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9.43 KB
- 文档页数:3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的总称,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企业标准编制是指企业为了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的过程。
本文将从企业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企业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和准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其次,企业标准编制的流程。
企业标准编制的流程一般包括立项、调研、起草、评审、批准、发布和实施等环节。
在立项阶段,需要确定编制标准的目的、范围和编制的必要性。
在调研阶段,需要对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
在起草阶段,需要明确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详细的标准草案。
在评审阶段,需要邀请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标准草案进行评审,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批准阶段,需要由企业领导对标准进行最终批准。
在发布和实施阶段,需要将标准正式发布,并进行培训和推广,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最后,企业标准编制的注意事项。
在编制企业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持一致,确保企业标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二是要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标准的内容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和实施;三是要注重标准的可行性和推广性,确保标准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实施和推广;四是要注重标准的更新和完善,定期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标准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
综上所述,企业标准编制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对于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制定的统一的、强制性的规范性文件。
企业标准的编制对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企业标准的编制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企业标准的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计划,企业标准的编制应当有明确的计划和时间表,确定编制的目的、范围、依据和参与人员。
2.召集编制组成员,根据编制计划,召集编制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调研和收集资料,对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进行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为制定企业标准提供参考。
4.制定初稿,编制组成员根据调研和资料收集情况,制定企业标准的初稿,明确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技术指标。
5.征求意见,将初稿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6.审定定稿,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企业标准的定稿,由主管领导审定并正式发布。
二、企业标准的编制注意事项。
1.科学合理,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科学合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2.参与广泛,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3.技术可行,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时效性,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5.定期评估,企业标准的制定后应当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6.宣传推广,企业标准的制定后应当进行宣传推广,让全体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三、企业标准的编制效益。
1.规范管理,企业标准的制定能够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水平。
2.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标准的制定能够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指标,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降低成本,企业标准的制定能够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标准的制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XX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标准名称:泡花生仁一、制定标准的任务来源及目的意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二、企业标准编制过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标准的基本要素参照SB/T 10439、GB/T 5009、GB 4789的要求,产品各项要求按照国家标准的检验进行规划。
三、产品的原料要求:产品所使用的花生仁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3.1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3.2花生仁应符合GB/T 1532的规定。
3.3乳酸应符合GB 2023的规定。
3.4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3.5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6味精应符合GB/T 8967的规定。
3.7香辛料应符合GB/T 15691的规定。
3.8酵母应符合GB/T 20886的规定。
3.9脱氢乙酸钠应符合GB 25547的规定。
3.10呈味核苷酸二钠应符合QB/T 2845的规定。
3.11泡小米辣椒应符合SB/T 10439的规定。
四、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花生仁为主要原料,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为辅料,经煮制、浸泡等工艺加工制成。
五、食品安全控制指标的试验验证材料:本企业标准修定后于20XX年5月25日将样品送到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在本标准规定的限制范围内。
六、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比较:与SB/T 10439-20XX 酱腌菜的比较七、引用标准、参考资料: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 202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54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886 食品加工用酵母GB 255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QB/T 2845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SB/T 10439 酱腌菜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XX)《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XX)《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篇二:××××(单位名称)企业标准××××-××-××发布××××-××-××实施××××(单位名称)发布前言本标准是由××××公司依据JB8739-1998《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制定,补充了主回路电阻值、显示功能、断电后放电剩余能量以及电气机械特性值,明确了绝缘水平、短路关合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的具体参数。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企业《标准名称》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二、标准编制的目的三、编制原则和依据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五、标准编制中要说明的几个问题(一)标准名称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故标准起名XXXXXXXX。
