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成分主要包括无盐、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7
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所谓营养素,指的是维护肌体健康以及提供生长发育和体力所需要的各种饮食所含的营养成分。
最新研究证明,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分别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类物质)、无机盐(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益生菌和水。
八大营养素缺一不可,而且还要结构合理。
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人类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含有氮、碳、氢、氧等主要元素和少量妁硫、磷、铁等元素。
蛋白质又分为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富含必需氨基酸、品质优良的蛋白质统称完全蛋白质,缺乏必需氨基酸或者含量很少、不能维持肌体正常健康的蛋白质称不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构成肌体、修补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量;◆维持肌体酸碱平衡,输送氧气及营养物质。
脂肪脂肪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脂肪分为中性脂肪和类脂两类,由脂肪酸构成。
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淋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摄入的食物供给,又称为必需脂肪酸。
脂肪的主要功能:◆供给人体热量;◆溶解营养素;◆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即糖类物质,是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
因其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氢、氧比例又和水相同,故名之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又分为单糖、双糖、多糖等三类。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能:◆供给热能;◆构成身体组织;◆辅助脂肪的氧化;◆帮助肝脏解毒;◆促进生长发育。
矿物质矿物质也叫无机盐,是指构成人体的除氨、氮、氢、碳以外的其他各种化学元素。
已发现的大约有60余种,其中含量甚微,其含量小于体重的0.01%的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氟、镍、锡、硅、钒等14种称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锌、硒是中国人体内最缺乏的。
矿物质在体内尽管量很小,但对于人体的营养和功能却有很大影响。
矿物质的主要功能:◆构成肌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参与调节体液平衡以及维持肌体的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参与人体代谢。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类身体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将着重阐述这些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应该如何摄入。
一、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是人体获得能量和维持身体正常所必需的。
通常,人体吸收的大部分能量都来自碳水化合物,因此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有淀粉类、单糖、双糖,细化分期可防止突发高血糖,保持能量平稳。
二、蛋白质蛋白质是细胞构成的基本元素,是人体重要的建筑物质。
蛋白质可以提供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为身体新陈代谢提供支持,对人体发育和修复损伤组织有极大的作用。
但注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过多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三、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维持细胞膜的构成,在体内转化生产有用激素和调节组织生长。
但在摄入脂肪时要注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
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胆固醇升高等健康问题。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机体关键的生物催化剂,其中有些维生素可以帮助身体吸收其他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能够有效防止贫血。
还有一些重要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并有助于骨骼的建立。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到人体的多个生化反应中去,包括补血、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种类繁多。
例如,钙负责骨骼的形成;铁可形成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锌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在视网膜和骨骼的形成中也起重要作用。
总之,以上所述的主要营养物质对于人体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合理摄入这些营养物质,能够对你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复习 第四讲 化学与健康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其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1.蛋白质及其对人体的作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约放出18kJ 的能量)。
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2)血红蛋白的功能血红蛋白是由蛋白质和血红素组成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在肺部,血红蛋白中的2Fe +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随血液流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放出氧气,供体内氧化使用,同时血红蛋白结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携带到肺部呼出。
(3)酶及其功能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而且是在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2.糖类及其对人体的作用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糖类分成两类: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糖类(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体不能消化的无效糖类(如纤维素)。
淀粉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淀粉的化学式为()6105C H O n ,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为6126C H O 。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常识】“六大营养素”知识点碳水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新陈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热能)营养素。
主要的作用是机体的构成,提供能量。
一、糖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
二、油脂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被人体吸收后供给热量,是同等量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供能量的2倍;脂肪还是人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的贮备形式,油脂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表脂肪可隔热保温,减少体热散失,支持、保护体内各种脏器,以及关节等不受损伤。
