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53.02 KB
- 文档页数:5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文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 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职业危害。
该行业主要从事橡胶制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包括橡胶制品的制造、橡胶制品的模具加工、橡胶制品的表面处理等工序。
这些工序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 例如化学物品的接触、机械设备的使用、工作环境的恶劣等因素都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 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预防职业危害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 化学物品的接触是橡胶制品加工业中的一大危害因素。
在制造和加工过程中, 工人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 例如橡胶制品中使用的溶剂、胶水等。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工人的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
因此, 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这种危害。
首先, 应该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 例如手套、面具和防护服等, 以防止化学物质对工人的直接接触。
此外, 还应该提供紧急处理设施, 例如紧急洗眼器和紧急淋浴器, 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清洗有害物质。
其次, 应该对工人进行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 使其了解橡胶制品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的特性和危害, 并学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此外, 应该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 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在超过安全限值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再次, 机械设备的使用也是橡胶制品加工业中的一大危害因素。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工人经常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 例如橡胶切割机、橡胶混炼机等。
这些机械设备如果使用不当, 可能会导致工伤事故。
为了预防这种危害, 首先, 应该对工人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使他们了解每台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 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 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 还应该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设置护栏和安全开关, 以防止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最后, 工作环境的恶劣也是橡胶制品加工业中的一大危害因素。
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 可能存在噪音、粉尘、高温等不良工作环境。
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橡胶制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确保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员工健康与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分析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与管理措施。
1. 风险识别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包括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化学中毒、噪声和振动危害、高温和低温伤害等。
2. 机械伤害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可能会导致员工受到伤害。
例如,未正确维护的切割机、压延机等设备可能会导致手部伤害、切割伤等。
为了预防此类伤害,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并提供适当的操作培训。
3. 火灾爆炸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如硫磺、炭黑等。
火灾爆炸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不当的储存和搬运等。
为了预防火灾爆炸,应建立健全的防火防爆制度,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并对员工进行消防培训。
4. 化学中毒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产生危害。
例如,长期暴露在橡胶浆料、硫磺等化学品中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
为了预防化学中毒,应加强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5. 噪声和振动危害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对员工的听力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粉碎机、混炼机等设备的运行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会导致员工听力下降、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噪声和振动危害,应采取隔声、减振等措施,并对员工进行相应的防护培训。
6. 高温和低温伤害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高温或低温环境,如硫化机、冷冻机等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导致工作环境温度异常。
高温和低温环境可能会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如中暑、冻伤等。
为了预防高温和低温伤害,应合理调节工作环境温度,并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以上就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后续将继续分析其他潜在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与管理措施。
以上内容为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左右。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种以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产业。
这个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
本文将从职业危害和预防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橡胶制品加工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常使用多种化学物质,例如橡胶助剂、溶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引发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肺功能异常等健康问题。
2. 噪声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噪声,特别是在橡胶混炼和橡胶挤出过程中。
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下,容易导致听力损伤、耳聋等问题。
3. 机械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设备多为机械设备,操作时需要接触旋转部件、压力设备等。
操作不慎可能会引发机械伤害,如手指夹伤、擦伤等。
4. 尘肺病危害:在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橡胶粉尘会随着空气漂浮,并被工人吸入体内。
长期吸入橡胶粉尘容易导致尘肺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针对以上职业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如下:1. 做好劳动防护:工人在进行橡胶制品加工时,应佩戴好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口罩、防护服等,有效防止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2. 加强通风设施建设:橡胶制品加工车间应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橡胶粉尘和有害气体,减少工人吸入的机会。
