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哲学 《心法》读后感15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8.38 KB
- 文档页数:3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哎呀,真的是给了我好大的触动!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哲学这玩意儿高高在上,晦涩难懂。
但稻盛和夫的这本《心法》,却让我觉得哲学原来也能这么接地气。
书里讲的那些道理,就好像是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跟我唠嗑。
他说的那些关于人生、工作、心态的事儿,我觉得吧,真的是句句在理。
比如说,他强调要心怀善意,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平时做到了吗?也许有时候我会抱怨,会偷懒,会在困难面前想退缩。
但读了这本书,我就想,哎呀,我不能再这样啦!还有啊,他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这观点一开始我还不太理解,我就想:“工作不就是为了那点工资嘛!” 可后来仔细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我以前工作的时候,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总觉得累,觉得没意思。
但要是把工作当成是自我提升的机会,说不定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心情那叫一个起伏不定。
一会儿觉得自己明白了很多,兴奋得不行;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差距还很大,有点沮丧。
不过,我觉得这种情绪的波动也是好事,说明我在认真思考嘛!总之,读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我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一盏明灯,虽然前方的路可能还是会有坎坷,但我觉得也许我能更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啦!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哇塞,稻盛和夫的《心法》,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我心里还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 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书中提到的那些哲学理念,就像是一把把钥匙,解开了我心中好多的疑惑。
比如说,关于成功和失败,稻盛和夫说不要过分在意结果,而是要专注于过程。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经历,每次考试都特别紧张,就怕考不好。
结果呢,越紧张越发挥不好。
现在想想,也许我太在意那个分数了,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本身。
还有关于人际关系,他说要心怀感恩,以善待人。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间读到了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没想到它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有些迷茫和困惑的内心世界。
一开始,我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毕竟,市面上关于成功学、心灵鸡汤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翻了几页就被我扔到一边,再也不想碰了。
但这本《心法》不一样,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空洞无物的大道理,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稻盛和夫先生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稻盛和夫先生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人生的目的在于努力纯化和净化自己的心,从而拥有美好的心灵”。
一开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是很深刻,直到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决定好好打扫一下房间。
我的房间平时总是乱糟糟的,东西到处乱丢,每次想要找什么都得翻半天。
那天,我下定决心要彻底改变这个状况。
我先从整理书架开始,那些堆得乱七八糟的书,有小说、传记、专业书籍等等。
我一本一本拿起来,擦拭上面的灰尘,然后分类摆放。
有些书已经很久没碰过了,再次看到它们,让我想起了当初买下它们时的心情。
接着是整理衣柜,我的衣服也是塞得满满的,很多衣服已经很久不穿了,但一直放在那里占地方。
我一件一件地拿出来,决定哪些要留下,哪些要扔掉。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因为每一件衣服都好像带着一段回忆,让我有点舍不得。
整理抽屉的时候,更是发现了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放进去的杂物,有旧的手机壳、过期的优惠券、断了的笔……我一边清理,一边忍不住吐槽自己:“怎么能这么乱啊!”就在我累得腰酸背痛,想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稻盛和夫先生说的那句话。
我这整理房间,不就是在纯化和净化自己生活的空间吗?如果我连自己的生活环境都不能整理好,又怎么能谈得上拥有美好的心灵呢?于是,我咬咬牙,继续坚持下去。
几个小时后,当我终于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的时候,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形容。
我坐在整洁的房间里,心情格外舒畅。
