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2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贾云霞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疾病的二维声像图表现,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水平。
方法对20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并与临床检验甲状腺功能的数值及穿刺、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200例甲
状腺疾病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甲状腺功能的数值及穿刺、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9%,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其中甲状腺增生性疾病130例(误诊11例),甲状腺炎性病变42例(误诊3例),甲状腺肿瘤28例(误诊2例)。
结论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水平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793-794)
【作者】贾云霞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第三医院,山西大同 03701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甲状腺疾病快速冰冻切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J], 马志斌
2.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刘茂林;周晓敏;曹亚庆;温莉婷;鲍利娜
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李凯炎;高如岳
4.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J], 温静
5.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J], 温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科普知识最近几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甲状腺疾病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
故而,开始有更多人选择及时到院检查自身甲状腺情况。
在甲状腺检查中,超声具有简便、无辐射、价廉、可重复、对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检查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关于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科普知识,大家仍然存在诸多误区,在这里向大家科普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科普知识,能够增加大家对甲状腺疾病的了解,并意识到超声诊断的重要性,在发现甲状腺有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尽早地到院接受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争取黄金时间。
现在,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科普知识吧!·甲状腺疾病是什么?·甲状腺位于人体的颈部前方,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可以分泌甲状腺素、降钙素,生理功能非常广泛。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现如今,甲状腺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升高趋势,该疾病好发于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
主要类型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目前,超声是临床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手段,其可较为全面地探查甲状腺实质情况,为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较为有效的依据。
随着超声的逐渐推广,发现超声不但能够判断肿块大小、物理性质,还能够很好地观察发生病理变化周边和内部非常细小的改变情况,尤其是随着超声介入、超声造影等的应用,更是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
甲状腺是人身体内部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对所有甲状腺结节、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需要实施甲状腺、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率比较高,基本上在80%-90%。
超声检查能够确定有无结节、结节大小、位置、回声水平、结构,以及是否有血流信息、钙化等情况。
同时能够评估颈部淋巴结大小、形态及结构特征。
影像学检查是由核磁共振显像、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电子断层扫描构成的。
长久以来,临床都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扫描进行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检查,但是与超声检查比较,这一方法实际的图像分辨率比较低,可能出现遗漏的情况。
电子断层扫描方式能将甲状腺肿瘤的大小、位置、周围组织代谢情况体现出来,如果患者的病灶范围较大,电子断层扫描还可以将肿块、邻近组织关系展示出来,但是该检查价格较高,在甲状腺检查中具有一定局限性。
超声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优势1.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病变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可以将1~2毫米的病灶检查出来,并且确定甲状腺结节的位置,检查出临床触诊断、放射性核素扫描遗漏的甲状腺结节。
2.超声对于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符合率为85%~95%。
3.超声可以判断甲状腺癌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还可以为外科手术提供相应的指导,准确区分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
