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财务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61.03 KB
- 文档页数:6
第1篇一、引言中铁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和服务。
本报告将从中铁建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截至2022年底,中铁建的总资产为X亿元,同比增长Y%;负债总额为Z亿元,同比增长W%。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中铁建的资产负债率为A%,较上年同期下降B个百分点,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债务风险较低。
2. 利润表分析2022年,中铁建实现营业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Y%;净利润为Z亿元,同比增长W%。
毛利率为B%,较上年同期提高C个百分点,表明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3. 现金流量表分析2022年,中铁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X亿元,同比增长Y%;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Z亿元,同比增长W%;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B 亿元,同比增长C%。
整体来看,中铁建现金流状况良好,能够满足公司日常运营和投资需求。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2022年,中铁建的毛利率为B%,较上年同期提高C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大了对高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投入,以及优化了产品结构。
2. 净利率分析2022年,中铁建的净利率为D%,较上年同期提高E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高得益于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
3.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2022年,中铁建的净资产收益率为F%,较上年同期提高G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表明公司利用自有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有所增强。
四、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分析2022年,中铁建的流动比率为H%,较上年同期提高I个百分点。
流动比率的提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 速动比率分析2022年,中铁建的速动比率为J%,较上年同期提高K个百分点。
速动比率的提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1篇一、引言铁建公司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重要一员,其财务状况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本报告将对铁建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表现,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规模与结构根据铁建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报告,公司资产规模逐年增长,截至2022年底,总资产达到XX亿元。
资产结构方面,流动资产占比约为XX%,非流动资产占比约为XX%。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较高,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经营活力。
2. 负债状况铁建公司负债规模较大,截至2022年底,总负债达到XX亿元。
负债结构方面,流动负债占比约为XX%,非流动负债占比约为XX%。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占比较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3. 股东权益铁建公司股东权益逐年增长,截至2022年底,股东权益达到XX亿元。
股东权益占比较高,表明公司财务风险较低。
三、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与利润铁建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逐年增长,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利润总额达到XX亿元。
营业收入增长率约为XX%,利润总额增长率约为XX%。
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2. 毛利率与净利率铁建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022年毛利率约为XX%,净利率约为XX%。
这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铁建公司流动比率逐年提高,2022年达到XX。
流动比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2. 速动比率铁建公司速动比率逐年提高,2022年达到XX。
速动比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3. 资产负债率铁建公司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2022年达到XX%。
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公司财务风险较低。
五、运营效率分析1. 总资产周转率铁建公司总资产周转率逐年提高,2022年达到XX。
中国铁建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中国铁建2018年资产总额为91,767,058.2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65,027,735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24.59%、22.11%和15.28%。
非流动资产为26,739,323.2万元,主要分布在长期投资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33.31%、20.98%。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25.04%,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91,767,058.2万元,与2017年的82,188,745.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1.65%。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5,346,495.1万元,长期投资增加1,850,398.1万元,无形资产增加1,051,114.2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882,177.3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843,512.9万元,固定资产增加431,874.7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334,445.8万元,应收票据增加275,531.9万元,货币资金增加259,541.3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增加224,494.1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33,981.4万元,在建工程增加56,480.6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6,226.3万元,商誉增加2,820.7万元,共计增加11,699,094.4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应收股利减少3,725.6万元,预付款项减少19,205.9万元,应收利息减少20,255万元,应收账款减少4,712,158.6万元,存货减少10,671,279万元,共计减少15,426,624.1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3,727,529.7万元。
中国中铁财报分析全局指标对比1.国有建筑业企业与建筑业整体情况对比虽然国有建筑企业在单位数上占整体建筑业的比例为6.11%,但是从业人员数和总产值的占比分别为10.73%,16.71%。
国有建筑业企业还是国内建筑业的主要力量,本次财报分析的主体中国中铁也属于国有企业。
1.中国中铁企业各项财务指标排名如上图所示,中国中铁的资产总计为550728百万元,这在中国的企业中排名第二,而净资产收益率却只有9.8%,这在中国企业中排名仅三十七名,而行业中值为10.6%,中国中铁的净资产收益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我们发现评价盈利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销售利润率中国中铁仅有1.7%,而行业中值为4.0%,而一个企业长期生存的关键就是盈利能力,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盈利能力为中国中铁敲响了警钟。
并且,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中铁的员工总数已达到了289343人,排名第一,尽管人均薪酬只有10.1万元,排名只有第二十九名,并不算高,但过于庞大的员工总数使其薪酬总额仍然达到了29092百万元,排名第一。
过高的薪酬总额拖累了中国中铁的净利润情况,同时,并不高的人均薪酬和较低的人员流动性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
2.中国中铁VS 行业内主要竞争者财务指标对比单位数(个)从业人员数(万人)总产值(亿元)中国建筑业企业752804267.24137217.86国有建筑业企业4602457.7822930.19国有建筑企业/中国建筑企业 6.11%10.73%16.71%财务报表分析结合上图,中国中铁的资产负债情况都远远大于行业平均值水平,但从资产负债的构成百分比上来看,中国中铁与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有着及其相似的资产负债结构。
