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8.46 MB
- 文档页数:61
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和手术治疗引言: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征象。
超声诊断成为评估结节性质和指导治疗的重要工具,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及手术治疗。
一、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1. 超声影像特征超声检查能提供关于结节大小、数目、边界、形态和内部回声等信息。
通常情况下,良性结节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呈均匀回声。
恶性结节则常表现为不规则形态、边界模糊、内部低回声区域或多个微小钙化点。
2. 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供对结节内血流状态的评估。
恶性肿瘤通常呈中度到重度血流灌注,而良性结节则往往血流灌注较少或无明显异常。
3. 弹性成像弹性成像是一种辅助诊断技术,能够评估结节的组织硬度。
恶性结节通常硬度较高,而良性结节则比较软。
二、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根据超声检查结果以及细针吸引活检等其他检查手段的结果,医生会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适应症包括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恶性可能性较高、有症状或影响周围器官功能等。
2. 手术方法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和甲状腺全切除两种。
对于单发小于3厘米且无恶性征象的良性结节,可以选择甲状腺次全切除;对于多发结节、大于3厘米或存在恶性征象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甲状腺全切除。
3. 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甲状腺手术可能出现伤口感染、声带损伤、低钙血症等并发症。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定期复查超声、甲功检查,注意伤口护理和补充钙剂等。
三、结节良性转恶性的风险虽然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但也存在一部分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因此,即使超声诊断结果表明结节为良性,患者仍需定期随访。
对于已知是压缩或功能受限的恶性结节,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四、其他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
例如,服用甲状腺抑制剂药物来抑制结节的生长;经皮乙醇注射消融技术;射频消融技术等。
甲状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
嘿,咱来说说甲状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哈。
有一回啊,我陪一个朋友去医院做体检。
其中就有一项是甲状腺超声检查。
我们在那等着的时候,心里都有点紧张。
不知道这甲状腺到底有没有啥问题呢。
等朋友进去做检查的时候,我就在外面瞎琢磨。
这甲状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到底是啥呢?后来我就去问了医生。
医生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一下。
医生说啊,甲状腺超声诊断一般分为六级呢。
一级就是正常的甲状腺,没啥毛病。
二级呢,就是有点小问题,但也不严重,一般定期复查就行。
三级呢,可能就有点可疑的结节啥的,但大多数也是良性的,还是得观察观察。
四级就有点麻烦了,有恶性的可能哦。
五级呢,恶性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六级那基本就是确诊为恶性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他就是做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时候,发现是四级。
当时他可吓坏了,赶紧又去做了进一步的检查。
后来经过穿刺活检,确定是良性的,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咱平时啊,要是做甲状腺超声检查,就得了解一下这个分级标准。
要是级别比较低,那就不用太担心,听医生的话,定期复查就行。
要是级别高了,也别慌,配合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确定到底是啥情况。
总之啊,了解甲状腺超声诊断分级标准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咱心里也有个底,不会瞎担心。
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没啥毛病。
嘿嘿。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科普知识最近几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甲状腺疾病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故而,开始有更多人选择及时到院检查自身甲状腺情况。
在甲状腺检查中,超声具有简便、无辐射、价廉、可重复、对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检查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科普知识,大家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在这里向大家科普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科普知识,能够增加大家对甲状腺疾病的了解,并意识到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在发现甲状腺有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尽早地到院接受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争取黄金时间。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科普知识吧!·甲状腺疾病是什么?·甲状腺位于人体的颈部前方,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可以分泌甲状腺素、降钙素,生理功能非常广泛。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现如今,甲状腺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该疾病好发于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
主要类型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目前,超声是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手段,其可较为全面地探查甲状腺实质情况,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较为有效的依据。
随着超声的逐渐推广,发现超声不但能够判断肿块大小、物理性质,还能够很好地观察发生病理变化周边和内部非常细小的改变情况,尤其是随着超声介入、超声造影等的应用,更是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
甲状腺是人身体内部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对所有甲状腺结节、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需要实施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比较高,基本上在80%-90%。
