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 格式:docx
- 大小:30.46 KB
- 文档页数:11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介绍时间:2016-04-14 15:13来源:广东正明检测作者:小蒋点击:113 次家具生产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家电制造业:有机溶剂类毒物(存在于喷涂工艺)、金属烟、尘、雾(存在于焊接、点焊、切割、打磨等工艺)、噪声。
涂料、胶合剂生产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制鞋、皮革加工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五金电镀业:重金属、酸类、碱类、粉尘、噪声。
电子生产业:重金属(主要是铅)烟、尘、雾、(存在于焊接、点焊等工艺)、有机溶剂类毒物、噪声。
玉石加工业:粉尘、噪声。
蓄电池业:重金属(主要是铅)烟、尘、雾(存在于焊接、点焊等工艺)、噪声。
玻璃、灯饰生产业:粉尘(存在于打磨、切割、修边等工艺)、噪声、高温。
陶瓷生产业:粉尘、噪声、高温。
玻璃工艺店:粉尘(存在于打磨、切割、修边等工艺)、噪声。
石材工艺店:粉尘(存在于打磨、切割、修边等工艺)、噪声。
水泥、石膏等工艺品制造业:粉尘、噪声。
建筑业:烩尘、噪声、高温塑料业:粉尘、塑料裂解气、噪声。
轧钢业:噪声、高温、金属尘、放射线。
纺织服装业:有机溶剂毒物、噪声、粉尘。
箱包业:有机溶剂类毒物、粉尘、噪声。
医药制造业:有机溶剂类毒物(存在于喷涂工艺)、噪声、金属尘。
石材、破璃加工业:粉尘、噪声。
五金加工业:粉尘、电焊烟尘、噪声。
印刷业:有机溶剂类毒物、其他粉尘、噪声。
加油站:苯、溶剂汽油。
所有存在焊接、点焊工艺的行业:电弧光、金属烟尘。
注:有机溶剂类毒物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苯、二甲苯、酯类(乙酯、丁酯)、酮类(丙酮、丁酮、环已酮、异佛尔酮)等,其他因原材料不同可能含有苯、正已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TDI等危害严重危害物质。
广东正明检测机构工作场所检测项目共有92个小项目。
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共有53项:化学有害因素5项,金属类15项,非金属类8项,有机类17项,粉尘类5项:物理有定因素8项。
合计重项目有48项:一般项目有5项。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在不同的行业中,存在着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行业及其主要职业病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的介绍。
一、矿山行业1. 煤矿工人:煤尘导致煤工尘肺病的发生,应采取化学防尘剂、通风系统等措施进行预防。
2. 金属矿山工人:金属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危害因素导致肺癌、中毒等职业病,使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是必要的。
二、化工行业1. 化工工人:接触化学物质导致中毒、皮肤疾病等职业病,使用防护服、防护手套、呼吸器等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2. 印刷业工人:油墨和溶剂蒸气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害,应注意通风、戴口罩等防护。
三、农业行业1. 农民工人:接触农药、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皮肤疾病等职业病,应注意戴口罩、防护服等措施。
2. 渔民:长期暴露在水中易导致皮肤、眼睛疾病,注意穿着防护服、戴护目镜等。
四、建筑行业1. 建筑工人:长期吸入石尘、施工噪声等导致尘肺病、聋等职业病,应戴口罩、耳塞等防护设备。
2. 钢筋工人:长期负重、重复性动作导致慢性劳损,应适当安排工作时间,进行休息和体育锻炼。
五、医疗行业1. 护士:长时间站立、接触病原体导致背痛、感染等职业病,应注意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佩戴防护衣、手套等。
2. 医生:长时间工作导致忧郁症、疲劳等职业病,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六、电子行业1. 电焊工人:气体、粉尘、辐射等导致职业病,应注意戴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2. 半导体工人:化学药剂、有害气体等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七、食品行业1. 厨师:长时间高温环境、油烟、重体力劳动导致中暑、皮肤病等职业病,应注意戴防护帽、口罩,加强体育锻炼。
2. 食品加工工人:长期接触化学添加剂、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等职业病,应注意戴手套、口罩等。
在以上行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只是一部分,每个行业和岗位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2024年职业病危害总结
2024年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射性危害:随着核能发展的推进,核工业、医疗行业等与辐射相关的工作岗位会增加。
而长期接触辐射可能引发各种职业病,如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等。
此外,核事故的发生也会导致大范围的辐射污染,对从业人员和周边居民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2. 化学物质危害: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从业人员长期接触各种有毒化学品的风险增加。
职业病主要包括职业性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疾病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在工作环境中释放出有害气体、粉尘或接触皮肤,对工人的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3. 粉尘危害:一些行业或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如石矿加工、建筑施工等。
长期接触粉尘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矽肺病等。
这些职业病常常难以及时发现,对从业人员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4. 职业性应激和心理疾病:随着工作强度的增加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职业性应激和心理疾病在职场中逐渐增多。
这些疾病可能表现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会严重影响从业人员的生活和工作。