(二)标准主要内容说明(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1.2.3.六、与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分析通过联机检索,未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通过联机检索,查到与本标准相关的国内外标准(查新报告见附件)。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XXXXXXXX行业的市场需求,标准的技术指标合理、先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七、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要求。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由于本标准为地方性基本要求,在制定过程中经常与生产企业进行沟通,本标准文本未见重大分歧意见。
九、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强制性)地方标准的建议由于XXXXXXXX(直接)关系到XXXXXXXX,建议将《标准名称》作为企业标准批准发布,用于指导(引导、规范)。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实施方案等内容) (一)技术措施(二)管理措施(三)实施方案(1)本标准由xxx发布,计划于XXXX年X月X日发布实施,由XXXX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2)XXXX应以本标准为依据,以保证XXXXXXXX;现有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考察企业目前达标情况,并根据考察结果对生产工艺、设备以及XXXX设施进行改造。
十一、参考标准和资料起草单位名称XXXX年XX月XX日篇二:**企业管理标准模板第一章总则1 目的为了………………。
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本标准适用于。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一、引言。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编制说明旨在规范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流程,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二、编制范围。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产品的标准制定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技术规范、性能参数、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三、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产品标准应基于科学的技术依据和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合理性原则,产品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同时兼顾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3.实用性原则,产品标准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能够指导生产实践,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四、编制程序。
1.确定编制任务,由企业相关部门确定需要编制的产品标准,明确编制的目的和范围。
2.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资料、市场调研数据等,为产品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3.制定草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产品标准的初步草案,包括技术要求、测试方法、质量控制要求等内容。
4.征求意见,将初步草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
5.修订完善,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对初步草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审定发布,由企业相关部门审定最终版本的产品标准,并进行内部公示和发布,确保全员知晓。
五、编制要求。
1.技术要求,产品标准应包括产品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使用范围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测试方法,产品标准应明确产品的测试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质量控制要求,产品标准应包括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标准修订,产品标准应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产品标准与时俱进,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六、总结。
企业产品标准的编制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在国家尚无该产品相应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生产,根据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现就标准编制的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编写格式依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而制定。
二、产品配方如下:(详细列出,包括主料、配料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及用量)
示例:
×××××g
×××××g
……
×××××g
共制成1000g(mL)
注意:原辅料的排列顺序按质量从大到小
三、产品生产工艺:详细列出
四、本标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企业标准内所有指标,包括理化、微生物指标)、限量及制订依据:
注意:“制定依据”不得为空白,在制定企业标准的过程中必定会参考到已发布的标准,不可能凭空制定指标。
五、修订指标的说明(若无修订指标,应删掉此项):
六、提供制定依据所引用的国内外相关标准或有关资料的文本一份。
如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制定的企业标准,须附所采用标准原文及译文各一份。
必须提供资料四中各指标制定依据所参考的标准文本,并附在编制说明后,作为技术评估的参考资料。
单位名称
编制日期。
食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食品企业标准编制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食品企业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标准编制的必要性、流程、要点和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食品企业标准编制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食品生产企业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
标准编制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义务,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增强消费者的信心,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标准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标准的范围和依据,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制定依据,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
2.召开标准编制工作会议,确定标准编制的组织架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制定标准编制方案,确定标准编制的具体内容、编制流程、工作计划和资源保障等。
4.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搜集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相关资料。
5.制定标准草案,根据收集的资料,制定标准的初步草案,并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
6.修改完善标准草案,根据征求意见的结果,修改和完善初步草案,形成初稿。
7.审定标准,由企业领导或相关部门审定标准,并确定正式实施。
三、标准编制的要点。
1.合法性和合规性,标准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2.科学性和实用性,标准内容应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能够指导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
3.全面性和系统性,标准内容应全面系统,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4.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标准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能够明确操作规程和检查标准。
四、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组织实施,组织好标准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确保全员参与,全面贯彻执行。
产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前言。
产品企业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