3. 做好噪声预防:通过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工人应佩戴好防噪耳塞或耳罩,避免噪声对听力造成损害。
4. 定期体检:工人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预防职业病。
5. 安全培训:对从事橡胶制品加工工作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橡胶制品加工业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但通过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危害对工人的伤害。
企业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同时加强监管,确保工人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确保职业卫生的有效管理,从而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二、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范围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范围包括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价、职业卫生监测、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三、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原则1. 预防为主:预防职业卫生危害,强调抓好过程控制,建立和完善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技术措施。
2. 综合管理:通过综合管理手段,强调从各个环节上进行职业卫生管理。
3. 依法治理:依法确立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
4. 安全第一: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橡胶制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 职业卫生评价: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工艺及环境进行职业卫生评价,评定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通过工程控制、行政控制、个体防护等措施,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3. 职业卫生监测: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监测体系,对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
4. 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对橡胶制品生产企业的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防护知识,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5.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对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保护。
6.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配备使用:对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进行配备和使用,确保职工的安全。
7. 职业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建立橡胶制品职业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职业卫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橡胶制品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橡胶制品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落实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措施。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模版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种以橡胶制品为主要生产对象的行业,包括橡胶制品的制造、加工、销售等环节。
在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的毒害、机械设备的伤害、噪声的危害等。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本文将从职业危害的种类、危害防护措施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模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种类1. 化学物质的毒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如胶乳、硫化剂、油剂等,可能产生一定的毒性。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对呼吸道、皮肤、消化系统等产生一定的损害。
2. 机械设备的伤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橡胶切割机、橡胶混炼机等,存在夹、割、磨等伤害风险。
误操作、设备故障或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机械设备可能导致手指、手臂、脚等部位的伤害。
3. 噪声的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如橡胶切割、橡胶混炼等过程中的机械噪声、设备震动噪声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损害、精神紧张、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4. 环境污染: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废弃物、废气、废水等,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也会对工作环境及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二、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1. 化学物质的毒害防护措施:(1)加强化学品管理,确保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等过程符合安全标准。
(2)采用替代品或尽量选用低毒、低挥发性的化学品。
(3)加强通风设备的设置,保持车间空气流通。
(4)劳动者必须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吸入、皮肤接触或食入有毒化学物质。
2. 机械设备的伤害防护措施:(1)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2)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培训,并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3)机械设备周围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并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隔离。
2024年橡胶制品有害物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橡胶制品市场,保证消费者健康安全,促进橡胶制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所有橡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胶鞋、胶囊、胶管、胶带等。
第三条橡胶制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不得含有任何有害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第四条橡胶制品有害物质管理工作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各地方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具体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有害物质的划分与限制第五条根据橡胶制品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种类和含量,将有害物质划分为以下四类:(一)限制使用物质:橡胶制品中不得含有此类物质;(二)有限制使用物质:橡胶制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三)有指示使用物质:橡胶制品中的含量应当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四)免审定物质:经过审定的无害物质,橡胶制品中的含量不受限制。
第六条限制使用物质和有限制使用物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七条有害物质的划分和限制应当充分考虑到生产工艺、消费者需求、环保要求等因素,确保科学合理。