为了减少职业病的危害,政府和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个人防护设备,加强职工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职业病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从业人员也要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的职业病。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导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不同行业出现了不同的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各行业需要重视职业病防护工作。
本文将介绍2024年常见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
一、制造业1. 噪声危害制造业中常常会产生高噪声环境,比如机械设备的运转和金属冲压过程中的噪声。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受损、耳鸣等职业病。
为了防护这种危害,制造业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噪声监测,采取技术措施降低噪声;-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 为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人进行定期听力检查。
2. 化学物质危害制造业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比如有害气体、重金属等。
化学物质的暴露可能导致中毒、肺部疾病等职业病。
为了防护这种危害,制造业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引入低毒或无毒替代品;- 加强通风设备的设计和使用;-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面具等。
3. 粉尘危害制造业中的粉尘(如切削金属、打磨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比如呼吸系统疾病。
为了防护这种危害,制造业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粉尘监测和控制,如设置排风系统;-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 对暴露在粉尘环境下的工人进行定期健康检查。
二、建筑业1. 有害物质危害建筑业中使用的材料和工艺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比如铅、石棉等。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导致中毒、肺部疾病等职业病。
为了防护这种危害,建筑业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无害或低有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 强化物质的储存和处理措施;-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口罩等。
2. 高温危害建筑业中的一些工作环境可能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比如在夏季施工期间。
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中暑、热衰竭等职业病。
为了防护这种危害,建筑业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高强度工作;- 加强对工人的防暑教育和培训;- 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设施,如通风、遮阳措施。
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常见的职业病有很多种类,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存在不同的职业病。
下面将根据行业分类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病。
一、医疗行业1. 职业性呼吸道病:医生、护士等长期接触病人和医疗废弃物,容易感染结核、肺癌等呼吸道疾病。
2. 医源性感染:医护人员与病人长时间密切接触,易感染各类疾病,如流感、传染性肝炎等。
3. 其他职业性病患:久站久坐导致骨骼、肌肉疼痛,经常接触化学物品引发皮肤过敏。
二、建筑行业1. 尘肺病:建筑工人长期暴露在灰尘和石棉中,容易造成呼吸道和肺部疾病。
2. 职业性听力损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如高声音机械设备的运转声,容易导致听力损害。
3. 皮肤病:接触化学物质、水泥等有害物质,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湿疹等皮肤病。
三、办公行业1. 颈椎病:长期久坐不动,使颈椎处于一个姿势,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2. 腰椎间盘突出:长期久坐不动,导致腰椎受到不必要的压力,容易患上腰椎间盘突出症。
3. 视力疲劳: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出现眼干、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四、农业行业1. 肌肉损伤和关节炎:长期重体力劳动,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炎的发生。
2. 中毒: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长期暴露,容易患上中毒症状。
3. 高温中暑: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受到中暑的危害。
五、采矿行业1. 职业性肺病:长期接触煤尘、金属尘或放射性物质等,易患肺尘病、铀矿尘肺等疾病。
2. 听力损害:长期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耳聋。
3. 事故伤害:采矿行业的作业环境危险,容易发生事故伤害。
六、化工行业1. 中毒: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容易导致中毒。
2. 职业性皮肤病:长时间接触腐蚀性物质,容易导致皮肤病。
3. 呼吸道疾病: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七、交通运输行业1. 职业性颈部损害:长期驾驶、操作车辆容易导致颈椎不适和颈椎病的发生。
2. 职业性听力损害:长时间接触噪音,如飞机引擎声、汽车喇叭声等会导致听力损害。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常见行业指机械制造业、焊接作业、电镀业、塑料业、制鞋业、印染业、造纸业、家具业、水泥业、电池业等,这些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这些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工业声场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金属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粉尘。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为铸造。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也可逸散粉尘。
