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上午:9:30—12:00 试卷满分:150分编辑人:丁济亮一、(语基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穿凿.(záo)氛.围(fèn)呱.呱坠地(gū)插科打诨.(hún)B.症.结(zhēng)脖颈.(gěng)卷帙.浩繁(zhì)日削.月割(xuē)C.倾圮.(pǐ)馥.郁(fù)奴颜婢.膝(bēi)逸兴遄.飞(tuān)D.狩.猎(shòu)宝藏.(zàng)忧心忡.忡(zhǒng)繁文缛.节(r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坐镇哈密瓜食不果腹蛛丝马迹源远流长B.蛰居大杂烩兵慌马乱悬梁刺骨声誉鹊起C.防碍芭蕾舞嬉笑怒骂叽叽嘎嘎黔驴计穷D.装钉刊误表流言蜚语指手画脚金碧辉煌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玛雅人终究没有一语成谶....,2012年12月21日过去了,我们依然在地球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感受着安东诺夫卡苹果的清香,享受着瓦尔登湖水的清澈,追求着栖居的诗意。
B.2012年12月19日,韩国民众投票选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朴槿惠,这标志着未来五年韩国政治进入了牝.鸡司晨...的时代。
C.尼采、伍尔芙、斯德林堡给人类留下的作品可谓惊世骇俗,但许多人对他们不仅不.赞一词...,反而对他们表现出的神经质多有议论。
对这样一群人,上帝也没辙。
D.由于生理的缺陷和世俗的偏见,泰戈尔笔下的素芭被父母骗嫁远方;曾经萌动过的要与她所爱的帕斯达帕喜结金兰....、白头偕老的梦想终究被粉碎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可谓举足轻重。
教育得法,则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地球上的星星;否则,无论孩子怎么聪明奇锐,也难免不成为方仲永或者清兵卫。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25.0分)1.(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_,故园无此声。
(4)______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
(6)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
(7)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
(8)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
(9)______ ,美人帐下犹歌舞。
(10)漠漠水田飞白鹭,______。
(11)______ ,只今惟有鹧鸪飞。
(12)______ ,鱼龙潜跃水成文。
(13)______ ,孤城落日斗兵稀。
(14)______ ,惟有饮者留其名。
(15)______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16)《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17)《将进酒》中诗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18)《阁夜》诗人对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19)《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20)韦庄《菩萨蛮(其二)》中写出江南人物之美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
”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
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完卷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先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外。
2.每小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下方空格中。
3. 答案写在题目卷上不计入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题,共60分)1、人体的的内环境不.包括A. 组织液B. 血浆C.淋巴D. 细胞内液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神经细胞生活的直接生活环境是A.组织液 B.血浆C.淋巴D.细胞内液4、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相比,成分的最大区别在于A.葡萄糖含量 B. 蛋白质含量 C. 氧气含量 D. 水含量5、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中,不含A.血红蛋白 B.无机盐 C.水 D.葡萄糖6、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A.脑B.脊髓C.反射弧D.突触7、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元的结构A.细胞体 B.树突C.轴突D.髓鞘8、调节人体机体活动最高级的中枢是A.大脑皮层 B.小脑C.脑干 D.下丘脑9、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也能读报。
其受伤的中枢是A.W区B.H区C.S区D.V区10、给小鼠注射大量胰岛素后,小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适量注射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葡萄糖溶液D.性激素11、生长激素是由下列哪种内分泌腺分泌的A.睾丸 B.卵巢C.垂体 D.下丘脑12、下列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A.温度 B.酶C.酸碱度D.渗透压13、关于激素调节作用的特点,错误..的是A.微量和高效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 通过体液运输1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B.神经调节作用持续时间较长C.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但更准确D.体液调节反应速度更迅速15、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是A.骨髓B.胸腺C.脾D.肝脏16、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皮肤和黏膜C.表皮和真皮D.皮肤和肌肉17、抗体的化学本质是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18、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A.神经细胞 B.内分泌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19、能促进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A.记忆细胞B.效应T细胞C.效应B细胞D.胸腺细胞20、不.会传染艾滋病的行为是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艾滋病患者握手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2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阳光 B.湿度 C. 温度 D.空气22、导致尿量过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A.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B. 吃的食物过咸C.饮水过少D.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23、在棉花栽培中,通过摘心来达到增产目的,根据的原理主要是A.减少养料的消耗 B.防止虫害C.促进果实发育 D.打破顶端优势24、下列植物激素中,主要起促进果实成熟作用的是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乙烯 D.吲哚丁酸25、扦插时,保留有幼叶和芽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幼叶和芽能A.