超声检查能够确定有无结节、结节大小、位置、回声水平、结构,以及是否有血流信息、钙化等情况。
同时能够评估颈部淋巴结大小、形态及结构特征。
甲状腺超声检查能查出什么?超声检查是目前医院疾病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开展相关部位的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必要依据,也为相关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其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近年来,临床中的甲状腺癌的患病率快速攀升。
因甲状腺位置表浅,很适合做超声检查,在医院诊疗中,医生多建议就诊患者做甲状腺超声检查,那么,哪些疾病能够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来诊断,或者说,甲状腺超声检查都能检查出什么来呢?超声是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方式,很多类型的病症都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出来,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准确性非常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会出现“同病异像”或者是“同像异病”的情况,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扰,这时候就是考验医师们专业能力的时候了,要求他们在临床超声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甲状腺超声检查概述甲状腺属于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正常形态侧叶长约4~5cm,宽2~2.5cm,厚1.5~2cm;峡部厚不超过0.5cm;实质回声中等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实质内血流信号均匀、中等密度分布。
通过对这一部位开展超声检查,可以对其形态、大小、实质回声、有无占位性病变及血流情况等进行观察,尤其是随着高性能超声仪器及高频探头的使用,可检出甲状腺内直径2mm左右的微小病灶,可见,超声显像检查是检查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案。
现阶段,在医院超声室,一般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有效观察甲状腺血流分布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甲状腺功能诊断提供依据。
如果增加超声造影技术或是容积成像技术,还能够实现组织血流显像以及三维容积成像。
现阶段,弹性成像技术发展并应用到甲状腺超声检查中,可以实现对患者甲状腺组织质地的定量和定性检查,不过这一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到实践诊疗工作中。
甲状腺超声可以检查的疾病包括:一、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其典型改变为“火海征”;桥本氏甲状腺炎,其典型特征是“网格样”改变或片状低回声散在分布;另外亚急性甲状腺炎,检查时需要结合患者病史确诊。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超声是临床医学中经常会用到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费用低、操作简便以及无放射性等特点。
它在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诊断方式的缺陷,为该类疾病的确诊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现阶段,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了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首选方式,依靠超声检查确定甲状腺的病变位置要比传统手段更加精准。
作为患者,在确定病因之后要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安排的检查,以帮助医生尽快确定病因,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一、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划分为确保后续超声鉴别诊断的有序推进,进而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扫清障碍,现代临床医学中主要将甲状腺疾病分为了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结节两大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腮炎,后者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腮瘤、甲状腺局限性炎性结节以及甲状腺癌。
需要强调的是,某些甲状腺疾病也可能会以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结节的方式出现,所以需要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做出区分,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指明方向。
依靠超声检查区分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结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常情况下,前者大都属于良性疾病,一般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或者说与外科手术相比,治疗该类病症还有更好的方案。
而后者则需要做好检查、诊断,并依据检查诊断结论为患者量身制定出系统的手术方案。
需要强调的是原发性恶心淋巴瘤也时常会表现为甲状腺弥漫重大,而甲状腺炎无论以弥漫性肿大还是恶性结节的症状表现出发,大都不需要借助于外科手术治疗,当然具体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来确定,因此临床医学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的具体步骤具体来说,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定位鉴别诊断。
这一环节的检查主要是为了判断病变位置是甲状腺还是其他器官,是后续制定治疗方案的基本前提。
新形势下,随着高频高分辨率彩超仪的实践应用,它能够与甲状腺及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进而对甲状腺疾病或周围其他组织及器官进行系统性的检查,确定病因。
甲状腺超声诊断引言甲状腺超声诊断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超声检查的原理、适应症、检查步骤及结果分析。
检查原理甲状腺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利用超声波与组织之间的声学特性来产生图像。
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传播速度和反射能力不同,可以通过探头将声波传入体内,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信号的强弱和时间延迟来确定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检查适应症甲状腺超声诊断适用于以下情况: 1. 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帮助医生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2.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评估:超声能够检测甲状腺的血流情况,帮助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3. 甲状腺炎的评估:超声能够显示甲状腺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帮助指导治疗。