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分主要是氧化铁,其他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
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
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汽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
锻工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
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
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
常见工厂企业的职业危害都有哪些1、鞋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正己烷、苯多存在于用作粘合剂的胶水中,工人长期接触极可能会引起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2、玩具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玩具厂用到的一些油漆中含苯、铅,容易引起苯中毒、铅中毒。
用三氯乙烯、正己烷、天拿水(含苯)作为清洗剂,易引起三氯乙烯中毒、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用含有二氯乙烷的胶水作粘合剂则引起二氯乙烷中毒。
玩具制造多有噪音,易损伤听力。
3、宝石加工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切割、雕刻、抛光、打磨等工序接触粉尘,易引起尘肺病中的矽肺。
4、电子厂容易出现哪些职业病焊锡工人易患铅中毒,清洗电路板用到白电油(含正己烷)、三氯乙烯、或天拿水,易引起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苯中毒。
一些电子产品中含铅、汞、镉等金属,可能会引起铅中毒、汞中毒、镉中毒。
5、皮具、皮件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有些皮具厂用含苯、正己烷、二氯乙烷的粘合剂,容易引起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
6、印刷厂容易出现的职业病用白电油、汽油、天拿水作清洗剂,清洗印刷机器的油墨和印刷品,引起正己烷中毒、汽油中毒、苯中毒。
7、五金厂常出现的职业病打磨、抛光产生的粉尘引起尘肺。
使用三氯乙烯、天拿水、白电油清洗产品,引起三氯乙烯中毒、苯中毒、正己烷中毒。
8、玻璃厂常出现的职业病制造玻璃要用到二氧化硅(沙子) 作为原料,吸入粉尘会引起矽肺。
9、陶瓷厂常出现的职业病陶瓷厂以陶土为原料,长期吸入这些粉尘极易引起陶工尘肺。
烧制陶瓷温度很高,夏天易引起中暑。
10、纸箱厂常出现哪些职业病纸箱厂通常用到胶水作粘合剂,这些胶水中含苯,有臭味,并且易引起苯中毒。
11、集装箱厂常出现的职业病电焊、喷漆工人易患电焊工尘肺,焊条含铅、锰,还会引起铅中毒、锰中毒。
喷漆含苯,很容易引起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肿瘤)。
喷砂、打砂还会引起尘肺中的矽肺。
集装箱所用铁板要经过打磨、冲压,在此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噪音,使听力下降,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
12、纺织行业易出现的职业病高温高湿环境危害;用眼紧张导致视力减退;使用可致癌的苯胺染布、印花,在干燥和蒸化过程中也会接触苯胺类染料。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文在不同的行业中,不同的职业病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各行业都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行业和主要职业病,以及它们的防护范文。
1. 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噪声聋、振动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采取有效的尘肺病防护措施。
对于施工现场的尘埃、石棉等有害物质,应该使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防尘面罩、防尘服等,同时也要进行定期清洁和通风,减少尘埃的产生。
其次,要对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建筑现场,噪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用防噪音的设备和措施,如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对产生噪音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以减少对工人的危害。
此外,还需要针对振动病进行预防。
振动病是由长期受到振动刺激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在使用振动工具时,应该采取缓冲措施,如使用防震手套、减振垫等,降低对手部的振动刺激。
2.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化学中毒、皮肤疾病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做好防护用具的使用。
对于接触有害化学品的工人,应该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接触。
其次,要加强化学品管理。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化学品的科学使用,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职业病问题。
3. 社区服务行业在社区服务行业,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工作性疾病、职业失聪等。
为了预防这些职业病的发生,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的防护工作: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社区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我们应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减少工作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本1. 工业制造业工业制造业是一个常见的行业,其中包括金属加工、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
在这些行业中,存在许多与机械操作和有害物质接触相关的职业病危害。
首先是噪声对工人的危害。
