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如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如何突出重点?

一般说来,现行的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前面,或每个单元前面,都有重点提示,如何确定重点已不成问题。既然是重点,就得另眼看待,不能混同于一般的知识点,特别是在课时紧、内容多的时候,更要注意突出重点。怎样突出呢?

1.攒聚突出法。每篇课文都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我们讲述各要素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即指向教学重点。好像攒自行车辐条一样,每一根钢线都与中轴绷得紧紧的。

例如,邓拓的《事事关心》一文,第十段是重点。这一段辩证地阐述了读书和关心政治的关系。我们以此为“中轴”,展开来讲全篇内容——开头的对联、引用对联的动机、解释对联的含义、评价作者的政治观点和思想渊源、批评现实中的偏见、表达对未来的希望等等,这一切都有意识地指向这一中心,使这一中心成为“ 众矢之的”。这样一来,这一中心便凸现在学生的心目中了。下面用图示加以说明:

附图{图}

一篇文章可以这样处理,单元教学也可以这样处理。确定了单元教学的重点后,各篇课文教学的内容都指向这一重点,形成“群山万壑赴荆门”的情景,那是非常有意思的景象。当然,攒聚不能牵强附会,重点与中心要有必然联系。

这一方法,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而集中,教材中许多复杂的东西会因此而明晰起来,而不必担心因突出了重点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因为所谓重点,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重点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板书突出法。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但如果写得芜杂、混乱,缺少必要的关联,学生就不得要领。板书要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的教学重点是①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福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对人生的启示;②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法。可以这样设计板书:

附图{图}

可以看出,文章的内容要点、结构方式、论证方法都可以在黑板上得到显现。把有意设计的正反对比的词语用圆圈圈起来,就更加醒目了。

如何讲清难点?

难点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抽象的、宏观的内容难度就大;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距离小的,难度就小些。形式有单一的,也有复杂的。语言有艰深晦涩的,也有明白易懂的。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解决问题就容易一些;相反的就难一些。难点的存在跟一个人的禀赋也有关系。反应敏捷的,解决问题就快些;反应稍慢的就难一些。这样就使问题复杂化了——要讲清难点,且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确定难点有个前提,就是要摸清学生的底细,不能凭老师一相情愿去确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切除疑难杂症。下面介绍两个带有普遍性的方法。

1.阶梯设疑法。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如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学生细读课文之后,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①如果按照一般纪念文章写法,即介绍被纪念者的生平事迹,与作者的交往,然后抒写作者的怀念和赞颂等,那么文章应选择哪些材料,删除哪些内容?

②作者在悲痛的哀悼、忆想中,又愤怒地揭露反动派的野蛮凶残,流言家的阴险恶毒,这对加深文章的深度起了什么作用?

③作者高度评价烈士死难的意义,热情讴歌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但同时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沉痛地总结了惨案的经验教训,不同意徒手请愿,这样写好不好?与一般悼念文章相比,有哪些更深刻的地方?

④文章把从容的死难烈士、凶残的反动派、下劣的流言家进行比照尚且不够,还写了其他各种人——“中国人”“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等,表现鲁迅对中国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有哪些独到的地方?对群众的落后、冷漠、苟且偷生等弱点的揭示有无必要,是否看得过重了?

这组有阶梯性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积极性。《记念刘和珍君》的内容繁多,感情复杂,再加上语言冷峭含蓄,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是相当大的。通过阶梯设疑,由浅入深,学生可以比较深刻地领会文章主旨,了解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者,鲁迅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是多么深刻。

2.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例如,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要讲意境。什么是意境,对初中生来讲,是一个不易讲清楚的问题,如果只从教科书中搬出关于意境的定义是不够的。这时可以先分解:

①朗读课文,读出课文描写景物的画面;

②二读课文,读出课文的褒贬语气;

③三读课文,读出课文的排比语气;

④四读课文,读出课文高潮时的气势。

把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海面海浪、乌去雷电、暴雨狂风、海燕海鸥和企鹅等,全都染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时,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意境”上去了。原来,所谓意境,是饱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是内情与外境的高度融合,是客观事物与人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后并经过艺术加工所表现出来的境界。这样,什么是“意境”这个问题就讲清楚了。

有的课文,重点和难点是同一的,所以以上所说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如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