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过成一首诗:精致生活系列(套装共5册)
- 格式:pptx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69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建议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导语页中有冰心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可知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前者是阅读训练要素,后者是习作训练要素。
选文包括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略读课文《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以及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古诗《游子吟》)。
从主题和内容看,这是一个典型的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单元。
在统编版教材中,以“童年”作为人文主题的单元为数不少,可以说在每个年级都会涉及,但此处“往事”一词凸显了本单元选文以回忆性文章为重点。
而且较之低、中段感受多彩童年这种学生当下正经历着的美好童年有所不同,这里的童年,多是回忆里的童年,而且不只是描写天真烂漫的童年趣事,与童年往事交织在一起的还有对于故乡(祖国)、母亲的眷恋。
汪曾祺在老年之时曾说:人的一生感情最深的莫过于家乡、父母和童年。
可见童年的记忆里往往有绕不过的故乡还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在本单元选文以及日记月累部分均有体现。
与低、中段相较,难度与深度有所提升。
这与五年级作为小学高段,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已有较大提升相关。
本单元是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且结合紧密的单元。
“童年往事”这一人文主题,既指向人类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也使学生认识到故乡这个词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为本单元的读写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境遇。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感情”这一要素,在统编版教材有如下的设计: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是统编版教材中反复出现的阅读要素,只是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
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阅读题答案做事讲究效率的爸爸阅读题答案「篇一」阅读《将就与讲究》,回答后面的题目。
(14分)将就与讲究陈世旭①看到一篇谈人们在生活中的将就与讲究的文章,认为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过日子不妨讲究一些,不必那么将就,一辈子吃饭只求果腹,穿衣只求遮体,永远是一碟老酸菜下泡饭,一身过了时的旧衣裳。
为什么不可以吃好点,穿好点?②这意见我完全赞成。
好不容易活一辈子,真不必太亏待自己。
我略有些不同意的是,作者所说的“吃好点”指的是公认的美味佳肴,“穿好点”指的是时尚品牌。
因为我觉得,美味佳肴和时尚品牌固然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吃好和穿好的方式在。
③小时候,父亲微薄的薪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很拮据。
饭菜是最简单的,衣裳是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姐姐穿小了给妹妹穿,哥哥穿小了给弟弟穿。
但母亲总是把最简单的饭菜做得极为可口,没有油,拿一块肉皮擦擦锅底,把冬瓜、萝卜、豆腐之类烧得看上去、闻起来都像红烧肉。
我最喜欢吃的是她用米汤煮的锅巴粥:稀稠适度,上面漂着碧绿的丝丝菜叶和晶亮的点点油星。
为了节省自来水的钱,几个孩子的衣裳,母亲每天都挑到很远的河边去洗,靠棒槌和搓板洗得干干净净。
晾晒干了,缝补破烂,针线像绣花一样,比没补的还好看。
然后用一只掉了搪瓷的大水杯,装上滚烫的水,熨得有棱有角。
不明就里的邻家孩子们很是羡慕,对他们家大人说我们家的孩子总有好饭好菜吃,总有新衣新裤穿。
④过日子是将就还是讲究,乃是一个生活品质问题。
我所理解的生活品质是一种舒心,一种惬意,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觉,是在自身具备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既有在生活中找到最佳状态的敏感,又有创造愉悦的心灵空间。
除了保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特别懂得生活,特别会过日子,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幸福、舒适、安全的主观感受。
就是说,所谓生活品质,除了包括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还包括体验生活之美的能力。