4. 甲状腺囊肿的评估:超声能够明确囊肿的性质和大小,指导治疗措施。
5. 甲状腺手术前后的评估:超声能够评估手术前后的甲状腺结构变化,指导后续治疗。
检查步骤甲状腺超声诊断的步骤如下: 1.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暴露出颈部。
医生会在颈部涂抹适量的导电凝胶,以提高超声探头与皮肤之间的接触。
2. 医生会将超声探头轻轻放置在甲状腺区域,通过手动操作探头,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图像。
3. 医生会检查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和血流情况。
4.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对怀疑异常的区域进行特殊的调查,如放大、血流检测等。
5. 检查完成后,医生将通过图像和文字进行记录,以备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结果分析甲状腺超声的结果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甲状腺的大小和形态:正常甲状腺应呈双侧对称的椭圆形,大小适中。
2. 结节的性质评估:根据超声图像的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可以评估结节的良恶性。
恶性结节通常具有不规则边界、强回声和血流丰富的特点。
3. 血流情况的评估:超声能够显示甲状腺的血流情况,超声多普勒可定量评估血管的速度和阻力,帮助评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知多少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呈棕红色,位于颈前部,气管的两侧。
甲状腺有左、右两个叶,中间由峡部相连,呈“H”型,重约20g-30g左右。
有些人峡部有一向上的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
甲状腺每侧叶长4-6cm,宽2.0-2.5cm,厚约1.5-2.0cm,峡部高宽各约2cm,厚约0.2cm。
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在逐渐升高,通过超声检查准确了解甲状腺大小、形态、腺体组织回声、血流情况,以及甲状腺腺体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超声检查已经成为甲状腺的首选检查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说说常见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1、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眼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多见于20-40岁青年女性,男女比例1:5。
临床表现:多器官受累和高代谢状态,怕热、心慌、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大便次数增多,还可出现神经过敏,情绪不稳定。
体征上可有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
超声表现:①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表面光滑,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
②甲状腺内部回声受病程及治疗的影响。
未治疗的初发者,腺体表现为弥漫回声减低或散在回声减低,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者,腺体回声水平可与正常腺体相当,不均匀,部分因形成纤维分隔而出现条状高回声。
②彩色多普勒甲状腺实质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多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约30-90cm/s,一般在40-70cm/s,阻力减低。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①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继发于甲状腺腺瘤(高功能腺瘤或毒性甲状腺腺瘤),约占甲亢10-30%。
高功能结节血流丰富,流速增高。
②甲状腺炎性甲亢可发生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在病变的急性期,甲状腺滤泡破坏,过多的甲状腺素释放入血,产生甲亢。
超声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表现,血流信号增多,流速增高。
甲状腺超声诊断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其症状复杂,易误诊为恶性结节,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为了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美国学者制定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用于指导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TI-RADS分级诊断标准如下:0级为正常甲状腺或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1级为高度提示良性;2级为可能良性病变,需要临床随访;3级为不确定病变,可能需要穿刺活检;4级为可能恶性病变,需要结合临床诊断;5级为高度提示恶性,建议进行手术治疗;6级为细胞学检出癌症。
在临床应用中,0-2级为良性可能性较大,可定期观察;3级以上有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TI-RADS分级方法是一种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通过细化每一条危险因素并综合评分,从而得出最终分级。
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征包括实性、低或显著低回声、边界不清、微小分叶、簇状钙化及直立状等六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结节界限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内部为不均匀低或极低回声、伴有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之比>1、呈浸润性生长、血供丰富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和分布状况也是评判标准之一,分为i型、n型和川型,其中i型和n型为良性,川型为恶性。
但是部分甲状腺微小状癌易被误诊,需要细致观察。