通过这件小事,我深刻地体会到,纯化和净化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1稻盛和夫无疑是一个高山仰止式的传奇人物!最早知道他是源于他独创的阿米巴,阿米巴思维颠覆了传统经营理念,把企业经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了解到,他的传奇之处远不止阿米巴:他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KDDI,两家公司均跨入世界500强之列,成为行业翘楚,更为惊诧的是,他78岁时仍老当益壮地救火于日航破产危难之间,仅用1年时间就扭亏为盈且创下日航历史最高利润!感叹之余,我对他的评价仅一个字:牛!对研究方法的重视是我们秉承的理念:既然他这么牛,那就把他的大作都先拿来吧!这不,我们顾老师一期就拿来6本:什么经营啦、精进啦、活法啦等等,不一而足!读哪本先?我个人是这么想的:成功心法的轨迹应是由①怎么想→②怎么做→③怎么改进→④怎么超脱这4个段位组成的,我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连门都没跨进去呢,决不能仓促上路就跳级学高一级的东西,所以就选择了以书名判断自认为是入门级的《心法》。
拿到书,看了下标题,就吓了一跳:全书分21章,章节内容有关于人的存在、宇宙、意识、自由、情理、宗教等等方面,怎么研究这么深奥的话题,这是入门级吗?不禁担心自己的智力能否读的明白。
静心入戏后,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全书通篇论述大道至简式地娓娓道来、通俗易懂、轻松愉快,且满满的正能量,掩卷而思后又能沉淀很多启发,一着急仅用1天就读完了!好了,废话就啰嗦到这。
我把自己的粗浅的读书心得结合顾老师的要求分成5个部分做一下分享,即总的读书体验、趣点、实践结合、不知天高地厚的建议和一点点的期望。
1. 总的读书体验:读完全书,除上述提到的轻松、正能量等等之外,第一个直接的感受是稻老崇尚佛学、心学且重视践行,比如他自己得癌症之后的内心平静,就是得益于13岁得肺结核后在《生命的实相》中“心怀善念”之佛学观念的启蒙,正是由于内心变得强大使稻老在与癌症抗争中获胜。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哎呀妈呀,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一开始,我可能觉得这书就是那种高深莫测,充满大道理的玩意儿,说不定读着读着我就睡着了。
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意思,就像发现了一个宝藏!稻盛和夫说的那些个观点,真的是让我忍不住拍大腿叫好。
比如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话说得简单粗暴,可仔细想想,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也许有人会说,干嘛要这么拼命,轻松点不好吗?但我觉得吧,要是不拼一把,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怎么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吧。
还有他说的“要以利他之心为本”,这可有点颠覆我的想法。
以前我老是想着自己怎么好就行,哪管别人那么多。
但现在想想,要是大家都只想着自己,那这个世界得多冷漠啊!说不定我今天帮了别人一把,明天别人也会来帮我呢,这不是挺好的嘛!不过,读着读着,我也有点疑惑。
像他说的那些理念,真的能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做到吗?比如说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这时候还能坚持利他之心吗?我觉得可能有点难。
但也许正是因为难,所以做到了才更了不起吧。
总之,读这本书,让我时而兴奋,时而困惑,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但不管怎么说,它确实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对人生、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我觉得,以后我可能还会时不时地把这本书拿出来翻翻,说不定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呢!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呐!刚翻开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结果,读着读着就被吸引进去了。
稻盛和夫讲的那些道理,就像一道道闪电,劈中了我混沌的脑袋。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公式一出来,我就开始琢磨了。
我想,我能力可能一般般,热情嘛,时有时无,那思维方式是不是能改变一下呢?也许改变了思维方式,就能让这个结果变得更好呢?还有他说的“每天都要反省”,这可真是戳到我的痛处了。
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篇一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心法》,哎呀,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啊!这书里讲的关于人生试炼的那些事儿,我觉得太有启发啦!稻盛和夫说,人生就是一场试炼,这话说得太对了!可能有人会说,啥试炼啊,人生不就是吃喝玩乐,混日子嘛!可我觉得,真不是这样。
你想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困难,那些挫折,不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吗?比如说,考试没考好,工作不顺利,跟朋友闹掰了,这些难道不是试炼?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之前参加一个比赛,我准备得那叫一个充分啊,觉得自己肯定能拿个好名次。
结果呢?成绩出来,我傻眼了,排名靠后得很。
当时我就想,这啥情况啊?我这么努力咋还不行呢?也许是我努力的方向不对?还是我根本就没那个实力?我觉得自己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但是后来我仔细琢磨了琢磨,这也许就是人生给我的一次试炼呢!它让我知道,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光靠努力还不行,还得有方法,有策略。
我觉得稻盛和夫的哲学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指引方向。
不过,我也在想,稻盛和夫的这些理念真的能适用于所有人吗?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面临的试炼也不同,难道都能靠他的哲学解决?也许可以,也许不行。
