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策略
- 格式:docx
- 大小:14.73 KB
- 文档页数:3
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患者20例参加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中评估喉返神经受侵犯程度,对于受侵犯的神经,采取粘连松解。
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前有声音嘶哑及声带异常患者2例(10%)例,术后6个月声音嘶哑4例(20%),声带异常5例(25%)。
结论:治疗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应该先进行准确评估,明确病情后治疗以粘连松解,神经减压为主,避免给患者带来更大伤害。
【关键词】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侵犯甲状腺癌是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
但由于喉返神经自迷走神经分出后,位于气管食管沟内,只要稍加牵拉或者直接接触即可出现麻痹,导致喉返神经损伤[1]。
因此甲状腺癌手术中不仅需要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还需要保护喉返神经。
另外,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大部分患者的喉返神经可被肿瘤侵犯,增加手术难度,如何正确处理受侵犯喉返神经已经成为甲状腺癌的治疗重点[2]。
通常在手术过程中发现喉返神经被侵犯,可将受侵犯神经组织切除,再实施神经吻合术,若甲状腺癌侵犯部位为喉返神经入喉处,由于不能明确神经远端,所以难以实施神经吻合术。
对此,本文研究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的治疗策略。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患者2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32-65岁,平均(41.08±2.74)岁,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甲状腺癌喉返神经入喉处受侵犯。
排除标准:①对手术不耐受者;③患有严重心脏病。
1.1.方法术前;通过CT、B超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情,了解患者肿瘤情况,并用MRI及喉镜了解声带状况间接判断喉返神经功能。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可能会出现喉返神经损伤,这给患者带来了不良影响。
了解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1. 解剖因素喉返神经是颈部重要的神经之一,它负责喉部肌肉的运动和声带的张合。
在甲状腺手术中,由于甲状腺癌往往需要进行广泛的切除,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喉返神经造成直接损伤,尤其是在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时。
2. 术者经验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缺乏经验的医生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容易导致手术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喉返神经受损的风险。
3. 术前准备不足对于患者术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不充分,可能会导致手术时对患者的解剖结构不清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从而增加了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4. 术中出血和炎症术中出血和炎症会使手术视野变差,增加了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损伤风险。
5. 其他因素如局部肿物过大、术中无法明确解剖结构、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喉返神经受损的风险。
1. 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颈部超声检查、CT或MRI检查,以明确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和周围神经的位置。
术前准备还包括手术医生对患者病史的仔细了解和分析,以及手术团队的充分准备。
2. 术者技术水平手术医生应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良好的技术水平。
对于恶性肿瘤手术,建议选择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操作,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3. 完善的手术计划手术前应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包括切除范围、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
充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喉返神经的保护应有明确的方案。
4. 术中精细操作手术医生应对喉返神经进行精细的解剖和保护,尽量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要维持清洁的手术场,减少术中出血和炎症的发生,以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
甲状腺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原因与预防措施(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喉返神经损伤原因预防措施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术中喉返神经直接损伤的发生与其解剖关系的复杂性和手术方式以及是否为再次手术有着密切关系。
探究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机制,才能更好地避免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
现从我院十年来甲状腺手术资料来分析一下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我院从1997年来行甲状腺手术共813 例,男性157 例,女性656 例。
甲状腺癌10 例,其中3 例行甲状腺全部切除,7 例行患侧腺体与整个峡部全切加对侧腺体大部切除。
结节性甲状腺肿375 例,其中115 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260 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
甲状腺功能亢进136 例,全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287 例,全部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胸骨后甲状腺肿 3 例,全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巨大的单纯甲状腺肿2 例,全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 治疗与结果在813 例手术中发生喉返神经损伤21 例,发生率2.58%;其中术后完全恢复的17 例,发生率2.09%;术后不完全恢复留有声音嘶哑的4 例,发生率0.49%;术后完全失声0 例。
第1次甲状腺手术678 例,喉返神经损伤10 例,发生率1.47%;再次手术135 例,喉返神经损伤5 例,发生率3.70%;甲状腺部分切除547 例,喉返神经损伤3 例,发生率0.55%;甲状腺次全切除256 例,喉返神经损伤8 例,发生率3.13%;甲状腺全部切除或单侧腺叶全部切除10 例,喉返神经损伤10 例,发生率100%;在所有甲状腺手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737 例,喉返神经损伤13 例,发生率1.76%,显露喉返神经76 例,喉返神经损伤8 例,发生率10.53% 。
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不显露喉返神经195 例,喉返神经损伤6 例,发生率3.08%,留有声音嘶哑2 例,发生率1.03%,显露喉返神经61 例,喉返神经损伤2 例,发生率3.28%,留有声音嘶哑0 例,发生率0% 。
