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螺杆泵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134.17 KB
- 文档页数:1
单螺杆挤出机与双螺杆挤出机性能状况分析报告一. 塑料挤出机概述1. 常规单螺杆挤出机现状和技术水平分析在常规单螺杆挤出机的性能方面,我国己能生产螺杆直径为φ12-φ250mm多种规格、门类齐全的挤出机,长径比大多在25-30范围。
一些新型的混炼元件如分离型、屏障型、分流型、变流道型以及流束位置变换型等混炼元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螺杆最高转速:直径φ150-φ200的大型挤出机加工烯烃类物料时为50-75r/min,加工PVC等热敏性物料时为5-42r/min:直径φ30以下的小型机器加工烯烃类物料时为l60-200r/min,加工PVC等热敏性物料时为18-l20r/min:北京化工大学研制成功的φl2mm手提式单螺杆排气挤出机为1200r/min。
而国外单螺杆挤出机螺杆直径最小φ6mm,最大为φ700mm,最大长径比达60。
日本池贝公司φ30单螺杆挤出机最高螺杆转速为300r/min,挤出机300kg/h,远远高于我国同规格机器实际产量l4kg/h的水平。
由于常规单螺杆挤出机与其它挤出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维修方便、价格低廉、操作容易等特点。
在我国相当长时间内仍有很大市场,因此如何使常规单螺杆挤出机优质、高效、多功能化,仍然是我国塑机研究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2.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成型机的现状与技术水平分析2.1 异向旋转平行双螺杆挤出机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有许多种类型,可分为平行和锥形两大类,前者两根螺杆的轴线互相平行,后者两根螺杆的轴线相交成一角度。
目前流行的平行异向双螺杆挤出机多为在啮合区纵横向都封闭,即共轭型的。
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与啮合型平行异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机理基本相同。
如果将其设计成啮合区螺槽纵横向皆封闭的,则其输送能力和建压能力都很强,因其加料端两螺杆轴线间有较大的空间,可以采用大的止推轴承和扭矩分配齿轮,从而能承受高扭矩和高推力负荷,很适合硬聚氯乙烯类制品的挤出成型。
单螺杆与双螺杆之比较
1.力平衡:
单螺杆承受的径向和轴向气体力可以自行平衡,星轮齿受气体力,要求星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双螺杆转子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气体力。
要求螺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制造成本:
单螺杆的螺杆和星轮所用的轴承可选用普通轴承,制造成本较低。
双螺杆由于转子负荷比较大,要求选用精度较高的轴承,制造成本较高。
3.可靠性:
单螺杆的星轮是易损件。
除了对星轮材料有较高要求外,星轮还需定期更换。
双螺杆压缩机主机没有易损件,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4-8小时。
4.效率:
在新机状态下,单螺杆和双螺杆压缩机的效率基本相同。
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单螺杆星轮的磨损将导致气量减少和效率降低。
5.噪音和振动:两者基本相同。
6.加工设备:
单螺杆没有成熟的专用加工设备,进而导致性能不是很稳定。
双螺杆已有成熟的螺杆专用铣床和磨床,可确保产品性能稳定。
双吸泵:双吸泵与单吸泵的区别引言在工业生产中,液体的输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其中用到的泵为流体机械中的一种。
泵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双吸泵和单吸泵是两种常见的泵类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了解。