在金属加工和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机械设备的运作产生的噪声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因此,工人需要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设备,降低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其次是震动对工人的危害。
在振动工具操作过程中,工人的手臂和整个身体会受到震动的影响,从而导致神经、血管和骨骼的损伤。
为了减少这种危害,工人需使用带有减震功能的手套和腰带,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另外,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中,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有机溶剂和铅。
工人需要佩戴呼吸器和防护眼镜等装备,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系统和眼睛。
2. 采矿业采矿业是一个危险性较高的行业,其中采煤、金属矿和石油等行业尤为突出。
这些行业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包括煤肺、矽肺和柴油机尾气中毒等。
煤矿工人长期暴露在煤尘环境中,易患上煤矽病(也称为煤工尘肺),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受损。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煤矿需要增强通风设备,提供适当的防护面具和服装,并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
金属矿工人则容易接触到二氧化硅粉尘,引发矽肺病。
为减少这种危害,金属矿的防护措施包括提供湿式装卸设备,佩戴适当的防护面具和手套,并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石油矿工的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减少这种危害,石油矿需要改进通风设备,提供防护面具和呼吸器,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和燃油质量。
3. 医疗保健业医疗保健业是一个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和护理的行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职业病危害,如传染病和职业性创伤。
传染病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严格的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勤洗手,并定期接受疫苗接种。
职业性创伤主要包括刀伤、针刺伤和跌倒等。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范本一、建筑行业1. 主要职业病危害:a. 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建筑行业常常存在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工人容易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如职业性肺病、尘肺等。
b. 职业性皮肤病:建筑行业工人常常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湿度较高的环境,容易造成职业性皮肤炎、皮炎等。
c. 职业性耳聋:建筑行业常常存在噪音污染,长期受到噪音刺激容易导致职业性耳聋。
d. 骨骼疾病:由于长期承受重物扛举、姿势不当等工作方式,建筑行业工人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2. 防护措施:a. 确保良好的通风设施,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累。
b.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服等,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c. 根据建筑现场环境的不同,提供合适的防护手套、防护靴等,防止有害物质对皮肤的侵害。
d. 控制噪音源,减轻噪音污染对工人的影响,提供合适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e. 加强岗位培训,教育工人正确的姿势和工作方式,减少对骨骼的损伤。
二、化工行业1. 主要职业病危害:a. 中毒:化工行业常常接触到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工人容易受到中毒的危害,如重金属中毒、化学品中毒等。
b. 职业性皮肤病:由于工人接触到各种化学品,容易造成职业性皮肤炎、皮炎等。
c. 职业性肺病:化工行业存在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工人容易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如尘肺、硅肺等。
d. 职业性眼病:化工行业中常常存在有害的光线、颗粒物等,工人容易受到眼部损伤的危害。
2. 防护措施:a.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化学品危害的不同,提供酸碱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b. 加强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c. 提供眼部防护装备,如护目镜、眼镜等,减少对眼部的损伤。
d. 提供洗眼设备、清洗剂等,能够及时清洁眼部,防止化学物质对眼部的损伤。
e.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三、医疗行业1. 主要职业病危害:a. 感染:医疗行业工作者接触到各种病原体,容易受到感染的危害。
常见行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V1以下为文章正文: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或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或处于特殊职业环境中所致的慢性、顽固性疾病。
在不同的行业中,职业病的危害各不相同。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常见行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1. 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中,常常涉及到高空作业、振动作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等情况,这些都容易导致工人出现职业病。
其中,最为常见的职业病是尘肺病和噪音性听力下降。
为了防止职业病的产生,建筑企业应该对工人进行相关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并加强工作环境的管理。
2.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中,工人长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之下,如有机物、重金属等,容易导致肺部疾病、中毒以及皮肤病等职业病。
此外,具有爆炸隐患的化工产品也会对工人安全带来威胁。