第三章生产企业的责任第八条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第九条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把原材料采购关,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第十条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管,确保产品不受有害物质污染。
第十一条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定期对产品进行质量监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强化内部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职业素养。
第十三条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应当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样品。
第四章销售和使用环节的责任第十四条橡胶制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所销售的橡胶制品质量安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行业,主要生产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塑料薄膜、塑料包装袋等。
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橡胶和塑料制品厂所产生的危险因素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详细介绍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措施。
一、危险因素辨识1.化学危险物质橡胶和塑料制品厂所用的化学原料和产品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氯化物、硫化剂等。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造成头痛、嗜睡、嗜眠、神经系统损害等职业病。
2.物理危险因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高温加热、注塑成型、切削加工等作业。
这些作业会产生火灾、爆炸等物理危险因素。
3.机械危险因素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压制、挤出和模塑等机械作业。
这些作业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机械伤害等危险因素。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疲劳驾驶、缺乏安全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1.采用安全生产技术橡胶和塑料制品厂应采用安全生产技术,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化学、物理和机械危险因素的影响。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危险因素的设备,应进行权威检测和维护。
2.开展安全培训橡胶和塑料制品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要进行职业病防护和废气处理等专业培训。
3.遵守安全规定橡胶和塑料制品厂所在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都需要遵守。
操作人员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安全措施,例如佩戴防护装备、使用通风设备等。
4.做好应急准备橡胶和塑料制品厂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设备和物质,如灭火器、安全防护器材等,应在首要时刻得到妥善使用和保养。
结论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消除是一种相互关联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及及时掌握危险因素,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工程中危险因素存在较为普遍,但这些危险因素大多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安全技术手段来控制。
橡胶加工企业安全操作规程橡胶加工企业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企业,涉及到多项危险因素,如机械设备、人员操作、化学药品等。
为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一、橡胶加工企业作业安全规范1.1 员工着装1.穿戴劳动保护服,如工作服、安全鞋、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长发及长指甲的员工需将头发束起来,保持指甲清短,以免危及安全。
1.2 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1.操作机械设备前,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正常,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操作。
2.确保设备周边及工作区域清洁、整齐,避免危险品堆放。
3.在操作设备前,需要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安全门、紧急停车设备等。
4.禁止将手、头等放置于设备各部分之间,以免造成伤害。
5.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操作,切勿随意调整和更改设备参数。
1.3 化学药品的安全操作规范1.明确化学药品的危险级别,加强危险品存放、使用与处置的管理。
2.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区域前应穿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例如化学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操作前应熟悉化学药品的性质、特征、危险程度以及防护方法,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人身危险及设备损坏等事故。
二、应急处置规范2.1 设备突发故障处理1.确认设备突发故障的性质、范围以及影响后,需立即停机并进行设备维修。
2.在维修过程中应将设备电源断开、机械零件卡扭之前必须切断电器电源和气源等供能源。
3.维修人员需穿戴好相关的安全防护装备和安全带等安全保护设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2 日常事故处理1.如因操作不当、机械问题等任何原因造成人员受伤或安全事故,应立即停止工作,清除现场,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2.在事故处理时,尽可能保护现场证据,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执行。
三、橡胶加工企业安全责任3.1 企业安全责任体系1.建立企业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
2.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种涉及到橡胶材料加工的行业,主要包括橡胶制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虽然这个行业在推动现代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职业危害。
本文将对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物质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化学物质,如橡胶溶剂、粘接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如对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刺激、过敏等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中毒。
此外,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还可能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硫化氢,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2. 物理因素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震动,对工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产生损害,还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和全身性疾病。
此外,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动力学因素,如气压,对工人的身体产生冲击和挤压的危害。
3. 机械因素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橡胶切割机、橡胶压制机等。
这些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刀具损伤、机械挤压、机械碾压等。
此外,操作者在操作这些设备时还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引发肌肉劳损和骨关节疾病。
