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沉鱼落雁的意思解析及典故出处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沉鱼落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女子容貌出众的成语。
相传古代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名叫王昭君,她的美貌绝世,令人惊艳。
人们常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她的容貌美丽动人。
王昭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是她天生丽质,年幼时就被人们赞美为沉鱼落雁之姿。
她聪明机敏,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尽管家境贫寒,她并不因此而消沉,她积极向上地学习,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王昭君的美貌引起了一位宫廷官员的注意。
这位官员名叫薛宝钗,是当时朝廷中有名的美女。
她听说了王昭君的美丽,对她情有独钟,便将她带入了宫廷。
在宫廷中,王昭君仍然保持着她的真实本性,她善良又聪明,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一天,皇上听说了王昭君的美貌,决定亲自见见她。
王昭君对这个消息感到惊喜又紧张,她打扮得整整齐齐,准备去见皇上。
当她出现在皇上面前的时候,皇上也被她的容貌所深深吸引。
他对王昭君赞不绝口,称她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皇上对王昭君的宠爱日益加深。
他宠爱王昭君,将她置于万千宠爱之中。
王昭君也积极投入到国家大事中,她聪明睿智,经常给皇上提出中肯的建议。
皇上更加重视她的意见,甚至将国家的政务交给她处理。
王昭君的美貌和智慧让她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她关心百姓疾苦,推动国家的进步,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她和皇上一起共同努力,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她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宫廷,还传到了民间。
美貌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悲伤和痛苦。
王昭君的美貌引起了宫廷内外的妒忌和争斗。
无数女子嫉妒她的美貌,企图剥夺她的地位和幸福。
王昭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去改变世界。
美貌和权力并不总是幸福的代名词。
王昭君的美貌和地位引来了很多爱慕她的人,但同时也招来了许多妒忌之心。
有一位宫廷女官,名叫杨玉环,她也是一位美丽的女子,自以为美貌胜过王昭君,因此心生妒忌之情,暗中蓄意陷害王昭君。
杨玉环暗中向皇上告密,说王昭君与其他人勾结,企图谋反。
皇上对王昭君非常信任,但是他对杨玉环的告密心生疑虑,决定暗中调查。
沉鱼落雁成语解释
沉鱼落雁成语解释
【成语】:沉鱼落雁
【拼音】:chén yú lu yàn
【简拼】:cyly
【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示例】:他二人长的一个是~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近义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国色天香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沉鱼落雁成语接龙
【顺接】:雁南燕北雁去鱼来雁塔名标雁塔新题雁塔题名雁塔高标雁帖鱼书雁序之情
【顺接】:沉鱼落雁河鱼天雁双凫一雁平沙落雁沈鱼落雁
【逆接】:黯晦消沉城府深沉从俗浮沉鸿断鱼沉宦海浮沉昏昏沉沉浑浑沉沉暮气沉沉
【逆接】:沉不住气沉冤莫白沉冤莫雪沉几观变沉博绝丽沉厚寡言沉吟不决沉吟不断。
沉鱼落雁解析和造句【注音】chén yú luò yàn【典故】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释义】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结构】联合式【相近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同韵词】救灾恤患、买牛卖剑、牝鸡司旦、要好成歉、神魂撩乱、有备无患、事实胜于雄辩、心惊胆战、负心违愿、言约理辨、......【年代】古代【灯谜】西施王嫱【英文】breath-takingbeauty【日语】みめ麗(うるわ)しい形容(けいよう)【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
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成语举例】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沉鱼落雁造句1、适度的打扮,能让姿色平凡的人摇身一变,成为沉鱼落雁的大美女。
2、让一个天才去发现你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不费出灰之力,但如果是的话,我一定是才智过人了。
3、一个人如果心地不善良,纵使有沉鱼落雁之貌,也不算是真正的美!4、你的美犹如沉鱼落雁。
5、张小姐长得沉鱼落雁,难怪追求她的人大排长龙!6、有着天使一样的面孔,当然没有必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那是假的,只不过正好赶上鱼下去了,雁飞下来了,月亮到云里了,是吧!7、小美虽然生得沉鱼落雁,可惜打扮失当,反而失去原有的美。
8、久闻她美艳动人,今日一见,果真是沉鱼落雁之貌。
9、她有沉鱼落雁之貌,即使未施脂粉,仍旧美得自然脱俗。
10、她有沉鱼落雁的魅力!。
沉鱼落雁的典故讲了什么沉鱼落雁的典故讲了什么呢?下面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吧。
沉鱼落雁的典故讲了什么•《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主旨在论述常人判别事物的准则不一样,他则主张一切人与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等齐的。
庄周借着王倪之口说:「毛嫱和丽姬是人们公认的美女,但是鱼见到她们赶紧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立刻向高空飞去,麋和鹿见到她们则飞快跑走。
」因为鱼、鸟、麋、鹿四种动物不辨美丑,即使见到美丽的女子也如同见到其它人般赶紧逃离,藉此传达世间无绝对的是非美丑的观念。
「沉鱼落雁」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语意沿用鱼、鸟因见毛嫱、丽姬等绝色美女而惊畏躲避,借此来赞美女子的容貌美丽出众。
宋朝无名氏《错立身.第二出》:「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即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的美丽。
关于庄子的人物生平介绍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的学问渊博,游历过很多国家,对当时的各学派都有研究,进行过分析批判。
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
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