三、蛋白质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
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还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蛋白质还产能,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故又是产能营养素。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
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
一般由食物中取得。
现阶段发现的有几十种。
五、水水是人类和动物(包括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可以转运生命必需的各种物质及排除体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促进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通过不知觉的水分蒸发及汗液分泌散发大量的热量来调节体温;关节滑液、呼吸道及胃肠道粘液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泪液可防止眼睛干燥,唾液有利于咽部湿润及吞咽食物。
六、无机盐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在生物细胞内一般只占鲜重的1~1.5%,在人体中已经发现20余种,其中常量元素有钙Ca、磷P、钾K、硫S、钠Na、氯Cl、镁Mg (也称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铁Fe、锌Zn、硒Se、钼Mo、氟F、铬Cr、钴Co、碘I等。
营养成分六要素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氨基酸组成。
人体需要蛋白质来合成酶、激素、免疫体和肌肉等。
食品中的蛋白质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如肉、禽、鱼、蛋、奶、豆类等。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够快速获取能量的主要营养素。
它们由碳、氧、氢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米面类、粮食、蔬菜和水果等。
3. 脂肪脂肪是能够提供能量和维持机体稳定的重要营养素。
它们由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食品中的脂肪主要来自于动物性食品,如肉、鱼、蛋、奶等。
植物性食品中也含有脂肪,如油、坚果等。
4.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它们不能被机体自身合成,必须从食品中摄入。
维生素有多种分类和命名方式,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
各种维生素对人体的功能各不相同,如促进合成细胞、增强免疫力、促进骨骼生长等。
5. 矿物质矿物质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钙、铁、锌、钾、镁等。
它们在人体生长发育、代谢、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矿物质也必须通过食品摄入,但与维生素不同,人体需要的矿物质量很少。
6. 水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
人体内的许多生命活动和代谢都需要水的参与。
水还可以帮助体内废物的排泄和维护体温等。
人体每天需要饮水约2L,另外一部分水分则通过食物摄入。
在日常饮食中,保证六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尤为重要,以满足人体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以水果、蛋、牛奶、鱼、鸡肉、豆类、谷类、蔬果等为主要食材组合,可以达到人体所需的更健康、更全面的营养摄取。
同时,也要注意适量摄取,避免造成单一营养素过量或缺乏的问题。
营养成分是指食物中所含的各种化学物质,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成分通常分为六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营养成分的功能和作用。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糖、淀粉和纤维。
糖可以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乳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能量供身体使用。
此外,膳食纤维还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2. 脂肪: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能量储备物质,也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
脂肪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过多摄入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脂肪还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激素的合成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主要原料。
蛋白质可以分为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如动物性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缺乏某些氨基酸,如植物性蛋白质。
蛋白质还参与酶、激素、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以及组织修复和生长发育。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 和K)。
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储存,需要经常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可以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储存,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中毒。
维生素对于维持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视力、皮肤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包括钙、磷、钾、钠、镁、铁、锌、碘等。
矿物质对于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血液的酸碱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矿物质可以通过食物摄入,也可以通过补充剂补充。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习题】一、选择题(一)A ,型题1 .下列物质中能够保护细胞膜,防治坏血病的是A . Vit AB .Vit BC . Vit CD . Vit D E.Vit E2 .正常成人每日需水量是A . 200-5OOmlB . 500-1000ml C.1500-2000mlD . 2000-3000mlE . 3000-400Oml3 .下列矿物质中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是A .钙B .碘C .锌D .铁E .镁4 .为适应不同病情需要,医院饮食分为A .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B .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试验饮食C .治疗饮食、普通饮食、试验饮食D .普通饮食、流质饮食、软质饮食E 普通饮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二)A2 型题5 .女性,26 岁,生长在山区,因长期甲状腺素合成不足而乏困、情绪低落,对这个患者应该注意补充A .钙B .碘C .锌D .铁E .镁6 .男性,9 岁,诊断为贫血,考虑该患儿可能缺乏的微量元素为A .钙B .碘C .锌D .铁E .镁7 .男性,56 岁心脏病患者需要低盐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每日食盐不可超过A . 1gB . 2gC . 3gD . 4gE . 5g8 .女性,63 岁冠心病患者需要无盐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每日饮食中钠含量应低于A . 0.5gB . 0.7gC . 1.0gD . 1.5gE . 2.0g9 .女性,49 岁心衰患者需要低钠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每日饮食中钠含量应低于A . 0.5gB . 0.7gC . 1.0gD . 1.5gE . 2.0g10 .