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亚洲泌尿协会尿路结石诊治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8
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就是肾脏、输尿管、膀胱与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 通常伴随有细菌尿与脓尿。
2. 细菌尿正常尿液就是无菌的, 如尿中有细菌出现, 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就是有症状的, 也可以就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 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 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 通常表示感染与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与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 , 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与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 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 单纯性尿路感染( 单纯下尿路感染与单纯上尿路感染) - 复杂性尿路感染( 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 不在本指南中) 三、尿路感染的诊断1 .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与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与肋脊角压痛, 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与尿频, 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90%。
2. 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 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 实验室检查(1 ) 尿常规检查: 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与尿沉渣检查。
实用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201 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总论一、基本定义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
1 .尿路感染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
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细菌尿定义本身包括了污染,临床根据标本采集方式不同而应用不同的有意义的细菌尿计数来表示尿路感染。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s),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
二、分类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 isolated or sporadiec infection) 和反复发作性感染(recurrent infeetion),反复发作性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reinfection) 和细菌持续存在(bacterial persistence),细菌持续存在也称为复发( relapse) 按感染发生时的尿路状态分类:文案-单纯性尿路感染(单纯下尿路感染和单纯上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导管相关的感染等) -尿脓毒血症 -男性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睾丸炎、精囊炎等(不在本指南中)三、尿路感染的诊断 1 .症状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2.体检急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耻骨上区压痛,但缺乏特异性。
发热、心动过速、肋脊角压痛对肾盂肾炎的诊断特异性高。
3.实验室检查 (1 ) 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物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和尿沉渣检查。
应用最普遍的是尿液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查和尿沉渣人工镜检。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时间:2019-02-12 单纯尿路感染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
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 1 .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 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 .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 .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 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 14 日。
如果用药后 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 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 6 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 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 j 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 2 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 3 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 i 时药和 ESBs 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 8 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布——前列腺癌诊治指南更新解读2020 年 10 ⽉ 31 ⽇,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发仪式在郑州隆重举办。
继 2006 年、2007 年、2009 年、2011 年和 2014 年由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编撰出版了五版指南后,2019 版指南从《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更名为《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
「新版指南」封⾯图本次新版指南由中⼭⼤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黄健教授主编,通过国内多个泌尿外科协会统筹协作,以及与国际泌尿外科学术团体的积极沟通交流,集结泌尿外科及相关学科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编写。
新版指南汇集了最新的研究⽂献结果和循证医学证据,也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不仅⾸次纳⼊了男科疾病,也更新了泌尿外科疾病诊治⽅法的进步和发展。
「新版指南」发布现场前列腺癌是泌尿肿瘤中的诊治难点,本次指南对前列腺癌的诊疗做出了许多⽅⾯的更新。
相⽐2014 版指南,新版指南加⼊了更多的图表,显⽰更为清晰直观,⽽且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强度引⼊了不同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分级。
新版指南拆分了前列腺癌的治疗、随访两章节的概论,根据前列腺癌的⾃然病程将其分为器官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前列腺癌复发的诊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治等章节,具有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下⾯本⽂从各章节出发剖析和总结前列腺癌诊疗内容的重点更新。
流⾏病学和病因学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
新版指南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补充了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除睾酮及雌激素的⽔平紊乱外,指南还指出炎症、肥胖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存在⼀定的相关性。
指南还引⼊了新近的基因检测分析数据,列出同源框基因 HOXB13、DNA 损伤修复相关基因(BRCA1/2、CHEK2、PALB2、BRIP1、NBS1 等)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一)一、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100~400/10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其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三、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和职业对结石的形成影响很大。
身体的代谢异常、尿路的梗阻、感染、异物和药物的使用是结石形成的常见病因。
重视这些问题,能够减少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一) 代谢异常1.尿液酸碱度。
2.高钙血症引起高钙血症的常见疾病包括甲状旁腺机能亢进、乳一碱综合征、结节病或类肉瘤病、维生素D中毒、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功能不全、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维生素A中毒等。