编制产品企业标准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管理、规范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本文档旨在指导企业如何编制产品企业标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编制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产品企业标准的制定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充分考虑产品的特性、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2.合理性原则,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3.公正性原则,编制标准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公众利益。
4.适用性原则,标准的制定要贴近实际生产,符合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三、编制步骤。
1.确定编制范围,首先要确定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制范围,包括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等内容。
2.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企业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3.制定计划,制定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制计划,确定编制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工作任务等。
4.制定初稿,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际情况,编制产品企业标准的初稿,包括标准的名称、主要内容、技术要求等。
5.征求意见,将初稿向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征求意见,听取各方建议,进行修改完善。
6.审定定稿,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产品企业标准定稿,经企业领导审定。
7.发布实施,将定稿的产品企业标准进行公告发布,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
四、编制要求。
1.标准的内容要求科学、准确、完整,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2.标准的格式要求统一规范,包括标准的结构、文字表述、术语定义等内容。
3.标准的修订要求及时、合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及时修订标准,确保标准的有效性。
4.标准的实施要求全面、严格,企业要建立健全的标准执行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一、前言。
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编制企业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标准编制提供一个详细的说明模板,以便企业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编制目的。
企业标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规范管理流程。
通过制定标准,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编制范围。
企业标准编制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管理制度标准等。
四、编制流程。
1.确定编制需求,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编制的标准内容,并明确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2.制定计划,制定标准编制的时间表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任务。
3.调研分析,对需要编制的标准内容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4.制定标准,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内容,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征求意见,对初步制定的标准内容进行内部征求意见和外部专家评审,完善标准内容。
6.审定发布,经过多方意见征求和修改完善后,由企业领导审定并正式发布标准。
7.实施执行,将发布的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并严格执行标准内容。
8.监督检查,建立标准执行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五、编制要求。
1.标准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2.标准内容应科学、合理、实用,能够指导企业内部各项工作。
3.标准编制应注重实际操作性,能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执行。
4.标准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
5.标准内容应经过多方意见征求和专家评审,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六、编制注意事项。
1.编制过程中应注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标准内容的全面性和一致性。
企业原则编制阐明一、目旳本原则合用于以菊花、枸杞子、决明子、花茶、玫瑰花、红枣、桂圆、人参、红茶、荷叶、玫瑰茄、双花、甘草、千层纸、桔梗、麦冬、薄荷、无花果、杏仁、桔饼、平贝母、老陈皮、生薏米、熟薏米、灯心草、通草、炒白扁豆、赤小豆、木棉花、木通、茵陈、莲蓬、茯苓等为原料,辅以冰糖,经精选、混配、包装而成旳代用茶。
由于该产品无相似产品或同类产品国标、行业原则、地方原则,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行条例》旳规定,按照《有关深入规范辽宁省食品安全企业原则立案工作旳告知(辽卫规{}1号)》规定,特制定了该产品旳企业原则,作为产品生产、检查、贮存和销售旳根据。
二、简要过程(包括调研、试验、验证、起草过程等)根据对市场需求旳调研状况,参照同类产品旳企业原则进行了试产和检测,验证了本产品可以按本原则进行生产。
本原则旳起草过程按GB/T 1.1-《原则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原则旳构造和编写规则》和GB/T 1.2-原则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原则中规范技术要素内容确实定措施》而制定编写。
本原则污染物限量根据GB 2762-《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制定;真菌毒素限量根据GB 2763-《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其他指标根据产品实测值确定。
GB 2761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微生物学检查总则GB 4789.4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微生物学检查沙门氏菌检查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微生物学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GB 4806.1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规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铅旳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二氧化硫旳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GB 7718 食品安全国标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4456.1 绿茶第1部分:基本规定GB 14881 食品安全国标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原则GB/T 22292 茉莉花茶GB 28050 食品安全国标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NY/T 780 红茶NY/T 1041 绿色食品干果NY 5305- 无公害食品小杂粮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查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措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三、与现行有效参照旳原则比较比照表四、企业原则严于食品安全国标或者地方原则旳阐明(企业原则严于食品安全国标或地方原则是指企业原则中旳食品安全指标严于食品安全国标或地方原则旳有关规定)企业原则严于食品安全国标GB 2762-《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食品安全国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铅限定指标为:铅(以Pb计)/(mg/ kg)≤1.0企业原则中铅制定指标为:铅(以Pb计)/(mg/ kg)≤0.9五、联络人及联络方式李志国:华信国际医疗管理(沈阳)有限企业.10.28。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范本一、前言。
企业标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准则。
编制企业标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旨在为企业标准的编制提供范本和说明,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和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二、企业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1. 依法合规,企业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保标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企业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
