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章(1)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46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第六版)其中★:必定掌握,▲:必定认识,其他未注明的是老师勾选的重点。
第一章概论1.路基路面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路基和路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构造物:①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依照道路的设计线性(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构造物;②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混杂料铺筑而成的层状构造物。
路基和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1)路基工程的土方量很大,而路面构造在道路造价中所占比重很大;(2)路基与路面工程是一项线性工程,公路沿线地形起伏、地质、地貌、气象特点多变,造成了路基与路面工程复杂多变的特点。
2.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1)承载能力:路基路面构造承受荷载的能力;(2)牢固性:在降水、高温、低温等环境作用下还可以保持其原有特点的能力;(3)长久性:在车辆荷载的屡次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点;(4)表面平展度: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5)路面抗滑性:路面表面抗滑能力的大小。
3.为什么要特别重视路基的牢固性?路基牢固性受哪些因素影响?(1)处于不牢固的路基构造会以致路基失稳,从而惹起滑坡或坍塌等病害出现。
(2)路基牢固性受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天气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4.路面构造为什么要进行分层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怎样分层设计?(1)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 ,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
因此 ,对路面资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牢固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
经过沥青路面构造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荷载作用下垂直应力z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小,水平拉应力r 一般为表面受压和底面受拉 ,剪切应力zr 先增加后减小。
为适应这一特点,路面构造平时是分层铺筑。
(2)依照使用要求、受力情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样进行分层,平时依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样,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路基(垫层)。
第3章自然因素的影响本章内容:1 公路的自然区划;2 路基路面在自然因素影响下温度、湿度变化规律;3 路基湿度、路面温度预估。
本章要求:1 了解公路自然区划及筑路特点;2 了解自然因素对路基路面的影响;3 掌握预估路基湿度、路面温度的方法。
一条公路绵延百里、千里,道路穿过的地区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变化很大。
自然因素长期作用会引起道路非交通破坏,其中自然因素中,温度和湿度是最主要的,它会引起路基路面材料形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道路损坏,因此必须解决自然因素如何影响路基路面。
3.1 公路的自然区划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南方湿热、北方干冷、东部雨水充沛、西部降雨稀少)为了区分不同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的差异,以及在设计、施工、养护采取合适的参数和技术措施,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3.1.1区划的原则和分级1)区划的原则为区分自然区域的筑路特征,经过长期的研究,制定了《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其原则:⑴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的原则在同一区域内,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筑路具有相似性。
例如:北方的不利季节主要是春融时期,有翻浆病害。
南方不利季节在雨季,有冲刷水毁等病害。
⑵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地表气候是地带性差异与非地带性差异的综合结果。
地带性差异:地表气候随当地纬度而变。
如北冷、南暖。
非地带性差异:纬度相同的地区,地表高程变化引起地表气候的变化。
如青藏高原比东部沿海地区寒冷的多。
⑶自然因素中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自然气候的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有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
例如:道路冻害是水和温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南方有水无冷不会有冻害,徐州有水有负温会产生冻害,说明温度起主导作用;西北干旱区与东北潮湿区同样有负温,但前者的冻害轻于后者,说明水起主导作用。
2)分级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⑴一级区划——按大范围地理地貌差异划分全国为7个一级自然区,见图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