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钢筋和预应力筋细部构造
- 格式:pdf
- 大小:258.82 KB
- 文档页数:18
2023年二级造价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选题(共有60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不得分)第1题:计算综合脚手架.垂直运输工程量时,除房屋建筑面积外,还应增加定额规定的部分内容的面积,以下()的面积不属于增加的面积范围。
A. 层高2.2m及以上的骑楼.过街楼底层的开放空间和建筑物通道B. 建筑物外与阳台相连有围护设施的设备平台C. 建筑物阳台D. 高度在2.1m及以下的建筑物顶上或楼层外围的混凝土构架正确答案:D第2题:关于下列定额说明正确的是()。
A. 天棚工程中,在基层板上贴石膏板,套用每增加一层石膏板定额。
B. 天棚吊顶定额按打眼安装吊杆考虑,如设计为预埋铁件时不再调整。
C. 天棚吊顶骨架工程量计算时,应扣除独立柱.间壁墙等所占的面积。
D. 天棚饰面工程量计算方法同天棚吊顶骨架。
正确答案:A第3题:在砖混结构中,既有抗震作用又能加强墙体竖向连接的细部构造有()。
A. 钢筋混凝土过梁B. 钢筋混凝土圈梁C.钢筋混凝土构造柱D. 沉降逢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
因此,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中需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第4题:对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了湿热养护,采取合理养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混凝土强度B.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C.增加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D.增大混凝土与钢筋的共同作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进行湿热养护的应采取正确的养护制度,以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第5题:16G101系列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等级为()度的地区。
A.5~8B.5~9C.6~9D.8~9正确答案:C第6题:钢化玻璃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个()。
A. 压应力层B.拉应力层C. 防脆裂层D. 刚性氧化层正确答案:A第7题:钢楼梯的工程量不包括()的质量,若发生,套用装饰部分相应定额。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的钢束位置①.对于跨中截面,在保证布置预留管道构造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钢束群重心的偏心距大些。
本算例采用内径70mm ,外径77mm 的预留铁皮波纹管,根据《公预规》9.1.1条规定,管道至梁底和梁侧净距不应小于3cm 及管道直径1/2。
根据《公预规》9.4.9条规定,水平净距不应小于4cm 及管道直径的0.6倍,在竖直方向可叠置。
根据以上规定,跨中截面的细部构造如图2-12所示。
由此可直接得出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cm0.182)0.92(12.55.12=++=p a②.对于锚固端截面,钢束布置通常考虑下述两个方面:一是预应力钢束合力重心尽可能靠近截面形心,是截面均匀受压;二是考虑锚头布置的可能性,以满足张拉操作方便的要求。
为使施工方便,全部3束预应力钢筋均锚于梁端,如图2-12所示。
钢束群重心至梁底距离为:cm5931409550=++=p a图2-12 钢束布置图(尺寸单位:cm )a ) 预制梁端部;b ) 钢束在端部的锚固位置;c ) 跨中截面钢束位置2)其它截面钢束位置及倾角计算 ①钢束弯起形状、弯起角及其弯曲半径采用直线段中接圆弧线段的方式弯曲;为使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垂直作用于锚垫板,N1、N2和N3弯起角05.7=θ;各钢束的弯起半径为:mm R N 800001=;mm R N 250002=;mm R N 250003=。
由图2-12 a )可得锚固点到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xi a 为:cm 2535)tan7-(50-72a x321====x x a a②钢束各控制点位置的确定以N3号钢束为例,其起弯布置如图2-13所示。
图2-13 曲线预应力钢筋布置图(尺寸单位:mm )由0cot θ⋅=c L d 确定导线点距锚固点的水平距离mm 28485.7cot )125500(=⨯-= d L由)2/tan(02θ⋅=R L b 确定弯起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 mm 163975.3tan 2500002=⨯=b L所以弯起点至锚固点的水平距离为mm 4486163928482=+=+=b d w L L L则弯起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mm L x w k 10204448614690)2502/29380(=-=--=根据圆弧切线的性质,图中弯止点沿切线方向至导线点的距离与弯起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相等,所以弯止点至导线点的水平距离为mm 16255.7cos 1639cos 0021=⨯=⋅=θb b L L故弯止点至跨中截面的水平距离为mm 13468)1639162510204()(21=++=++b b k L L x同理可以计算N1、N2的控制点位置,将各钢束的控制参数汇总与表2-12。
摘要在本设计中,根据地形图和任务书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下承式拱桥三种桥型方案。
按照“有用、经济、安全、美观”的桥梁设计原则,经过对各种桥型的比选最终选择54m+84m+54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本次的推举设计桥型。
本设计利用MadisCivil软件进行结构分析,根据桥梁的尺寸拟定建立桥梁基本模型,然后进行内力分析,计算配筋结果,进行施工各阶段分析及截面验算。
同时,一定要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次内力和温度次内力等因素的影响。
本设计主要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上部结构设计,设计中主要进行了桥梁总体布置及结构尺寸拟定、桥梁荷载内力计算、桥梁预应力钢束的估算与布置、桥梁预应力损失及应力的验算、次内力的验算、内力组合验算、主梁截面应力验算、桥梁施工组织设计等主要内容。
最终,经过分析验算表明该设计计算方法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的要求。
关键字:比选方案;连续梁桥;Midas;结构分析;验算ABSTRACTIn this design, accordiOK to the topography, and project requirements,accordiOK to the current highway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forward,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frame structure,XiaCheOKShi arch bridge three schemes.AccordiOK to the "practical, beautiful, safe, economic and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of bridge design principles, structure after the bridge of various final choice of 54m + 84m + 54m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design for this recommendation.This design usiOK the Madis Civil softwa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accordiOK to