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单吸泵单吸泵,顾名思义是指只有一个进口的泵。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采用单吸泵来输送液体,如清洗、加热和输送高粘度流体等。
单吸泵一般由叶轮、导流器和壳体等部分组成,液体从进口处进入单吸泵,然后被叶轮推动从出口处排出。
单吸泵有以下特点:•压力较高:由于单吸泵只有一个进口,液体在进入泵后会直接被叶轮压缩和推动,从而达到较高的压力。
•性能稳定:单吸泵在设计上较为简单,且由于只有一个进口,其性能相对较为稳定。
•适用范围较窄:由于只有一个进口,单吸泵对输送的液体性质存在一定要求,如液体粘度不能过高,否则易于造成泵启动不了或者泵运行效率降低等问题。
双吸泵双吸泵是指有两个进口的泵,每个进口都有自己的叶轮。
该泵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于输送悬浮固体、泥浆、沼泽水和含气液体等。
双吸泵一般由两个进口、两个叶轮、壳体和调节梁等部分组成。
液体从两个进口分别进入泵体,分别被两个叶轮推动,然后通过出口排出。
双吸泵有以下特点:•适用范围广:由于有两个进口,双吸泵在输送不同性质、不同粘度或者含有悬浮固体和气体等液体时比单吸泵更加适用。
•压力相对较低:由于液体在进入泵体后需要分别被两个叶轮推动,双吸泵的压力相对较低。
•需要调节梁的支持:由于液体的输入流量不同,每个叶轮的作用也不同,因此双吸泵需要调节梁的支持,以保证两个叶轮的功率平衡。
结论综上所述,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主要在于进口数、适用范围、压力以及需要调节梁支持等方面。
单吸泵具有性能稳定等优点,适用于输送液体,而双吸泵则适用于输送不同性质、不同粘度或者含有悬浮固体和气体等液体。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泵,需要根据具体要求来确定。
以上是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介绍,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帮助。
优秀水泵制造商-上海沈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管道泵,隔膜泵,磁力泵,自吸泵,螺杆泵,排污泵,消防泵,化工泵等给排水设备的厂家,产品涉及工矿企业、农业、城市供水、石油化工、电站、船舶、冶金、高层建筑、消防供水、工业水处理和纯净水、食品、制药、锅炉、空调循环系统等行业领域。
今天,上海沈泉螺杆泵厂家就来为大家讲解下有关螺杆泵的知识内容,大家请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单螺杆泵、双螺杆泵和三螺杆泵之间的区别和特点这一问题来讲,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出了它们的结构,特性,性能参数,应用场合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一、结构不同:1、单螺杆泵单头阳螺旋转子在特殊的双头阴螺旋定子内偏心地转动(定子是柔软的),能沿泵中心线来回摆动,与定子始终保持啮合。
2、双螺杆泵有两根同样大小的螺杆轴,一根为主动轴,一根为从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达到同步旋转。
3、三螺杆泵是利用螺杆的回转来吸排液体的。
中间螺杆为主动螺杆,由原动机带动回转,两边的螺杆为从动螺杆,随主动螺杆作反向旋转。
主、从动螺杆的螺纹均为双头螺纹。
二、特点不同:1、单螺杆泵特点:a、可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b、几乎可用于任何粘度的流体,尤其适用于高粘性和非牛顿流体;c、工作温度受定子材料限制。
2、双螺杆泵特点:a、螺杆与泵体,以及螺杆之间保持0.05~0.15mm间隙,磨损小,寿命长;b、填料箱只受吸入压力作用泄漏量少;c、与三螺杆泵相比,对杂质不敏感。