这可以归咎于国内的建筑业的几大巨头都属于国营企业,有着相似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2.中国中铁与主要竞争对手资产负债情况对比中国建筑业具有国营企业独大的局面,因此中国中铁面临的竞争者也主要是国营企业,上图对比了中国中铁和其主要竞争者的资产负债情况,国内主要的竞争者应该是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对企业的影响分析--以中国铁建为例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业务扩张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企业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以中国铁建为例,该企业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涉及到多个业务板块,如建筑、房地产、工程建设等。
因此,该企业实现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后,可以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成本控制效果显著通过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实施,中国铁建将财务管理的职能集中在一个中心组织内部,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此外,由于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对不同业务板块的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掌控,从而更好的把控各个业务板块的成本情况,实现成本控制效果的显著提高。
2.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数据集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进行管理,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自动化处理,避免了数据冗余和财务科目设置不统一等瑕疵,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整合各业务板块的财务数据后,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对数据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统计和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3. 风险掌控及内部控制加强财务共享中心模式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中心化管理的财务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隐患,避免出现财务失误和严重漏洞,从而保证企业财务稳健健康发展。
总之,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正面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
对于中国铁建来说,通过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风险掌控及内部控制加强等多方面优化和提升。
第1篇一、引言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或“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
本文将对中国铁建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分析,旨在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报表概述中国铁建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以下将分别对这几张报表进行分析。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 流动资产:截至2022年底,中国铁建的流动资产总额为XX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比较高。
货币资金充裕,有利于应对短期偿债压力;应收账款占比较高,需要关注其回收风险;存货占比较低,表明公司库存管理较为合理。
-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长期投资占比较高,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和扩张意愿;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比较低,可能与公司业务性质有关。
2. 负债结构分析- 流动负债:截至2022年底,中国铁建的流动负债总额为XX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应交税费占比较高。
短期借款占比较高,需要关注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应付账款占比较高,表明公司具备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
长期借款占比较高,表明公司融资能力较强;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占比较低,表明公司债务结构较为合理。
3. 所有者权益分析- 截至2022年底,中国铁建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XX亿元,其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占比较高。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较高占比表明公司具备较强的资本实力;盈余公积的较高占比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四、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 截至2022年,中国铁建的营业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2. 营业成本分析- 截至2022年,中国铁建的营业成本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第1篇一、前言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十二局”)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铁路、公路、桥梁、隧道、市政等工程的建设与施工。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铁十二局财务状况的分析,全面了解其经营成果、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为投资者、管理层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状况概述1. 资产规模截至2021年底,中铁十二局总资产为X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其中,流动资产为XXX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XX%;非流动资产为XXX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XX%。
资产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业务拓展和工程项目承揽。
2. 负债规模截至2021年底,中铁十二局总负债为X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其中,流动负债为XXX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为XX%;非流动负债为XXX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为XX%。
负债规模的增长与资产规模增长基本同步,主要源于公司工程项目承揽所需的资金投入。
3. 股东权益截至2021年底,中铁十二局股东权益为XXX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XX%。
股东权益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净利润的增加。
三、盈利能力分析1. 盈利能力指标(1)毛利率:2021年,中铁十二局毛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公司承揽的高利润项目增加。
(2)净利率:2021年,中铁十二局净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增强和承揽的高利润项目增加。
2. 盈利能力分析(1)承揽项目利润贡献:从项目类型来看,中铁十二局在铁路、公路、桥梁等领域的承揽项目利润贡献较大,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
(2)成本控制:中铁十二局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优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非生产性支出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盈利能力。
四、偿债能力分析1. 偿债能力指标(1)流动比率:2021年,中铁十二局流动比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第1篇一、引言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或“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是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的建设、运营和维护,是中国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企业。
本文将对中国铁塔2021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中国铁塔2021年度财务报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资产结构截至2021年末,中国铁塔的总资产为7,076.23亿元,其中:- 流动资产:2,907.23亿元,占比41.11%,主要包含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
