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30.55 KB
- 文档页数:4
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活动的持续扩张,土壤次生盐渍化已经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填闲作物是指生长周期短、生长期短、生产效益高、对生态环境友好、且可与主作物互补的农作物。
填闲作物的种植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
研究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进展对于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累积速度加快,降水不足导致土壤中盐分无法被有效冲走,从而增加土壤盐分含量。
2.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常常过度施肥、过度灌溉,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
3.土壤侵蚀土壤侵蚀也会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因为土壤侵蚀后会暴露出土壤中的盐分,当盐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清除,就会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据研究发现,填闲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高盐环境中生长,从而降低土壤盐分的含量。
填闲作物的根系系统能够渗出大量的有机酸,使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同时根系系统还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分解土壤中的盐分,从而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填闲作物的种植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从而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
2.填闲作物改良设施技术目前,填闲作物改良设施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水分调控、盐碱地改良等方面。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石灰等物质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利用植物检测技术和灌溉技术来科学合理地调控土壤水分;利用土壤改良剂和植物种植技术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望在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3.新型填闲作物品种的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还通过育种工作培育出了一些能够耐盐、抗逆、生长快的新型填闲作物品种,比如耐盐玉米、抗逆大豆等。
这些新型填闲作物品种不仅能够在高盐环境下正常生长,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是由于土壤在渗漏管下、排水不畅以及雨水流至深层失水性
较强的低湿度土壤时,由于无溶液里引起的植被缩水和溶质迁移而形成的土壤硬化现象。
陕北棚室地区由于气候特点和水土条件,缺水缺肥等问题,而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要有效解决陕北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改善水库排水的基础设施。
要加强拦河构筑物的设计、建设和维护,妥善处理水
库下渗,以保证水库及其以下层土壤水分均衡;
二是建设水肥灌排均衡灌溉工程。
要加强耕作结构改造、水肥营销和灌溉技术改进、
滴灌技术改进等农业技术改造工程的实施;
三是改进肥沃的装备配套。
要完善灌溉排水技术装备和调度控制系统,加强灌溉护坡、深地排水、改善隐蓄排水等设施的建设及维护;
四是完善耕地管理。
应以灌溉技术改造和定向配套投资为主,大面积实施耕地改造、
种植盐抗植物、植物苗圃养殖、大棚灌溉系统改造等陕北棚室地区耕地改进技术。
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减轻陕北棚室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有利于提高农业土壤肥力,改善农田景观,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要解决棚室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构思和技术支持的合理的灌溉技
术体系,以及配套的投资补贴,以确保土壤肥力的持续改善和水肥利用的环境友好及可持
续发展。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生物改良措施研究进展顾京晏;顾卫;张化;陶岩;许映军;陶军【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52)1【摘要】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农业、工程、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其中,生物措施被认为是绿色、有效的改良方式,极具发展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填闲作物、耐盐植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改良设施农业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机理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未来,筛选填闲作物品种、建立填闲作物轮作体系、优化蔬菜轮作体系、探究土壤动物对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的应用以及多手段的综合应用是设施农业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的研究新方向.【总页数】6页(P70-75)【关键词】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填闲作物;耐盐植物;蚯蚓;微生物【作者】顾京晏;顾卫;张化;陶岩;许映军;陶军【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6【相关文献】1.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 [J], 张晓虎;李新平2.增施生物有机肥和改良剂对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效果研究 [J], 张生田3.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 [J], 王喜艳4.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 [J], 王洋;未晓巍5.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菜田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J], 张蕾;吴文强;王维瑞;王颜平;王艳平;李萍;王伊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对策设施农业是一种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设施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冬季、非耕地等限制因素下的高效农业生产。