3、三螺杆泵特点:a、压力和流量范围宽阔,流量范围0.2~320m3/h工作压力可达5MPa;b、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粘度范围1mm2/s-760mm2/s;c、因为三螺杆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d、吸入性能好,具有很强的自吸能力;e、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几乎没有脉动;f、三螺杆泵结构坚实,安装方便有(卧式、立式、法兰式、插装式)保养容易;g、三螺杆泵具有很强的耐热性,一般工作温度是(1~250°C)超过此温度需特制;h、根据所输送介质需要还可提供加热或冷却结构;i、三螺杆泵几乎没有磨损,三螺杆泵只要选型正确,使用寿命长。
单螺杆泵双螺杆泵特征与差别单螺杆泵和双螺杆泵都属于螺杆泵的一种,它们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范围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下面将分别介绍单螺杆泵和双螺杆泵的特征和差别。
单螺杆泵特征:1.单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单根螺杆在泵腔中的旋转来输送介质。
2.单螺杆泵的结构相对简单,只有一个主螺杆和一个固定的泵腔,螺杆在泵腔中旋转,形成一个连续的密封线,从而将介质从进口处输送到出口处。
3.单螺杆泵适用于输送各类流体介质,包括低粘度液体、高粘度液体、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等。
4.单螺杆泵输送介质的流量和压力受到泵的转速、螺杆直径、螺距、泵腔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5.单螺杆泵具有自吸能力,可以再次启动,但其吸程和扬程有一定限制。
6.单螺杆泵由于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较低。
双螺杆泵特征:1.双螺杆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根相互啮合的螺杆在泵腔中的旋转来输送介质,通常一个螺杆作为主轴,一个螺杆作为从轴,两个螺杆同时旋转。
2.双螺杆泵的结构比单螺杆泵复杂,有两个螺杆和一个泵腔,两个螺杆的旋转形成两个连续的密封线,在泵腔内形成一个密闭腔体,从而将介质从进口处输送到出口处。
3.双螺杆泵适用于输送高粘度液体和含有较多固体颗粒的液体,尤其适用于石油化工、船舶、造纸、食品等行业。
4.双螺杆泵的输送能力和压力稳定性较好,不受介质的液位和温度变化的影响。
5.双螺杆泵具有很好的自吸能力,可在一定条件下自吸,并能在输送介质中含有气体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6.双螺杆泵由于结构复杂,维修较为困难,故障率相对较高。
单螺杆泵和双螺杆泵的差别:1.结构差异:单螺杆泵只有一个主螺杆和一个泵腔,而双螺杆泵有两个旋转相互啮合的螺杆和一个泵腔。
2.适用范围差异:单螺杆泵适用于输送各类介质,而双螺杆泵适用于高粘度液体和含有较多固体颗粒的液体。
3.自吸能力差异:单螺杆泵具有自吸能力,但受限于吸程和扬程;而双螺杆泵具有较好的自吸能力,并能在含气体介质下正常工作。
如何正确选择双螺杆泵的型号泵的选型包括性能参数的选择和泵结构型式的选择,泵结构型式的选择参见双螺杆泵的结构形式介绍。
一、性能参数的选择:1、流量Q:作为容积式泵,影响双螺杆泵流量的因素主要有转速n,压力p,以及介质的粘度v。
1.1 、转速n 的影响:螺杆泵在工作时,两螺杆及衬套之间形成密封腔,螺杆每转动一周便由进口向出口移出一个密封腔,即一个密封腔的体积的液体被排出去。
理想状态下,泵内部无泄漏,那么泵的流量与转速成正比。
即:Qth=n*qn----转速;q----理论排量,即泵每转一周所排出的液体体积;Qth----理论排量。
1.2、压力△P的影响:泵实际工作过程中,其内部存在泄漏,也称滑移量。
由于泵的密封腔有一定的间隙,且密封腔前、后存在压差△P,因此,有一部分液体回流,即存在泄漏,泄漏量用△Q表示,则Q=Qth-△Q显而易见,随着密封腔前、后压差△P升高,泄漏量△Q逐渐增大。
对于不同型线和结构,影响大小也各不相同。
1.3 、粘度v的影响:试想:将清水和粘稠的浆糊以相同的体积从漏斗式的容器中泄漏出去。
显然水比浆糊要泄漏得快。
同理,对于双螺杆泵,粘度大的流体比粘度小的液体的泄漏要小,泄漏量与介质粘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综上所述,要综合地考虑以上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才能精确地知道泵的实际流量是否符合工况要求。
2、压力△P:与离心泵不同,双螺杆泵的工作压力△P由出口负载决定,即出口阻力来决定。