- 非流动资产:4,168.00亿元,占比58.89%,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2)负债结构截至2021年末,中国铁塔的总负债为4,649.58亿元,其中:- 流动负债:2,837.00亿元,占比61.23%,主要包含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
- 非流动负债:812.58亿元,占比17.77%,主要包含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截至2021年末,中国铁塔的所有者权益为2,426.65亿元,占比34.32%,主要包含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2021年,中国铁塔实现营业收入1,238.73亿元,同比增长7.86%。
其中,通信铁塔业务收入1,040.90亿元,同比增长8.07%;铁塔租赁业务收入96.47亿元,同比增长4.90%。
(2)营业成本2021年,中国铁塔实现营业成本890.72亿元,同比增长5.76%。
其中,通信铁塔业务成本748.22亿元,同比增长5.99%;铁塔租赁业务成本42.50亿元,同比增长3.86%。
(3)利润总额2021年,中国铁塔实现利润总额338.01亿元,同比增长13.13%。
其中,通信铁塔业务利润总额252.48亿元,同比增长13.74%;铁塔租赁业务利润总额85.53亿元,同比增长12.07%。
中国中铁2023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975,300.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956,463.8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1.97%。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是应收账款增长的贡献。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3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6,536,162.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6,342,819.9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73%。
2023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35,349.8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145,271.1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6.83%。
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3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营业收入却获得了一定增长,表明企业采取了较为成功的销售战略,销售业务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653,548.9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648,093.8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84%。
2023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2%,与2022年三季度的2.24%相比变化不大。
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管理费用支出合理。
2023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50,653.7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65,044.7万元相比成倍增长,增长1.32倍。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3年三季度企业资产不合理占用的数额较大,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结构不太合理。
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资产的盈利能力并没有提高。
与2022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中铁2023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0,874,649.1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中国中铁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3.30%,总资产报酬率为3.11%,净资产收益率为7.33%,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44%。
第一篇公司背景分析 (2)(一)企业的发展变革 (2)(二)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情况 (2)(三)企业的基本经营业绩,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 (2)第二篇会计报表分析 (4)(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4)(二)利润表分析 (13)(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16)第三篇财务效率分析 (21)(一)盈利能力分析 (21)(二)营运能力分析 (24)(三)偿债能力分析 (26)(四)发展能力分析 (28)四篇杜邦分析模型 (31)因素分析 (32)第五篇结论及未来展望 (34)(一)取得业绩 (34)(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35)(三)未来展望 (35)第一篇公司背景分析(一)企业的发展变革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是一家在中国北京市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国资委于2007年8月17日批准,有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本公司,并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100000000041302。
本公司及子公司(统称“本集团”)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及咨询、物流贸易、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等业务。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截至2013 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1,233,754.15万股,公司注册资本为1,233,754.15万元。
(二)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情况公司的控股股东人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持7,566,245,500.占比61.33%。
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三)企业的基本经营业绩,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从本年度财务报告的有关信息,可以了解到,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78,959万元,增长21.16%。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034,466万元,同比增长19.88%。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及咨询、物流贸易、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等业务。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建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行业整体财务状况、主要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中国建造行业财务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整体财务状况1. 行业规模近年来,我国建造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值逐年攀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4%。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建造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2. 行业盈利能力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来看,我国建造行业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据统计,2019年建筑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2%,低于同期全国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
主要原因是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3. 行业资产负债率我国建造行业资产负债率较高,部分企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2019年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9%,较2018年上升0.5个百分点。
高资产负债率主要源于行业资金需求量大,企业为满足项目融资需求,大量举债。
三、主要企业财务状况1. 财务收入在我国建造行业,一些大型企业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财务收入规模较大。
以中国建筑为例,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
这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 财务利润尽管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但部分企业仍取得了较好的财务利润。