TI-RADS分级诊断标准如下:1级为良性病变,主要为囊性且没有任何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2级为低度提示良性病变,主要为实性且没有任何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3级为不确定病变,3A级倾向良性病变(1-2项不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的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3B级倾向恶性病变(3-4项不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的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4级提示恶性病变(5项以上不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的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或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任一项的1-3项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5级为恶性病变(至少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之一的>3项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或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2-3项)。
甲状腺淋巴分级超声诊断标准
甲状腺淋巴分级超声诊断标准是用于评估甲状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一种方法。
根据美国超声医学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制定的标准,甲状腺淋巴结可以被分为4个级别:
1级:淋巴结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正常大小、轮廓清晰,没有异常回声和钙化,无混合回声。
2级:淋巴结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正常大小或轻度增大,边界清晰,没有异常回声和钙化,无混合回声。
3级:淋巴结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中度增大,边界模糊,可能有微小的异常回声(如低回声和囊性变化),但无明显的钙化和混合回声。
4级:淋巴结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明显增大,边界模糊,可能有异常回声(如高回声、钙化和混合回声)。
根据淋巴结的级别,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甲状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评估标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怀疑甲状腺淋巴结转移,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七.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1.形态颈前正中横切面探查时甲状腺呈马蹄形蝶形,颈侧区纵切面探查,甲状腺呈上窄下宽的锥形;2.包膜甲状腺周围是甲状腺固有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形成的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境界清晰;3.腺体回声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回声水平和正常颌下腺的回声水平相似,高于颈部带状肌即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提肌和甲状舌骨肌回声水平;根据不同的超声仪器、不同的成像频率,甲状腺实质回声分布略有差异,高分辨力超声显示的甲状腺实质回声密集均匀,而仪器分辨率不佳时,甲状腺实质的回声可表现得较为粗大,均匀性下降;4.血供彩色/能量多普勒彩色显像时,高灵敏度超声仪器对于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能显示为短棒状或条状,低灵敏度超声仪器可能只显示稀疏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表现为具搏动感的明亮的彩色血流信号,而静脉彩色血流信号较为暗淡,无搏动感;5.频谱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可检测甲状腺内动脉或静脉血流频谱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频谱为陡直的单向单峰图像,上升较快,下降较慢;八.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超声评估(一)灰阶超声1.部位根据是否在正常甲状腺解剖部位探及甲状腺组织,分为正常部位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2.大小甲状腺的大小通常用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及峡部厚度来评估,分正常、增大和缩小三种;甲状腺增大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缩小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素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也可见于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3.形态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的两侧叶常是对称性的;两侧叶不对称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手术后和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等;4.边界甲状腺边界可分为清晰、模糊两种;边界清晰通常见于疾病未累及包膜的甲状腺疾病;边界模糊常由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造成,前者可累及颈前肌群,而后者尚可突破甲状腺包膜,累及气管、喉返神经组织等;5.内部回声(1)回声强度:以正常颌下腺实质回声水平做参考,可分为回声正常、回声减低和回声增高;回声正常见于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回声减低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侵袭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回声增高较为少见,可见于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2)回声均匀性:可分为均匀和不均匀;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可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少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回声不均匀为大部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共同表现;(二)多普勒超声1.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1)血流丰富程度:分正常、增多及减少;血流增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流减少见于部分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实质血供可无明显改变;(2)血流分布形式:分弥漫性和局限性分布;绝大多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血流呈现弥漫性分布;局限性血流增多可见于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而局部血流减少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脓肿; (3)脉冲多普勒超声可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的流速、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甲状腺上、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可增高,减低或正常;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减低多见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治疗后;九、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评估(一)灰阶超声1.