但不管怎样,这本书还是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总之,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一点,对人生的试炼不再那么害怕了。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们觉得呢?篇二心法稻盛和夫哲学关于人生试炼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稻盛和夫的《心法》,特别是关于人生试炼这一块,真的让我思绪万千啊!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在犯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但是,当我真正读进去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稻盛和夫说人生就是不断的试炼,我就在想,这不是废话嘛,谁不知道人生不容易啊!可再仔细琢磨琢磨,好像还真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说,我们总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磕磕绊绊。
就像我一直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可是每次画出来的东西都不尽人意。
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哎呀妈呀,真的是给了我不小的冲击!说真的,一开始我觉得这书可能就是那种高高在上、讲一堆大道理的,可真正读进去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稻盛和夫这老爷子的智慧,那可真是杠杠的!他说的那些关于工作的看法,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以前我总觉得工作就是为了赚钱,能偷懒就偷懒,能应付就应付。
但稻盛和夫说,要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要全身心投入,要对工作有那种“燃烧”的热情!我就寻思,这能行吗?也许真能行?书里还提到了“利他”这个概念。
说实话,我一开始心里犯嘀咕,这年头,大家不都想着自己吗?还利他?可仔细想想,好像也有点道理。
比如说,我对朋友好点,朋友也会对我好,这是不是一种“利他”带来的回报呢?可能是吧!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心情那叫一个起伏不定。
一会儿觉得他说得太对了,一会儿又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
就像走在一条充满迷雾的路上,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啥样。
我觉得吧,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不是那种一读就能让你马上变成超人的秘籍,而是像一盏灯,在黑暗中给你一点点指引,让你自己去摸索,去寻找方向。
这书到底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我也不知道,但是至少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收获吗?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读后感嘿,朋友们!我刚读完稻盛和夫的《哲学原心法》,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心想:这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又一个成功人士在那夸夸其谈嘛!但读着读着,我发现我错了,大错特错!稻盛和夫讲的那些道理,简单又深刻,就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
比如说,他强调的“心纯见真”,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我的心够纯吗?我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吗?也许,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早就迷失了自己的初心,看到的都是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
还有他说的“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可把我难住了。
我就想啊,我平时也努力啊,可为啥还是没啥大成就?难道是我的努力还不够?可能真的是!我是不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一有点累就想放弃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6篇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1 初初怀揣着好奇与尝试的心态加入读书会,读从略读《心灵管理》到《稻盛和夫自传》,开始我以为成功的稻盛先生所说的心灵管理只是成功人士对成功必然的一种解释,读了此书后渐渐地被稻盛先生的经历所震撼,或许是被那种在各种挫折过程中那永不放弃的精神,经历百般磨难后所展现的谈定与从容所震撼,让我由心底里生出敬佩之情。
稻盛先生的光环,给我在这浮躁的社会里的生活又注入一缕希望之光。
稻盛先生的一生充满曲折,勤奋学习的他却在求学的路上屡屡挫败,在学有所成之时却经历战争和经济危机,艰难就业却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苦苦坚守,在创业和经营的过程中也屡次遭遇研发失败、员工躁动、资金匮乏、石油危机、客户流失等等的挫折。
让我想起前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是的,如果稻盛先生在任何一次挫折前选择了逃避,那么就没有我现在读的稻盛和夫自传。
这是本书中对我影响的一段,引用“人生就是如此的波澜起伏,谁都无法预料未来,既有令人羡慕的幸运降临,也会遭遇到始料不及的失败与考验。
人生的阴晴之分,不是幸运和不幸,而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在困境中绝不能放弃希望,而在取得成功的时候,更需要抱有一颗感恩之心、谦虚之心,必须时刻竭尽所能进取向上。
人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同样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与失败,然而我要感谢这些给我造成挫败感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把我给毁灭,而是使我变得更强大。