然而,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施肥不当: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化肥,如果施肥不当,过量的肥料会积累在土壤中,其中的盐分会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逐渐提高,导致土壤盐分浓度过高。
2.水质问题:设施农业中常使用循环灌溉水,如果循环水中携带有高浓度的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中盐分累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3.温室环境控制不当: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土壤中的盐分分布和浓度有直接影响。
如果温室内的通风、排水等环境控制不当,会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升高。
为了防治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施肥:合理调查土壤肥力水平,根据作物需要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的肥料积累在土壤中。
同时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控制循环灌溉水的质量:对循环灌溉水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作物生长需要。
如果灌溉水中的盐分浓度过高,可以采用逆渗透膜和电渗析等技术进行水质处理,降低盐分浓度,以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3.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定期检查温室内的环境参数,保证通风、排水等设施运行良好,避免温室内湿度过高和空气循环不畅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此外,可以使用覆盖材料、喷灌等措施,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盐分浓度。
4.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石膏、有机肥料等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促进盐分的淋洗和固定。
此外,可以采用冲洗灌溉和盐害植物修复等技术,帮助减少土壤盐分浓度。
综上所述,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施肥、控制循环灌溉水质量、加强温室环境控制和进行土壤改良等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只有保护好土壤质量,才能保证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概述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原本没有盐分积累或盐分较低的土壤,在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壤盐分积累超过一定标准,从而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这一问题在设施园艺生产中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对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成因分析1. 水质问题:灌溉水中含有较高的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2. 肥料施用不当:过量施用化肥或者不合理配比肥料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
3. 土壤排水不良:排水不畅导致水分停留在土壤中,盐分随水分蒸发而残留在表层土壤中。
4. 土地长期不耕种:长期不耕种或者不合理的耕作,会导致土壤中的盐分无法得到有效地去除,从而积累在土壤中。
三、治理措施1. 合理选址:在设施园艺建设的初期,要根据当地水质、土壤情况选择合适的建设场地,避免因地域环境不适宜而导致盐渍化问题。
2. 合理施肥:合理掌握施肥技术,进行施肥前要做好土壤测试,合理配比肥料,适量施用有机肥。
3. 加强排水:改善土壤排水条件,采取排水沟、排水管等措施,保持土壤排水畅通。
4. 良好耕作管理:加强土壤改良工作,定期耕种,促进土壤中盐分的有效去除。
5. 土壤改良:采取添加腐熟有机物、石灰和石膏等中和盐分的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四、结语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制约设施园艺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其成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土壤环境、保障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对土壤环境的细致护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设施园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确保设施园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五、监测与预警1. 定期监测:建立设施园艺土壤盐分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盐分进行测试和监测,及时了解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
2. 制定预警标准:根据不同作物对盐分的耐受性,制定不同的预警标准,一旦土壤盐分超过预警值,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市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调研报告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也困扰着广大的种植户,为摸清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改良试验示范,有效解决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保证我市菜地永续利用,蔬菜生产健康发展,***市土肥站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到域内蔬菜基地及种植户进行了调查取样。
1、基本情况1.1自然概况***市地处***,是***省油料、蔬菜和粮食生产大县,属“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冷少雪”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6℃,年均降雨量730.2mm。
地形以丘陵为主,占地表面积的56.2%,山地平原分别占15,8%和28%,农业资源丰富,可利用再生资源多,劳动力廉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有明显优势,农业发展潜力大。
1.2蔬菜种植情况***市蔬菜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约***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万亩。