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
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周的才学不可小视,然而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
鱼沉雁落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
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
成语解释:
成语名称:鱼沉雁落
成语拼音:yú chén yàn luò
成语解释: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典故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成语例句:说甚么如花殿脚多奇妙,那《菱歌》起处,却也鱼沉雁落。
★明·汤显祖《邯郸记·东巡》。
沉鱼落雁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沉鱼落雁
成语读音:chén yú luò yàn
成语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沉鱼落雁的故事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成语造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近义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国色天香
反义词:山珍海味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成语繁体:沉魚落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正音:落,不能读作“là”。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沉鱼落雁成语接龙:
雁杳鱼沉比喻音信断绝。
雁影分飞比喻两相分离。
雁过拔毛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
雁过留声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雁默先烹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雁塔新题旧时考中进士的代称。
同“雁塔题名”。
沉鱼落雁的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形容女子多变漂亮的成语《沉鱼落雁》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来就演变成“沉鱼落雁”这个成语。
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近义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
反义词:其貌不扬、面目狰狞。
造句:哇塞,你看那姑娘,长得沉鱼落雁般的美貌。
就像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走到哪儿都能吸引众人的目光。
你说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人呢?要是我也有这样的容貌,那不得把那些小伙子迷得晕头转向?哼!那些长得不好看的人啊,可别嫉妒人家这天生丽质,这可是老天爷赏饭吃呢。
《闭月羞花》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解释: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近义词:沉鱼落雁、国色天香。
反义词:貌若无盐。
造句:嗨,朋友,你见过隔壁村的小美吗?那可是闭月羞花的大美人啊!她一出现,就好像周围的一切都黯淡无光了。
你能想象吗?就像黑夜里突然出现一颗最闪亮的星星,把周围的小星星都比下去了。
那些长得普通的女孩子看到她,心里肯定会想:“哎呀,我怎么就没有她那样的好模样呢?”可小美也不是徒有其表,她心地还特别善良呢。
《国色天香》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解释: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近义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反义词:庸脂俗粉。
造句:哟呵,你瞧那位小姐,真是国色天香啊!那模样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似的。
我要是个画家呀,一定得把她画下来,这简直就是上天恩赐的美貌。
和那些只知道涂脂抹粉的姑娘可不一样,她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你不觉得吗?这就好比一颗珍贵的宝石,在一堆普通石头里闪闪发光。
《倾国倾城》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沉鱼落雁(典故、出处、释读)_750字
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
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
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
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尽。
同时离间吴王夫差与吴国大将伍子胥,削弱吴军事力量,为越国复兴和吴越战争越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吴国战胜越国后,西施回国,与越国大将范蠡一起隐居,泛舟五湖。
明代的西施祠,有副用鸟虫篆书写的对联: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称颂西施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
西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一个山野浣纱女,担起了复国的重任,最终不辱使命。
同时凭着自己的美貌与才识,赢得了美满的爱情。
关于西施,千百年来传说太多,对于这样的一代红颜,后人在她身上寄寓的理想也总是那么完美。
清曹雪芹有《西施》诗一首: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释读】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 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
据说从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
沉鱼落雁的成语故事|例句|造句|近义词|反义词沉鱼落雁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落到地上。
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沉鱼落雁的成语故事|例句|造句|近义词|反义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汉字书写】:沉鱼落雁【汉语注音】:chén yú luò yàn【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女子美得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飞落沙洲,不敢与之比美。