让我想起有首歌叫‘whatdosentkillumakesostronger’,好励志的一首歌。
现在大三了,从大一刚入学到现在,渐渐地体会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没有钱,都很渴望成功,他们有着年轻输得起的资本,以各种方式奋斗在各行各业,然而真正对结果满意的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视稻盛先生为榜样,想极力去模仿他成功的轨迹,想学习他那屡败屡战的精神,想学习他那以人为本的管理,我不认为这样做是的,因为那只是学习,而不是设身处地的去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5篇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篇1 稻盛和夫,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阿米巴经营体制的创建者,集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宗教家、慈善家于一身。
本书原著以《稻盛和夫的哲学》命名,是稻盛和夫哲学的代表作。
稻盛哲学有以下四个特点:(1)简朴性:没有任何难懂的哲学术语,深入浅出,却又有感动和召唤人心的力量。
(2)实践性:稻盛和夫本人是科学家出身,同时又创办企业,这些使得稻盛哲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紧密的、反复的循环,最终使实践和理论,经营和哲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完美的平衡。
(3)道德性:稻盛哲学将道德放进了哲学,以“作为人,何为正确”,也就是“利他之心”思考、判断和行动为核心。
(4)辩证性:稻盛哲学强调兼备事物的两极,比如利己和利他、大善和小善、大胆与小心、慈悲心和斗争心、大家族主义和市场竞争注意等。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一书是稻盛和夫以“想要度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应秉持哪种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为讨论中心著作而成。
励志书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读后感篇2 稻盛和夫无疑是一个高山仰止式的传奇人物!最早知道他是源于他独创的阿米巴,阿米巴思维颠覆了传统经营理念,把企业经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了解到,他的传奇之处远不止阿米巴:他27岁创办京瓷、52岁创办KDDI,两家公司均跨入世界500强之列,成为行业翘楚,更为惊诧的是,他78岁时仍老当益壮地救火于日航破产危难之间,仅用1年时间就扭亏为盈且创下日航历史最高利润!感叹之余,我对他的评价仅一个字:牛!对研究方法的重视是我们秉承的理念:既然他这么牛,那就把他的大作都先拿来吧!这不,我们顾老师一期就拿来6本:什么经营啦、精进啦、活法啦等等,不一而足!读哪本先?我个人是这么想的:成功心法的轨迹应是由①怎么想→②怎么做→③怎么改进→④怎么超脱这4个段位组成的,我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连门都没跨进去呢,决不能仓促上路就跳级学高一级的东西,所以就选择了以书名判断自认为是入门级的《心法》。
稻盛和夫心法读后感范文在忙碌的生活中,偶然间读到了稻盛和夫的《心法》,就好像在炎热的夏日里,突然吹来一阵清凉的风,让人感到无比的舒畅和惬意。
这本书没有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也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技巧,有的只是稻盛和夫先生朴实无华的人生智慧和他对生活、工作、人性的深刻洞察。
读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提到了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观点——“人生的目的在于努力纯化和净化自己的心,从而拥有美好的心灵”。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小事。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床上,唤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我。
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决定去附近的公园晨跑。
公园里的空气清新宜人,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我沿着湖边的小道跑着,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突然,我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正蹲在地上哭泣。
我放慢了脚步,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小朋友,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呀?”小男孩抬起头,用满是泪水的眼睛看着我,哽咽着说:“我的风筝……风筝断了线,飞走了……”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一只风筝挂在了远处的树枝上。
我心里想,这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个帮助他人的机会。
于是,我安慰小男孩说:“别着急,哥哥帮你把风筝取下来。
”小男孩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我走到那棵树下,开始尝试爬上树去取风筝。
可是这棵树比我想象的要难爬得多,树干有些粗糙,树枝也不太结实。
我小心翼翼地往上爬,每一步都格外谨慎。
就在我快要接近风筝的时候,脚下的树枝突然“咔嚓”一声断了,我整个人瞬间失去了平衡,从树上摔了下来。
这一摔可把我摔得不轻,胳膊和腿上都擦破了皮,火辣辣地疼。
小男孩看到我摔倒,急忙跑过来,一脸担心地问:“哥哥,你没事吧?”我强忍着疼痛,笑着对他说:“没事,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哥哥一定帮你把风筝取下来。
”我重新站起身来,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不远处有一根长长的竹竿。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导读:读书笔记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磨练灵魂,提升心性。