蔬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等乡镇,主要以黄瓜、西红柿、芫荽、芹菜、蒜苗、草莓等轮作为主,种植方式与管理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1.3化肥使用情况研究区域菜地历年施用的化肥主要主要为氮磷钾复合肥等,亩平均年施用量260kg,有机肥主要是畜禽粪便,亩平均年使用量2800kg。
2、调查方法2.1 调查点布置按照2000-5000亩布置一个调查点的原则,考虑蔬菜种植年限、盐渍化程度以及代表性等因素,选取****蔬菜基地、*** *蔬菜基地等**个蔬菜基地及30个种植户为本次调查采样点。
2.2调查与采样(1)调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农户反映和实地观测,调查相关信息,信息内容主要包括:菜地类型、种植品种、产量水平、灌溉水源、土壤类型、化肥投入情况、盐渍化程度等。
(2)采样:采样深度统一为20cm,采样时间5月份。
方法采用0-20cm全层混匀取样,8-10个小点混合。
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针对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引起读者的关注。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阐述了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中的作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原因、填闲作物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以及改良设施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填闲作物和改良设施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了参考,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促进农田土壤质量的提升和持续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形成原因、影响、作用、现状、存在问题、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引言填闲作物的引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改善土壤质地,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气候变化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研究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中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填闲作物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推动土壤质量的提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填闲作物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了解填闲作物和改良设施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中的作用,有助于优化改良设施的设计和使用,提高改良设施的效果,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
研究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科学价值。
深入探究填闲作物和改良设施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中的作用,将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威海市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状况及解决方法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设施菜地由于过量的肥水管理,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等障碍因素形成,造成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为摸清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以便更好地指导全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威海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从5月中旬开始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全市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进行了调研。
调研方法与内容调查密度布置按照2000 亩左右布置一个调查点,密度大小主要考虑蔬菜种植年限、盐渍化程度及代表性。
本次调研共采集土样83 个,其中日光温室16 个,大拱棚33个,中小拱棚34 个。
实地调查与采样调查:与菜农座谈,了解菜地的施肥、灌水等生产情况。
采样:在调查的田块上,同时采集土样进行全盐分析,采样深度20cm。
采样时间,设施菜地蔬菜生育期结束前或蔬菜播种前,露天菜地春季返盐盛末期。
化验分析按照NY/T1121.16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
盐渍化程度划分标准采用Cl:SO4小于1型划分标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2~4 g/kg为轻度盐渍化,4~6 g/kg为中度盐渍化,6~10 g/kg 为重度盐渍化,大于10 g/kg为盐土。
调研结果蔬菜种植情况截止2013年底,威海市蔬菜占地总面积为29.83 万亩,其中设施蔬菜9.22 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42%,占蔬菜耕地面积的30.9%。
日光温室3.02 万亩,栽培年限在5年以下的有0.79 万亩,5~10 年的1.04 万亩,10 年以上的1.19 万亩,主要集中在内陆乡镇;大拱棚3.01 万亩,栽培年限小于5 年的1.04 万亩,5~10 年1.18 万亩,大于10年的有0.79 万亩,同日光温室一样主要集中在内陆乡镇;中小拱棚3.19 万亩,主要集中各农户自留地,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西红柿、黄瓜、马铃薯、芸豆、头菜、茄子、辣椒、大白菜、萝卜、芹菜、韭菜等。
土壤次生盐渍化状况经83 个土壤样品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重度盐渍化3 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为6.67~8.91 g/kg,中度盐渍化14 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为4.02~5.81 g/kg,轻度盐渍化28 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为2~3.97 g/kg,无盐渍化38 处。
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进展。
在我们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了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然后探讨了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以及改良方法和填闲作物的应用和种植技术。