进行光合作用B.产生生长素C.进行呼吸作用D.迅速生长26、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2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恒定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C.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稳态的调节机制是体液调节28、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伤,那么该肢体A.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C.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29、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福州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查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21分)1.D(A.踹.chuiB.梓.zǐC.筵.yn)2.C(A.翼要改为冀;B.握要改为渥;勿要改为务;D.珠要改为铢)3.A(B.怒:奋发;C.除:授予官职;D.微:卑微)4.C(A.为:句末语气词/动词。
B.且:表转折/表递进。
D.则:表转折/表顺承。
)5.D(A.逢迎:古:迎接今:巴结;B.辛苦:古:辛酸悲苦今:劳累;C.告诉:古:申诉苦衷今:把事情说给人听,让人知道。
)6.C(A.衡通横;B.闵通悯;D.辩通变)7.B(B.非不是使动语法)(每小题3分)二、背诵默写(6分)8.(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3)云无心以出岫(4)落霞与孤鹜齐飞(5)泉涓涓而始流(每空1分)三、文言文阅读(15分)ks5u9.D(泯泯然:形容纷纷消亡。
)(3分)10.B(可排除①④⑤)(3分)11.B(对宋将军强留之理解不当。
)(3分)12.(1)宋将军本来自以为很有本事,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竭力请求客人同往。
(故、请客各1分,通顺1分)(2)难道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要被人任用呢?还是任用他们自会有一定的时机呢?(为表被动1分;抑,还是、或者,1分,通顺1分)【参考译文】庚戌年十一月,我从广陵(扬州)回家,与陈子灿同船。
陈子灿时年二十八岁,爱好弄枪使棒,我给他讲授《左传》中的兵谋兵法时,趁机问:你走南闯北,碰到过奇异之人吗?子灿向我讲述了大铁椎的事,于是我写了《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
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
命题、审核:裴芬、林家锋、卢人立、朱惠兰 (完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43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分) 1、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20分) (1)匪来贸丝。
,泣涕涟涟。
,_____________。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
仰观宇宙之大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
孺允自言其先大夫①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
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
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
如是数年,始获安居。
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
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②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
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
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③于无穷也。
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
于胥乐兮!”④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先大父:先父。
这里系借用,比喻被贬官之所,并与前文“谪沅、湘时”照应。
出力,效力“自今”五句:语见《诗经》的第三章。
大意是:今年算是个开端,岁岁皆为丰年,君子有了俸禄,就留下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官陟宪使陟:提拔,升迁 B.孺允葺公所居堂葺:修补 C.揭之楣间揭:张贴、悬挂 D.而诸孙皆秀发秀发:秀丽的头发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 其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以公所命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2012年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这篇关于《2012年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的文章,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6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昨日表示,反对民众将近期世界多地地震频发与“世界末日”联系起来。
他强调,地震是有周期性的,地震频发是因为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去年年末至1月以来,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强震,前有海地7.3级地震,后有智利8.8级地震,台湾高雄昨日又发生6.7级地震。
地震频繁发生,加之对“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引起人们广泛讨论。
“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电影《2012》中天崩地裂,洪水汹涌而来的瞬间在去年年末引起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热烈讨论。
这部原本旨在号召大家关注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灾难片却因为在时间上太过于接近当前,而频发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与影片有些许对应,进而引起了更广泛的猜想。
有网友提出质疑:“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智利地震!台湾地震!各种自然灾害似乎是越来越多了,2012这个预言会成真吗?”还有网友开始探讨玛雅预言、近年来多次强震和世界末日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民众对“世纪末日”充满了猜测,日前竟有国家真的开始筹划“避难”。
近日有媒体援引外电消息称,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日前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平时可以做交通工具,灾难时可以做“诺亚方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认为,此前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对中国影响不大。
而地震频发只能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阶段,中国作为世界版图的一部分,也应予以关注。
孙士鋐认为,就最近100年来看,前40年全球强震比较少,地球活动比较弱。
而这几年8.5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过3次,地震频发现象预示着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时段。