如何磨练灵魂,提升心性呢?在《心法》,《活法》,《干法》里面反复地强调了:自利利他,努力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活法》这本书抄写了一遍,公众号里有笔记;《心法》在喜马拉雅读了一遍;深受感动。
稻盛和夫皈依了佛教,对命运、因果报应,以及灵魂不灭(意识体)深信不已。
】我当然也是完全信服,命运是天定,但是不代表命运不可改,而且相当可以改。
稻盛和夫说人生有两个要素:一是命运,二是因果。
因果报应的法则或多或少要强于命运。
关于命运及改命的方法在《了凡四训》说的很详细。
命运有数,但是能被数束缚的人只会是凡人;真正能改命的人才是不凡之人,命改得好可以入阁拜相,甚至后代都能感召祖上阴德而成就大业。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老话也说的特别有道理。
天作孽犹可恕,就是说你本来的命运安排如此,受到报应那时可以宽恕;但是自己还要做孽,得到的报应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稻盛和夫在《心法》里也说的非常明确,思善行善,发大愿为利益众生,这样的话一定会带来好的报应。
当然,也有可能你看到有些好人却不得好死,有些坏人(或者奸商)却得意得志,可能会让你怀疑,甚至愤怒。
稻盛和夫先生解释到:你看到的好人没有好结果,那是因为他以前的罪孽没有消完;坏人却得意得志是因为他以前积累的福报。
但是现世所做的好事坏事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有报应的,这个确实真实不虚。
我完全同意稻盛和夫老先生所说的,但是聪明如你,也要学会辩论何为“善”何为“恶”,这个在《了凡四训》中有部分说明,我们在谈《了凡四训》的时候可以具体来说说。
稻盛和夫走过的人生道路:以一颗赤诚之心,造就稻盛哲学,高尚品格,大德,大自在。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那感觉,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也许有人会说,哪有那么夸张?但我觉得,对于我这样在人生路上时常迷茫的人来说,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
书里讲的那些哲学理念,就像是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心里那些阴暗的角落。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目的在于努力纯化和净化自己的心。
这话说得太对啦!我就常常在想,我每天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啥?是为了钱?为了名?还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点小小的虚荣心?可能都有吧。
但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了。
比如说,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以前总是想逃避,觉得自己不行,这太难了。
可稻盛和夫告诉我们,要正面面对困难,把困难当成是成长的机会。
我就想啊,也许真的是这样,没有那些困难,我怎么能变得更强大呢?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就像一只鸵鸟,遇到问题就把头埋进沙子里,自欺欺人。
还有啊,他说要保持一颗善良、正直的心。
这让我有点惭愧,有时候为了一点小利益,我可能就会动点小心思,耍点小聪明。
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难道为了那一点点好处,就把自己的良心丢了吗?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知道了这些道理,可真要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做到,那可太难了。
也许我今天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明天遇到点挫折,又会变得自私起来。
哎呀,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很矛盾,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呢?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内心。
我觉得,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吧!篇二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朋友们,今天我要跟你们唠唠稻盛和夫的《心法》这本书,读完之后,我这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觉得,不就是一本讲哲学的书嘛,能有啥特别的?可越读越觉得,哎呀妈呀,这简直就是给我迷茫的人生指了一条明路!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心”。
我就在想,我这颗心到底是啥样的呢?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挺善良的,看到可怜的人会心疼,会想帮忙。
《心法》读书有感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从降生开始,就会逐渐产生思维。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包括周围的环境、父母的关爱、后天的教育等,都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烙印。
这些烙印会随着人生的发展而不断强化或削弱,最终与肉体一同消失。
稻盛和夫先生将这种烙印称为“思维方式”,它是心灵的镜子,是头脑的指明灯,是行动的指挥官。
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思维的支配,而头脑和思维则受到心灵法则的指挥。
每个人的心灵法则都不同,这就导致了人与人之间行事方法和对事物反应的差异。
稻盛和夫先生将心灵法则分为两种:卑鄙和高尚。
卑鄙的人认为人生在世就是要为自己谋取利益,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求取自身利益,甚至会抢夺他人的利益,而不会有任何内疚之意。
高尚的人则用尽一生去努力践行良善之事,他们维护着自己高尚的心灵,心之纯粹与坦率,让他们可以将“高尚”刻在自己的墓碑之上。