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沉鱼落雁的意思】: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落到地上。
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沉鱼落雁的近义词】:倾国倾城、闭月羞花、如花似玉、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出水芙蓉;【沉鱼落雁的反义词】:其貌不扬、无盐之貌、貌似无盐;【沉鱼落雁的故事】春秋时期,越国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美女名字叫西施,她每天都会到溪边去洗衣服,溪水中的鱼看到西施娇媚动人的容貌,竟然忘记了游水全都沉入水底。
后来,吴国把越国消灭了,越王匀践成为阶下囚。
他决心雪耻复国。
一方面他卧薪尝胆,激励自己,另一方面施展“美人计”,将倾国倾城的西施献给了吴王夫差,用西施的美貌来消磨吴王的斗志。
吴王果然乐此不疲地沉迷于西施的美色,渐渐荒废了朝政,最终亡了国。
西汉时期,也有一个婀娜多姿的美女叫王昭君,当时匈奴连年袭扰边疆,朝廷派兵抵抗但却收效不大,反而劳民伤财。
后来匈奴首领单于派使者前来求亲,王昭君主动请求远嫁匈奴。
传说王昭君出塞去嫁给番王的时候,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于王昭君的美丽,竟然忘记该怎么飞了,全部坠落到树林里面。
后来人们在称赞一个女人长得很漂亮的时侯就常用“沉鱼落雁”来称赞她蛾眉皓齿的美丽容貌。
【沉鱼落雁例句】宋.无名氏《错立身.第二出》:“看了这妇人,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中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沉鱼落雁造句释义典故翻译出处用法
【拼音】:chén yúluòyàn
【成语】:沉鱼落雁
【英语】:(of woman)extremely beautiful
【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同义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国色天香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例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上一条成语:春意阑珊
下一条成语:沉冤莫白。
成语沉鱼落雁的意思解析及典故出处成语沉鱼落雁的意思解析及典故出处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其中“沉鱼”是西施,“落雁”是昭君。
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人们发现,沉鱼落雁也可以形容美貌并不重要。
下面来看看沉鱼落雁的解释:
成语典故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毛嫱是春秋时期越国绝色美女,与西施时代相当,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
最初人们对毛嫱画像的称道远远超过西施。
她应该是“沉鱼”的原始形象,美的化身。
丽姬已失考。
故原始的“沉鱼”和“落雁”应该是指“毛嫱”和“丽姬”,而并不是“西施”和“ 王昭君”。
当然,《庄子・齐物论》中也提到了西施,说“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大意是丑陋的女人与美貌的西施,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
还在《庄子・天运》中讲了“东施效颦”的故事。
《韩非子・显学》说:“故善毛嫱,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
”《管子・小称》中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
”《淮南子》则说“今夫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
”但《淮南子》中也有把西施放前面的,说“西施毛嫱,状貌不可同,世称其好美均也。
” 东汉边让《章华赋》:“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嫔之素肘。
”
后来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鸟惊人松萝,鱼畏沉荷花。
”此后世人便以“沉鱼落雁”形容女子之貌美。
“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也成为古典小说中形容女子美貌的套语。
词语辨析
【举例造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拼音代码】: cyly
【近义词】:闭月羞花、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倾国倾城
【灯谜】:西施王嫱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女子极其美丽动人
【英文】: breath-taking beauty
【词性】:褒义
【故事】:春秋时期,越国倾国倾城的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
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她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
中国传统上把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连读,并分别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后汉末的貂蝉,羞花是唐代的杨贵妃。
1、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3、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4、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
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羞花”称号得来。
【辨形】雁:不能写作“燕”。
示例
◎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相关阅读】
“沉鱼落雁”本意不是形容女子美貌
“沉鱼落雁”这个成语,形容女子貌美,今天大约是不会有人怀疑的。
钱锺书先生在解注《焦氏易林》之“屯”卦时,引《庄子・齐物论》“鱼入鸟飞”原文,拈出“殊类不相慕”这一问题申说,并认为“自(唐人徐坚)《初学记》采‘鱼鸟’二句,说者遂失其义,谓美貌为‘沉鱼落雁’之容,是也。
”
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再清楚不过地提出,“沉鱼落雁”这个成语的本意,并非不是形容女子美貌,而是人和动物殊类,鱼鸟对美人之貌并不感冒,即使看到了美人,也只是若无其事地游入水中和继续飞走。
但钱锺书先生显然并不愿意将“失其本意”的批评指向使用“沉鱼落雁”这个强大的世俗传统,而是指向徐坚这样的“说者”,正是他们对《庄子・齐物论》原文的二次开发性利用,使“沉鱼落雁”渐失本意。
《庄子・齐物论》原文是这样的:毛墙、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毛墙、丽姬是众人欣赏的美女,但是,鱼见了她们就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就飞到高空,糜鹿见了她们就赶紧逃跑,这四者,谁知道天下真正的美色是什么?