4. 环境因素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废液等,对工作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皮肤等产生损害,还可能引发一些职业病,如橡胶皮炎、橡胶工人职业哮喘等。
为了预防和减少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应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工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2. 合理设计工作场所:对橡胶制品加工车间进行安全设计,合理设置通风设备,保证工作区域的通风和排风,减少化学物质和粉尘对工人的危害。
同时,还应对噪音和震动进行控制,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2023年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重要产业。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橡胶制品加工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职业危害问题。
本文将从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方面展开阐述。
一、职业危害1.化学物质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包括溶剂、染料和添加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工人的皮肤、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中,容易引发皮肤炎症、呼吸道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
2.机械伤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操作需要工人接触各种机械部件,存在被夹挤、碰撞、扭伤等安全风险。
3.火灾和爆炸:橡胶加工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可燃物和易爆物,如溶剂和油漆等。
一旦燃烧或引发火灾和爆炸,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噪声危害:橡胶加工设备的运转会产生噪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会导致听力受损和其他健康问题。
二、预防措施1.化学物质危害的预防:(1)替代:优先选择无毒、低毒或无害的化学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2)工艺控制:采取适当的工艺控制措施,如密封、通风和废物处理等,减少化学物质的释放和接触。
(3)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工作服、手套、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工人暴露于化学物质的风险。
2.机械伤害的预防:(1)设备保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及时检修和更换磨损的机械部件。
(2)操作规范:制定和执行操作规范,减少人为错误引发的事故。
(3)培训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火灾和爆炸的预防:(1)火灾风险评估:对橡胶加工过程中的火灾隐患进行评估,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火灾。
(2)火灾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确保消防设备和消防人员的配备和维护。
4.噪音危害的预防:(1)噪音控制:合理选择和摆放噪音控制设备,采取隔音和吸音措施,降低噪音水平。
(2)个体防护:为工人提供耳塞、耳罩等防护装备,减少噪音对个体的影响。
橡胶厂工人可能接触哪些危害因素
前道溶胶可能存在危害:溶剂汽油、苯系物等
配料环节:炭黑粉尘、氧化锌粉尘等
称药环节:各种化学助剂、防老剂等等,这些物质往往有恶臭,部分是致癌物质,但是检测手段和限值都没有的压延环节:高温、噪声
硫化环节:高温、硫化氢、二氧化硫(硫化物基本上测不出的,笔者去的企业工艺比较先进的)
后道去毛刺等环节:粉尘、噪声
难点:橡胶加工中使用到的那些化学助剂像吲哚类、杂环类物质,有毒的,问题是识别和检测都有问题的。
笔者做过橡胶生产硫化工艺车间的检测,其它环节没有检测过.硫化车间,当时检测了二氧化硫、硫化氢、高温和噪声,顺便检测了一下苯系物。
结果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基本上没有检测到,反而苯却检测出来了,且超标。
后经调查才知道,原来在硫化工序中会用到一种叫脱模剂的化学品,便于橡胶从模具上脱离下来。
橡胶制品行业的人身安全与危险防护橡胶制品行业是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涉及的产品的种类繁多,如轮胎、胶鞋、橡胶管等。
然而,这个行业也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对橡胶制品行业的人身安全与危险防护进行分析。
橡胶制品行业的危险因素机械伤害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大型机械设备,如压延机、硫化机等。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机械伤害。
此外,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高温高压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如硫化过程。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有毒有害物质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硫磺、橡胶添加剂等。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噪音和振动橡胶制品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振动。
长时间暴露在噪音和振动环境下,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危险防护措施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护:机械伤害防护1.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高温高压防护1.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如隔热服、手套等。
2.加强通风散热,保持工作环境温度适宜。
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有毒有害物质防护1.为工作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2.加强通风设备,降低有害物质浓度。
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噪音和振动防护1.为工作人员提供隔音耳塞等防护装备。
2.加强设备隔音降噪措施,如安装隔音罩等。
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听力检查。
橡胶制品行业的人身安全与危险防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只有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在下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其他方面的内容。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本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制造业,涉及到橡胶制品的生产和加工工作。
然而,这个行业也存在一些职业危害,如化学物质接触引起的中毒、机械伤害、噪音和振动引起的职业病等。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橡胶制品加工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本,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一、化学物质接触引起的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本1.1 职业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化学物质,如橡胶液、溶剂、粘合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职工的健康产生危害,如皮肤刺激、过敏反应、呼吸系统疾病等。
1.2 预防范本:(1)使用替代品:优先选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替代品,减少对职工的危害。
(2)合理储存和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储存要求储存化学物质,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食和储存食品。
使用化学物质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职工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3)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让职工在接触化学物质时能够做好防护。
(4)培训和教育:定期对职工进行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二、机械伤害引起的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本2.1 职业危害:橡胶制品加工涉及到许多机械设备,如橡胶挤出机、压延机、模具机等。
