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盐的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113.08 KB
- 文档页数:3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与金属单质反应是指盐与金属单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等产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盐的生产、金属的提取等。
本文将从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反应机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单质是由相同金属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当盐与金属单质反应时,通常是由于金属原子的活泼性高于盐中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使得金属原子能够脱去盐中金属离子的电子,从而发生反应。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检查盐和金属单质的离子价数以及电荷平衡来确定。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类型多样,常见的包括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反应的特点及其化学方程式。
置换反应是指金属离子从盐中被金属原子替代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活泼性较高的金属与盐溶液接触时。
例如,铁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II)盐:Fe + 2HCl → FeCl2 + H2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金属原子通过氧化或还原过程与盐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原子会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发生氧化或还原。
例如,铜可以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分解反应是指盐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加热或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例如,氯化铜在加热时可以分解成氯气和铜:2CuCl2 → 2Cu + Cl2除了上述的基本反应类型,盐与金属单质反应还可能发生其他类型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等。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个盐在反应中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例如硫酸铜和氯化钠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铜:CuSO4 + 2NaCl → Na2SO4 + CuCl2络合反应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的反应,例如铁离子与氰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氰化铁配合物:Fe3+ + 6CN- → Fe(CN)6^3-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和键的形成与断裂。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引言: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一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这种置换反应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并观察其产生的物质变化。
本文将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探究不同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情况,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 不同金属片(锌、铜、铁等)- 不同盐溶液(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铜溶液等)- 试管- 试管架- 醋酸纸- 滤纸-试剂瓶- 火柴或点火机- 铁夹子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2. 将不同金属片分别编号,并将其放在试管中。
3. 依次加入不同的盐溶液到试管中。
4. 观察每个试管中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1. 锌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在试管中加入锌片后,观察到氯化铜溶液逐渐变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锌溶解于溶液中,氯离子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ZnCl2)。
反应方程式如下:Zn + CuCl2 -> ZnCl2 + Cu2. 铁与硫酸亚铜溶液的反应:在试管中加入铁片后,观察到硫酸亚铜溶液发生颜色变化,由蓝色变为绿色。
铁溶解于溶液中,硫酸亚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铁(FeSO4)。
反应方程式如下:Fe + CuSO4 -> FeSO4 + Cu3.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在试管中加入铜片后,观察到硝酸银溶液逐渐变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铜溶解于溶液中,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硝酸(Cu(NO3)2)。
反应方程式如下:Cu + 2AgNO3 -> Cu(NO3)2 + 2Ag讨论与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金属能够溶解于盐溶液中,并与盐中的阳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置换反应中,金属的活泼性是影响反应进行的重要因素。
活泼性较高的金属可以取代活泼性较低的金属,反应更为剧烈。
实验中,锌是一种活泼性较高的金属,因此能够与氯化铜、硫酸亚铜等盐溶液发生反应,并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惊人的。
随着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盐和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是一种有趣的物理反应,它涉及到活泼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涉及一些重要的概念,如盐的全量和全电荷。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是一种古老的反应,自公元前3000多年就开始有观察者注意到它。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发生在活泼金属(如钠、铝、铜、铅等)和盐(如氯化物、硫酸盐等)之间。
活泼金属可以和氯化物或硫酸盐形成可溶性的氯化或硫酸盐。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概括这种复杂反应的几个步骤,以便更好地理解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原理。
活泼金属和盐之间的反应可以表示为:M + nX (aq) MXn (aq)其中,M表示活泼金属元素,X表示氯化物或硫酸盐,n是盐的全量,MXn (aq)表示盐的全电荷。
研究表明,活泼金属和氯化物之间的反应发生在室温下,活泼金属像钠和铝可以和氯化钠或氯化铝形成的盐的全量可以达到2或3,即:2Na + Cl2 (aq) 2NaCl (aq)3Al + 3Cl2 (aq) 2AlCl3 (aq)研究还发现,活泼金属和硫酸盐之间也发生反应,表示为:M + S (aq) MS (aq)其中,M表示活泼金属元素,S表示硫酸盐。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是一种有意思的反应,它不仅可以用来观察活泼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用来研究盐的全量和全电荷。
从长远来看,这种反应可以用来制备重要的矿物质以及金属的高纯度。
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盐与活泼金属反应来研究金属的导电能力和发光性质。
比如,可以用钠和铝的反应来研究钠的导电性能,用铜和铝的反应来研究铝的发光性质。
总之,盐与活泼金属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反应,它涉及活泼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盐的全量和全电荷。
研究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种反应,从而可以更好地应用这种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实验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了解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并探索其中的规律。