男性,因冠心病、高脂血症人院治疗,医嘱要求患者低脂肪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其每日脂肪含量应低于A . 30gB . 40gC . 50gD . 60gE . 70g11 .女性,42 岁,因急性肾炎需要低蛋白饮食该患者应注意每日蛋白质的供应量应低于A . 30gB . 40gC . 50gD . 60gE . 70g12 .男性,48 岁,因肝性脑病住院住院期间应进食A .高蛋白饮食B .低蛋白饮食C .低盐饮食D .高脂饮食E .低脂饮食13 .男性,37 岁,因胆囊结石行B 超检查,检查前1 日晚吃的食物最好是A .牛奶B .炒豆腐C .烧牛肉D .清汤面E .油煎鸡蛋14 .女性,42 岁,因肾小球肾炎人院,人院后需检查肾小管浓缩功能护士应告诉患者在试验期1 天,控制全天饮食中,水分总量应为A . 100-2OOmlB . 300-400mlC . 500-60OmlD . 1000-2000mlE . 2000-300Oml15.一位护士在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中,下列不妥的是A .尊重患者对饮食的选择B .禁食患者应交班C .双目失明者可给千喂食D .鼓励卧床患者自行进食E .进食前暂停一切治疗及护理工作16 .当护士给一患者插胃管时,患者出现呛咳,发给护士应A .嘱患者深呼吸B .嘱患者做吞咽动作C .托起患者头部再插管D .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E .稍停片刻继续插17 .男性,犯岁,消化性溃疡手术后进流质饮食护士应告诉患者不宜长期使用流质饮食的原因是A .影响患者食欲B .影响消化吸收C .增加护士工作负担D .增加营养室工作负担E .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18 .女性,因肠梗阻住院,治疗5 天后肠蠕动恢复,需要进流质饮食下列不符合流质饮食原则的是A .无刺激性B .每日3-4 餐C .易吞咽、易消化D .只能短期使用E .可辅以肠外营养以补充热能和营养19 .护士为昏迷患者插胃管至15cm处要将患者头部托起。
《食品化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食品的非天然化学组成包含食品添加剂和( D )A.激素B.色素C.污染物D.毒素2、测定蛋白质含量时,用氮含量乘换算系数( B )即A.8.25B. 6.25C.12.6D. 4.53、影响食品化学反应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 C )A.湿度B.氧气C.食品自身因素D.水分4、食物组成主要成分( D )是最不稳定的,很多食品都是由它先变化而导致食品变质。
A.蛋白质B.糖类C.矿物质D.脂肪5(多选)、食品组成成分包含(ABCD )A.风味成分B.呈色成分C.有害成分D.营养成分6(多选)、(AB )不属于食品的三要素之一A.保健B.质量可控C.营养D.安全7(判断)、食物是指能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8(判断)、食品是指经特定方式加工后供人类食用的食物。
(√)9(判断)、食品的化学组成分为天然成分和非天然成分。
(√ )10(判断)、食品的六大基本营养素是指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 )第二章水分1、稀盐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对水的结构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若稀盐溶液中含有阴离子( C ),会有助于水形成网状结构。
A.高氯酸根离子B.Cl离子C.F离子D.碘酸根离子2、处于食品冰点以下温度时,对水分活度描述正确的是( B )A.该温度下的水分活度可用来预测冰点温度以上的同一种食品的水分活度B.水分活度与样品的成分无关,只取决于温度C.食品中非水成分组成是影响水分活度的主要因素D.水分活度与样品的成分和温度无关3、关于BET(单分子层水)描述有误的是( A )A.BET处于食品水分吸附等温线区间Ⅱ的高水分末端位置B.该水分下除氧化反应外,其它反应仍可保持最小的速率C.BET值可以准确的预测干燥产品最大稳定性时的含水量D.单分子层水概念是由Brunauer、Emett/Teller提出的单分子层吸附理论4、对食品稳定性起不稳定作用的水是吸湿等温线中的( D )区的水。
基本营养元素
基本营养元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微量元素等。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
它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等,主要来自植物食物。
身体需要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组成身体器官和组织的基础,也是合成体内酶、激素、免疫球蛋白和血红蛋
白等物质的原料。
蛋白质的来源包括肉、鱼、家禽、鸡蛋、豆类和奶制品等。
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同时也是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的重要原料。
脂肪的来源包
括肉类、鱼类、植物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橄榄油等。
适量的脂肪对人体有益,但过量
的脂肪会导致肥胖和各种代谢性疾病。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所需的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只需要少量即可满足身体的需要。
常见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钙、镁、铜和硒等。
这些元素参与了许多生化反应和生理过程,如合成DNA、骨骼形成和免疫系统等。
人体可以通过食物来获取这些微量元素。
综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微量元素等基本营养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重
要物质,它们通过摄入各种不同的食物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和健康。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营养成分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营养成分表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能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能量来源的含量。
2. 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对生长发育、修复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蛋白质的含量有相应的规定。
3. 脂肪: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维生素A、D、E和K的载体。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脂肪的种类和含量有要求,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有害脂肪酸的摄入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另一重要来源,包括葡萄糖、果糖、淀粉等。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有一定要求,以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5.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有相应的规定。
6. 矿物质: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钙、磷、铁、锌、碘等。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矿物质的含量和种类有要求,以保证人体对矿物质的正常摄入。
7. 食品添加剂: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用量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食品添加剂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8. 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营养强化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而添加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成分。
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种类、使用范围和用量有相应的规定。
总之,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营养成分表旨在保障人体健康,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同时也规范了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均衡,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