稻盛和夫先生还提出了“利他心”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真我都是真善美,应该具有“真善美”的心灵道德高尚之人。
而“利他心”就是在做有利于他人的事的同时,也是在利己,是在给自己修功德,去恶业的过程。
为了实现“利他心”,稻盛和夫先生提出了“六项精进”,即: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谦虚、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谢、积累善行,思考惠利他人、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这“六项精进”是稻盛和夫先生在日日精进的基础之上,总结出的一个最简单的法则,也是他认为能够取得今日成就最主要的原因,亦是人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事事顺利的根源。
在阅读《心法》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心灵的力量和重要性。
我们应该不断地净化自己的心灵,抑制自己的欲望,努力践行“利他心”,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思想不仅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将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思想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心法》读后感《心法》读后感3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法》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心法》读后感1《心法》是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所写的一本哲学类书籍,它与其它哲学书籍的晦涩难懂不同,稻盛和夫用他博大精深的哲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是相通的,经营的成功源自正确的人生哲学。
作者从一个经营者的角度,把经营企业的哲学引申至人生乃至宇宙万物的原点去思考,从人类存在、生存价值、宇宙、造物主这些宏大而又略显抽象的内容谈起,一步步逼近对人的本性的反思,进而推论出人应当怀着利他之心磨练自己的心智,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获得成功。
关于价值观的问题,作者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的人生价值,从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人生,一些独到的见解,往往使我豁然开朗。
比如说,同样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答案或许大相径庭。
或者说面对失败挫折,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可能会很伤心,很沮丧,但反过来想,为何我们不把这种挫折当做是一种经验教训呢,这就是哲学与科学的不同之处,它能让我们思考的角度更有利于我们的发展。
关于人生试练,因为人生由“命运”和“因果报应的法则”交织而成,所以,人生既有顺利的时候又有挫折的时候,释迦把这称为“诸行无常”。
“因为无常所以痛苦”,意思就是人生因为变化无常,所以是痛苦的连续。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成功又是什么呢?稻盛和夫告诉我们,成功也是一种试练。
有的人在成功时得意忘形,就会堕落,而有的人在成功后意识到成功并非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还要不断努力,提升心性。
不管是深陷困境的失败者,还是春风得意的成功者,特别是对自己的人生抱有不安、丧失自信、陷入苦恼漩涡的人们,它可以引领你的人生走向更高的层次。
“利他”是这本书的主旨所在,即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他人的利益。
一味的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就是自私,自私自利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稻盛和夫的心法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间读到了稻盛和夫的《心法》,没想到这本书就像一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我心中那些原本昏暗的角落。
稻盛和夫先生在书中分享的那些智慧和经验,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亲切的长辈,用平实的话语讲述着人生的真谛。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小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在读完这本书后,再回想起来,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那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日,我像往常一样挤上了拥挤的地铁。
地铁里的人摩肩接踵,空气似乎都变得稀薄起来。
我被挤在一个角落里,心情也变得有些烦躁。
就在这时,我旁边的一位阿姨不小心踩到了我的脚。
那一瞬间,我的火气“噌”地一下就冒了上来,正准备开口埋怨几句。
可当我抬头看向那位阿姨时,我看到了她脸上那歉意又慌张的表情。
她连忙跟我道歉:“姑娘,真是对不起啊,这地铁里太挤了,不小心踩到你了。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不安。
那一刻,我的心突然软了下来。
我意识到,她也不是故意的,大家都在这拥挤的环境里努力地生存着,谁都不容易。
我挤出一个微笑,对她说:“阿姨,没关系的,您也不是故意的。
”阿姨听到我的话,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连连跟我说谢谢。
在接下来的路程中,阿姨和我聊了起来。
原来她是要去医院看望生病的老伴,心里着急,所以才没注意到踩到了我。
她跟我讲述着她和老伴相濡以沫的那些年,眼里闪着泪光,但嘴角却挂着微笑。
我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感动。
地铁到站了,我和阿姨道别。
走出地铁站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心情格外的舒畅。
