个小岛组成,1965年建国初期国土面积仅为580平方公里,后通过填海造陆现为719.1平方公里。
据2010年数据,在如此狭小的国土面积上居住了553.5万人口,人口密度达7697人/平方公里,成为继摩纳哥之后全球人口密度第二大国家。
狭小的国土面积意味着资源的严重匮乏。
新加坡地处赤道,四面环海,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倒数第二的国家。
但它以匮乏的资源支撑起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转站、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据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尤其新加坡在绿色城市发展方面颇有成效,被誉为“花园城市”,现在新加坡还提出了要建设“城市花园”的理念,即城市在花园之中。
新加坡开放的经济体系、完备的法制、高效的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为我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
1.经济成功实现产业绿色升级现今的新加坡是一个青山碧水的花园城市,但在几十年前,新加坡也曾经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一步步通过产业升级才实现华丽转变。
新加坡经济发展经历了四次成功的转型:20世纪60年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八九十年代的科技密集型产业,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新加坡建国初期仅是一个落后的农渔业小国,长达140年的殖民统治使新加坡经济极度依赖转口贸易,制造业基础薄弱,失业率高达10%。
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与建设案例分析介绍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计划,对城市进行布局、设计和管理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案例,探讨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城市规划案例一:新加坡的城市绿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加坡通过创新的城市规划,成功地将城市打造成一个绿色花园城市。
在城市中心和居民区,绿化率达到了70%以上,这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最绿化的城市之一。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出色的城市绿化,主要归功于城市规划者的前瞻性思维和创造性的设计。
首先,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者意识到城市绿化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他们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纳入城市规划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他们还注重将城市与大自然融合,创造出一个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
其次,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者充分利用了现代科技和创新技术。
他们使用了垂直绿化系统,将建筑物外墙种植绿色植物,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此外,他们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节水设施,通过有效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者注重社会参与。
他们鼓励居民参与城市绿化的过程,如社区园艺项目和义工活动等。
这不仅增加了居民对城市规划的归属感,还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城市规划案例二:上海的城市更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为了应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上海采取了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城市规划。
首先,上海注重改善老旧社区的居住环境。
通过拆迁和重建,上海对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上海还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城市规划的过程,提供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使城市更新更符合居民的需求。
其次,上海注重发展城市的核心区域。
上海通过修建高层建筑和商业中心,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上海也加强了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城市的交通便利性。
城市园林绿化的成功案例分享一、案例一:新加坡“花园城市”的绿化成就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园林绿化成功案例之一。
这个繁忙的城市国家以其优美的花园和公园而闻名于世。
新加坡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现代化的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使城市焕发出生机和绿意。
首先,新加坡倡导“花园城市”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政府重视公共绿地的建设,并把绿化纳入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商业地区、居住区还是工业区,都可以看到大片的花坛和绿地,犹如一个个精心打造的花园。
其次,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园艺教育和绿化意识的普及。
学校、社区和媒体都积极开展园艺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绿化意识和园艺技能。
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园艺工作,共同营造了绿化新加坡的热潮。
另外,新加坡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对乱砍滥伐和污染行为进行惩罚。
同时,积极推动环保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这些举措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案例二:东京的城市森林——新宿御苑东京作为一个城市化程度极高的大都市,成功创建了许多绿化典范。
新宿御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这个绿地占地面积达到58.3公顷,是市中心独具特色的城市森林。
新宿御苑的成功绿化之道值得借鉴。
首先,它注重自然景观的保护和营造。
园内保留了大量的古树名木和自然湖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同时,修建了众多的小桥流水和湖畔步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其次,新宿御苑在植物选择上精心布置。
四季花开的设计理念,定期更换花卉,使园内四季如春,花香弥漫。
无论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莲花,还是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梅花,都给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欣赏乐趣。
另外,新宿御苑还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园内的御物馆陈列着丰富的艺术品和历史文物,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此外,园内还设置了儿童游乐区、音乐喷泉等,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游客。
三、案例三:伦敦的皇家公园——英国皇家园林伦敦的皇家公园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绿地之一。
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一个完善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个成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展示它们在实践中的效果和意义。
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规划案例之一。
该项目以新加坡滨海湾为核心,通过城市绿化、创意建筑和创新的交通系统,将城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一规划方案使得新加坡滨海湾地区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2. 东京银座地区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东京银座地区是日本乃至全球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其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以创新的建筑设计和细致的人行道规划著称。
通过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东京银座地区创造了独特的购物和娱乐体验,成为日本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3. 巴塞罗那超级岛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巴塞罗那超级岛是由建筑师葛迪·哈尔设计的一座完全可持续的城市。
这个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将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原则,旨在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
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先进的垃圾处理系统和大量的公共绿地等。