出口阻力与泵的出口处的压力是匹配的,出口阻力越大,工作压力也越大。
若想知道压力,则需要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对出口阻力精确的计算。
3、轴功率N:泵的轴功率分为两部分,即:Nth----液压功率,即压力液体的能量;Nr----摩擦功率。
对于确定的压力和流量,其液压功率是一定的,因此影响轴功率的因素为摩擦率Nr。
摩擦功率是由于运动部件的摩擦而消耗的那部分功率。
这些摩擦功率显然是随着工作压差的增加而增加的,并且介质粘度的增加也会引起液体摩擦功率的增加。
单螺杆与双螺杆性能对比
1.单螺杆在理论上比双螺杆先进、因为它平衡经径向力,但双螺杆通过SKF轴承,平衡转子的径向
力。
由于单螺杆齿轮、转子都是国产,因此原材
料和加工技术及精度不能保证它如理论一样先
进。
2.单螺杆在技术上没有双螺杆成熟,它无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机器出了故障解释权归厂家,而双螺
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GB8542,
TB/T6430。
3.单螺杆机通过单螺杆与两个星轮啮合压缩空气,三者直接接触,导致星轮与转子之间的磨擦较严
重,时间不长,机头内泄大,排气量降低。
而双
螺杆通过阳阴转子啮合,两转子之间有油膜而不
直接接触,磨擦小,排气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4.单螺杆的主电机转速为2970转/分鈡,最低1480转/分钟,双螺杆主电机为节能电机,转速为1460
转/分鈡,转速越高磨损越大。
故单螺杆电机轴承
磨损严重,增加运行成本。
5.单螺杆星轮的材料是树脂材料因此在星轮与螺杆啮合运行时易磨损,树脂沫混入主机的油里易出
现空压机高温、停机。
6.同型号单螺杆机组重量和外形尺寸较双螺杆重、大,双螺杆含油率≤2PPM高。
7.国际上知名的生产厂家生产技术较国内先进,但无一家生产单螺杆机,如德国的保尔、日本的神
钢、瑞典的阿特拉斯、日本日立,德国恺撒,美
国英格索兰、基地等都未采用。
8.单螺杆机生产成本较低,但要换星轮,维修费用、运行成本反而高,否则排气量达不到指定要求。
9.双螺杆均采用德国原装进口主机,高效、低速、与欧美市场同步。
综上所述,选用双螺杆较单螺杆优越。
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有哪些?一、双吸泵双吸泵的叶轮实际上由两个背对背的叶轮组成,从叶轮流出的水汇成蜗壳。
改进了双吸泵的结构后,由于其扬程高,流量大,已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吸泵有两个吸入腔。
许多人认为当看到它们时,一个是进水口,另一个是进水口。
实际上,该泵的吸入口和进水口均垂直于轴线下方。
它主要是叶轮的方向。
双吸泵的优势在于,在相同的速度和流量下,由于入口流量的减少,该泵不易出现气蚀现象。
二、单吸泵单吸泵水平轴向吸入,向上径向吐出。
泵为悬架式结构,检修时不需拆卸进、出口管路,即可退出转子部件进行检修。
泵是通过普通弹性联轴器或加长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联结,泵的轴封采用软填料密封。
轴承为单列向心球轴承,采用润滑油润滑。
从电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工作原理当单吸泵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作高速旋转运动,迫使预先充灌在叶片间液体旋转,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自叶轮中心向外周作径向运动。
液体在流经叶轮的运动过程获得了能量,静压能增高,流速增大。
当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壳内流道逐渐扩大而减速,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最后沿切向流入排出管路。
所以蜗形泵壳不仅是汇集由叶轮流出液体的部件,而且又是一个转能装置。
当液体自叶轮中心甩向外周的同时,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在贮槽液面与叶轮中心总势能差的作用下,致使液体被吸进叶轮中心。
依靠叶轮的不断运转,液体便连续地被吸入和排出。
液体在离心泵中获得的机械能量最终表现为静压能的提高。