原本因为拥挤和被踩而产生的坏心情,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件小事让我想到了稻盛和夫先生在《心法》中提到的“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在那个小小的地铁空间里,如果我只是一味地埋怨阿姨,可能会引发一场不必要的争吵,不仅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当我选择理解和宽容,用一颗善意的心去对待阿姨的无心之失时,不仅化解了可能的冲突,还收获了一份温暖和感动。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活法干法心法读后感篇一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活法干法心法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那一套书——《活法》《干法》《心法》,哎呀妈呀,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啊!稻盛和夫这老爷子,那可真是个厉害角色!他的那些理念,就像是一道道闪电,直直地劈进了我的心里。
你说这《活法》,它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积极向上,要心怀善意。
我就寻思,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啊!咱这一天天的,遇到点挫折可能就想打退堂鼓了,哪能那么容易一直积极呢?也许,这就是我们和稻盛和夫的差距?再看《干法》,工作要拼命,要热爱,要当成自己的事业。
我就想啊,我现在的工作,我热爱吗?可能有时候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吧。
但反过来一想,要是真能像稻盛和夫说的那样全身心投入,说不定还真能做出点名堂来呢?还有那《心法》,讲的是内心的修炼。
这可太难了,我这心啊,总是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安静不下来。
我觉得吧,想要修炼好内心,得有多大的定力啊!不过话说回来,读了这几本书,我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
我是不是太懒散了?是不是总是在找借口?是不是从来没有真正全力以赴过?哎呀,想想都觉得惭愧。
但又一想,我现在知道了这些道理,总比一直糊涂着好吧?也许我从现在开始改变,还不算太晚?总之,稻盛和夫的这些书,让我又爱又恨。
爱的是他给了我方向,恨的是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路读下来,收获还是满满的!篇二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活法干法心法读后感哟呵,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就是那《活法》《干法》《心法》。
刚翻开这几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不就是些大道理嘛!可看着看着,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先说这《活法》,稻盛和夫说要遵循原理原则,要以利他之心行事。
我就问自己,平时我做事有考虑过这些吗?可能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得失吧。
这难道就是我一直过得普普通通的原因?《干法》里提到工作要不遗余力,把自己逼入绝境。
我就想,这也太狠了吧!我工作的时候可没这么拼命过。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关于意识读后感稻盛和夫这人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他的那些哲学思想就像一把把小钥匙,试图打开我们内心深处关于意识的大门。
读完他关于意识的哲学部分,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哇塞,原来意识这玩意儿这么有力量!稻盛和夫就像是一个意识世界的探险家,带着我们去发现意识这片神秘大陆。
他说意识能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就像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指挥着一切。
这让我想起自己以前那些稀里糊涂的经历。
比如说,有时候我心里就认定一件事情做不成,结果呢,真的就做不成。
现在想想,就是那种消极的意识在捣鬼。
就像脑袋里有个小恶魔一直在说“你不行的,放弃吧”,然后我的行动就真的听了小恶魔的话。
他还强调正面的意识能创造奇迹。
这就好比我们在脑袋里给自己画了一幅超级美好的蓝图,然后我们的身体啊、周围的环境啊,就会慢慢地朝着这个蓝图的方向发展。
我有个朋友想创业,那时候大家都不看好他,觉得他没资源、没经验。
可是他满脑子都是“我一定能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想法。
他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到处找机会、学习知识。
你还别说,慢慢的他真的就把小公司做起来了,现在生意还挺红火。
这就是正面意识的魔法啊!理解这个意识的力量容易,真正要把它运用到生活里可不容易。
这就像知道了一个宝藏的地图,但是要走到宝藏的地方,还得翻山越岭呢。
我们的意识里常常会有很多杂念,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猴子,一会儿跳到这儿,一会儿跳到那儿。
比如说我想减肥,可是看到美味的蛋糕,那个“想吃蛋糕”的意识就一下子冒出来,把“减肥”的意识挤到一边去了。
这时候就要像稻盛和夫说的那样,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意识,把那些不好的意识小猴子给管住。
而且,稻盛和夫的哲学让我觉得意识还像是一个能量场。
我们每个人的意识散发出来的能量,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周围的人。
要是我整天愁眉苦脸,充满着消极的意识,那我身边的人估计也会觉得压抑。
相反,如果我每天都开开心心,充满积极向上的意识,说不定就能像个小太阳一样,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呢。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稻盛和夫的哲学——《心法》读后感1500字: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磨练灵魂,提升心性。
如何磨练灵魂,提升心性呢?