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有害物质防护措施,让工人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3. 医疗行业医疗行业中,医护人员常常接触各种病毒、细菌,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
此外,长期的熬夜加班,也会导致身体疲惫、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健康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护意识,落实相关的职业防护措施。
4.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中,工作强度大,加班常有,这也增加了职业病的风险。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劳动强度过大、视力下降、颈椎病等。
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健康宣传和健康管理,在工作中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休息时间,减轻员工工作压力。
职业病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往往会在显现症状之前已经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职业病的防护意识,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积极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职业病的产生。
2023年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行业中出现的职业病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职业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2023年常见行业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建筑行业1. 尘肺病尘肺病是建筑行业中常见的职业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吸入粉尘颗粒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防尘口罩、戴防护眼镜、做好通风等。
2. 高温作业引起的中暑和热射病高温作业环境下容易引起中暑和热射病,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通风设备、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等。
3. 职业性脊柱疾病建筑行业工人长期承受重体力劳动,容易引起脊柱疾病。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具、加强工人体质训练、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等。
二、制造业1. 噪声引起的聋哑病制造业中常见的噪声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严重时可能导致聋哑病。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防噪音耳塞或耳罩、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加强安全教育等。
2. 化学品中毒制造业常用的化学品对工人的身体有害,容易引起中毒。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加强化学品使用安全教育等。
3. 镉中毒在电子制造业和电池制造业中,接触镉的工人容易出现镉中毒。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防护手套和面罩、加强工作场所的清洁和通风等。
三、医疗行业1. 医疗废物处理引起的感染风险医疗行业中处理废物的工作人员容易接触到各类病原体,容易引起感染病。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定期检测等。
2. 放射性物质危害医疗行业中使用放射性物质进行诊断和治疗,容易引起辐射危害。
防护措施包括提供防护服、使用防护器材、加强辐射防护培训等。
3. 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医疗行业工作者长期面对疾病和死亡,容易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防护措施包括建立职业心理健康机制、组织心理辅导和培训等。
四、农业行业1. 农药中毒农业行业中使用农药的工人容易接触到有害化学物质,引起中毒。
常见行业职业危害风险分析 1. 煤炭开采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 . 露天矿石开采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矿石开采二、荒料加工三、矿石加工四、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 啤酒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生产工艺二、辅助工程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4.碳酸饮料汽水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水处理二、糖浆配置三、二氧化碳处理四、灌装注入五、辅助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5. 卷烟加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制丝二、卷接包装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6. 制鞋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裁剪二、针车三、加工四、贴底五、混合六、热压七、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7.木家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8. 造纸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原料堆场及备料二、制浆三、抄浆四、碱回收五、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9. 印刷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印前工序二、印刷工序三、印后工序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原油加工10. 原油脱盐脱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12. 催化裂化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15. 催化重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17. 