部位侧叶甲状腺可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再加上峡部,整个甲状腺共7个区域;甲状腺境界按所占区域大概可划分为单区域和多区域两类;少部分结节可以发生于异位甲状腺组织;恶性结节多数仅占据1个甲状腺区域,且以甲状腺中部最常见;髓样癌多数位于甲状腺上半区域;2.数目分单发和多发;在良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常为多个境界,但也可单结节,而甲状腺瘤多表现为单结节;甲状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概率相似;3.大小结节大小一般在纵断面进行测量,若周边出现声晕,则测量时应该包括声晕厚度;结节的大小无助于预测病灶的良恶性;4.形态可分为椭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椭圆形、类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但髓样癌、滤泡癌也可有类似表现;乳头状癌常表现为不规则形,但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呈圆形或类圆形;5.纵横比为结节的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A/T,其中横径并不单纯指横断面上的内外径,也可指纵断面上的上下径;可将结节的形态分为A/T≥1和A/T<1两类;A/T≥1多见于恶性结节;6.边界分清晰和模糊;若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明确,可将病灶的边界定义为清晰,而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明确,则将病灶的边界定义为模糊;一般认为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模糊,而良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清晰;7.结节边缘分光整和不光整;光整即边缘光滑完整;不光整为边缘出现成角和微小分叶;恶性结节边缘不光整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8.结节声晕根据声晕完整与否,可分为完整声晕和不完整声晕;根据声晕厚度是否均匀,可分为均匀声晕和不均声晕;厚度不均声晕、不完整声晕可见于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完整的声晕多提示结节为良性;9.结节内部结构分实性、实性为主、囊性为主和囊性结节;实性结节指结节内部全部为实性成分;实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囊性成分占整个结节比例<50%;囊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囊性部分占整个结节的比例≧50%;囊性结节指结节内部无实性成分;结节内出现囊性成分提示该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较小;囊性为主结节内有海绵状结构高度提示良性结节;10.结节回声水平通过与甲状腺实质、颈前肌群相比较,可将结节回声分为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低于颈前肌群者为极低回声,仅低于甲状腺实质者为低回声,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近者为等回声,而高于甲状腺实质者为高回声;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极低回声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高度特异性;高回声结节恶性的可能很小;11.结节回声均匀性分均匀与不均匀;恶性结节回声不均匀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12.结节钙化根据钙化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特征可将钙化分为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超声显示微钙化和粗钙化的区别在于其大小不同,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界定微钙化的大小,不同文献分别以1mm、1.5mm和2mm作为标准来区分;超声探及的这3种类型钙化中,任何类型钙化者皆有恶性的危险,但以微钙化的恶性危险最大; 13.结节内浓缩胶质浓缩胶质在超声上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一般认为只有良性结节出现这种表现;需注意和微钙化相鉴别,有时两者鉴别非常困难;14.后方回声分增强、无变化、衰减;后方回声增强良恶性结节均可出现,恶性结节后方衰减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15.结节的相对运动分正常和减弱;相对运动减弱多由恶性结节突破包膜侵犯至周围软组织,或局部炎性病变向周围组织蔓延所致;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的结节相对运动正常;(二)多普勒超声1.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甲状腺结节的血管分布状况可分为4种;无血管型:指甲状腺结节内无血管;边缘血管为主型:指位于甲状腺边缘部位附近的血管;中央血管为主型:指位于甲状腺中央部位的血管;④混合血管型: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丰富程度是和周围甲状腺实质相比较而言;2.脉冲多普勒超声 PI和RI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有价值的多普勒参数,如果以多次测量的最高值为标准,PI>1.3,RI>0.75可用于识别恶性结节,但部分恶性结节可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动力学特征;十、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骤可将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骤分为四步;1.定位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甲状腺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甲状旁腺占位、食管占位、增大淋巴结等;2.区分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还是两者并存;3.进一步区分属于哪一类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4.鉴别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十一、检查报告甲状腺超声报告为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论,包括超声图像和文字两部分;目前大多数医院为电脑打印报告,故下文以电脑报告模式叙述; (一)图像部分阳性结果应有超声图片;条件允许时,可在超声工作站或PACS留取病变在不同超声断面上的图片,包括动态影像;(二)文字部分甲状腺报告文字部分包括,一般项目、超声描述部分、超声诊断意见和落款;1.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包括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检查部位、超声仪器及型号、探头型号或频率等,门诊患者要有门诊号,住院患者要有住院号、床号;2.