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2.33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过程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疗效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围手术期;心房纤颤;胺碘酮;复律;疗效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它不仅可以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导致心力衰竭,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
围手术期发生房颤,可使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增加手术的风险及术后的并发症。
近年来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围手术期心房纤颤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00年1月~200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34例围手术期发生心房纤颤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50 a~71 a,平均(56±7.2) a;外伤清创缝合术2例、骨折手术复位术4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结肠肿瘤切除术1例、食道癌根治术5例、膈肌修补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1例、阑尾切除术6例、子宫肌瘤摘除术1例、前列腺汽化电切术5例、颅内肿瘤切除术2例、颅内血肿清除术1例。
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心电监测确定为心房纤颤。
排除重度心力衰竭、严重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肝、肾、肺疾病者。
手术前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肺功能均正常。
1.2 方法在针对原发病治疗的同时,首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30 min注射完。
然后用胺碘酮450 mg静脉滴注。
2 h后若不能复律,则再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
复律后维持静脉滴注,第1个24 h总量不超过1500 mg,随后的维持剂量为450 mg·d1。
若患者可以进食,也可同时口服胺碘酮0.6 g·d1;3 d后改为0.4 g·d1;第7 d开始0.2 g·d1长期应用,以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3 评定标准显效:持续性房颤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或变为偶有发作的阵发房颤;有效: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无效:达不到显效或有效标准者。
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应用胺碘酮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纤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对此类患者治疗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初发快速心房纤颤患者,均予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之后持续静滴胺碘酮维持24~48小时,观察心房纤颤转复、心室率、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
结果:心房纤颤12小时、24小时、48小时转复率分别为45.1%、79.6%、93.4%。
用药前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房纤颤安全、有效,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发颤发生率7%~18%,特别是老年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广的患者容易发生房颤,主要集中在心梗1周内。
治疗房颤的目的是控制心室率或使其转为窦性心律。
总结5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的患者静滴联合口服胺碘酮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资料与方法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患者51例,男3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6±10.1岁,房颤发生时平均心室率158±14.8次/分。
排除既往有房颤发作史,房室传导阻滞史,甲状腺、风湿性心脏病病史,低血压100/60mmhg以下及低血钾患者。
方法:以胺碘酮150mg缓慢静脉注射10~20分钟,之后用微量泵1.0mg/分的浓度持续滴注6小时,随后按0.5mg/分的速度持续泵入,如于6小时内心律转为窦性或心室率100次以下胺碘酮滴注量0.5mg/分维持24小时,少数患者对其不敏感,适当调整胺碘酮用量,可重复给药,但第一个24小时总量不超过1500mg。
同时予胺碘酮0.2mg,8小时1次口服,连服5天。
患者均行心电、血压监护并监测心电图。
用胺碘酮以后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有心功能衰竭者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持续心电、无创血压监测,同时用药前后每天及转复窦性心律时描记心电图。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巩晓宏;常海霞;马锋;谢铎文;刘超峰【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amiodar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with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including the recovery rate of atrial fibrillation,cardioversion rate control, the time of cardioversion, ventricular rate control and its security. Methods 48 case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ere given amiodarone 150 mg plus 50 g o L-1 glucose solution 20 mL intravenous injection. 30 min after injection if no effect observed,the drug was used again,followed by 0. 5-1 mg o min l drops for 48 h. 1,2,6,12,24 and 48 h after cardioversion recovery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miodarone ca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make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cardioversion to sinus rhythm,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was observed. Conclusions Intravenous amiod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with rapid atrial fibrill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merger of structural heart disease.%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或控制心室率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包括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的控制、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48例,胺碘酮150 mg加50 g·L-1葡萄糖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患者30 min后房颤未转复即再应用1次,继以0.5~1 mg·min-1维持静滴48 h,观察用药后1,2,6,12,24和48 h转复率、心室率、心力衰竭症状的缓解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可快速有效使快速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纠正心力衰竭,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纤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12(027)005【总页数】3页(P472-474)【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作者】巩晓宏;常海霞;马锋;谢铎文;刘超峰【作者单位】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当患者心功能相对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可不出现临床症状,只有当心功能急剧下降时,才会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出现相对应的临床症候群。
摘要:房颤(房性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房颤中具有显著疗效。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给药方案,包括剂量、给药途径、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房颤会导致心房收缩功能减退,引起心房内血液瘀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引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胺碘酮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治疗房颤中具有显著疗效,本文将对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给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胺碘酮的药理作用1. 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够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抑制心肌细胞电活动。
2. 抗炎作用:胺碘酮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炎症反应,改善心肌功能。