4.超声可以对甲状腺的大小、体积等进行准确测量,还可以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肿瘤、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提供科学化的指导。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实际彩色血流研究报道很多,主要就是期望对病变实际血流状态进行观察,并且对良性病变作出准确的诊断。
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超声影像学特点,显示结节周围中央血流信号增加。
结合核素扫描结果显示结节周边血流信号增加,提示恶性病变风险,同时对血流信号的探查与病变大小也有相关性关系。
如果结节大约1厘米,则探测血流信号比较容易。
彩色超声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应用优势与价值值得肯定,有助于对单纯性甲状腺肿、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瘤治疗进行鉴别。
无论病变良恶性,在检出甲状腺素以及自主性结节不足情况下,需要提供可靠的血液供应支持,导致血流信号表现在影像图中出现异常信号。
但是检测出高速血流信号并不表示就是恶性结节,增生活跃的良性结节需要更多血液供应,可能发生血流信号增加的情况。
超声检查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可凭借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在彩色超声检查下进一步确定恶性肿瘤的核心特点。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知多少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呈棕红色,位于颈前部,气管的两侧。
甲状腺有左、右两个叶,中间由峡部相连,呈“H”型,重约20g-30g左右。
有些人峡部有一向上的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
甲状腺每侧叶长4-6cm,宽2.0-2.5cm,厚约1.5-2.0cm,峡部高宽各约2cm,厚约0.2cm。
近些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在逐渐升高,通过超声检查准确了解甲状腺大小、形态、腺体组织回声、血流情况,以及甲状腺腺体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超声检查已经成为甲状腺的首选检查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说说常见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1、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突眼性甲状腺肿或Graves病,是一种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多见于20-40岁青年女性,男女比例1:5。
临床表现:多器官受累和高代谢状态,怕热、心慌、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大便次数增多,还可出现神经过敏,情绪不稳定。
体征上可有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等。
超声表现:①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增大,表面光滑,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
②甲状腺内部回声受病程及治疗的影响。
未治疗的初发者,腺体表现为弥漫回声减低或散在回声减低,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者,腺体回声水平可与正常腺体相当,不均匀,部分因形成纤维分隔而出现条状高回声。
②彩色多普勒甲状腺实质血流信号丰富,呈火海征,多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约30-90cm/s,一般在40-70cm/s,阻力减低。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①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继发于甲状腺腺瘤(高功能腺瘤或毒性甲状腺腺瘤),约占甲亢10-30%。
高功能结节血流丰富,流速增高。
②甲状腺炎性甲亢可发生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在病变的急性期,甲状腺滤泡破坏,过多的甲状腺素释放入血,产生甲亢。
超声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表现,血流信号增多,流速增高。
甲状腺超声诊断TI-RADS分级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其症状复杂,易误诊为恶性结节,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为了规范甲状腺超声检查,美国学者制定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用于指导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TI-RADS分级诊断标准如下:0级为正常甲状腺或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1级为高度提示良性;2级为可能良性病变,需要临床随访;3级为不确定病变,可能需要穿刺活检;4级为可能恶性病变,需要结合临床诊断;5级为高度提示恶性,建议进行手术治疗;6级为细胞学检出癌症。
在临床应用中,0-2级为良性可能性较大,可定期观察;3级以上有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TI-RADS分级方法是一种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通过细化每一条危险因素并综合评分,从而得出最终分级。
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特征包括实性、低或显著低回声、边界不清、微小分叶、簇状钙化及直立状等六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结节界限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内部为不均匀低或极低回声、伴有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纵横之比>1、呈浸润性生长、血供丰富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和分布状况也是评判标准之一,分为i型、n型和川型,其中i型和n型为良性,川型为恶性。
但是部分甲状腺微小状癌易被误诊,需要细致观察。