4. 纽约高线公园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纽约高线公园是将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建为城市公园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
该项目通过创意景观设计和艺术装置,将废弃区域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休闲空间。
纽约高线公园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热门去处,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5. 北京奥运村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北京奥运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要场馆的建设项目。
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奥运村将会场与居民区、公园和商业区相结合,形成一个完美的城市空间。
这一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大型体育赛事后开发遗产,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有利资源。
以上是几个成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案例。
这些案例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体验。
国外先进城市管理案例1. 新加坡:新加坡以其高效的城市管理而闻名于世。
该城市通过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实施世界一流的城市规划和发展。
例如,新加坡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有效减少垃圾产生和环境污染。
此外,新加坡还实施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和实时交通监控,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减少了交通拥堵。
2. 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以其独特的城市管理方法而广受赞誉。
该城市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汽车使用和空气污染。
此外,阿姆斯特丹还实施了创新的城市规划,包括水上居住和悬挂花园等,使城市更具魅力和可持续性。
3. 温哥华:作为加拿大的城市,温哥华以其出色的城市管理而闻名。
该城市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限制汽车使用、建设自行车道和绿色空间等措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温哥华还着力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打造智能城市,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
4. 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首尔以其先进的城市管理和数字化服务而著称。
该城市实施了智能城市项目,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和便捷的城市管理。
例如,首尔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供最佳路线和交通信息,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
5. 赫尔辛基: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以其创新的城市管理方法而受到世界瞩目。
该城市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实施了多项措施,如提供免费公共交通和优质教育,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赫尔辛基还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智能系统和开放数据,提高了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6. 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东京以其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创新的技术应用而著名。
该城市实施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实时交通信息和智能交通信号灯,提高了交通效率和减少了交通拥堵。
此外,东京还注重城市安全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预测和防止犯罪行为,保障居民的安全。
7. 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以其先进的城市管理和多元化的社区发展而闻名。
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案例标题: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案例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课题,涉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环境的保护。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展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五个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国家中的典型案例,以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多样性和发展潜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的典范——当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当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该地以发展有机农业为主导,通过限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水源,实施循环农业,有效改善了环境状况,并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这个案例展示了生态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方面的巨大潜力。
第二部分:城市绿化的典范——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理念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通过采用花园城市理念,成为了城市绿化的典范。
新加坡政府大量投资于绿化项目,如公园、花圃和垂直绿化等。
通过绿化城市空间,新加坡成功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并成为了一个生态友好型城市。
第三部分:可持续能源的典范——德国的能源转型德国的能源转型计划被视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可持续能源项目之一。
该计划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改进能源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了碳排放。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积极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第四部分:生态城市的典范——美国波特兰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波特兰市以其可持续城市发展而闻名。
该城市采用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如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低碳出行和促进循环经济等。
通过这些努力,波特兰市成功实现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防控的平衡,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而又环保的城市。
第五部分:自然保护的典范——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保护区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之一。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海洋资源,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大堡礁保护区,制定了相关管理政策,并加强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行业生态城市规划分享生态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生态城市规划是一种有效的应对城市化和环境压力的手段。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分享几个成功的生态城市规划案例,并总结它们的经验。
案例一:新加坡新加坡被誉为亚洲的花园城市,它通过创新的城市规划实践,成功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其中一个关键的经验就是注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新加坡的建筑物大多设置了绿化屋顶和垂直花园,通过这些绿色建筑可以提供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此外,新加坡还注重水资源管理和节约利用,推行雨水收集系统和海水淡化技术,确保每一滴水的有效利用。
案例二: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丹麦的首都,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该市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城市规划,更好地融合了城市与自然。