实验材料:1. 金属片:锌片、铁片、铜片2. 盐溶液:铜(II)硫酸盐溶液、铁(II)硫酸盐溶液、锌硫酸盐溶液3. 试管及试管架4. 氢气收集装置:烧杯、水槽、瓶塞、塑料管道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试管清洗干净并晾干,准备好金属片和相应的盐溶液。
2. 实验一: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比较2.1 在一根铁针上连续挂上铁片和锌片,分别插入两个试管中的盐溶液中。
2.2 观察两个试管内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情况,记录反应起始时间。
2.3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反应情况,记录所用时间。
3. 实验二:金属与盐溶液的产物研究3.1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加入一定量的铜(II)硫酸盐溶液。
3.2 将锌片放入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3 将反应产物放入烧杯中,用火焰加热。
3.4 观察并记录产物变化,分析产物的性质。
4. 实验三:金属与盐溶液的气体生成实验4.1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架,固定一个装有铜(II)硫酸盐溶液的试管。
4.2 在另一个试管内加入锌片,将它与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试管密封连接。
4.3 在水槽中准备一个氢气收集装置,将另一端的塑料管道放入试管中。
4.4 等待反应进行,观察气体生成情况,并用火花试验证实气体是否为氢气。
4.5 记录实验结果。
5. 清洗实验设备:将试管、试管架等实验设备清洗干净,以备下次实验。
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一观察到的结果和比较:在锌片与盐溶液反应的试管中,观察到较明显的气泡产生,并且速率较快。
在铁片与盐溶液反应的试管中,也观察到气泡产生但速率较慢。
在铜片与盐溶液反应的试管中,几乎没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非常慢。
因此,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速率大小顺序为:锌 > 铁 > 铜。
2. 实验二观察到的结果和分析:在铜(II)硫酸盐溶液中加入锌片后,观察到溶液逐渐变浅,锌片逐渐腐蚀。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Cu+Hg(NO3)2=Hg+ Cu (NO3)2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Ca(OH)2+2HCl=CaCl2+2H2O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2NaOH+H2SO4=Na2SO4+2H2O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Ca(OH)2+H2SO4=CaSO4+2H2O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NaOH+HNO3=NaNO3+ H2O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Ca(OH)2+2HNO3=Ca(NO3)2+2H2O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3NaOH + H3PO4=3H2O + Na3PO43NH3+H3PO4=(NH4)3PO4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2NaOH = Mg(OH)2↓+2NaCl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初中一般不用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 ↑MgCO3+2HCl= MgCl2+H2O+ CO2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盐和活泼金属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化学式。
这种反应通常是指盐和金属之间的反应,其中盐是由酸和碱反应而成的化合物,而活泼金属则是指具有较高反应性的金属,如钠、钾、铝等。
在盐与活泼金属反应中,通常会发生置换反应,即活泼金属会取代盐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新的化合物。
例如,当钠与氯化银反应时,会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
2Na + AgCl → 2NaCl + Ag
在这个反应中,钠取代了氯化银中的银离子,形成了氯化钠和银。
这种反应通常会伴随着放热反应,因为活泼金属与盐反应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钠可以用于制备氢氧化钠、氯化钠等化合物,而铝则可以用于制备铝酸盐、铝粉等。
此外,盐与活泼金属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电池等。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化合物和材料,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金属和盐反应
金属和盐溶液反应会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发生置换反应。
盐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₄==Cu+FeSO₄
现象: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生成的铜覆盖在铁的表面,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硫酸铝溶液颜色为无色,生成的铜覆盖在铝的表面,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3、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₃+Cu==Cu(NO₃)₂+2Ag
现象:硝酸银溶液为无色,硝酸铜溶液为蓝色,生成的银白色物质覆盖在铜的表面。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知识要点
(1)钾钙钠与酸反应时,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物再和酸反应:2K+2H2O=2KOH+H2
2KOH+H2SO4=k2SO4+2H20
(2)①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铝镁铁锌
②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消耗酸的质量由大到小为:铝镁铁锌
③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锌铁镁铝
(3)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就越容易发生;
①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溶液反应:Zn Fe CuSO4
②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溶液反应:Zn Cu(NO3)2 AgNO3
③一金三液:Zn Fe(NO3)2 Cu(NO3)2 AgNO3
④两金两液:Zn Fe Cu(NO3)2 AgNO3
(4)一定量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
(5)一定量金属锌加入AgNO3、Cu(NO3)2溶液中Zn+AgNO3=2Ag+Zn(NO3)2
Zn+Cu(NO3)2=Cu+Zn(NO3)2。
金属与多种盐混合溶液的反应常考的三种情况1、一种活泼金属与两种不活泼金属的盐的混合溶液反应将一定量Fe粉加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从Fe粉的量逐渐增加考虑滤液中溶质滤渣 Fe+ 2AgNO3=Fe(NO3)2+2AgAgNO3、Fe(NO3)2、Cu(NO3)2 Ag 少×多√√√Fe(NO3)2、Cu(NO3)2 Ag 恰×恰×√√Fe+ Cu(NO3)2=Fe(NO3)2+CuFe(NO3)2、Cu(NO3)2 Ag、Cu 少×多√√√Fe(NO3)2、 Ag、Cu 恰×恰×√√Fe(NO3)2、 Ag、Cu、Fe 多√少×√√2、两种活泼金属的混合物与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从AgNO3用量的逐渐增加考虑滤液中溶质滤渣 2AgNO3+ Fe=Fe(NO3)2+2AgFe(NO3)2 Fe、Ag、Cu 少×多√√√Fe(NO3)2 Ag、Cu 恰×恰×√√2AgNO3+ Cu = Ag+Cu(NO3)2Fe(NO3)2、Cu(NO3)2 Ag、Cu 少×多√√√Fe(NO3)2、Cu(NO3)2 Ag 恰×恰×√√Fe(NO3)2、Cu(NO3)2、AgNO3 Ag 多√少×√√3、一种活泼金属盐与一种不活泼金属的盐的混合溶液与活泼性居中的金属单质反应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滤液中溶质滤渣 2AgNO3+ Cu = Ag+Cu(NO3)2Al(NO3)3、Cu(NO3)2 Ag、Cu 少×多√√√Al(NO3)3、Cu(NO3)2 Ag 恰×恰×√√Al(NO3)3、Cu(NO3)2、AgNO3 Ag 多√少×√√练习:1(2014河西区)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如图1的下列生活用品,主要利用金属具有良好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2)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______(要求一种方法即可).