结论部分总结了填闲作物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并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填闲作物、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进展、成因、作用、方法、应用、选择、种植技术、影响、展望、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和灌溉水含盐量较高等因素导致土壤中盐分积累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现象。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普及,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填闲作物具有较强的盐耐受性,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土壤中的盐分,减少土壤中盐分的累积。
通过种植填闲作物,不仅可以改善设施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还能够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本研究旨在探讨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机制,寻求最佳的填闲作物种植技术和应用方法,为解决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设施农业的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填闲作物在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机制,寻找有效的方法来减轻土壤盐分累积的问题。
通过对填闲作物在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种植者提供科学的栽培技术建议,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探讨填闲作物选择与种植技术,可以为农户在改良盐碱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方面提供更多选择,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可能性。
浅谈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特征及其修复进展摘要: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栽培土壤的主要障碍性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综述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理化特性与土壤盐基离子种类,并对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通过归纳分析壳聚糖、甜菜碱和γ-聚谷氨酸的化学特性及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现状,提出土壤次生盐渍化绿色化学修复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次生盐渍化;绿色化学修复;壳聚糖;甜菜碱;0引言农业为集约化、高投入、高产出的栽培模式,农民为了追求产量的提升而盲目过量施用化肥,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和高温高湿的栽培环境,肥料矿化速率快,使矿质养分离子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从而降低了土壤质量。
盐渍化土壤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严重危害,当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含量过多会引起土壤溶液渗透压增加,土壤水势下降,影响作物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引起作物缺水而生长受抑[1]。
此外,土壤中盐离子含量失衡还会造成植物对土壤中部分离子吸收过多而产生毒害。
而且,氮肥在土壤矿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H+离子,往往会引起土壤pH的下降,次生盐渍化也往往伴随土壤酸化同时发生。
因此,土壤盐渍化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最严重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因素之一,制约了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
1次生盐渍化的土壤环境特点栽培条件下,作物生长环境相对封闭,内的温度和湿度明显高于露地,促使土壤固相物质的分解加快,盐基离子在土壤表层大量积累,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其生态环境与露地土壤有较大差别,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一定变化[3]。
1.1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的表观特征一般分为3个阶段:过量的氮肥,土壤在潮湿度较大的内,表现为绿色藻类大量生长;第二阶段表现为土壤过量的Ca2+、Na+、Mg2+,在土表出现白色盐霜;当土壤含盐量高于10g/kg时土壤表面上则出现块状砖红色结块[4]。
大量的盐基离子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土壤颗粒高度分散,大孔隙减少,土壤粘重[5]。
2020.05病虫防治4)合理浇水,控制棚内湿度。
靶斑病菌喜湿,浇水不可大水漫灌,采用膜下灌溉,在晴天的上午浇水,水后及时通风排湿。
在苗期、连续阴天以及低温时都需控制浇水。
同时,根据棚外天气情况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上午闭棚升温,升至32℃时开始通风,下午温度降至20~ 25℃闭棚。
5)合理施肥。
黄瓜生长期内,测土配肥,均衡施肥,植株才能生长健壮,靶斑病发生较轻。
基肥使用含秸秆多的优质腐熟有机肥,育苗期施用磷肥,定植后苗期控制施肥,少量多次。
追肥在三叶期以后,初瓜期和盛瓜期冲施或叶面喷施氨基酸类、海藻酸类和甲壳素类等功能性肥料,增施磷、钾肥,避免氮肥过多。
6)彻底清除病残体。
种植黄瓜前,选择晴天将大棚内外的残枝败叶清理干净,装袋集中转移后焚烧或深埋。
种植期间,注意观察黄瓜叶片,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摘除病叶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
7)培育健壮植株。
黄瓜苗期需注意调控光、温、水、肥,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避免徒长。
注意棚内温度变化,避免因温度差异过大造成幼苗抵抗力降低。
苗期生长健壮,定植后黄瓜长势更好,抗病能力更强。
8)药剂防治。
黄瓜靶斑病病原菌极易变异,单一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发病前可喷施诱导剂、生物农药和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包括诱导剂0.5%氨基寡糖素400~600倍液,生物农药3%中生菌素1000~1200倍液。