三、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1、进水不同单吸泵是指叶轮只有一端进水,双吸泵是叶轮两端均进水,即两个进口。
2、流量不同双吸泵更适合输送大流量,要求运行平稳的工况。
当泵的流量要求很高时,如果是单吸泵则要有很大的泵入口和出口口径,同时,转速不能太大,需稳定在1450rmp左右。
若采用双吸泵,泵的尺寸和重量都可以相对减小,转速也可以提高,容积效率增加。
3、抗气蚀能力双吸泵的抗气蚀能力比单吸泵要强。
双吸泵和单吸泵的介绍及区别双吸泵和单吸泵的介绍单吸泵水平轴向吸入,向上径向吐出。
泵为悬架式结构,检修时不需拆卸进、出口管路,即可退出转子部件进行检修。
泵是通过普通弹性联轴器或加长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联结,泵的轴封采用软填料密封。
轴承为单列向心球轴承,采用润滑油润滑。
从电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双吸泵作为离心泵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等特点,工程中应用广泛。
这种泵型的叶轮实际上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合而成,从叶轮流出的水流汇入一个蜗壳中。
双吸泵相当于两个相同直径的单吸叶轮同时工作,在同样的叶轮外径下流量可增大一倍;泵壳水平中开,检查和维修方便,同时,双吸泵进出口在同一方向上且垂直于泵轴,利于泵和进出水管的布置与安装:双吸泵的叶轮结构对称没有轴向力,运行较平稳。
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工作原理特点双吸泵的工作原理主要特点是对称叶轮设计和两端进水,使其运行平稳、流量大。
而单吸泵则以单一叶轮和轴向吸水为特点,适合于小流量应用,且维护简单。
双吸泵的设计本质上是两个单独的泵合二为一,其叶轮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成,水流从两侧吸入后汇入一个蜗壳中。
这种设计使得双吸泵在工作时,叶轮两侧同时吸水,形成水力对称,从而平衡了轴向推力,使泵的运行更加平稳。
此外,由于叶轮的两端同时进水,流速减半,从而有效减少了气蚀现象的发生。
这些特点使得双吸泵在需要大流量且要求稳定运行的场合(如大型电站或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单吸泵的结构相对简单,其工作原理也易于理解。
启动后,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向外甩出。
液体通过泵壳排出,同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不断从入口吸入液体,形成连续的流体输送过程。
由于其设计为单一进水口和出水口,这种泵通常用于流量较小、安装空间受限的环境,例如农业灌溉和小型工业系统。
双吸泵和单吸泵的区别1.不同结构双吸泵适用于大流量稳定运行。
流量需求较大时,如果使用单吸泵,需要较大的进出口口径,转速不宜过大。
制冷压缩机的单螺杆与双螺杆比较螺杆机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型回转式压缩机,由于其高效、耐久、结构紧凑和对负载进行平稳调节的特点,兼有了活塞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二者的优点,从而逐渐在活塞式和离心式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一定冷量范围内有加速取代活塞式和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趋势,在食品冷冻、冷藏、制冰、民用及商用空调、工业制冷等领域广泛得到应用。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从压缩机原理上可分为双螺杆(twin screw)和单螺杆(single screw)。
历史及背景螺杆式压缩机是由瑞典人Lysholm里斯曼发明而由瑞典SRM公司(双螺杆)和法国人Zimmern辛麦恩(单螺杆)研制成功的。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从开发到发展的过程,螺杆机已取得相当的成就。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由于没有进排气阀片、运动部件及易损件少,使它具有20,000到50,000小时的运转周期,甚至可达100,000小时。