175·临床报道·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孟祥永(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中心卫生院,山东 枣庄 277314)1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的保护现状分析近年来,对于甲状腺手术,医学界以致存在着观念上的争议,区域保护者认为应该保留患者的甲状腺后被膜,以免其被牵拉受到损伤,从而完全避免喉返神经受到伤害。
而识别显露者则认为应充分详细的了解喉返神经以及喉上神经的具体走向,并熟练掌握其识别技巧,这样才可以在甲状腺手术中更加得心应手。
但即便经验丰富的医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神经系统时也会力不从心,此时则应引入辅助识别系统,以便辨别神经之间的关系,确定喉返神经以及喉上神经的具体范围,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创伤程度。
同时,喉返神经发生损伤的几率依据其保护方法分不同也存在一定区别,实践证明,在术中识别喉返神经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喉返神经保护的安全性[1]。
2 甲状腺手术中喉神经保护分析2.1 喉返神经的保护。
人类的肉眼可以识别喉返神经的暴露位置,此时医务人员应借助标本寻找其标志哦,并分清解剖的具体层次,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但受患者个体性的影响,喉返神经的走向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肿瘤巨大压迫使得神经推移、再次手术解剖层次发生改变等。
实践发现,喉返神经常见的解剖标志主要包括甲状腺下方气管食管沟、甲状腺动脉以及喉返神经的交叉处等,但利用甲状腺下动脉的交叉处进行识别也存在一定弊端,它距离喉返神经较远,因而手术时应避免损伤甲状腺旁处。
在喉处寻找喉返神经,其位置更为固定,但容易导致其分支神经受到伤害。
肉眼可见的喉返神经呈白色,且表面还会看到细小的血管,仔细触诊会存在琴弦样的紧绷感觉,在解剖期间,医生的动作应尽量轻柔细致,以免因牵拉腺体而导致神经发生损伤,且不可过度解剖喉返神经平面下的组织及血管。
同时,在处理血管时还应避免使用电凝以及电切方法,如果不可避免的使用电凝止血时,应最好使用双极电凝,以免发生热传导效应[2]。
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
而甲状腺癌根治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重点就甲状腺癌根治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发。
一、影响喉返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1. 解剖因素:喉返神经是甲状腺手术中最容易受到损伤的神经之一,其较长、曲折的走行路径对手术操作者来说是个挑战。
在手术过程中,由于甲状腺癌的特殊解剖位置,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喉返神经在解剖上较为复杂,容易受到牵拉或挤压,从而增加了损伤的风险。
2. 手术技术因素:手术中切除甲状腺肿瘤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者经验直接影响着手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情况。
不同手术方法和技术对喉返神经的保护程度不同,如经皮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来说对喉返神经的保护更好。
3. 术中出血和肿瘤特征:甲状腺癌手术常常伴有大量出血,术中出血量过多容易导致局部视野模糊,从而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增加了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
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程度也会影响手术操作的难度和喉返神经的损伤情况。
4. 术者经验:术者是否具备丰富的甲状腺手术经验、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敏锐的观察能力,都是影响喉返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
经验不足的医生容易在手术操作中使用力度过大或者不当,增加了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二、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措施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对患者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情况等,以及患者的一般状况和手术风险评估。
通过综合评估,可以制定出更合理的手术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风险。
2. 术中保护:在手术中,术者应细心进行解剖学标志,准确识别喉返神经的位置和走行路径,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直接损伤神经。
注意手术时局部视野的清晰度,减少术中出血,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准确。
3. 术者经验:术者应具备丰富的甲状腺手术经验,并在手术操作中注重细致和耐心,尽可能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
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及保护—IONM的标准化应用与科学发展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及保护— IONM 的标准化应用与科学发展甲状腺手术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一直是外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7 月 30 日,在第七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上,来自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孙辉教授以「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及保护—IONM 的标准化应用与科学发展」为主题做了精彩发言。
喉返神经保护技术的发展100 多年来外科医生针对喉返神经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 Billroth 教授的区域保护法;Kocher 教授的被膜保护法;Lahey 教授的神经显露法等,喉返神经保护技术在不停的探索中不断地改进。
但是在手术中,肉眼识别喉返神经有诸多困难,无论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一直很高,区域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增加。
而且由于术前缺乏常规喉镜检查,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可能被严重低估!因此,临床上亟待一个客观的、可普遍运用的喉返神经保护技术。
IONM在喉返神经监测中的运用近 30 年来的循证医学证据显示,喉返神经的解剖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功能完整性。
因此,基于神经电生理原理的术中神经监测技术(Intraoperative neruromonitoring,IONM)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甲状腺术中应用 IONM 由 Shedd 和 Flisberg 提出,应用电生理原理,在术中通过电刺激运动神经,形成神经冲动并传导致支配肌肉产生肌电信号,进而形成肌电图(EMG)波形及提示音,以此判断神经功能完整性。
术中记录肌电图的方法包括气管插管表面电极记录,借助喉镜或者穿过环甲韧带插入声带肌的电极记录以及环杓后肌表面电极记录法等。
甲状腺神经监测技术的优势对于正由全科向专科转型的医生、低年资医生及面对喉返神经高损伤风险手术及复杂甲状腺手术的医生来说,IONM 无疑是较好的辅助工具及循证医学保障。