TI-RADS分级诊断标准如下:1级为良性病变,主要为囊性且没有任何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2级为低度提示良性病变,主要为实性且没有任何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3级为不确定病变,3A级倾向良性病变(1-2项不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的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3B级倾向恶性病变(3-4项不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的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4级提示恶性病变(5项以上不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的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或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任一项的1-3项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5级为恶性病变(至少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1之一的>3项提示恶性的超声特征,或包括微钙化、异常淋巴结及纵横比2-3项)。
七.正常甲状腺超声表现1.形态颈前正中横切面探查时甲状腺呈马蹄形蝶形,颈侧区纵切面探查,甲状腺呈上窄下宽的锥形;2.包膜甲状腺周围是甲状腺固有膜和甲状腺假被膜形成的薄层高回声带,光滑、整齐、境界清晰;3.腺体回声正常甲状腺实质的回声水平和正常颌下腺的回声水平相似,高于颈部带状肌即舌骨下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提肌和甲状舌骨肌回声水平;根据不同的超声仪器、不同的成像频率,甲状腺实质回声分布略有差异,高分辨力超声显示的甲状腺实质回声密集均匀,而仪器分辨率不佳时,甲状腺实质的回声可表现得较为粗大,均匀性下降;4.血供彩色/能量多普勒彩色显像时,高灵敏度超声仪器对于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可能显示为短棒状或条状,低灵敏度超声仪器可能只显示稀疏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动脉血流表现为具搏动感的明亮的彩色血流信号,而静脉彩色血流信号较为暗淡,无搏动感;5.频谱多普勒脉冲多普勒可检测甲状腺内动脉或静脉血流频谱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频谱为陡直的单向单峰图像,上升较快,下降较慢;八.甲状腺弥漫性疾病的超声评估(一)灰阶超声1.部位根据是否在正常甲状腺解剖部位探及甲状腺组织,分为正常部位甲状腺和异位甲状腺;2.大小甲状腺的大小通常用侧叶前后径、左右径及峡部厚度来评估,分正常、增大和缩小三种;甲状腺增大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缩小则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素治疗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后期,也可见于甲状腺发育异常,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3.形态可分为对称性和非对称性;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多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的两侧叶常是对称性的;两侧叶不对称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手术后和先天性甲状腺发育异常等;4.边界甲状腺边界可分为清晰、模糊两种;边界清晰通常见于疾病未累及包膜的甲状腺疾病;边界模糊常由炎症性或肿瘤性病变造成,前者可累及颈前肌群,而后者尚可突破甲状腺包膜,累及气管、喉返神经组织等;5.内部回声(1)回声强度:以正常颌下腺实质回声水平做参考,可分为回声正常、回声减低和回声增高;回声正常见于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回声减低多见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侵袭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回声增高较为少见,可见于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2)回声均匀性:可分为均匀和不均匀;甲状腺实质回声均匀可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少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回声不均匀为大部分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共同表现;(二)多普勒超声1.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1)血流丰富程度:分正常、增多及减少;血流增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血流减少见于部分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及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实质血供可无明显改变;(2)血流分布形式:分弥漫性和局限性分布;绝大多数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的血流呈现弥漫性分布;局限性血流增多可见于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而局部血流减少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脓肿; (3)脉冲多普勒超声可测量甲状腺上动脉的流速、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甲状腺上、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可增高,减低或正常;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减低多见于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治疗后;九、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评估(一)灰阶超声1.部位侧叶甲状腺可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再加上峡部,整个甲状腺共7个区域;甲状腺境界按所占区域大概可划分为单区域和多区域两类;少部分结节可以发生于异位甲状腺组织;恶性结节多数仅占据1个甲状腺区域,且以甲状腺中部最常见;髓样癌多数位于甲状腺上半区域;2.数目分单发和多发;在良性病变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常为多个境界,但也可单结节,而甲状腺瘤多表现为单结节;甲状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患者罹患甲状腺癌的概率相似;3.大小结节大小一般在纵断面进行测量,若周边出现声晕,则测量时应该包括声晕厚度;结节的大小无助于预测病灶的良恶性;4.