3. 科学性和合理性,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基于科学的依据和合理的分析,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公开透明,企业标准的制定过程应当公开透明,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5. 持续改进,企业标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三、企业标准编制的基本步骤。
1. 确定编制范围,确定企业标准的编制范围,明确标准所适用的对象和范围。
2. 收集资料,收集与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资料,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
3. 制定标准草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企业标准的初步草案,明确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4. 征求意见,将制定的标准草案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征求意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审批发布,经过修改完善后,将标准草案提交企业相关部门审批,并最终发布实施。
四、企业标准编制的注意事项。
1. 标准的一致性,企业标准的编制应当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保持一致,不得与其相冲突。
2. 标准的权威性,企业标准的制定需要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 标准的可操作性,企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指导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活动。
4. 标准的更新和维护,企业标准需要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标准与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保持一致。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标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的集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企业标准的编制对于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企业标准编制的必要性、编制流程、编制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企业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1.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制定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规范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2.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企业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增强企业竞争力。
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
二、企业标准编制流程。
1. 确定编制计划。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编制的标准种类和数量,制定编制计划,明确编制标准的目的和范围。
2. 调研分析。
对所需制定的标准进行调研分析,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收集相关资料,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案。
3. 制定标准草案。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标准草案,明确标准的内容、要求和指标,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征求意见。
将标准草案进行内部征求意见和外部专家评审,听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内容,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审定发布。
经过多方意见征询和修改完善后,进行最终审定,确定标准正式发布的时间和方式,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企业标准编制要点。
1.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确保标准的实施效果。
2. 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适应。
企业标准要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适应,确保企业标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企业标准要明确适用范围和对象,确保标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健全标准执行机制。
企业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企业标准体系编制说明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管理自身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编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企业标准体系编制的必要性、流程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企业标准体系编制的必要性。
1. 规范企业管理行为。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行为,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管理混乱和决策失误。
2.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企业可以规范生产流程和服务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3. 优化资源配置。
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规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4.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企业标准体系编制的流程。
1. 确定编制范围。
企业在编制标准体系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编制的范围,包括适用范围、内容范围和管理范围。
2. 制定标准体系文件。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要求,制定标准体系文件,包括标准、规程、工作指导书等。
3. 审核和批准。
制定好标准体系文件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和审批,确保标准体系文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实施和监督。
标准体系文件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标准体系文件,同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
5. 不断改进。
企业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及时调整标准体系文件,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
三、企业标准体系编制的注意事项。
1. 突出实用性。
标准体系文件要注重实际操作性,不能空泛和理论化,要贴近企业实际,易于操作和执行。
2. 合理性和科学性。
标准体系文件的制定要合理科学,不能随意制定,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行业要求。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标准编制说明范本1.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
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
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
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
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
为解决这些问题。
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
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
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二、主要指标的确定1、冰点的确定主要根据实际融雪需要,并通过实际测量能够达到而确定的。
2、对沥青路面的腐蚀性除雪剂若对路面有腐蚀性,意义就不大了,既能除雪,又不能腐蚀场面,才是最理想的产品,所以按无腐蚀性要求进行配制,通过实测确实无腐蚀现象。
3、对钢铁腐蚀性对钢铁腐蚀性也应极低,通过实测确定。
4、保持时间具有预防作用,在下雪前喷洒,洒后应保持一定时间,根据实测确定为3天以上。
5、干物浓度冰雪融主要是玉米浸泡液或玉米浆和一种或多种氯化物组成。
根据实际需要,并经过试验验证确定为M50的浓度不低于35%,M20的浓度不低于30%,M10的浓度不低于28%。
