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语言与文学(20200806104844)
- 格式:pdf
- 大小:1020.69 KB
- 文档页数:9
高三语文语言与文学基础练习1.读《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一部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加强语言修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词汇与文学》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个方面分析语言与文学关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段引用明世宗的诗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语音与文学》这一部分,根据文中内容用竖线标出下面诗歌的节奏。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读《语法与文学》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1)什么叫对仗?找出下面这首诗中的对仗。
山围故国周遭在,湖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叫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文中运用对仗、特殊语法形式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这首诗进行分析。
高三语文教案:《语言与文学》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语言与文学的重要关系,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2.理解词汇、语音、语法与文学的几个具体关系,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会从几个具体的角度,分析古诗和现代诗的语言。
【教学重点】1.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2.语言的抑扬美。
3.语言的整齐美。
【教学难点】1.文中引用的古诗文与所证观点的关系。
2.古代声韵如何构成诗句抑扬的美。
3.不完全句、使动用法与文学的关系。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自学与串讲相结合。
2.通过解析一首古诗来分析语言的抑扬美、回环美和整齐美。
3.精细研究课文的几个片断。
媒体设计电脑教学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针对一般学生的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南朝时期,刘勰写了本书叫《文心雕龙》,20世纪有个叫王力的人太喜欢这本书了,他为自己的书斋起名为“龙虫并雕斋”,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1987年香港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
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科学的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
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汉语研究,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语言和文学》。
二、解题怎样运用语言来描写事物,是文学的重大课题。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
“人类社会一天也离不开语言,文学作品也是一刻也少不了语言。
没有语言,就没有人类社会;同样,没有语言,也决不会有文学作品。
王力先生就是抓住语言进行了一生的研究。
他于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就是对语言研究的重要成果。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王力先生为大学生作的一次演讲,可以说是这两篇文章的概要。
人教版高三语文课文下册《语言与文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三语文课文下册《语言与文学》今天我讲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分为四个问题来讲:一、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二、词汇与文学;三、语音与文学;四、语法与文学。
语言与文学人教版语文高三下册教案《语言与文学》教案教学过程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
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2.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有选择地朗读“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
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
这一部分最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
“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
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
“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对仗”和一些“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到言简意赅。
3.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
4.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分析《天净沙-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化等方面做文章。
(设计B)教法展示1.明确重点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三是积累“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等词语。
2.课文扫描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
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
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