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2[人教版]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18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目标:1、面对网络,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
2、通过身边学生的遭遇,激发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是本节课的煎熬学重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为什么说“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交往具有两面性。
网络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更快地被人们利用,实现自身价值等。
网络的负面影响在于欺骗诱惑、丧失公德、违法违纪行为的蔓延等。
)我们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兴利驱弊,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板书课题:(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梅平的故事(教材P72页)想一想:①梅平能与天马见面吗?为什么?(会有两种意见。
能,网上沟通的好,网下也能做朋友。
不会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与人交往总是要从陌生开始的。
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级的女学生,假如见到的是比自己大得多的坏人呢,不一定能斗得过他,太危险。
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弃必要的警惕,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②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哪几种结果?这些结果会对梅平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三种结果。
好的结果:遇到一个好人,成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成为一段佳话。
坏的结果:网友是不法之徒,对梅平进行了身心伤害,给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了阴影。
很失望:网友外貌猥琐,气质与网上所感觉的不一样,自然分手,从此不再相信网络奇缘,注重现实朋友,发展真实的人际关系。
)③梅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向谁求助?(梅平可以向父母、师长;向身边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求助。
)教师总结:梅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网络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1、学会自我保护(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2页,第一段;教师结合教材P72与人第二段讲解。
)教师总结:网络上的交往对象有可能伪装了自己,使我们难以认识到真实的面目,而且网上也有违法犯罪现象和不良诱惑,它们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我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尽力
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这就是说()
A.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便于我们学习
B.要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C.我们在网络上交往要遵守道德
D.上网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觉察能力
多项选择题
2、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有益的事情?()
A.网络献爱心
B.网上旅游
C. 沉迷网络游戏
D.利用网络查询信息
3、网络对象难以捉摸,有人在网上可能表现得温柔体贴,他或许是真心,也可能是故意伪装起来骗取人们的信任.我们应如何对待网上的交往? ()
A 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B 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C 增强自己的自制力
D 不设防的网上交往最好玩,可以放心随意地交往
问答题
4、“今天你上网了吗?”近几年来,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已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网络学习能力是人们生存、求知、做事、沟通的必备素质;同时,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
(1)请你谈谈对网络的认识?
(2)作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你会怎样对待网络?
(3)为了享受健康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你将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4)网络沟通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学情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中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其中,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因此违德违纪违法。
由于网络环境不是十分干净,学生在享受网络交往带来乐趣的同时,也深受一些网络危害的侵害。
中学生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开网络危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现在中学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课题。
b5E2RGbCAP【链接课标】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的的道德规范”,“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热爱科学、尊重规则、尊重法律”,“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
P1E anqFDPw【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享受健康网络生活的追求。
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和网络交往规则,掌握网上自我保护知识。
【教学策略】教法选择: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分析归纳法学法引导:讨论法、参与法、归纳法课堂组织形式:常规课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课本、网络资源、课堂生成资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网络交往中如何做到“趋利避害”。
教学难点:如何学会保护自己,避开网络危害。
【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查找有关网络危害及网络交往的资料和要求。
【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第六课第二框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t 「利「学会自我保护网络趋利避害——'[弊〔遵守网络规则【教学过程】新课教学2、现场调查《我们身边的的网络危害》(1)沉迷网络游戏(2)陌生网友见面(3)网络恶搞(4)网络色情2、以举手的方式选出认为对我们青少年危害最大的“网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