加氢精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18. 硫磺回收与尾气处理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布21. 氧化沥青生产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2. 炼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备煤二、炼焦生产三、煤气净化四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3. 聚苯乙烯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生产工艺二、辅助工程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4 . 油墨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生产车间二、仓库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5. 丙烯酸树脂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水性乳液型丙烯酸树脂生产二、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生产三、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6. 橡胶轮胎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7. 干法水泥制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石灰石矿山开采二、熟料生产及储运三、水泥粉磨及包装储运四、辅助生产系统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8. 玻璃制品加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生产部二、抛光部三、印刷部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29. 建筑陶瓷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原料车间二、生产车间三、辅助系统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0. 钢构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主车间二、不锈钢加工间三、喷砂间四、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31. 轿车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钣金成型车间二、焊装车间三、涂装车间四、总装车间五、整车品质车间六、合成树脂车间七、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32. 船体装配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船体工程二、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3. 铅酸蓄电池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极板生产二、电池组装三、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4. 电路板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电路板生产二、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5. 液晶显示器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阵列二、彩膜三、成盒四、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36.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极板生产二、电池组装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7. 珠宝加工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宝石加工二、珠宝成品加工三、辅助设施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38. 燃煤发电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机组运行二、机组维修三、燃料系统四、检修系统应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39. 污水处理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建设项目;40. 地铁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车站二、变电所三、控制中心四、地铁列车五、线路设施六、车辆段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41. 通用码头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货物装卸储存和运输作业二、辅助生产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42. 油料卸载码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码头作业二、辅助生产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一般建设项目;43. 天然气管道运输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天然气输送二、辅助设施三、非常态操作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一般建设项目;44. 加油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加油亭二、储罐区三、站房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45. 汽车修理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一、机电维修二、喷漆三、钣金修复应定为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行业分类1、宝石加工业在宝石加工过程中,工人可能接触的职业病有害因素包括粉尘、噪声等、其中以粉尘的危害更加突出。
在吸入粉尘的早期阶段,主要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引起鼻炎、咽炎:长期吸入粉尘则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
宝石加工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特点是粉尘浓度高的游离二氧化硅含最较高,因此其所致的矽肺表现为肺组织纤维化商变严重、进展最快,危害大。
2、电镀作业在电镀加工各种工序中,工件的除锈、脱脂和酸洗需要使用硫酸、盐酸或硝酸等无机酸及碱性溶液,其产生的各种酸雾与有害蒸气,对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以氰化物作为电镀液时,可产生氢氰酸气体,吸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引起细胞内窒息而致命。