在《心法》,《活法》,《干法》里面反复地强调了:自利利他,努力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活法》这本书抄写了一遍,公众号里有笔记;《心法》在喜马拉雅读了一遍;深受感动。
稻盛和夫皈依了佛教,对命运、因果报应,以及灵魂不灭(意识体)深信不已。
】
我当然也是完全信服,命运是天定,但是不代表命运不可改,而且相当可以改。
稻盛和夫说人生有两个要素:一是命运,二是因果。
因果报应的法则或多或少要强于命运。
关于命运及改命的方法在《了凡四训》说的很详细。
命运有数,但是能被数束缚的人只会是凡人;真正能改命的人才是不凡之人,命改得好可以入阁拜相,甚至后代都能感召祖上阴德而成就大业。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老话也说的特别有道理。
天作孽犹可恕,就是说你本来的命运安排如此,受到报应那时可以宽恕;但是自己还要做孽,得到的报应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稻盛和夫在《心法》里也说的非常明确,思善行善,发大愿为利益众生,这样的话一定会带来好的报应。
当然,也有可能你看到有些好人却不得好死,有些坏人(或者奸商)却得意得志,可能会让你怀疑,甚至愤怒。
稻盛和夫先生解释到:你看到的好人没有好结果,那是因为他以前的罪孽没有消完;坏人却得意得志是因为他以前积累的福报。
但是现世所做的好事坏事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有报应的,这个确实真实不虚。
我完全同意稻盛和夫老先生所说的,但是聪明如你,也要学会辩论何为“善”何为“恶”,这个在《了凡四训》中有部分说明,我们在谈《了凡四训》的时候可以具体来说说。
稻盛和夫走过的人生道路:以一颗赤诚之心,造就稻盛哲学,高尚品格,大德,大自在。
稻盛和夫老先生在13岁的时候得了肺结核差点死去,修养期间邻居给了他一本书,《生命的实相》,大意是相由心生,人的一生由心所造,这本书的思想和佛教很接近。
读后感.在那个时候稻盛先生便确定了他要思善行善,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这便是他的愿。
虽然经历了考试、工作等挫折或者不顺利,但是这个愿心是没有改变过的。
在这本书中也反复提了六度般若,意思是用几种方法来达到般若智慧,去到彼岸,征得涅槃境界,因而可以不再轮回。
六度般若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布施可以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如果舍不得钱财,那就去做善事呗,或者做公益。
持戒就是要克制欲望。
现在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更多的钱财名利,完全不顾后代的生存环境,对大自然、对地球为所欲为,毫无节制;这也是《心法》中稻盛老先生也疾心痛首的地方。
忍辱就是能够忍受一切的无常变化,对于生老病死,对于起起伏伏,大起大落,人生的各种境遇都能够坦然处之。
精进就是要不断努力,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如此精神,才能感召天地之神为你倘开成功的大门。
在工作中,在任何情况下,你若一直精进且毫无杂念私念,那么便可以禅定,定能生慧,及能达般若智慧了。
至于有没有轮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家老徐先生是不信有轮回的,没有关系。
人生得以大自在,心灵不受束缚,这个都是大家想要的吧,但是没有大智慧何以大自在呢。
这里讲个稻盛和夫的例子,他原本计划在60岁出家,但因为工作的缘故,直到65岁才准备好。
当年6月份去做了体检,发现了胃癌。
稻盛和夫先生呢,直接把体检报告放进口袋,该干嘛就干嘛,去和盛和社继续讲课,继续给学员解答,和他们一起共餐,晚上回家平静睡觉。
一点点都没有受癌症影响。
后来有朋友问:稻盛先生,得知这个消息你不害怕吗?不担心不恐慌不忧虑会很快死去吗?稻盛先生说:在我50岁的时候对死亡这事已经想通了,不再有恐怖。
因为灵魂不灭,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我因为这件事情而死去的话,我也是很坦然接受的。
作者:娟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