目前在双、单螺杆压缩机技术发展上主要表现为:1、中间补气的经济器系统的研究及推广应用;2、压缩机内容积无级调节;3、高效率新型线的开发应用。
在制冷空调领域内,首先应用的是开启式螺杆压缩机,在经历了七十年代大发展时期后,由于制冷装置的应用普及和以改善部分负荷特性的多机组化的发展趋势,螺杆机在中、大型机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小型机尤其是半封闭式及全封闭式螺杆压缩机已得到了市场的广泛重视和青眯。
我们认为,下一步螺杆机的发展走势将是在进一步发挥螺杆机的传统固有技术优势,积极开发和利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从而在正拥有广阔市场的往复机制冷容量范围内开拓中小型螺杆压缩机的销售市场。
一、双螺杆压缩机以瑞典SRM型线系列为主导,先后经历SRM非对称型线、对称型线、又非对称型线、X、Sigma(5:7)、GHH(5:6)、SRM-D、α、β等型线,以后各公司又开发自己的专利型线。
除上述所提及的新齿形的发展外,目前双螺杆主要发展趋势为:1、转子加工精度的提高和质量稳定性;2、开启式双螺杆机在结构和应用上的不足已引起厂家和市场的重视;3、重量级滚动轴承的应用,以提高主机运转寿命和为压缩机小型化、封闭化提供必要条件;4、合成冷冻机油的应用;5、压缩机结构更趋合理和紧凑。
单螺杆泵与双螺杆泵的差别
单螺杆泵顾名思义即在泵内只有一根螺杆。
沿用我国螺杆泵行业的习惯命名,单螺杆泵的螺杆称为转子,螺杆衬套称为定子。
由外界动力源驱动的专子与定子相啮合,构成将吸人腔与排出腔相隔开的密封腔,使泵能有效地运转。
目前世界各国制造的单螺杆泵,其转子与定子构成的啮合副,绝大多数的产品还是单头螺旋的转子与双头内螺旋的定子相啮合。
近十多年来外国有些厂商开发双头螺旋的转子与三头内啮合螺旋的定子相啮合的单螺杆泵进展很快,个别的厂商已主展到大批量制造与销售。
我国也有少数生产厂进行研发,目前尚处在开发阶段。
双螺杆泵是用同步齿轮驱动,联接着两套螺旋,螺旋之间不触碰,无机械磨擦,应用寿命长。
单螺杆泵是橡胶套定子与转子啮与,应用传输液体润滑,磨擦致使橡胶套容易损坏,通常寿命在半年左右,传输纯净润滑性液体比较适用,若有杂质会大大减低应用寿命。
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加工精度需求更高,增大了加工的难度,较为是加工精度不够就会影响转子与定子的配合均匀度,使上述的优势不再出现;而且加工工时多与制造成本较高,这就是目前制造较少的因素。
当然,也可以生产转子与定子螺旋头数更多的单螺杆泵,如三头螺旋的转子与二头内螺旋定子构成的泵等,但对生产精度的需求更高,且泵流量并不是总随螺旋头数增大而增加,故已无多少现实意义。
虽然这种更多螺旋头数的转子与定子的啮合副在单螺杆泵中并没有得到使用,但在石油机械的螺杆钻具这一领域却得到了普遍使用。
单螺杆泵厂家型线分析及工艺。
螺杆泵的详细介绍螺杆泵属容积式转子泵,诞生于1931年。
由于结构独特,有自吸能力、效率高、体积小、工作可靠,且可输送粘度范围宽广的各种介质,螺杆泵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运、电力、机械液压系统、食品、造纸、污水处理等工业部门。
作为节能和节材产品,螺杆泵在我国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需求量连年增长,越来越受到重视。
虽然我国国内的螺杆泵与国外专业公司相比还存在差距,但随着我国螺杆泵科研力量的投入及应用实践的增多,螺杆泵在替代原来传统技术方面必将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实现节能、节材效益。
螺杆泵的基本知识螺杆泵的家族虽然称不上庞大,但是按照螺杆的标准,它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着重介绍最为常用的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以及三螺杆泵。
1、单螺杆泵:单螺杆泵是一种新型的内啮合回转式容积泵。
主要工作部件是偏心螺杆(转子)和固定的衬套(定子)。
与其他泵相比,单螺杆泵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离心泵相比,单螺杆泵不需要装阀门,而流量是稳定的线性流动。
和柱塞泵相比,单螺杆泵具有更好的自吸能力。