镀铬生产中操作者因接触六价铬盐和铬酸酐而引起溃疡、接触性皮炎等职业损害。
3、电焊作业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1、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一是金属烟尘的危害。
二是有毒气体的危害(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
三是电弧光辐射的危害。
2、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一是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二是改善作业志气的通风状况。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
四是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3、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电子行业电子行业主要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的生产与装配,常见的职业危害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常见的有四氯化碳、苯类、三氯乙烯、酸类、环己酮、丙酮、铅等,此外还存在噪声、金属粉尘、高频、电离辐射等有害因素。
电子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对电子行业的统计,由于相当多的工厂没有依法提供有效的职业安全保护及培训,以及工人缺乏渠道去了解所处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使得许多人身受其害却浑然不觉。
常见行业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护常见行业指机械制造业、焊接作业、电镀业、塑料业、制鞋业、印染业、造纸业、家具业、水泥业、电池业等,这些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文对这些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金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粉尘。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也可散逸粉尘。
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分主要是氧化铁,其它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
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
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
锻工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
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
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
喷漆是将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油漆,特别是喷漆过程中可接触油漆稀料中的苯或甲苯或二甲苯;有时喷漆工序在车间通风不良条件下,多把喷枪同时喷同一零件时,空气中的苯类化合物浓度相当高,长期在这种作业环境中可发生混苯中毒。
(7)噪声与振动。
铸造车间压力造型使用造型和捣固机时,清砂中使用风动工具,滚筒、砂轮、空压机以及锻造中应用铁锤时,木模车间使用电锯锯木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
(8)紫外线与强光。
电焊时可产生大量的紫外线和强光,焊工在防护不当时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9)铬、酸雾、氰化氢。
电镀过程可有铬酸雾产生,在有氰电镀过程中,如处理不当,还可产生氰化氢。
长期接触铬盐的电镀工人的鼻粘膜受到损害,甚至造成鼻中隔穿孔,有的还可见手部皮炎和溃疡。
(10)高频。
热处理主要是对零件通过热处理,改变其性能,但不改变其形态。
淬火使用高频炉,工人接触高频电磁场,高频对人体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防护措施机械工业的防尘工作应以铸造车间为重点。
铸造型砂的制备,应在密闭抽风装置内进行混料搅拌,并用气力输送型砂,铸件清砂应运用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湿式作业。
铸件清理应在密闭抽风室内进行抛丸清砂,小型铸件可用滚筒清砂机进行清理,打箱时可使用振动落砂机,并应加以密闭和安装抽风装置。
为了防止电镀时铬中毒,应在电镀槽与酸洗槽安装槽边抽风装置,或在电镀槽液中使用酸雾抑制剂,也可用泡沫塑料碎片等予以覆盖。
电镀工人应戴橡胶手套。
对高温和热辐射应采取防暑降温。
另外还要采取防止有害气体及防止噪声和振动等危害的措施。
2.焊接作业焊接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之一。
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部门,尤其在造船、锅炉、机械制造、桥梁、化工、建筑、车辆制造等行业。
焊接工艺种类很多,其有害因素亦各异,不仅有物理性有害因素,更重要的有毒烟尘可对焊工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烟尘。
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并经激烈过热、蒸发、氧化可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呈气溶胶状逸散在空气中。
电焊烟尘的成分随焊接条件和金属母材及其药皮成分而不同。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锰、氟化物及非结晶型二氧化硅。
长期吸入高浓度电焊烟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氧化锰、氟化物。
氧化锰为电焊中重要毒物,其含量取决于焊条药皮含锰量,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化锰可引起锰中毒。
氟化物主要存在于低氢型焊条的烟尘中,以可溶性氟化钠和氟化钾危害较大。
可引起焊工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甚至出现轻度慢性氟中毒。
(3)臭氧、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
在焊接电弧高温下可产生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它可引起焊工头晕、头痛、疲劳无力等神经症、咽痛、咳嗽、胸闷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在窄小通风不良处可引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4)紫外线与强光。
电焊时产生的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噪声。