在操作这些机械设备时,如果不小心可能导致职工的机械伤害,如手指被夹伤、手臂被撞伤等。
2.2 预防范本:(1)机械设备安全: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排除隐藏的安全隐患。
(2)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要求,培训职工熟练操作机械设备。
(3)个人防护措施: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安全帽、护目镜等,让职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能够做好防护。
(4)培训和教育:对职工进行机械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三、噪音和振动引起的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本3.1 职业危害: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设备噪音和振动可能会对职工的健康产生危害,如听力损害、神经系统病变等。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范本橡胶制品加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制造业,但它也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
本文将介绍橡胶制品加工业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以提高从业者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一、噪音危害及预防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损伤。
为了预防噪音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生产车间设置隔声设备,减少噪音的传播;2. 采用低噪音的设备和机器,减少噪音源;3. 配备耳塞、耳罩等听力防护装备,保护听力;4.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化学物质危害及预防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如溶剂、接触胶等,可能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化学物质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使用替代品,选择无毒、无害的替代化学物质;2. 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保持室内空气流通;3. 戴好防护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4. 防止溅入眼睛和皮肤,及时冲洗受到污染的部位;5.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发现早期问题,及时处理。
三、机械设备危害及预防橡胶制品加工涉及到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不注意安全可能会导致机械伤害。
为了预防机械设备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定;3. 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4.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等;5. 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增加工人的警觉性;6. 及时清理机械设备周围的杂物,防止事故发生。
四、体力劳动危害及预防橡胶制品加工需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长期劳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为了预防体力劳动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定期进行体检,保持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防止过度劳累;3. 配备合适的劳动工具和设备,减轻体力劳动强度;4. 进行体力劳动前进行热身运动,预防运动损伤;5. 加强营养补充,保持体力储备,提高身体抵抗力。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橡胶制品业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简易版橡胶制品业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一)、橡胶配料按照配方,将橡胶及各种橡胶配合剂进行配制,以供橡胶的塑炼、混炼工序使用。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炭黑粉尘、有机粉尘、氧化锌、高温。
(二)橡胶混炼塑炼后的胶内加入配料中的促进剂、氧化剂、硫化剂等,然后在开放式炼胶机或密炼机等混炼设备上制备混炼胶。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炭黑粉尘、有机粉尘、氧化锌、高温。
(三)橡胶制浆将切成小块的塑炼胶或混炼胶与配合剂、溶剂按比例放入搅拌机制成胶浆。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氨、苯、甲苯、二甲苯、汽油、甲醛。
(四)浸胶刮浆用浸胶机或刮浆机,将橡胶骨架材料的纤维织物、线绳表面浸渍或刮上一层很薄的处理剂或浆料。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汽油。
(五)橡胶喷浆在橡胶制品骨架上喷上以胶水氨液、甲醛、汽油等混合溶剂制成的乳胶浆。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氨、汽油、甲醛。
(六)橡胶成型根据产品要求,以手工或机械方法,将上浆后的织物加工成所需形状。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滑石尘、苯、甲苯、二甲苯、汽油。
(七)橡胶硫化塑性橡胶经过加热、加压一定时间,在混入其中的各种配合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橡胶分子产生交联,由线性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
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毒性危害及预防摘要:丁腈橡胶(NBR)因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热性,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汽车工业和建筑等领域。
NBR在氧气、臭氧、光或金属元素的作用下会发生性能下降现象,俗称老化,因此延缓或防止NBR的老化显得尤为重要。
防老剂的研制也成为合成橡胶生产工艺中一门重要的技术。
但是橡胶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大量毒性危害物质,为此,需要做好防护措施。
关键词:丁腈橡胶;胺类防老剂;酚类防老剂;复合型防老剂1橡胶生产过程的毒物在橡胶生产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到多种有毒物质,其危害使工人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伤。
使工人在生产中产生心理压力以致降低生产效率。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环境。
如氯化氢、二氧化硫等在常温下呈气态污染空气。
一些沸点低的物质是以蒸汽形态污染空气的,如作为粘合剂的苯、乙醚、汽油、醋酸乙醋等。
弄清楚生产性毒物以什么形态存在,对了解毒物进人人体的途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采集空气样品,测定毒物浓度都有重要意义。
在橡胶生产过程中,常用的配合剂有硫化剂、防老剂、促进剂、增塑剂(软化剂)、溶剂等。
他们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2.多环芳烃危害及防治2014年起国内逐渐掀起并持续渐大了“毒跑道”飓风。
为防范“毒跑道”,各地相继出台新标准,将公众的视线逐渐引导到各新标准所增设的18种多环芳烃(以下简称“PAH”)的检测项及其毒性上。
因对PAH单质纯品的毒性已有动物和人群统计病例作为事实依据,人们并不质疑PAH单质纯品的毒性及其对人体的有害性,特别是近来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简称“REACH 法规”)中所最新提及的8种以及国内各地相继出台塑胶跑道新标准所限的18种PAH。
在国内炭黑及橡胶业界,过去对PAH不甚了解,从其切身感受和职业病的统计看,更多的是受到粉尘、噪音和各种软化剂中所散发的有机挥发物VOC的急慢性伤害。
他们觉得自身在行业中所接触的含有PAH的物料皆非PAH纯品,对照媒体对PAH的毒性宣传,他们的认知似乎存在着差异。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
害和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摘要?
近两年我国橡胶制品行业种类繁多,各项制品发展呈上升趋势。
随着橡胶行业的迅速发展,由于橡胶的生产经过多种程序,加工过程中有很强的化学气味和大量的粉尘,不由得让人想起职业病的危害,经调查研究发现从业人员确实有职业病例的出现,如何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而又保证身体健康,是大家关注的课题。
从业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哪方面的危害以及会患哪类职业病。
最后怎样做好自我保护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病
前言?