3. 抗氧化作用:胺碘酮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三、胺碘酮治疗房颤的给药方案1. 初始剂量(1)成人:初始剂量为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2)儿童: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一般每次体重5-10kg,给予胺碘酮0.1g;体重10-20kg,给予胺碘酮0.2g;体重20-30kg,给予胺碘酮0.3g;体重30-40kg,给予胺碘酮0.4g;体重40kg以上,给予胺碘酮0.6g。
每日3次,口服。
2. 维持剂量(1)成人:在患者耐受良好且心电图、血压等指标稳定的情况下,逐渐将剂量调整为每次0.2g,每日1次,口服。
(2)儿童:根据体重调整剂量,一般每次体重5-10kg,给予胺碘酮0.1g;体重10-20kg,给予胺碘酮0.2g;体重20-30kg,给予胺碘酮0.3g;体重30-40kg,给予胺碘酮0.4g;体重40kg以上,给予胺碘酮0.6g。
每日1次,口服。
3. 给药途径(1)口服:胺碘酮片剂或胶囊剂口服给药,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2)静脉注射:对于病情危重、无法口服给药的患者,可静脉注射胺碘酮。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快速阵发性房颤的即时疗效观察沈剑耀;林振起;张志诚;张俐琴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09(31)8
【摘要】@@ 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因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心脏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从而诱发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因此对其治疗目前多主张尽早复律.房颤的复律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
【总页数】2页(P1175-1176)
【作者】沈剑耀;林振起;张志诚;张俐琴
【作者单位】绍兴县中心医院;绍兴县中心医院;绍兴县中心医院;绍兴县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持续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 [J], 张腊喜
2.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J], 王涛
3.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阵发性房颤28例疗效观察 [J], 胡英允;郭玉雪
4.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50例疗效观察 [J], 柳展虎;孙惠丽
5.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纤颤疗效观察 [J], 谷亚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布利特与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对于心房颤动的转复效果。
方法:将46例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胺碘酮组)及观察组(伊布利特组)各23例。
比较两者治疗后转复成功率、转复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者在研究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胺碘酮组转复成功率78.3%,伊布利特组转复成功率73.9%,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胺碘酮组平均转复时间为(8.95±7.16)h,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1.99±3.08)h,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伊布利特对于房颤的转复与胺碘酮相比具有相同的成功率与安全性,但转复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
【关键词】伊布利特;胺碘酮;房颤;转复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胺碘酮是目前房颤最常见的转复药物,以高安全性著称,而伊布利特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于房颤的转复,本文将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进行对比,比较两者对于房颤的转复成功率、转复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我科收治的46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3例(如表1)。
表1 基本情况对比1.2用药方法对于观察组使用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所有患者使用前均予25%硫酸镁注射液1g稀释后静推,体重不足60kg的,予伊布利特0.1mg/kg;对于体重大于60kg的患者,予富马酸伊布利特1mg稀释后静推,使用时间均为10min,未复律可重复给药一次,使用后观察时间为24h,24h内未能转复判定失败。
对于对照组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先予盐酸胺碘酮150mg10min内静滴完,如患者仍未转复,再予盐酸胺碘酮稀释后,以1mg/min的速度静滴,维持6h,如6小时后未能转复,静滴速度改为0.5mg/min维持,使用时间为24小时,24小时仍未复律判定为转复失败。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5%葡萄糖20ml,5~10分钟内静脉注入。
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 20ml,静脉注入。
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500%,有效14例,有效率467%,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8例,显效率267%,有效7例,有效率233%,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例,其他29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因疗效欠佳停药16例,其他14例继续服药维持窦性心律,总有效率467%。
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显著,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推注阵发性房颤疗效阵发性心房纤颤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由于本病发病急,变化快,若救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采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了较好的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均经心电图确诊。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81岁,平均65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2例,肥厚性心肌病2例,孤立性房颤10例,血压病15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44岁;预激综合征1例,冠心病1例,肥厚性心肌病3例,孤立性房颤11例,血压病14例。
所有患者阵发性房颤1~3年以上,发作>3次以上,两组在年龄、性别、发作次数和发作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治疗组胺碘酮针150mg+NS20ml,静脉注入,10分钟内完成,若未能转复,30分钟后再静脉注射75mg有效后继之以600μg/分静滴维持4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24小時总量<1200mg),每周5天。
胺碘酮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胺碘酮的功能主治胺碘酮是一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治疗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胺碘酮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的治疗。
它通过抑制多种离子通道,改善心脏电生理活动,从而稳定心脏节律。
2.防止心脏再激动:胺碘酮可以延长心脏细胞的去极化过程,减少心肌细胞的自动增强,从而防止心脏再激动,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3.保护心肌:胺碘酮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功能。
4.控制心室率:胺碘酮可以通过减慢房室传导和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的自律性,从而控制心室率。
5.降低心律失常的复发率:胺碘酮不仅可以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还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胺碘酮的副作用胺碘酮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甲状腺功能异常:胺碘酮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为甲亢和甲减的症状。
2.肝功能异常:胺碘酮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和肝损伤。
3.眼睛问题:胺碘酮使用过程中有一定概率引起眼睛问题,如角膜混浊和视力模糊。
4.肺功能受损:少数患者在使用胺碘酮后可能出现肺间质性纤维化,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受损。
5.神经系统问题:胺碘酮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神经系统问题,如头晕、头痛、共济失调等。
6.皮肤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胺碘酮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皮肤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胺碘酮的副作用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剂量、使用时间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在使用胺碘酮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权衡风险和收益,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总结起来,胺碘酮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具有保护心肌、控制心室率和降低心律失常复发率的作用。
然而,使用胺碘酮时需要注意其副作用,特别是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眼睛问题等,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及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