庄子描述的“鱼入鸟飞”,就是“沉鱼落雁”的典源。
他讲这个故事的本意,其实是说,美是相对的,人与动物的审美观迥异,人与人之间的审美观也不尽相同,因此,美貌其实没什么意义。
换句话说,即使把毛嫱丽姬换成两个丑八怪,其结果也同样是“鱼入鸟飞”,没有任何区别。
担心读者不一定明白自己的观点,所以庄子又在《庄子・齐物论》后补了一句:“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丑陋的女人与美貌的西施,还有其他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看是不分彼此的。
庄子的这个观点,可以和《焦氏易林》“屯”卦提出的“殊类异路,心不相慕;牝牛牡o,鳏无室家”相互参释,诚如我们今天所用的“风马牛不相及”这个熟语。
为力证“殊类不相慕”,钱锺书先生还引拉丁文谚语“猪视猪美,狗视狗美,牛视牛美,驴视驴美”,来证明这一审美标准世界通用。
考证“沉鱼落雁”本意最有影响力的变化,当来源于有关西施与王昭君的传说: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在故乡溪边浣纱时,溪中游动的鱼儿见了她都羞愧得沉入水底,不敢浮出水面。
汉元帝时,绝色美女王昭君在出塞嫁给匈奴王时,天空飞过的大雁惊讶于她的美丽,忘了飞行跌落到树林里。
这个传说中的四个关键字:沉鱼落雁,其实已经跳出了《庄子・齐物论》“鱼入鸟飞”设定的人物和环境,并把“鸟”明确为“雁”。
由此,这个美丽而强大的传说将《庄子・齐物论》全面覆盖,在民间发芽。
初唐诗人宋之问在《浣纱篇赠陆
上人》一诗中这样写道: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颜色夺人目,效颦亦相夸。
一朝还旧都,靓寻若耶;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
全诗直陈西施浣纱之情事,几乎就是这个传说的诗歌演绎,对后来使用“沉鱼落雁”来形容女子美貌,可谓居功至伟,和他同时代的徐坚,接受武则天诰命而编纂的《初学记》也采“沉鱼落雁”形容女子美貌这一说,只不过其影响比起宋之问这首诗来,还是小多了。
由此可以证明,“沉鱼落雁”这个成语,专以形容女子美貌,在初唐以后约定俗成。
按照“殊类不相慕”的观点,我们似可推断,同样形容女子貌美的“闭月羞花”这个成语,从其使用环境来看,也并非是因为女子的美丽。
“闭月”的来源,和貂蝉的传说有关。
据说貂蝉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而“羞花”的来源,其传说指向的则是杨贵妃。
杨玉环在未入宫前,有一天到花园赏花散心,她刚一摸含羞草,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这一幕恰好被一个宫娥看见,这个宫娥就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后来杨玉环因此而被唐明皇留在身旁侍候。
可见,这两个传说,都不免是一种附会。
但结果和“沉鱼落雁”一样,成为专司女子貌美的形象词。
人们一厢情愿地倾向美好,并形成强大的世俗传统,反倒让我觉得深究其本意,难免多余。
倒是《论衡・奇怪篇》所谓的“殊类异性,情欲不相得也”的观点,在今日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已经不成立了。
民间偶传、AV再现的人兽相交,岂不是异类情欲相得的最好证明?经典文字之不可穷尽世态人伦也如此也!(参详《管锥编》中华书局绢本册二552页码“殊类不相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