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及体会发表时间:2017-11-13T10:27:24.6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作者:王健[导读] 喉返神经术中暴露增加手术时间是必然的,但是对于患者神经的保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江阴市南闸医院普外科江苏江阴 214405)摘要:目的研究总结甲状腺手术术过程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经验。
方法自2012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
于颈丛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术式。
术中注意喉返神经的暴露及保护,术后评价患者喉返神经损伤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喉返神经术中均得到满意暴露,无器质性损伤。
术后仅3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均在2周后症状缓解或消失,4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所有患者未出现喉返神经永久性损伤,亦无术后呼吸困难表现,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
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暴露并保护喉返神经对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手术效果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体会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损伤是甲状腺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
术后是否存在喉返神经损伤同样作为评价甲状腺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本科室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研究总结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12年0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共30例。
男12例,女18例,年龄38~56岁(41.7±5.2岁)。
甲状腺左侧病变11例,右侧病变10例,双侧病变9例。
其中良性病变者21例,其余为恶性病变。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相应术式,包括: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
1.2手术方法及指标观察患者仰卧位,采用颈丛麻醉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满意后,肩下垫枕显露颈部,常规消毒铺巾。
浅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的保护策略
甲状腺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在外科范围内主要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多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外科以手术治疗为主,若未能及时获得有效治疗,一些良性甲状腺结节亦可能发展恶化致甲状腺癌。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损伤,故需采取相应的策略强化喉返神经保护。
本次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疾病58例为观察对象,分析常规手术方案组,联合喉返神经保护策略干预组的组间治疗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56例,均经甲状腺手术治疗;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8)及观察组(n=28)。
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20-65岁,年龄平均(39.55±1
2.58)岁。
观察组,男9例,女19例,年龄21-64岁,年龄平均(40.17±11.99)岁。
纳入标准:(1)均在入院后接受血尿常规、血生化检验,颈部B超或CT等检查措施,结合.临床表现,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相应诊断;(2)意识清楚,无精神系统疾病;(4)所有患者、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及允许下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凝血障碍;(2)药物过敏;(3)除甲状腺以外其他肿瘤;(4)依从性较差;(5)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观察组联用强化喉返神经保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术前通过查阅甲状腺疾病、手术及喉返神经等方面文献,结合科室内实际情况,确定喉返神经保护策略。
(2)评估患者个人体质及是否二次手术,更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风险,将风险按照低、中、高,分别予以绿色、黄色及红色手环,套在
患者手腕上,并嘱咐护理人员将相应标牌挂在床头;(3)甲状腺手术中尽量在甲状腺内外两层被膜之间进行,紧贴固有膜,逐一分离,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应尽量靠近腺体,避免大束结扎,避免过度牵拉,过度分离喉返神经;(4)改良手术方案,比如引入超声等检查措施,或常规确认并暴露喉返神经;(5)使用高频电刀切除甲状腺时,需注意保持电刀刀头清洁、适当增加功率,隔绝火弧,保持术野清晰。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1)组间干预前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差异,分数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2)组间声音嘶哑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出院时统计。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l90软件分析数据,依据百分比(%)及(x±s)分别表示计数及计量资料,开展x<sup>2</sup>检验以及t 检验,当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PSQI干预前后评分差异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详见表1。
2.2组间声音嘶哑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干预后声音嘶哑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率均稍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讨论
3.1甲状腺疾病概述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日常饮食中碘摄入情况、个人种族及机体免疫功能水平等方面,而且病因诸多,比较复杂。
在外科学方面,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
近年来,国内甲状腺疾病发病人数不断上升,甲状腺结节是外科医师经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在众多结节中约5-15%为甲状腺癌,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治疗,常用西药包括丙硫氧嘧啶、甲状腺片或优甲乐等。
3.2喉返神经保护策略及临床应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方案中强化喉返神经保护,通过加强培训、确定喉返神经保护策略、评估损伤风险等级、做好术中防范、改良手术方案、保持术野清晰、有条
件的可使用新仪器辅助等喉返神经保护策略,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声音嘶哑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率均稍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将喉返神经保护策略应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