以中国中铁为例,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7亿元,同比增长14.1%。
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加大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提高项目效益等措施。
3. 资产负债率在主要企业中,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以中国建筑为例,2019年末资产负债率为70.5%,较2018年末上升0.9个百分点。
这表明,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需关注财务风险。
四、行业发展趋势1. 行业整合加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整合趋势明显。
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行业集中度。
杜邦分析体系下的中国中铁公司财务分析【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结合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将杜邦分析与中国中铁公司的财务分析相结合,更全面地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成长状况。
本文在财务分析中发现中铁公司处于健康发展中,但仍存在获利能力的提升空间,同时也发现资产使用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还针对其财务问题提出了有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杜邦分析体系上市公司中国中铁财务分析一、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局限性1、缺乏现金流量分析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体系核心,围绕利润指标进行分析,但缺乏现金流量分析。
现代企业处于开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现金流量在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要,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现金流量。
因此企业的财务分析应当将现金流量这一重要指标纳入其中。
2、经济技术指标反应不足当前经济环境下,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复杂性和完整程度都远远高于市场发展初期。
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且有助于正确把握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财务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等,而传统的杜邦分析难以反映出上市公司各财务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利于形成全面反映企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财务信息。
3、偏重短期财务成果传统杜邦分析体系以利润指标为核心,因而计算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分析偏重于短期财务成果,很可能导致管理层决策时的短视行为,使管理层有可能放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利的项目及投资等,而更愿意投资短期内能够带来盈利的项目。
但长期来看,这样将阻碍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发展。
二、上市公司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方法1、杜邦分析体系改进原则对上市公司而言,杜邦分析体系的缺陷体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按照财务管理与分析理论,应针对上市公司的特点,在原有指标体系基础上对主要因素进行合理调整和描述,结合上市公司的特点对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改进。
改进杜邦分析体系的最终目的在于将上市公司的核心指标纳入分析体系,以构建更加全面的分析体系,提高杜邦分析对公司财务反映程度,因此全面性是改进杜邦分析体系中最重要的原则。
@中国铁建近五年财务状况分析
1.利润回报分析
上图是中国铁建06年到14年的归属净利润柱状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铁建整体利润水平处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状态。
并且在“一带一路”的工程推动之下,其未来利润发展前景预计会一片向好。
当然,在机会多的情况下,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地自我提升才能获取一带一路工程的收益。
若是无法再竞争中达到自我提升不断进步只会得到更加悲惨的结局。
成长能力分析: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中国铁建的营业收入整体来讲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但是增长的速度并不稳定。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行业特性受到国家政策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造成。
同时其归属净利润的同比增站情况平均来讲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可见中国铁建的总体成本水平有所降低。
但总体来讲,中国铁建的未来成长能力还是不错的,毕竟在一带一路的工程号召下,机遇大于挑战,将会大大的有利于其发展。
盈利能力分析:
上图知中国铁建的资产收益率在10年到11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一增长源于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同时增
长。
在之后的11年到14年里,净资产收益率虽有波动但是波动不大维持在12%到14%之间。
总体上是属于比较稳定的。
同时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是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平,但是总体来讲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和行业中值,是营业成本过高导致其营业净利润过低。
中国铁建应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成本
1.技术革新,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其生产的直接成本。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4.0席卷全球。
而中国大部分产业还停留在
2.0,
3.0时代。
如若不采取技术进步与革新,必将落后与世界统一步伐。
2.加强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期间费用。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财务风险分析
两表对比可以看出,中国铁建的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中值的。
财务杠杆过高,会增加财务风险。
,应该在适当水平降低其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同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也是处于劣势的数据水平,建议其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保证财务安全,降低财务风险。
2.杜邦分析
2014/12/31
2013/12/31
2012/12/31
2011/12/31
2010/12/31
上图是杜邦分析相关指标的折线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资产收益率在10年到11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一增长源于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同时增长。
在之后的11年到14年里,净资产收益率虽有波动但是波动不大维持在12%到14%之间。
总体上是属于比较稳定的。
但是通过上图数据同行业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铁建的ROE与行业平均数据相比有略微的差距。
但是就其本身来讲是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之中。
究其与行业平均水平差距的原因。
从净利率可以看出中国铁建的营业净利润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和行业中值,是造成其ROE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从而可以得出该公司的财务杠杆较高。
营业成本过高导致其营业净利润过低。
中国铁建应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成本
1.技术革新,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其生产的直接成本。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4.0席卷全球。
而中国大部分产业还停留在
2.0,
3.0时代。
如若不采取技术进步与革新,必将落后与世界统一步伐。
2.加强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期间费用。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中国铁建的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都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均值。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则其资产周转越快。
同时中国铁建的权益乘数也是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和行业中值的。
财务杠杆过高,会增加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