发病初期,可喷施治疗性杀菌剂、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复配剂,包括96%咪鲜胺3000~4000倍液、20%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液、30%苯甲吡唑酯1000~2000倍液、40%氟硅唑1000~ 2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25%啶酰菌胺悬浮剂1000倍液和12%苯甲·氟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
将不同机理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在连续阴雨天气用药,选择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350g),或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喷1kg)。
设施土壤重质量防治次生盐渍化大棚,水质处理新的一年辛苦农作又要开始了,农民朋友,尤其是家中设施耕作年限超过5年以上的,在生产中除了要做好一年的生产计划与日常管理外,还要特别注重设施土壤的质量,这样才能保障全年产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京郊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较普遍XX年,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对京郊6个区县12个园区和零散农户近500个点进行检测,代表面积近5000亩。
结果表明,56%的调查地块土壤盐分为低盐度,生产敏感作物(如草莓)有障碍,盐分已经开始超标,需要控制肥料的投入;10.9%的地块属于中盐度等级,多数作物生长会受阻,产量******降低,需尽快采取措施降低盐分;4.46%的地块属高盐度等级,仅能种植耐盐作物;2.51%的地块盐分达到超高等级,仅极耐盐作物能生长,盐分最高的地块竟达到3.54mS/厘米。
因此,土壤次生盐渍化在京郊设施生产中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新建设施菜田在第1-3年盐分超标地块很少,之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盐分超标率越高。
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设施生产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首先是土壤较硬、发板,不易耕作;其次,由于外界盐分浓度过高,造成作物在苗期不能很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移栽秧苗时缓苗慢,死苗率高,作物发育迟缓,易感病,进而导致产量下降,质量降低。
什么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设施(日光温室或冷棚)内部特殊的水分运动方式和集约化多肥栽培是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养分投入量远远超过作物所需量,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及大量肥料副成分残留于土壤中,导致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
一般来说,粮田和露地菜田土壤不会发生次生盐渍化,除地势低洼地区(如通州部分地区)。
多举措防治次生盐渍化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在京郊设施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中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针对不同设施作物的单项技术与集成技术,可供农民朋友参考使用。
设施菜田防治技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作物如果设施年限时间较长,土壤表面出现了白斑、砖红色斑或紫红色斑,且土壤较板,可选择耐盐效果较好的作物,缓解盐害对作物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
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措施国外如欧洲的一些低地国家像荷兰,沿海地区自然水体的盐份过高,也使土壤造成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其温室产业的发展则是基于避开这些土壤而大量采用人工基质栽培,特别是利用岩棉进行园艺植物栽培。
而在美洲,如巴哈马岛、加拿大大部分地区,由于广域的国土和较少的人口,盐渍化区域则大量被闲置,并不需要进行治理。
设施地土壤因农户种植习惯、施肥量及方式、灌溉等不同,而使主要盐分离子含量不同,因此设施地盐害修复应因时因地制宜.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等方面防治设施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1.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开沟或暗管排水洗盐、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
(1)建立和完善排灌系统。
排水可分为水平排水和垂直排水。
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等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排除土壤中的盐分;垂直排水主要是用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不仅有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同时又可以和灌溉相结合的优点.研究发现,有排水沟的大棚,100-200cm 的灌水量即可将积累的盐类排去,无排水沟的大棚要加大灌水量,反复几次,使盐分充分溶解于水中,并集中于排水沟排出.(2)通过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与污土混合,可以降低土壤中盐分含量,减少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的毒害。
深耕翻土用于轻度盐渍化的土壤,而客土和换土则是用于盐渍化程度高的土壤。
1。
2 生物措施(1) 栽培耐盐品种不同作物的耐盐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蔬菜的耐盐能力为:番茄>茄子>芹菜〉甜椒>黄瓜。
(2) 轮作换茬和间套作由于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直接导致土壤中养分元素的不均衡,一些元素严重缺乏,另一些元素严重积累,加剧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程度。
进行合理轮作和田间套作是解决连作障碍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对减缓土壤盐害有所助益(3) 生物除盐选择某些耐盐、吸肥能力强的植物(如苏丹草、玉米和田菁等),在夏季温室休闲期栽培,进行生物洗盐。
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土壤盐害,也可减缓土壤连作障碍.(4)有益细菌除盐存在于植物根系的有益自生细菌(PGPR)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有害病原菌繁殖,增强植物代谢功能,缓解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如EM原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