⑤注重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日子过得细心因而精致。
2023届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36分)(一)默写(13分)1.采菊东篱下,。
(《饮酒(其五)》)2.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
(《行路难(其一)》)3.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子孙湘》)4.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8题(12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5.【甲】诗的作者作此诗答谢_________(人名),【乙】文选自______________。
(2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B.乙文运用对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C.甲诗情感起伏跌宕,但并不消沉,沉郁中见豪放。
D.乙文充满神话色彩,最终神力屈服,如愿以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前冲刺卷(一)(含答案)小升初考前冲刺卷(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镜匣(xiá)榨油(zhà)间隔(jiàn)待一会儿(dài)B.强逼(qiǎng)稀罕(han)海域(yù)地履其黄(lǚ)C.苔藓(xiǎn)空旷(kuàng)龟裂(jūn)诲人不倦(huǐ)D.闲逸(yì)嫉妒(jì)着力(zháo)直奔教室(bè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齿轮证据匪徒声泪具下B.尖锐含楜倒霉赴汤蹈火C.何况念叨倾覆翻山越岭D.单调书藉依偎过犹不及3.下列词语中,字形、字义无误的一项是()A.幽雅聚精会神(会:会合,集中)B.洒脱不加思索(加:凭借,依靠)C.笨屈惊天动地(惊:惊动,震撼)D.谱写技高一筹(筹:技术,技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B.我们班上的乌合之众战胜了六(2)班,取得了胜利。
C.所以说,党中央提出的精兵简政政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
D.这个人为人两面三刀,你和他打交道可要当心。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虚功。
B.分发团购物资、为居民送药送菜……李刚成了社区里的“跑腿哥”。
C.气势如虹的盛大阅兵;意气风发的群众游行;欢潮如海的联欢晚会……一系列催人奋进的庆祝活动,恰似打开一部70年奋进岁月凝成的华彩典籍。
D.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语文试卷本试题共8页,23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时间:2023年2月1日上午9:00-11:3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逸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雅俗互动是推动审美意识变迁的基本动力之一。
雅俗关系贯串于生活境界、宗教境界和审美境界之中。
在审美趣味的发展历程中,俗是审美趣味发展的源泉,由俗而雅,由雅俗互动而创新,文学艺术的雅俗包括题材的雅俗和体裁的雅俗等,并体现在趣味和艺术样式中。
成功的作品其雅俗无关优劣,更无关成败,而是互补共存,共同体现出全社会的审美趣味,并且积极互动,共同推进了审美趣味的发展。
雅俗观念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变化和差异,自古就有雅俗区别。
最初曾以王室官方趣味为雅,民间趣味为俗,后来又常常以文人趣味为雅,以普通民众为俗,逐步演变为雅谓上层和精英趣味,俗谓底层和平民趣味。
雅俗审美趣味的差异,关乎地域和社会阶层,在先秦就很注意区别,例如先王之乐与郑卫之音的区别。
我们在与雅相对举讨论俗的时候,俗主要指通俗,是作为积极意义的俗,而排除作为贬义的俗。
通常所谓避俗、脱俗,乃是脱庸俗,但通俗依然是市井、世俗的体现。
俗的东西常常接近日常生活,往往是民间的,大众的,率性而为,自然纯真,纵情任达,不矫揉做作。
徐渭说:“语人要紧处,不可着一毫脂粉,越俗越家常,”俗也常常不拘成法,乃至可以惊世骇俗。
俗的内容更侧重于感性,更易于感发情意,震撼心灵。
冯梦龙《古今小说序》云:“虽日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而深也。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①不辜负每一种食材,是云南人特有的智慧。
无论是常见的花卉,还是难得的山珍漫步时光,寻味云南,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美食。
②有一种美味,散发着玫瑰的馨香。
云南人a_______,以花入料,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鲜花饼。
薄如蝉翼的酥皮与香气浓郁的花瓣相遇,书写出云南人的浪漫。
③有一种美味,藏匿于山林之间,它就是让人又爱又怕的野生菌。
它色彩缤纷,看得人眼花()乱。
可食用的野生菌是一种粗纤.维食品,只有吃过的人就会对它念念不忘。
每到野生菌破土而出的季节,菜市场里购买野生菌的顾客总是b _______。
云南人根据野生菌的特点,探索出了不同的吃法:松茸需切薄片,蘸着酱油、芥末、调料吃,味道鲜美清甜;牛肝菌配火腿热炒,互相c _______,相得益彰();羊肚菌香气浓郁,煲汤最能激发出它的鲜美……山风拂过,野生菌的盛宴里,藏着云南人的倔.强。