形态可分为椭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椭圆形、类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但髓样癌、滤泡癌也可有类似表现;乳头状癌常表现为不规则形,但部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可呈圆形或类圆形;5.纵横比为结节的前后径和横径的比值A/T,其中横径并不单纯指横断面上的内外径,也可指纵断面上的上下径;可将结节的形态分为A/T≥1和A/T<1两类;A/T≥1多见于恶性结节;6.边界分清晰和模糊;若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明确,可将病灶的边界定义为清晰,而结节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明确,则将病灶的边界定义为模糊;一般认为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模糊,而良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清晰;7.结节边缘分光整和不光整;光整即边缘光滑完整;不光整为边缘出现成角和微小分叶;恶性结节边缘不光整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8.结节声晕根据声晕完整与否,可分为完整声晕和不完整声晕;根据声晕厚度是否均匀,可分为均匀声晕和不均声晕;厚度不均声晕、不完整声晕可见于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完整的声晕多提示结节为良性;9.结节内部结构分实性、实性为主、囊性为主和囊性结节;实性结节指结节内部全部为实性成分;实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囊性成分占整个结节比例<50%;囊性为主结节指结节内囊性部分占整个结节的比例≧50%;囊性结节指结节内部无实性成分;结节内出现囊性成分提示该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较小;囊性为主结节内有海绵状结构高度提示良性结节;10.结节回声水平通过与甲状腺实质、颈前肌群相比较,可将结节回声分为极低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低于颈前肌群者为极低回声,仅低于甲状腺实质者为低回声,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近者为等回声,而高于甲状腺实质者为高回声;恶性结节多表现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极低回声对诊断甲状腺癌有高度特异性;高回声结节恶性的可能很小;11.结节回声均匀性分均匀与不均匀;恶性结节回声不均匀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12.结节钙化根据钙化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特征可将钙化分为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超声显示微钙化和粗钙化的区别在于其大小不同,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界定微钙化的大小,不同文献分别以1mm、1.5mm和2mm作为标准来区分;超声探及的这3种类型钙化中,任何类型钙化者皆有恶性的危险,但以微钙化的恶性危险最大; 13.结节内浓缩胶质浓缩胶质在超声上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一般认为只有良性结节出现这种表现;需注意和微钙化相鉴别,有时两者鉴别非常困难;14.后方回声分增强、无变化、衰减;后方回声增强良恶性结节均可出现,恶性结节后方衰减的现象较良性结节多见;15.结节的相对运动分正常和减弱;相对运动减弱多由恶性结节突破包膜侵犯至周围软组织,或局部炎性病变向周围组织蔓延所致;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的结节相对运动正常;(二)多普勒超声1.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甲状腺结节的血管分布状况可分为4种;无血管型:指甲状腺结节内无血管;边缘血管为主型:指位于甲状腺边缘部位附近的血管;中央血管为主型:指位于甲状腺中央部位的血管;④混合血管型:甲状腺结节的血流丰富程度是和周围甲状腺实质相比较而言;2.脉冲多普勒超声 PI和RI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有价值的多普勒参数,如果以多次测量的最高值为标准,PI>1.3,RI>0.75可用于识别恶性结节,但部分恶性结节可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动力学特征;十、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骤可将甲状腺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步骤分为四步;1.定位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甲状腺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甲状旁腺占位、食管占位、增大淋巴结等;2.区分甲状腺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还是两者并存;3.进一步区分属于哪一类弥漫性疾病和结节性疾病;4.鉴别颈部有无异常淋巴结以及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十一、检查报告甲状腺超声报告为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论,包括超声图像和文字两部分;目前大多数医院为电脑打印报告,故下文以电脑报告模式叙述; (一)图像部分阳性结果应有超声图片;条件允许时,可在超声工作站或PACS留取病变在不同超声断面上的图片,包括动态影像;(二)文字部分甲状腺报告文字部分包括,一般项目、超声描述部分、超声诊断意见和落款;1.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包括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申请科室、检查部位、超声仪器及型号、探头型号或频率等,门诊患者要有门诊号,住院患者要有住院号、床号;2.超声描述部分描述部分应仔细、简练、全面、客观;应包括甲状腺的大小,通常以甲状腺的左右叶前后径和左右径必要时还可以有上下径表示,包膜情况是否光滑、完整等,内部回声均匀、欠均匀、不均匀等及有无结节性回声、甲状腺内部的血流信号状况必要时甲状腺上、下动脉血流信息;结节应该重点描述,包括结节的数目、部位、形状、大小、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情况、血流信号状况等;而内部回声要描述回声的强度无、极低、低、等、高、均匀性均匀、不均匀、有无钙化灶及其形态点状、斑块状、环状等、血流信号状况分布、流速及阻力指数等;如结节较大,需描述结节对颈部食管、气管和大血管的压迫情况;必要时,描述左右对照结果,病灶与周围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甲状腺检查相关试验,如吞咽试验的结果等;甲状腺内部结节怀疑为恶性病变时,可描述结节对甲状腺包膜、颈部食管、气管和大血管的侵犯情况,颈部淋巴结的累及情况;3.