6、PH值根据实测确定为1~4。
7、粘度根据实测确定的。
8、试验方法有国家标准方法的,进行了参照执行,没有的是自行确定的。
/bzh/pdf/tqybztx.pdf谈企业标准体系中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及其编制该网页打开较慢,请耐心等待2.《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引言。
企业标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标准编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标准编制的目的。
1.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通过制定企业标准,明确产品质量、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2. 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明确产品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满足市场需求。
3. 增强市场竞争力。
企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
三、企业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
1. 适用性原则。
企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2. 公开透明原则。
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公开透明,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连续性原则。
企业标准的制定应当与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相衔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独立性原则。
企业标准应当独立于个人、团体或特定利益的影响,客观公正地制定标准。
四、企业标准编制的程序。
1. 确定编制计划。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标准的编制计划,明确编制的标准名称、范围、依据、目的和意义等。
2. 组织编制工作。
企业应当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编制标准的流程和时间节点。
3. 调研论证。
对于需要制定的标准内容,应当进行调研论证,了解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国内外标准制定情况等,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4. 起草标准。
依据调研论证结果,起草标准的内容,明确标准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
5. 征求意见。
起草完成后,应当向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征求意见,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标准内容。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所有标准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的依据。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也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它展示了企业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是编制标准、制定修订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和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需要,我公司组织整理汇编企业标准体系表并予以发布,有关情况说明如下:1.体系表编制依据《XX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依据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 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体系标准的编制过程本标准体系表于2011年首次发布,2011年,为了创建一流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按照GB/T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15498-1995《企业2005年,为了创建AA级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组织对公司标准体系表进行制定。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结合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在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研究当前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了《启东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3.编制本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3.1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3.2符合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3.3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柞蚕蛹虫草
标准起草单位:敦化市康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产品标准代号:Q/DHKS0001S-2018
1、标准制定概况
1.1柞蚕蛹虫草研发背景
冬虫夏草是为大众所熟知的珍贵滋补佳品,主要生长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的影响,真正的野生冬虫夏草产量逐年在下降,价格一直长涨。
人们同时也试着进行人工培养或是寻找可替代的产品,最终人们发现,真正的蛹虫草是冬虫夏草最好的替代品。
蛹虫草种料繁多,而柞蚕蛹虫草是其中品质最好的之一。
柞蚕蛹虫草是将野生蛹虫草菌接种到鲜活的柞蚕蛹体上,而生长成的子实体。
由于柞蚕本身具极高的营养成分,所以鲜柞蚕蛹为培养基而培养出的柞蚕蛹虫草在药理学作用上与冬虫夏草相近,且很多营养成份远高于冬虫夏草,比如氨基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及微量元素硒(有抗癌特效)等。
最新科研成果表明,柞蚕蛹虫草含有抗癌有效成份喷司他丁,而冬虫夏草中却不含有,此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于2017年10月19日发表在《细胞》杂志子刊《Cell Chemical Biology》上。
吉林省是重要的柞蚕生产地之一,有非常优越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其生产出的柞蚕在品质上是最好的,同时也是野生蛹虫草产地之一,早在90年代初,吉林省蚕业研究所就开始提取野生蛹虫草菌,并在柞蚕蛹上进行培养的研究,在2000年后,技术逐渐成熟,2010年左右开始用于批量生产。
我公司于2014年开始与敦化市蚕业公司合作,进行柞蚕蛹虫草的培养研究,现已经掌握全部生产技术,可以批量生产。
二、产品特性说明
1、产品特性说明
柞蚕蛹虫草是蛹虫草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在2009年第3号公告中把蛹虫草定义为新资源食品。
柞蚕蛹虫草的制定标准是以蛹虫草标准为准,在生产、质检(包括污染物、有害病菌、外观形态等检测)、包装等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制定。
食品级蛹虫草标准如下:
2、产品名称
本产品因以鲜柞蚕蛹为主要原料,在其活体中注入野生蛹虫草菌,在干净无污染及恒温的条件下生长而成,所以命名为柞蚕蛹虫草
3、产品类别
柞蚕蛹虫草符合GB 7096-2014 中的食用菌及其制品
4、生产加工工艺
从野生鲜蛹虫草体中提取虫草真菌,并进行人工筛选与培养出优质菌种,再把菌种注入到鲜柞蚕蛹体中,进行25~30天培养,形成成熟的子实体开采集收获。
把采集的鲜柞蚕蛹虫草单层放入托盘中在烘干室内进行烘干,当柞蚕蛹虫草体内水分≤7%时从烘干室取出,放在干燥、无光冷藏室内存放。
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销售。
三、标准指标、试验方法、要求的确定依据
1、感官要求
1.1内容
1.2确定依据
产品特性以及GB7096-2014感官要求。
1.3 检验方法
取试样适量,置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目测色泽、组织形态、杂质,用嗅觉鉴别其气味,用舌尖品尝其滋味。
2、理化指标
2.1 标准指标及确定依据
水分、蛋白质、粗多糖的指标根据产品的本身含量确定
2.2 试验方法
水分检验引用了GB 5009.3
蛋白质检验引用了GB 5009.5
粗多糖检验引用了 NY/T1676-2008
3、污染物限量指标
3.1标准指标及确定依据
铅、总砷、总汞限量指标引用了GB 2762
3.2 试验方法
铅的检验引用了GB5009.12
总砷的检验引用了GB5009.11
镉的检验引用了GB5009.15
总汞的检验引用了GB5009.17
4、微生物限量指标
4.1标准指标及确定依据
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群MPN/100g限量指标引用了GB29921-2013
4.2 试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引用了GB 4789.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引用了GB 4789.10 第二法
5、预包装食品标签引用 GB 7718
6、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引用GB 28050
五、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无冲突或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