④食物在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风味,对待食物的虔诚d _______在每个云南人的心中。
让我们感受美食的魅力,将云南优秀的美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处应填入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眼花(瞭)乱纤(xiān)维巧妙绝(仑)倔强(juè)B.眼花(缭)乱纤(qiān)维巧妙绝(仑)倔强(jué)C.眼花(瞭)乱纤(qiān)维巧妙绝(伦)倔强(juè)D.眼花(缭)乱纤(xiān)维巧妙绝(伦)倔强(jué)2、文中横线a~d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a妙手偶得b络绎不绝c映衬d雕刻B.a妙手偶得b车水马龙c反衬d镌刻C.a自出心裁b络绎不绝c映衬d镌刻D.a自出心裁b车水马龙c反衬d雕刻3、文中划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漫步时光,寻味云南,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美食。
B.可食用的野生菌是一种粗纤维食品,只有吃过的人就会对它念念不忘。
把日子过成诗的优美散文把日子过成诗的优美散文一、把日子过成诗写诗,对她来说简直是奢望。
囿于文化的限制,她该读诗的时候是个文化贫瘠的年代,她读过的除了课本上的几首古诗,再就是少之又少的艾青等人的几首现代诗。
那时她写诗仅限于日记,那时的诗就是散文分行。
写诗其实是需要灵感和顿悟的,需要一种特殊思维的,她不懂,但她喜欢。
任何事情喜欢了才容易成习惯,习惯了才容易成自然。
她只是一如既往得写,不知道将来会写到程度,会写到哪里去。
网络的发展其实圆了她的梦,她在网上找到了更多的老师。
正面的和负面的都有。
一个叫姜凤鸣的无锡作家曾这样鼓励她:临风,你澄澈,语言轻灵,坚持写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
她不希望成功,只希望活成自己的样子,一个朴素的诗意的女子。
听的更多地则是打击,来自各自层面:写诗永远写不出名堂。
又不能养家,写诗的人都是神经病。
就你的水平,写到最后顶多是个草根诗人。
她不辩驳。
有什么好争论的,目标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她没想出名,没想通过写诗养家,她甘愿活得很草根不行吗?还是还有更多的反对观点袭来:你说你天天整一些缠绵悱恻的情诗,人生哪那么多爱情?无病呻吟。
她浅笑:人生不可以活得很爱情吗?不曲解的爱情不可以烟火人间吗?每天被爱情之水润泽着,难道不是一种甜蜜的富有诗意的吗?她不管,只活自己。
每天让诗歌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她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偶尔,也会有高人指点。
语言虽然很犀利,但切中要害,她脸红但欣然接受。
一个大学里专门研究诗歌的教授批评到:力是有了,也很独特。
语言僵硬琐碎,缺乏灵动性。
一个很有名的诗人评价道:能不能给你的语言减减肥,简洁精致的语言才最朴实美好。
一个诗歌编辑也感慨道:读你的诗像看到了璞玉,朴素够了,但缺少光芒,还需要打磨。
她一一笑纳。
即使原来的刀锋一样的评价她也笑纳。
写诗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生活中有些美好是化了妆的。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她写诗就是这样。
慢慢地她的诗开始有读者了,尤其是她深入生活的诗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中学2025届中考模拟训练试题(五)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虬.枝(qiú) 浮躁浪敛.波平(liăn) 尽如人意B.慰藉.(jiè) 匮乏叱.咤风云(zhà) 稍纵即逝C.猝.然(cù) 巉岩奄.奄一息(yăn) 眼花缭乱D.褶.皱(zhé) 荒谬坦荡如砥.(dĭ) 婷婷玉立2.下列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羽一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B.猪八戒一大闹黑风山(《西游记》)C.武松一醉打蒋门神(《水传》)D.达雅一与保尔结婚(《钢铁是怎样练成的》3.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B.“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中“更定”是指第一次打更后,即五更中的一更天,也就是今天的19点到21点。
C.《答谢中书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D.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
与龚自珍写《己亥杂诗》已隔了一百八十年。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他的身体垮了,不能再坚守阵地,唯有一条路可走——进后方医院。
B.自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观点后,“获得感”就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词。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单元习作名师指导和佳作点评第一单元《我的心爱之物》1、学会审题,掌握通过外形、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物品的方法。