“这种状态对中国来说也是要关注的,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我国大陆作为全球的一部分,更何况2008年已经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所以更要给予关注。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一肌一容,。
(杜牧《阿房宫赋》)(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3),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宫赋》)(4)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5),但愿长醉不用醒。
(李白《将进酒》)(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7),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8)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9)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10),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福州文博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8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2)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归去来兮辞》)(3)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4)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5)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6)_____________________,夙遭闵凶。
(《陈情表》)(7)逮奉圣朝,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8)_____________________,愿乞终养。
(《陈情表》)(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6题。
项脊轩志①[明]归有光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③,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④,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⑤婢也,乳二世,先妣⑥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1)______,彩彻区明。
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2)______,______。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__,______。
(4)《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媒体属性强烈的微博之上,用户更多以获取信息为主;而在朋友属性强烈的微信之上,用户则是在朋友圈里分享体验。
微博与微信虽各有千秋,但终将____________,共建以兴趣为导向的移动社交平台。
②棋盘上一番惊心动魄的缠斗之后,胜利者____________,连连说着“幸运”和“没想到”,而失利的一方则将遗憾写在脸上,苦笑不已。
③择一段闲情在缤纷繁华的世界里为自己演绎一份清欢,即便春尽花谢、冬来梅开也是属于一个人的山河静世,一个人的____________。
A. 殊途同归额手称庆物换星移B. 异曲同工额手称庆物换星移C. 殊途同归弹冠相庆鸟飞兔走D. 异曲同工弹冠相庆鸟飞兔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之所以要拍《野性的呼唤》这部纪录片,一方面是因为希望有一部中国人自己拍的讲述中国的野生动物,另一方面,正如制片人张跃所说,更要“唤醒我们对生命的敬畏”B. 实行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制度,人们普遍担心,这是否会造成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商业诈骗会不会更加猖獗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简单的24个字,但它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全面解释了国家文化D. 交通管制时段内,禁止除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外,其他所有车辆在管制路段内一律不准通行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说起来,旅游还真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烦恼来源之一是旅游乱象。
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默写(6分)1、,秋水共长天一色。
2、,形影相吊。
3、复道行空,?4、山重水复疑无路,。
5、,若出其里。
6、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二、文言文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2分)杨烈妇传唐•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①陷忭州。
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
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②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
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
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
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其帅,希烈之婿也。
——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
杨氏至兹犹存。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
若高愍女③、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注】①李希烈:唐代宗时为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节度留后,唐德宗时为淮宁节度史。
建中三年,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建中四年叛唐。
十二月,攻陷汴州(今河南开封)。
兵败后,被部将毒死。
②爨:烧饭。
③高愍女:指作者所作的《高愍女碑》。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俘累.其男女累:抓捕B、县令,诚.主也诚:诚然C、众皆泣,许.之许:答应D、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固:坚固8、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烈妇“智勇双全、忠于国家”的一项是(3分)①君县令,寇至当守②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③吏人百姓,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④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⑤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⑥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⑥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希烈叛军连下两州,又兵临项城,县令李侃先是“不知所为”,继而又“伤而归”,在妻子杨氏的鼓励下,终于坚定了抗敌之志。
B、在叛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杨氏挺身而出,帮助县令丈夫谋划抗敌对策,激励差吏和百姓抗敌守城,终于取得了项城之战的胜利。