the size of the bridge, the basic model establishment bridge worked,then force analysis,calculation results of reinforced,for each phas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At the same time, must consider the concrete shrinkage, Creep force times and temperature resultant times factors.The desig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is mainly the upper structure design,i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bridge layout and structure size,load calculation,bridge prestressiOK tendons estimation and layout,the loss of prestress and stress of the bridge,the resultant checked,internal combination calculation,section stress calculation girder.Finally, after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of calculatiOK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reasonable, compl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KEY WORDS:Selection scheme;Continuous girder bridge;Continuous rigid-frame structure;Arch bridge;Structure analysis;checkiOK computation第一章概述1.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概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结构受力性能好、变形小、伸缩缝少、行车平顺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养护工程量小、抗震能力强等而成为最富有竞争力的主要桥型之一。
BS8110:Part1:1997第三部分:设计和细部:钢筋混凝土3.1.5 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3.1.5.1 通则符合耐久性设计和施工的混凝土构件和结构能有效地保护其中的钢筋免受腐蚀,结构在设计寿命内在使用环境中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为使结构能够满足耐久性要求,需要考虑设计和施工各个阶段的各种相互联系的因素。
因此,在对结构形式和钢筋保护层进行设计和施工时要考虑环境的因素(见3.3.4.1)。
当环境特别恶劣时,设计阶段需要考虑水泥的种类。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特征是能够渗入混凝土内的氧、二氧化碳、氯化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以及混凝土结合这些物质的能力。
混凝土的这些特性取决于混凝土的成分和混凝土搅拌过程方法(详见本规范的2.4.7和BS5328:Part1:1997的第五条。
影响耐久性的因素包括:a)结构的设计和细部构造(见3.1.5.2.1)b)钢筋保护层(见3.3和4.12.3):c)暴露的环境:(见3.3.4)d)水泥种类(见4.2和BS5328:Part1:1997的5.3.4);e)粗骨料的种类(见BS5328:Part1:1997的4.3和5.2)f)水泥成分和混凝土的水灰比(见本规范的3.3.5和BS5328:Part1:1997的5.4);g)添加剂的品种和含量(见BS5328:Part1:1997的4.4和5.3.3)h)施工工艺、振捣充分、和有效的养护(见6.2)i)接缝和连接(见6.2.9和6.2.10)使用阶段的混凝土及其裸露程度以及有关混合物质、工艺和设计的相关因素应给予足够的考虑。
为满足在这些条件下的耐久性要求,混凝土的选择应符合BS5328:Part1和Part2的要求。
3.1.5.2耐久性设计3.1.5.2.1结构的设计和细部构造混凝土的劣化一般是游离水存在的时候发生的。
所以结构设计应满足在任何地方,结构都要尽可能减少水的吸收,尽可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暴露在水的环境中的结构的形状和细部构造应提高相应的排水性能,并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积水和灌水。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的专项审查工作,根据《行政许可法》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下列工程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一) 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6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8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7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10章中错层结构和第11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 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臵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 房屋高度大于24米且屋盖结构超出《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网壳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常用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暂不含轻型的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主要范围参见附录一。
第三条在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中,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 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B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11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 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或跨度大于24m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臵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 超过《抗震规范》第8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 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其他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3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 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 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三) 审查后及时将审查信息录入全国重要超限高层建筑数据库,审查信息包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项目(附录二)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情况表(附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