2、能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
3、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
能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写作对象:心爱的物品(文具、玩具、生活用品)◇写作内容: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第一步:确定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
◇第二步:起一个好听的题目。
◇第三步: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第四步:描写心爱之物的外形。
(详写)1、外形(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组成)2、观察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3、多运用修辞手法。
◇第五步:写出你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比如,你的小闹钟,有一次,你赖床的时候,它硬是把你叫起来,所以,你上课就没有迟到。
从此以后,你就再也不赖床了。
◇第五步:说明心爱之物的用途、你对它的感情。
(略写)选择这件物品,一定是你“心爱”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感情写进去。
开头:点出要写的心爱之物。
中间:A介绍起外形特点与内部构造(大小、形状、颜色;按空间顺序)B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C介绍其功能或用法(展开联想和想象)D你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结尾:表达你对其喜爱之情◇“凤头”精巧◎对比式: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喜欢…..还有的人喜欢,然而我最喜欢的是……◎开门见山式:我有一个….它是我珍爱的….◎设问式:我有一样心爱的物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那就是……◎开门见山,运用比喻,铺垫下文:即使在不怎么冷的日子,我也喜欢围上它,它是一条不起眼的围巾,但它的抚触轻暖,有如南风中的琴弦,把世界遗留在恻恻轻寒中,我的脖间自有一圈暖意。
◎运用排比,强调重点,点出喜爱之情: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不舍的是西府海棠。
龙西北八校联合体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于一部小说,我倒以为所谓艺术魅力的后边,真正燃烧着的其实正是那思想的和知识的内核。
如果没了任何知识和思想,其艺术价值和魅力就不过是完人的杂要要了。
一部作品对哲学文化或哲学知识的追求非但没有能使作品生辉,反倒减损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只能是在这样几种情况下:一是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采纳的思想太多,没能吸收”;二是思想或概念完全外在于内容与形象,或作家卖弄知识:三是作家虽然想求真达知,但所达到的却非真知。
而这三种情况显然都是同作家的才气与水平有关,跟作家对思想与知识的追求及这思想与知识的本身并无任何必然联系。
早在十九世纪,丹纳就指出:“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了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了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十九世纪小说的人物观念、情节观念、表现方法与手段,至今已多有更新,但丹纳在此中对小说应有哲学意识的强调,则显然非但没有遗到抛弃,反倒日渐得到更高的重视。
托尔斯泰的价值和影响在当代相对缩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价值和影响却相对增大,这恐怕还是能够说明点问题的。
哲学被马克思称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又称为“文明的活的灵魂”。
中国当代小说家们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负有重大使命。
他们密切地注视着生活现实的发展和变化,注视着它的动向和趋向,并以此不断调节着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适应性,力争将蕴藏在时代生活中“最精致、最精美和看不见的精髓”更多地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之中。
这样,他们当然就需要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的理性能力和水平,并且善于通过自己的创作传达出更多、更丰厚、更深的哲学思想,亦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在作为小说家的同时,还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时代的思想者。
(摘编自纪众《试论哲学小说》)材料二:王小波对所调“哲学小说”曾有过一番打趣,大意是,哲学跨学科统治其它学科的欲望,像灵一样四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