超声描述部分描述部分应仔细、简练、全面、客观;应包括甲状腺的大小,通常以甲状腺的左右叶前后径和左右径必要时还可以有上下径表示,包膜情况是否光滑、完整等,内部回声均匀、欠均匀、不均匀等及有无结节性回声、甲状腺内部的血流信号状况必要时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信息;结节应该重点描述,包括结节的数目、部位、形状、大小、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情况、血流信号状况等;而内部回声要描述回声的强度无、极低、低、等、高、均匀性均匀、不均匀、有无钙化灶及其形态点状、斑块状、环状等、血流信号状况分布、流速及阻力指数等;如结节较大,需描述结节对颈部食管、气管和大血管的压迫情况;必要时,描述左右对照结果,病灶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甲状腺检查相关试验,如吞咽试验的结果等;甲状腺内部结节怀疑为恶性病变时,可描述结节对甲状腺包膜、颈部食管、气管和大血管的侵犯情况,颈部淋巴结的累及情况;3.超声诊断意见超声诊断意见是对上述文字描述和图像的总结,是超声医师依据专业知识做出的主管判断,包括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通常包括一下部分;(1)病变的物理性质,包括部位、形态及性质实性、囊性、混合性、气体、钙化等,必要时尚需说明病变和毗邻解剖结构的关系;(2)结合临床资料给出可能的诊断,可按可能性大小依次给出多个; (3)必要时给出建议,比如定期复查、结合甲状腺疾病相关检验指标、进一步检查等;4.落款落款包括检查超声医师的签名和检查时间,有时还要求记录者的签名;附录: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一.颈部淋巴结分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将颈部淋巴结分为7个区,这种分区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建议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叶采用该分区方法;Ⅰ区,包括颌下和颌下淋巴结,由二腹肌前腹与后腹围绕,上界为下颌骨,下界为舌骨;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上界为颅底,下界为舌骨;Ⅲ区,包括颈内静脉中组淋巴结,上界为是个,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Ⅳ区,包括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上界为环状软骨,下界为锁骨;Ⅴ区,为颈后三角淋巴结;其后界为斜方肌前缘,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为了描述方便,Ⅴ区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区,分别以舌骨水平和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为界;Ⅵ区,为颈前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切迹,外侧界为颈动脉鞘内侧缘;Ⅶ区,为位于胸骨上切迹下方的上纵隔淋巴结;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一)灰阶超声1.解剖部位甲状腺癌通常只累及同侧颈部淋巴结,但少数乳头状癌可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Ⅵ区中央区是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但目前超声诊断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非常低;超声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较为敏感,颈侧区最长累及的部位是Ⅲ区和Ⅳ区;2.淋巴结大小缺乏诊断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个特异度皆理想的大小界值;3.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在淋巴结的长轴切面测量其长径短径比L/S;甲状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多数表现为L/S<2;4.淋巴结边界近50%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边界模糊;5.淋巴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多数淋巴门消失;6.淋巴结内部回声与周围肌肉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多呈高回声,而髓样癌的淋巴结转移倾向于呈低回声;7.淋巴结微钙化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常可见细点状钙化,在髓样癌淋巴结转移时细点状钙化尤为多见;8.淋巴结囊性变囊性变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具有高度特异度;(二)多普勒超声1.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常出现恶性淋巴结所具有的特异性的非淋巴门滋养边缘血管,且多表现血供丰富;2.脉冲多普勒超声与其他部位来源的颈部转移淋巴结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PI和RI较低,通常表现为RI<0.8,PI<1.6;。
甲状腺一、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病理与临床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眼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年女性,男女比例约1:50主要病变改变是实质组织的增生和肥大。
临床特征为多器官和高代谢状态,主要表现有:心慌、怕热、多汗、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消瘦、情绪激动等,约1/3的患者有眼球突出。
2.声像图表现(1)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被摸规整。
(2)未经治疗的初发着,腺体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①弥漫回声减低型:双侧腺体弥漫性回声减低、较为均匀,CDFl表现为“火海征”;②散在回声减低型:双侧腺体内多个边界模糊的片状回声减低区,探头挤压后回声增强和范围缩小;CDFI表现为回声减低处血流心慌尤为丰富。
此型常见于年龄较大者。
(3)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者,腺体回声水平可与正常腺体相当,不均匀,部分病例因形成纤维分隔而出现条状高回声。
(4)多数病例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流速明显加快,阻力减低。
3.报告书写举例甲状腺右叶6.0x2.5x2.6cm,左叶6.2x2.4x2.7cm,峡部厚0.6cm,腺体组织回声减低、不均,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CDFI:腺体内血流明显增多,呈“火海征”改变,右甲状腺下动脉PSV90cm∕s,EDV45cm∕s0超声提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血流明显增多(结合临床考虑GraVeS病)。
4.鉴别诊断(1)单纯性甲状腺肿:本病系地方性缺碘引起的疾病,也有散发性病例。
表现为腺体散在回声减低,从二维声像图上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不易区分。
后者开始时似单纯性甲状腺肿,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歌部分组织反复增生与复旧,形成纤维间隔及多个结节。
甲状腺两侧叶不对称增大是特征。
CDFl检查缺乏血流血流心慌,其流速<30cm∕s,与甲亢“火海征”截然不同,(3)桥本甲状腺炎:病情动态发展,声像图随之动态变化。
甲状腺增大多以前后径改变为明显,而甲亢的腺体增大以长径改变为明显,而且桥本甲状腺炎血中抗甲状腺球蛋白和抗微利体抗体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