超声诊断意见超声诊断意见是对上述文字描述和图像的总结,是超声医师依据专业知识做出的主管判断,包括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通常包括一下部分;(1)病变的物理性质,包括部位、形态及性质实性、囊性、混合性、气体、钙化等,必要时尚需说明病变和毗邻解剖结构的关系;(2)结合临床资料给出可能的诊断,可按可能性大小依次给出多个; (3)必要时给出建议,比如定期复查、结合甲状腺疾病相关检验指标、进一步检查等;4.落款落款包括检查超声医师的签名和检查时间,有时还要求记录者的签名;附录: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一.颈部淋巴结分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将颈部淋巴结分为7个区,这种分区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建议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叶采用该分区方法;Ⅰ区,包括颌下和颌下淋巴结,由二腹肌前腹与后腹围绕,上界为下颌骨,下界为舌骨;Ⅱ区,包括颈内静脉上组淋巴结,上界为颅底,下界为舌骨;Ⅲ区,包括颈内静脉中组淋巴结,上界为是个,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Ⅳ区,包括颈内静脉下组淋巴结,上界为环状软骨,下界为锁骨;Ⅴ区,为颈后三角淋巴结;其后界为斜方肌前缘,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下界为锁骨,为了描述方便,Ⅴ区可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区,分别以舌骨水平和环状软骨下缘水平为界;Ⅵ区,为颈前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和气管旁淋巴结,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切迹,外侧界为颈动脉鞘内侧缘;Ⅶ区,为位于胸骨上切迹下方的上纵隔淋巴结;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一)灰阶超声1.解剖部位甲状腺癌通常只累及同侧颈部淋巴结,但少数乳头状癌可出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Ⅵ区中央区是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但目前超声诊断Ⅵ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非常低;超声对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较为敏感,颈侧区最长累及的部位是Ⅲ区和Ⅳ区;2.淋巴结大小缺乏诊断淋巴结转移灵敏度个特异度皆理想的大小界值;3.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在淋巴结的长轴切面测量其长径短径比L/S;甲状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多数表现为L/S<2;4.淋巴结边界近50%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边界模糊;5.淋巴门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者多数淋巴门消失;6.淋巴结内部回声与周围肌肉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多呈高回声,而髓样癌的淋巴结转移倾向于呈低回声;7.淋巴结微钙化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常可见细点状钙化,在髓样癌淋巴结转移时细点状钙化尤为多见;8.淋巴结囊性变囊性变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具有高度特异度;(二)多普勒超声1.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常出现恶性淋巴结所具有的特异性的非淋巴门滋养边缘血管,且多表现血供丰富;2.脉冲多普勒超声与其他部位来源的颈部转移淋巴结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PI和RI较低,通常表现为RI<0.8,PI<1.6;。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进展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高,统计显示近30年仅甲状腺癌发病率就达到万分之七,在人体内分泌恶性肿瘤中居首位。
病变早期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早期和正确诊断有赖于详细实验室检查和先进的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法简便、图像清晰、结果可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检查诊断。
1甲状腺的解剖结构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构成,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体叶,可藉纤维组织和甲状腺提肌与舌骨相连。
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
血液供应主要有四条动脉,即甲状腺上下动脉,所以甲状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受颈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
2正常甲状腺超声图像蝶形或马蹄形,两侧叶基本对称,与中央的扁长形峡部相连。
气管位于峡部后方中央,呈一弧形强光带回声。
内部回声中等,分布均匀,呈细弱密集的光点,周围肌群为低回声。
3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肿瘤。
3.1甲状腺肿超声表现主要为甲状腺多呈不同程度的不规则非对称性肿大、边缘变钝、回声可均匀或略粗糙,内部血流信号增加,但流速增加不明显。
有学者认为,结节内出现粗糙的钙化灶,提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可能性较大[1]。
但粗糙的钙化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也很常见。
CDFI显示:腺体内见点状血流信号,在结节周围,血流呈花环状包绕结节、小结节或有液性暗区的结节内无血流信号[2]。
频谱多普勒可测到高速湍流频谱、高速低阻抗及高阻抗的动脉频谱。
3.2甲亢超声表现二维声像图特征: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边缘规则,实质内光点粗而疏松,呈低至中等强度,光点分布不均。
CDFI显示:表现为丰富血流信号的“火海征”,甲状腺实质内血流信号丰富,布满弥漫性点条状及分支状红蓝色血流信号,呈搏动性闪烁;甲状腺上、下动脉内径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加快[3]。
频谱多普勒为低阻抗的高速动脉湍流频谱,峰值速度可>70 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