3.高钙尿症原发性高钙尿症分3型:吸收性高钙尿症、肾性高钙尿症和重吸收性高钙尿症。
此外,一些病因明确的代谢性疾病也能引起继发性高钙尿症及尿路含钙结石的形成,例如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结节病、长期卧床、骨Page-t病、糖皮质激素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维生素D中毒等。
其中,大约0.5%~3%的尿路含钙结石患者伴有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存在。
4.高草酸尿症原发性高草酸尿症[I型为乙醇酸尿症(glycolicaciduria),Ⅱ型为甘油酸尿症(glycericaciduria)]很少见。
继发性高草酸尿症的原因包括VitC的过量摄入、饮食中草酸及其前体物质的过量摄入、饮食中钙的摄入减少、肠源性高草酸尿症和VitB6缺乏等。
尿草酸增加的常见原因是肠源性草酸及其前体物的吸收增加。
另一方面,小肠切除或短路手术后、脂肪痢或Crohn病时也可以出现与胆酸代谢紊乱和水分丢失过多有关的高草酸尿症。
. . .. .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时间:2019-02-12 单纯尿路感染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
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1 .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 .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 专业专注.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 .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14 日。
如果用药后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6 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j 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2 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3 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i 时药和ESBs 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8 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依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制定原则和方法》2011年相关规定,结合科内实际工作,经全科讨论,特制订本诊疗指南。
目录1、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2)2、膀胱癌诊疗指南.. (12)3、肾细胞癌诊疗指南 (19)4、输尿管结石诊疗指南 (24)5、泌尿男生殖系先天性疾病诊疗指南 (27)6、膀胱过度活动症诊疗指南 (37)7、神经源性膀胱诊疗指南 (42)8、睾丸肿瘤诊疗指南 (50)9、阴茎癌诊疗指南 (60)10、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 (60)11、前列腺炎诊疗指南 (54)12、压力性尿失禁诊疗指南 (88)13、尿石症诊疗指南 (93)14、泌尿系感染诊疗指南 (106)15、精索静脉曲张诊疗指南 (111)16、鞘膜积液诊疗指南 (116)17、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治疗指南 (121)18、肾上腺疾病诊疗指南 (131)19、急性尿储留诊疗指南 (152)20、泌尿系损伤诊疗指南 (162)1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诊断】(一)、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
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4.前列腺穿刺活检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1)计算机断层(CT)检查(2)磁共振(MRI/MRS)扫描(3)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ECT)(三)、前列腺癌分期:在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最新资料推荐: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内容。
尿路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建议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包括妊娠期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泌尿和男生殖系感染时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
本文节选自《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中特殊情况下的抗菌药物应用,以供读者参考。
一、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1.各型妊娠期尿路感染的特点和药物治疗1)无症状菌尿:建议在妊娠早期进行尿培养检查,若结果为阳性应及时治疗。
推荐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5~7天抗菌药物治疗,治疗后1-4周应再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2)急性膀胱炎:妊娠期有症状的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膀胱炎。
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7天抗菌药物治疗,如果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给予二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磷霉索治疗。
治疗1周后应再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若反复发作急性膀胱炎,推荐每日睡前口服头孢呋辛125-250mg或呋哺妥因50mg直至产褥期,以预防复发。
3)急性肾盂肾炎:推荐首先根据尿培养或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如果来不及等待药敏试验结果可选择二代头孢菌素、或三代头孢菌素、或氨基青霉索加B内酰胺酶抑制剂(BLI)治疗。
症状好转后应继续口服抗菌药物至少14天。
2.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建议避免使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
在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出现症状性尿路感染或菌皿症表现,应进一步治疗。
否则,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对于ESWL前存在尿路感染的患者,应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给予治疗。
201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精粹之二: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治疗(各论)时间:2019-02-12 单纯尿路感染定义单纯性尿路感染是指发生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功能正常而又无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合并症的患者的尿路感染,短期抗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通常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影响。
临床表现 1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
常见终末血尿,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2 .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同时具有尿路刺激征、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
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诊断。
治疗 1 .绝经前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 (l)短程疗法:可选择采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匹美西林、呋喃妥因、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
绝大多数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经单剂疗法或 3 日疗法治疗后,尿菌可转阴。
(2)对症治疗。
2 .绝经后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的治疗治疗方案同绝经期前非妊娠妇女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可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3 .非妊娠妇女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对仅有轻度发热和(或)肋脊角叩痛的肾盂肾炎,或 3 日疗法治疗失败的下尿路感染患者,应口服有效抗菌药物 14 日。
如果用药后 48-72 小时仍未见效,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后应追踪复查,如用药 14 日后仍有菌尿,则应根据药敏试验改药,再治疗 6 周。
对发热超过38.5℃、肋脊角压痛、血白细胞升高等或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怀疑有菌血症者,首先应予以胃肠外给药(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在退热 72 小时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 j 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 2 周疗程。