(3)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根据图2实验一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根据图2实验二的现象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茜茜同学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绿色,再向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足够时间后取出,铁钉表面无变化.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B.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答案;(1)A、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B、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C、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D、是利用了金属的硬度大的性质,故填:A;(2)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止铁锅和菜刀生锈可以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故填:氧气和水,擦干;(3)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但是速率慢,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将铜伸入硝酸汞溶液中,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说明铜的活动性比汞强,故填:镁与稀硫酸反应比铁快,铜的活动性比汞强;说明滤液中不含有硫酸铜;A、滤纸上不一定有铁,若是锌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没有铁,由于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一定没有镁,故A错误;反应,故一定没有镁,故B正确;C、放入铁钉没有变化,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C错误;D、锌不与硫酸镁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滤液为浅绿色,故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放入铁钉没有变化,故滤液中一定不含有硫酸铜,故D正确;故选BD.2、(2013红桥区)Ag、Cu、Fe和Al是生产或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以及发生条件(八种反应生成盐反应)1. 活泼金属 + 酸 → 盐 + H 2↑ 反应条件: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
② 反应物中的酸不能为HNO 3或浓H 2SO 4等氧化性酸。
例: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H 2SO 4(稀) = FeSO 4 + H 2↑Zn+2HNO 3 = Zn(NO 3)2 + H 2↑(×) Fe + H 2SO 4(浓) = FeSO 4 + H 2↑(×)2. 金属 + 盐 → 新盐 + 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 反应物中金属单质不能为K 、Ca 、Na 等特别活泼的金属。
② 盐必须是溶液(即盐必须可溶于水),否则固体与固体常温下难反应。
③ 对金属来说,必须是活泼金属置换出盐中的不活泼金属。
④ 多种金属同时在盐溶液(或在混合溶液)中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要视金属间的活动性来确定: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置换反应越易发生(优先反应)。
例:Fe + CuSO 4 = FeSO 4 + Cu Cu + 2AgNO 3 = 2Ag + Cu(NO 3)2Zn + AgCl → 不反应 2Na + CuSO 4 = Na 2SO 4 + Cu(×)3.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H 2O 反应条件:①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可溶于水。
② 酸常指H 2SO 4、HCl 、HNO 3等强酸。
例: Na 2O + 2HCl = 2NaCl + H 2O Al 2O 3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O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4. 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H 2O (注:不是复分解反应)注意:该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浅析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既是初中化学金属部分的学习重点,又是常见的盐的化学性质部分的重点,所以在化学中的地位比较突出,而且为以后高中部分的学习可以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在古代称为“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用金属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不能用很活泼的K、Ca、Na等,因为这些金属常温下和水发生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溶液里的金属。
如:把钠放入CuSO4溶液中: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第二,所用的盐必须能形成溶液才能发生反应,例如:铜和硝酸银溶液能反应而铜和氯化银则不发生反应。
第三,当一种金属和两种盐溶液同时混合时,则需要考虑两种盐溶液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先和活动性最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先进行置换反应,这时候根据金属量的不同,所得固体和滤液的成分也不同。
例如:将金属镁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根据金属镁的量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镁只能和部分硝酸银反应,过滤后滤纸上只有金属银而滤液中既有剩余的硝酸银又有未反应的硝酸铜,还有生成的硝酸镁。
②镁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时滤纸上只有金属银,滤液中有未反应的硝酸铜又有生成的硝酸镁③镁和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又和部分硝酸铜反应,此时滤纸上有两种金属,银和铜,而滤液中存在硝酸铜和硝酸镁。
④金属镁和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均反应完,此时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和铜而滤液中只有硝酸镁。
⑤镁过量时,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后仍有剩余,则滤出的固体中含有银、铜和镁,滤液中只有硝酸镁。
但一定不会出现硝酸银未反应完,而硝酸铜已反应的情况。
此类习题在历届各省中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又是一类难度相对较大的试题,是考生容易失分的地方。
下面是有关此类反应的习题:例1、(2007年天津)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成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 3=2Ag+Cu(NO 3)2Fe+CuSO 4=FeSO 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例如,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 2O+CuSO 4 = Na 2SO 4+Cu(OH)2↓+H 2↑ 2NaOH + CuSO 4 = Na 2SO 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2价的亚铁盐。
金属加盐生成盐和金属的化学方程式金属加盐生成盐和金属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以下示例进行解释:以金属铜与盐酸反应为例,化学方程式为:Cu + 2HCl → CuCl2 + H2。
在这个反应中,金属铜(Cu)与盐酸(HCl)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铜(CuCl2)和氢气(H2)。
这个化学方程式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如下过程:1. 金属铜(Cu)与盐酸(HCl)之间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
金属铜是一种还原剂,它可以将盐酸中的氯离子(Cl-)还原成氯气(Cl2)并释放出电子。
同时,金属铜被氢离子(H+)氧化成了二价阳离子Cu2+。