和隔膜泵相比,单螺杆泵可输送各种混合杂质,含有气体及固体颗粒或纤维的介质,也可输送各种腐蚀性物质。
和齿轮泵相比,单螺杆泵可输送高粘度的物质。
与柱塞泵、隔膜泵及齿轮泵不同的是,单螺杆泵可用于药剂填充和计量。
2.双螺杆泵:单从结构上而言,双螺杆泵是外啮合的螺杆泵。
它利用相互啮合,互不接触的两根螺杆来抽送液体。
在结构型式上双螺杆泵也很齐全,有卧式、立式、带加热套等各种类型,可以输送有颗粒的低粘度或高粘度介质,根据颗粒大小调节螺杆间距,选用正确的材质,甚至可以输送许多腐蚀性介质。
双螺杆泵作为一种容积式泵,泵内吸入室应与排出室严密地隔开。
这就要求泵体与螺杆外圆表面及螺杆与螺杆间隙应尽可能小些。
同时螺杆与泵体、螺杆与螺杆间又相互形成密封腔,保证密闭,否则就可能有液体从间隙中倒流回去。
双螺杆泵独特的结构使它可以实现无搅拌、无脉动、平稳的输送各种介质;由于泵体结构保证泵的工作元件内始终存有泵送液体作为密封液体,因此双螺杆泵有很强的自吸能力,且能汽液混输。
螺杆泵名词术语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螺杆泵常用的名词术语和有关物理量、单位代号。
本文件适用于螺杆泵,其他泵可参照使用。
2 泵分类2.1 按属性结构2.1.1 螺杆泵 screw pump由螺杆(转子)与衬套(定子)或泵体(体套合一)之间形成螺旋空间腔室,当其啮合旋转时,沿轴向交替输送流体的转子泵。
2.1.2 转子泵 rotary pump依靠一个或多个泵(以下简称泵)工作元件的旋转运动将封闭在各个有限容积内的流体从进口送至出口的一种泵。
2.1.3 单螺杆泵 single screw pump由一个螺杆(转子)和一个内螺纹衬套(定子)之间形成螺旋空间腔室,当其啮合旋转时,沿轴向交替输送流体的螺杆泵,螺杆螺纹相对于旋转轴是偏心的,如图1所示,图1 单螺杆泵2.1.4 双螺杆泵 twin screw pump由两个螺杆(转子)与衬套(定子)或泵体(体套合一)之间形成螺旋空间腔室,当其啮合旋转时,沿轴向交替输送流体的螺杆泵,两个螺杆(转子)泵可以是同步或非同步,参见图2。
图2 双螺杆泵2.1.5 三螺杆泵 three screw pump由三个螺杆(转子)与衬套(定子)或泵体(体套合一)之间形成螺旋空间腔室,当其啮合旋转时,沿轴向交替输送流体的螺杆泵,参见图3。
图3 三螺杆泵2.1.6 五螺杆泵 five screw pump类似于三螺杆泵结构,由五个螺杆(转子)与衬套(定子)之间形成螺旋空间腔室,当其啮合旋转时,沿轴向交替输送流体的螺杆泵。
2.2 按吸入形式2.2.1 单吸泵 single suction pump泵内部转子仅一侧有吸入口,且工作时介质由转子轴向的一侧进入,另一侧排出的结构。
2.2.2 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泵内部转子两侧都有吸入口,且工作时介质由转子轴向两侧同时进入,中部排出的结构。
2.3 按泵轴方向2.3.1 卧式 horizontal泵轴为水平方向安装的结构。
单双螺杆泵区别
单螺杆泵顾名思义即在泵内只有一根螺杆。
沿用我国螺杆泵行业的习惯命名,单螺杆泵的螺杆称为转子,螺杆衬套称为定子。
由外界动力源驱动的专子和定子相啮合,构成将吸人腔和排出腔相隔开的密封腔,使泵能有效地工作。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单螺杆泵,其转子和定子构成的啮合副,绝大多数的产品还是单头螺旋的转子和双头内螺旋的定子相啮合。
近十多年来国外有些厂商开发双头螺旋的转子和三头内啮合螺旋的定子相啮合的单螺杆泵进展很快,个别的厂商已主展到大批量生产和销售。
我国也有少数制造厂进行研制,目前尚处在开发阶段。
双螺杆泵是用同步齿轮传动,连接着两套螺旋,螺旋之间不接触,无机械摩擦,使用寿命长。
单螺杆泵是橡胶套定子和转子啮和,使用输送介质润滑,摩擦导致橡胶套容易损坏,一般寿命在半年左右,输送纯净润滑性介质比较适合,若有杂质会大大降低使用寿命。
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明显:加工精度要求更高,增加了加工的难度,特别是加工精度不够就会影响转子和定子的配合均匀度,使上述的优点不再存在;而且加工工时多和生产成本较高,这就是目前生产较少的原因。
当然,也可以制造转子和定子螺旋头数更多的单螺杆泵,如三头螺旋的转子和二头内螺旋定子构成的泵等,但对制造精度的要求更高,且流量并不是总随螺旋头数增加而增大,故已无多少实际意义。
虽然这种更多螺旋头数的转子和定子的啮合副在单螺杆泵中并没有得到应用,但在石油机械的螺杆钻具这一领域却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