药物选择:①第 3 代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②半合成广谱青考霉素,如哌拉西林、磺苄西林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疗效;④对社区高氟喹诺酮 i 时药和 ESBs 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 8 一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霹烯类药物治疗;⑤氨基糖苷类抗菡药物,但应严格注意其副作用。
2019年亚洲泌尿协会尿路结石诊治指南2019年4月,亚洲泌尿协会(UAA)发布了泌尿系结石指南,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和治疗达成一致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涉及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学、诊断、代谢评估、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预防复发等。
为帮助大家临床工作,现将指南重要部分翻译整理如下。
因中英文语言环境不同,翻译难免有所疏忽,附上英文原文,以供参考!该指南意见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分级,其中GR表示推荐级别(A-D,推荐强度由高至低),LE表示证据水平(1-5,证据强度由高至低)。
尿路结石的诊断Urine routine and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s (red blood and white blood cellcounts, nitrites, urinary pH and culture, and sensitivity tests (LE:3, GR:B).Blood samples for total and differential counts, serum urea, creatinine, Na andK are investigated in first-time stone-former patients (LE:3, GR:B). If thepatient is a recurrent stone former, then stone analysis, serum (ionized)calcium, phosphorus, uric acid, magnesium, as well asurinary calcium,phosphate, uric acid, magnesium, citrates and cystine levels are investigatedat least once (LE:3, GR:B).实验室诊断方法尿常规和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尿液pH值和尿培养以及敏感性试验)。
对首发结石患者进行血液样本总体和差异计数、血清尿素、肌酐、钠和钾检查。
如果患者是复发性结石,则对结石成分、血清(离子)钙、磷、尿酸、镁以及尿钙、磷酸盐、尿酸、镁、柠檬酸和胱氨酸水平至少进行一次分析(LE:3,GR:B)。
Plainradiography is not sensitive and specific enough for the diagnosis of stone(LE:4, GR:B). US is the recommended choice of diagnosis for most renal stonesand ureteric stones, particularly in children (LE:4, GR:B). NCCThas the best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or the detection of renal stones, andwould be superior to US, in particular for ureteric stones. However, risks ofradiation exposure should be considered (LE:4, GR:B). If possible, a low-doseNCCT protocol should be used for patients with BMI <30 kg/m2, to minimizeradiation risk to patients (LE:4, GR:B).影像学诊断方法平片对结石的诊断不够灵敏和特异。
超声检查是大多数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诊断的推荐选择,尤其在儿童中。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肾结石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强,并且优于超声,尤其在输尿管结石人群中。
但是,应考虑辐射暴露的风险。
BMI指数<30 kg/m2的患者应尽可能采用低剂量CT方案,以尽量减少辐射风险(LE:4,GR:B)。
In pregnant women, use US as a first-line imagingmodality and MRI as a second-line approach (LE:2, GR:B). In pregnant women,reserve low-dose CT as a last-line option (LE:2, GR:B). In children, US is afirst-line imaging modality, and lowdose CT is an alternative option if UScannot exclude urinary calculi (LE:2, GR:B).儿童和孕妇在孕妇中,超声可作为一线成像方式,MRI可作为二线成像方式,低剂量CT应保留作为最后一种选择。
在儿童中,超声是一线成像方式,如果超声不能排除尿路结石,可选择低剂量CT(LE:2,GR:B)。
泌尿系结石治疗方法What is an algorithm for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ureteral stones? Expectantmanagement or MET might be considered for non-obstructing ureteral stoneswithout complications (LE:1,GR:B). Once the surgery is indicated, URS or SWLare acceptable (LE:2, GR:B).成人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对于没有并发症的非阻塞性输尿管结石,可考虑采用期待治疗或药物治疗(LE:1,GR:B)。
一旦有手术指征,可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或冲击波碎石(LE:2,GR:B)。
In pregnant patients with uncomplicated urinary stones, offerconservative management as a first-line therapy (LE:4, GR:B). URS has emergedas a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pregnant patients who failed conservativemanagement (LE:2, GR:B). Placement of a ureteral stent or a percutaneousnephrostomy tube is an alternative option, with frequent stent or tube changesusually being necessary (LE:2, GR:C).儿童和孕妇对于非复杂性泌尿结石的孕妇,保守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LE:4,GR:B)。
输尿管镜下碎石可作为经保守治疗失败孕妇的首选治疗方法(LE:2,GR:B)。
放置输尿管支架或经皮肾造瘘管是另一选择,通常需要频繁更换支架或管道(LE:2,GR:C)。
The first step in considering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renal stones is to con firmany anatomical abnormalities. (1) Horseshoe kidneys with calyceal diverticulausually have narrow and long infundibula, making SWL ineffecive; therefore,either RIRS or PCNL should be considered, depending on the stone burden. Inaddition, miniaturized PCNL and ECIRS could be an option, depending onanatomical features. (2) A concomitant ureteral stone is more appropriatelymanaged with a retrograde approach, using RIRS or ECIRS. Antegrade lithotripsywith mini or standard-PCNL is also appropriate for a stone >20 mm. (3) Largelower pole stones measuring <20 mm should be treated with RIRS or miniaturized PCNL, and lower pole stones >20 mm should be treated with standard PCNLor ECIRS. SWL is less effective due to potential postprocedure complica tionsand limited evidence for efficacy. (4) Small, simple renal stones are treatablewith SWL, RIRS or miniaturized PCNL. Stones >20 mm should be treated usingstandard PCNL or ECIRS. *There are somelimitations/exceptions regarding theanatomical difficulties in approaching the stone with a flexible uretero scope.**Cases predominantly having lower caliceal stones >10 mm.图1 症状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流程图症状性肾结石患者治疗流程考虑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第一步是确认是否存在解剖异常。
(1)伴有肾盏憩室的马蹄肾通常漏斗部狭窄、较长,使得SWL(冲击波碎石)无效;因此,应根据结石质量考虑行RIRS(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或PCNL(经皮肾取石术)。
此外,根据解剖特征,微型PCNL和ECIRS(内镜联合肾内手术)也是一种选择。
(2)采用RIRS或ECIRS,通过逆行方法可以更好地管理伴随的输尿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