2. 氯离子(Cl-)和氢离子(H+)再结合形成了氯化铜(CuCl2),这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铜的二价阳离子(Cu2+)和氯离子(Cl-)。
3. 同时,金属铜的电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生成了氢气(H2)。
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标题所描述的“金属加盐生成盐和金属”的过程。
通过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金属与盐反应的基本过程:金属被氧化成了阳离子,而盐中的阴离子与金属的阳离子结合形成了新的盐。
除了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的例子,还有许多其他金属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钠与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银的方程式为:2Na + AgCl → 2NaCl + 2Ag。
在这个反应中,金属钠被氧化成了钠离子(Na+),而氯化银中的银离子(Ag+)与钠离子结合形成了氯化钠(NaCl)和金属银(Ag)。
这些化学方程式的描述和解释符合标题中心扩展的要求。
通过详细解释这些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了解金属与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这样的描述和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机制,并对金属与盐反应产生的盐和金属的形成有更深入的了解。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3=2Ag+Cu(NO3)2Fe+CuSO4=FeSO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2O+CuSO4 = Na2SO4+Cu(OH)2↓+H2↑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三、灵活运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包括了这样2类反应.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但是无论其中哪一种反应,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它们间的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1、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例题1:在KNO3、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滤渣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金属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 条件:①金属前置换后 (K 、Ca 、Na ) ②盐必须可溶
例题1: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 )
A .Mn > Cu
B .Al > Mn
C .Mg > Al
D .Mn > Mg
例10: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要证明Cu 、、Zn 、Ag 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例题: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 )能提高钢
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为了解金属铬与常见金属
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娟
与小涛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和假设】根据所学知识,猜想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猜想一:Cr Al Cu 猜想二:Al Cr Cu 猜想三:
【实验和探究】
(1)小娟的实验:取大小相同的铝、铬、铜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2)小涛的实验:
小涛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可能是 .
【总结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
① ; ②
例题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Cu+FeSO4═Fe+CuSO 4可以发生
B .反应Fe+2AgNO3═2Ag+Fe(NO3)2可以发生
C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
D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例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 、Fe 、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③ B .②④ C .④⑤ D .②③
例3: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D.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例4: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
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
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例14: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例5: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
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 > Cu B.Al > Mn C.Mg > Al D.Mn > Mg
例6: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I.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II.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III.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I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的方法检验。
(2)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根据以上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4)将铜片加热,铜片表面变黑。
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证明此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例7: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Cu2+、Ag+,不溶物为Ag ②溶液中有Cu2+、Ag+,不溶物为Cu
③溶液中有Ag+,不溶物为Cu ④溶液中有Cu2+,不溶物为Ag、Cu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例8: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
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c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b~c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AgNO3 D.取d点对应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例9: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
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 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例10: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了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
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 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
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例11: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下列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只有锌粒有剩余 B.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C.只有铁粉有剩余 D.天平指针开始时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例2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