在等离子喷焊、热喷涂、切割等过程中,由于不同气流向压力的起伏,振动和摩擦等都会产生噪声,对人体可产生一定的危害。
(6)高频电磁场。
在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电子弧焊时应用高频振荡器起弧和稳弧,起弧时电场强度可达100伏/米,但因每次起弧仅2-3秒,一个工作日内累积起弧时间一般仅10分钟左右,故高频影响不大。
(7)飞渣和金属颗粒。
焊接时炽热的金属颗粒和溶渣飞溅可引起皮肤灼伤。
(二)防护措施为了避免焊割作业中的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可用半自动、自动焊接代替手工焊接。
采用低尘、低毒焊条,焊接作业应装设固定式或移动式局部通风除尘装置,也可使用送风面罩或防尘面罩。
氩弧焊和等离子焊除对弧区实行密闭、通风净化、清除放射性物质和烟气外,其作业场所应坚持湿式清扫、饭前肥皂洗手。
高频电磁场可按高频屏蔽方法防护。
焊割工在作业时,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穿白色防护服、绝缘胶鞋3.电镀业为了防止金属制品的生锈、增强金属硬度和美观,常利用电解作业把一种金属镀在另一种金属表面上的方法叫做电镀,电镀有镀镍、镀铬、镀锌、镀铜、镀金、镀银等。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电镀作业一般包括前处理、镀上金属和镀后处理。
其生产过程有害因素有:(1)汽油、煤油、乙醇、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硝酸等。
镀前处理的去油,除锈过程,常用汽油、煤油、乙醇、氢氧化钠、硫酸、盐酸、硝酸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对工人的皮肤、粘膜和呼吸道产生损害。
(2)铬、氰化物、酸雾、镍等。
电镀时,电解槽周围的空气中,易为组成电解液的各种成分所污染,尤其当增加电流密度、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时,更可促使各种有毒物质对皮肤、粘膜的损害。
有的可致口腔粘膜充血、咽后壁干燥,重者可出现溃疡。
镀铬工人接触铬酸盐可引起铬鼻病(鼻中隔穿孔),镀镍工人常接触硫酸镍,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湿疹,甚至出现镍疮。
此外,上述有毒物质还可引起神经、血液、消化系统的病变。
(3)粉尘。
镀后处理中出光。
为了镀件更美观,常常对镀后零部件表面进行抛光,在抛光加工过程中可产生大量金属粉尘。
(二)防护措施为了防止电镀作业有害因素对工人的危害应注意采取防护措施,有氰电镀应改为无氰电镀;尽量以密闭式电镀代替开放式电镀,电镀槽应采用双边抽风装置,并加强自然通风。
为了减少酸雾逸出,电镀槽内可用酸雾抑制剂,也可放泡沫型小球,液体石蜡等。
以减少酸雾逸出,工人工作应戴橡皮手套,穿结扎袖口的工作服与围裙,并戴防护口罩和眼镜、穿胶鞋。
工作结束后用热水和肥皂洗手,皮肤如有破损更应防止接触氰化物。
若有呼吸系统疾患,应及早调离电镀作业。
4.塑料业塑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热固性塑料,即在“固化”以后不能再溶塑成型,如氨基、环氧、酚醛、聚脂、聚氨酯等塑料;另一类是热性塑料,能反复地溶塑再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尼龙、有机氟等塑料。
塑料的生产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由化工原料制成单体,单体经聚合成聚合物;第二步将聚合物加工塑成为塑料成品。
在单体聚合以前的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毒物机会较多。
(一)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1)氯乙烯。
聚氯乙烯的生产以乙炔和氯化氢为原料,通过氯化汞制成氯乙烯单体。
氯乙烯聚合过程中的清釜工可发生肢端溶骨症以及极为罕见的肝血管肉瘤。
(2)苯乙烯。
聚苯乙烯的单体苯乙烯有强烈刺激性,高浓度时有麻醉作用,并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有不良的作用。
(3)双酚A。
聚碳酸酯,目前生产最多的是以双酚A为原料的制品,用于制造电绝缘材料,机械部件等。
接触较高浓度双酚A 时,工人可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有的出现恶心、口苦和头痛等。
(4)丙酮氰醇、甲醇、氢氰酸。
丙烯酸树脂主要包括甲基丙烯酸甲脂、丙烯腈、丙烯酰胺等单体的聚合物,应用最广泛的是聚甲基丙烯醛甲脂(俗称有机玻璃),用于航空、汽车、仪表等行业作为高级透明材料配件。
生产工人主要接触氢氰酸、丙酮氰醇、甲醇、丙酮等。
丙酮氰醇可以经呼吸道、皮肤、粘膜进入人体,早期中毒出现头痛、胸闷、心悸、恶心等症状。
严重急性中毒引起呕吐、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并有抽搐,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5)甲苯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生产过程,工人可接触2,4-甲苯异氰酸酯。
工人不注意防护可出现甲苯二异氰酸酯中毒。
(6)环氧氯丙烷和液态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是由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单体在苛性碱作用下缩聚而成。
用作粘合剂,涂料并用以制造层压板,即玻璃钢及泡沫塑料等。
双酚A、环氧氯丙烷和液态环氧树脂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7)酚、甲醛。
酚醛树脂由酚类和醛类(甲醛、糠醛、丙烯醛等)缩聚而成。
常用的品种为苯酚和甲醛缩聚,俗称“电木”。
对生产工人的影响主要是皮炎。
酚为烈性的原发性刺激剂,糠醛、甲醛是刺激剂和致敏剂,加工时产生的粉尘也可引起鼻炎。
(8)有机锡。
PVC加工成型过程中,在高温下PVC将会分解,有机锡稳定剂与PVC分子中的不稳定原子形成配位体。
而且在配位体中有机锡的羧酸酯基与不稳定的氯原子置换,使PVC保持稳定,同时产生有机锡氯化物。
该化合物的毒性远远高于有机锡稳定剂本身。
这些有机锡氯化物在高温下也会挥发出来,给现场操作人员带来危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为有机锡中毒。
(二)预防措施塑料生产过程中,主要根据生产工艺情况,防止单体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
要加强通风排毒除尘,改善生产环境。
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也要安装通风排气设施,防止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损伤。
5.制鞋业制鞋业是劳动力密集的轻工行业,主要产品为运动鞋和皮鞋。
经过底加工,面料加工和成型加工三道主要工序制造而成。
底加工是指利用天然橡胶或人工合成橡胶经过提炼、发泡铸模等加工过程;面料加工是对面料进行裁断、缝纫;最后由鞋底部分与鞋面部分粘合成型-成品。
制鞋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害因素机会较多。
(一)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1)苯。
苯是存在于粘胶中,一些含苯的粘胶在某些中小型制鞋企业中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