C、杨氏向丈夫和差吏、百姓细陈守与不守的利害得失,又登城喊话瓦解敌军,关键时刻充分展示了她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D、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李侃与杨氏对比,突出杨氏的形象。
10、翻译。
(3分)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15分)冷泉亭记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①,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②,风泠泠,可以蠲③烦析酲④,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⑤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⑥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注】①寻:古以八尺为一寻。
②渟渟(tíng):水停滞,平静的样子。
③蠲:出去,免除。
④酲(chéng):酒醒后所感到的疲惫如病的状态。
⑤矧(shēn):况且。
⑥仆射(yè):尚书省长官。
11、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灵隐寺为尤.尤,优异、突出B、地搜胜概.:概要C、卧而狎.之者狎,亲近D、山树为盖.盖:伞12、下列对文章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眼耳之尘,心舌之垢”是指曾经入耳入目的秽物恶音,以及不好的思想和言论。
B、“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意为这就是冷泉亭在余杭和灵隐堪称第一的原因。
C、“佳境殚矣,能事毕矣”是说天下美景皆集于此,建亭者已黔驴技穷,本领有限,再也造不出新亭了。
D、“故吾继之,述而不作”,意思是所以我只继承沿循,只记述不再添造新的亭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之日”,草木欣欣向荣,可以“畅人血气”,启发人积极向上。
B、“夏之夜”,泉平水净,风凉气清,能使人得到一种超尘脱俗、除污去垢后的快感。
C、作者赞美冷泉亭的原因,全在其客观景物之美,而不注重景物对人的精神的感召作用。
D、本文的感人之处在于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和内心感受。
14、翻译(6分)①潜利阴益,可胜言哉?②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三、诗歌鉴赏(1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6分)白梅王冕(元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5、诗歌中塑造的“白梅”形象具备什么特点?(2分)16、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两种手法分析。
(4分)(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7—18题。
(6分)初授官题高冠①草堂岑参三十始一命②,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鱼竿。
【注】①高冠:山谷名。
②岑参三十岁才举进士,被任命为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17、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8、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4分)四、文学名著阅读,完成19—20题(10分)1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为了防止曹操陷害,刘备行韬晦之计。
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
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英雄的对话。
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之后,指称天下唯有刘备才是真英雄。
刘备闻言失惊落筷。
时值雷声大作,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B、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嚎叫道:“给水喝!”他叫了三遍,人们扔向他的却是在阴沟里浸过的抹布、破瓦罐和石头。
爱斯梅拉达走上刑台给卡西莫多送水解渴。
所有民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连声叫好。
C、元妃省亲,让众姐妹各选一匾题一诗。
宝玉独占四首,宝玉作了三首,宝钗见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便帮他作了,让宝玉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因此把“浣葛山庄”名改为“蘅芜苑”。
D、鲁肃再次前往索荆州又不成。
周瑜大怒,想借取西川而夺荆州,被孔明识破。
周瑜非但夺不到荆州,还遭蜀军四路围杀,气得大叫一声,旧疮复发,坠于马下。
又被诸葛亮来信点明不能去取西川的原因,于是周瑜口吐鲜血,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E、受王善保家的挑唆,晴雯被王夫人逐出贾府,回到家中卧床不起。
宝玉前去探望,她向宝玉诉说如何担了虚名,她夺过剪刀将指甲齐根铰下,二人交换了贴身穿的小袄。
当夜晴雯死去。
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20、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1)“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出现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刀。
”语段中所说的“她”和“另一个脑袋”分别指谁?(2分)请简述与这一情节相关的内容。
(3分)(2)爱斯梅拉达在什么情况下吹响了卡西莫多给她的小铁哨?(3分)结果如何?(2分)五、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21—22题。
(6分)①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②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注】①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②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21、从教育的角度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诲人不倦”有何区别?(2分)22、启发式教学对老师和学生分别有什么要求?请结合语段①作简要分析。
(4分)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穿过岑寂的碎片朱以撒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
像我这般珍惜故纸的人,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
这些纸片都没头没脑,残损得不像样了。
这时我总是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七八,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
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
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
这些残纸上写满了文字,古朴而雅拙。
只是由于残片,即使从内容上细审,我也弄不清哪页残纸在后。
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
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啊!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
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
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有味品之不厌。
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