例如,哥本哈根鼓励居民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建设了大量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大大减少了车辆污染和拥堵问题。
此外,该市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功地实现了碳中和目标,对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案例三:温哥华温哥华是加拿大的一座生态城市,它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严格的环保政策而闻名。
温哥华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绿色建筑计划,要求建筑物使用可持续的材料和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该市还积极推进可持续交通,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
通过这些措施,温哥华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了城市的可持续性。
这些成功的生态城市规划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经验和建议: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生态城市规划需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如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通过设定目标可以引导规划过程,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2. 注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关键。
一个世纪前,新加坡还是一个落后的渔村。
当她1965年独立时,市中心仍然充斥着污秽、拥挤、杂乱的贫民窟。
而今天的新加坡,已建设成为著名的“花园城市”,规划科学,环境优美,市容整洁,交通便捷。
出了车站下到地面,人行道宽敞平坦,人车分离。
最细致的就是轻轨站和公交站完全是一体设计,出了轻轨就是通透明亮、宽敞大方的公交车站,乘客可以乘公交车抵达每个新市镇的住宅区,非常方便。
最关键的一点是,新加坡各新市镇与轨道交通是同步建设。
新市镇的住宅建设好了,轨道交通也通车了,这样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口引入到新市镇中去居住。
新加坡政府对新市镇的规划非常细致,每一个新市镇2.5平方公里见方,四周同快速路连接,包括有5万户人家,约20万人口。
建造之前,有关部门就仔细推测出这20万人口所需要的公共设施的项目和数量,如公园、小学、车站、停车场等,然后配置在适当的位置,不会边做边想。
每一个新市镇的规划都仿佛是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首先是紧紧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商业中心,其与轻轨互相支持保证各自的客流,并解决新市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消费等各式各样的需求。
商业中心通常有1到4个大型的旗舰百货公司,再搭配相当数量的小型商店,服务能力与20万的人口规划是相对应的。
再往外围一些,就是办公区和无污染的工业区。
其余地区,就是纯粹的住宅区。
这样的规划,可以保证每一个新市镇都能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这样居民就不必全部挤到市中心工作,也降低了道路的交通负荷。
新加坡新市镇的住宅社区,一定规划大量的开放空间。
公园以及建筑物周边的绿地,以开阔的草皮与绿树为主,小孩子与青少年绝对不愁没有空间可以游戏玩耍。
进入社区,就看到一座立体停车场。
早期的新市镇,停车空间都规划在地面,最近则设立体停车场,让原来的停车格可以规划成开放空间。
在新市镇中,一切都经过仔细的估算,每一部车子都有停车位,所以几乎看不到违法的路边停车现象。
新加坡的午后常有雷阵雨,所以住宅大楼之间设有长廊相连。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展示案例一:可持续城市设计——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背景介绍: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
该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休闲、商业、文化、居住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城区。
•规划设计方面:滨海湾花园通过合理布局建筑和绿地,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公共空间供市民游玩和休闲。
此外,项目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构建了雨水收集系统和循环利用系统,在降低能源消耗和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果与影响:新加坡滨海湾花园作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典范,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该项目的成功经验被其他国家引进借鉴,并促使更多城市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同时,滨海湾花园也成为了新加坡的重要地标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案例二: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巴塞罗那高迪区•背景介绍:巴塞罗那高迪区是一处融合了现代建筑和历史遗产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
该项目旨在以高迪风格为特色,保护和恢复历史建筑,同时注入现代元素,使整个区域焕发新的活力。
•规划设计方面:高迪区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再利用,将其与新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艺术场所。
这种保留历史记忆并与现代需求相融合的城市更新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示范意义。
此外,该项目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在能源利用、水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优化。
•成果与影响:高迪区成功地实现了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平衡,并成为巴塞罗那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这一案例启发了其他城市更加重视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并尝试将其与当代城市设计相结合。
案例三:社区参与与城市改造——美国波特兰自行车道•背景介绍:美国波特兰自行车道是一个以社区参与为核心的城市规划设计案例。
该项目旨在通过增加自行车道,提高骑行便利性和安全性,并创造更健康、环保的城市交通模式。
•规划设计方面:波特兰自行车道的规划与设计不仅仅考虑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注重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意见反馈。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居民被积极邀请参加讨论会议,并提出了他们对于自行车道的需求和建议。
2021·6从落地在樟宜机场的那一刻起,笔者便被这个南洋洲岛上的花园城市持续惊艳着。
这里没有钢筋、水泥、森林,有的只是贝聿铭、伊东丰雄、丹下健三、罗道夫、萨夫迪等东西方建筑大师的作品,疏疏落落、参差有致地散落在热带植物丛中,整个城市犹如一座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园。
很难想象,新加坡的生态基础曾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在1819年仅残留200公顷原生雨林,只占当时国土面积的0.28%。
如今,新加坡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园林面积达到9500公顷以上,占国土面积的近八分之一。
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源于新加坡在生态建设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
高视界的城市规划“花园城市”的概念由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主旨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新型城市中。
1898年,英国建筑学家霍华德出版了《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具体阐述了“花园城市”理论。
新加坡立足国土面积狭小的现实,在生态、美观的基础上,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绿化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构想。
于1965年确立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聘请联合国专家,用4年时间编制了新加坡未来30年至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概念性规划。
1991年,政府在原有规划基础上进行了修编,提出将24%的土地保留为绿地,并将现有天然森林的82%保留下来的目标。
此后每隔10年,都会修编一次城市规划,但始终以建设“花园城市”为目标,在保证绿化总量提升的同时,向“亲自然、亲生物”方向转变,对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区域公园、邻里公园、生态廊道、建筑立面等的绿化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让想要接近自然的公众能停留在公园,同时把保护区留给野生动植物,从而在市民生活与生态保护间取得平衡。
高品质的生态建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建设大致经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清洁与绿化阶段。
实施清洁新加坡行动;同时快速绿化新加坡,选择速生、冠幅大的高大树种(如原产巴西的雨树),大力种植行道树;加快建设公园,为市民提供绿色开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