橡胶制品以橡胶为基本原料,加入炭黑、促进剂、防老剂等配合剂和骨架材料,经过物理和化学加工而制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橡胶制品加工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据统计,中国橡胶厂的数量已从1949年的629家增加到如今的60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6o多万人。
从业人员不断增多,但随之而来的职业危害也不容忽视。
橡胶加工是污染较重的行业,炭黑等粉体材料带来的粉尘污染、混炼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和伤害,硫化场地出现的烟雾弥漫、成型现场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人体中毒等,都是发达国家橡胶厂难以立足而向外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劳动资源丰富,工资低廉(相当于国外的1/10~1/20),加上我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倾斜,使世界各大橡胶企业纷纷前来投资
设厂。
目前,在我国的橡胶制品加工厂星罗棋布,且多为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
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作业强度大,劳动条件较为恶劣,加上橡胶加工生产工序多,机械设备繁杂,从业人员大多素质较低,而且上岗前均未经过培训,缺乏职业卫生知识等,从而使橡胶加工业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职业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1橡胶制品加工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1.1粉尘危害
粉尘是橡胶制品加工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原料的运输、粉碎、干燥、筛选、配料、塑混炼等岗位中都有大量的粉尘飞扬。
众所周知,橡胶制品加工业所需的粉体助剂,其粒子越细,对分散越有利,也易飞扬弥漫,往往成为防尘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国外对A级无机填充材料TLV规定为10mS/m,但当大气中的粉尘实际浓度达到这一水平时,人已难以承受[1]
橡胶加工工艺分析,其主要产尘作业岗位有破碎、配料、开炼、密炼等4类。
从粉尘组分来看,橡胶制品加工业的粉尘成分较复杂,其中,破碎岗位粉尘有古马隆、石蜡、再生胶、硫磺等;配料岗位粉尘有炭黑、碳酸钙、促进剂、防老剂等;开炼、密炼岗位粉尘几乎包括了上述各类成分。
岳智勇对北京化工集团公司属下几家橡胶制品企业作业现场粉尘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到的270个粉尘样本多以混合尘形式存在,单一成分的粉尘样本较少[2]体来说,除了混合粉尘外,橡胶制品加工业的粉尘以矽尘,炭黑和滑石粉居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较大。
我国中小型橡胶企业一般采用人工开包、配合、投料,劳动条件也较差,很多作业现场可以看到,车间物料无序堆放,积尘清扫困难,设备上和地上积尘清扫不及时,易造成二次扬尘;设备老化,密封性能不佳;通风除尘设备不配套或安装不合理;违章操作,擅自拆掉密封挡尘板:这都是造成粉尘浓度超标的原因。
很多橡胶加工厂空气中含尘浓度高达400mS/m[3]?斌对广州市化工、橡胶行业42个厂企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调查与分析中发现,所测的242个测尘点中,超标点65个,点超标率为26.86%(其中I级危害占75.38%,II级危害占15.38%,Ⅲ级危害占7.69%,IV级危害占1.54%[4])。
从不同种类生产性粉尘的超标及其危害程度来看,对人体危害性越大的粉尘,超标率越高,其危害级别也较大。
如矽尘作业点超标率为74.36%(其中Ⅱ、Ⅲ级危害占48.28%),石棉尘作业点超标率为50%(其中Ⅱ、Ⅲ级危害占100%),滑石尘作业点超标率为39.13%(其中Ⅱ、Ⅲ级危害性占29.63%),铸造尘作业点超标率为35.29%(其中Ⅱ、Ⅲ级危害占66.67%)?。
李文勇等对某橡胶制品加工厂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也发现,该厂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各测点粉尘浓度为18.9—42.3ms/m,平均30.2ms/m。
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3ms/m的6.0—12.6倍。
粉尘分散度5m以下占83.8%~92.7%。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7.6%一9.5%,平均8.5%。
由此可见,橡胶制品加工业的粉尘超标情况极为严重。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不仅对上呼吸道有影响,且能引起矽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等疾病,已成为危害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
一。
此外,还能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危害人体,例如由于粉尘粒径小,在空气中能长期滞留,吸附空气中水蒸汽和各种有害气体而形成烟尘、飘尘,它们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氧化物,在其氧化作用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转化为相应的酸。
这些飘尘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
再例如,粉尘联合吸烟这一危害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肺癌的发病率[6]
1.2毒物
橡胶厂许多工序工人都接触溶剂,主要有汽油、苯、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和氯苯(某些品牌粘合剂)等,在半成品或成品干燥过程中产生溶剂挥发气而使工人受到伤害。
橡胶制品生产车间空气中溶剂的控制标准(ms/m):苯和甲苯 1.3噪声
橡胶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振动、撞击所产生的噪声,使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例如导致耳聋、高血压、中枢神经受损等。
按照国家标准GBJ87—85《工业企业厂区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规定,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限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