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第二章)
- 格式:pdf
- 大小:645.05 KB
- 文档页数:16
Web设计与编程导论(双语)教案第一章:Web设计概述1.1 课程介绍介绍Web设计与编程导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强调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优势。
1.2 Web设计的基本概念解释Web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1.3 Web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介绍Web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一致性、可用性、导航等。
讨论Web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
第二章:HTML与CSS基础2.1 HTML简介解释HTML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HTML的基本结构和常见标签。
2.2 CSS简介解释CSS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CSS的基本语法和选择器。
2.3 布局和样式演示如何使用HTML和CSS创建基本的网页布局。
介绍常用的CSS布局技术和样式技巧。
第三章:JavaScript基础3.1 JavaScript简介解释JavaScript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3.2 操作DOM介绍DOM(文档对象模型)的概念。
演示如何使用JavaScript操作DOM元素和属性。
3.3 事件处理介绍JavaScript中的事件处理机制。
演示如何使用JavaScript编写事件处理函数。
第四章:Web设计与用户体验4.1 用户体验概述解释用户体验的定义和重要性。
讨论用户体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2 界面设计介绍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布局、颜色和字体等。
演示如何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创建美观的界面。
4.3 交互设计解释交互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演示如何使用JavaScript和CSS创建交互式的Web元素。
第五章:Web设计与编程最佳实践5.1 代码规范与可维护性强调代码规范的重要性。
介绍常见的代码规范和最佳实践。
5.2 兼容性与性能优化讨论Web设计的兼容性和性能优化问题。
演示如何测试和优化Web页面的兼容性和性能。
5.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介绍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
讨论Web设计中应考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双语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开设的双语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第三条双语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导向: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 内容适宜:课程内容应与专业相关,注重学科前沿性和实用性。
3. 方法多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质量为本:确保教学质量和课程效果,不断提升双语教学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设立双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双语教学工作。
第五条双语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1. 制定双语教学计划;2. 组织双语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3. 监督双语教学质量;4. 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
第六条各学院设立双语教学管理小组,负责本院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教师管理第七条双语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教育事业;2.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教学;3.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4. 具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学校对双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九条双语教师应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四章课程设置与管理第十条双语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2.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沿性;3. 适应学生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
第十一条双语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类型:1. 公共课程: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口语等;2. 专业课程:专业英语、跨文化交际等;3. 选修课程: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
第十二条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第五章教学实施第十三条双语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2.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 项目式教学: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080132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双语)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tudies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30学分:2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等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主要研究旅游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内容包括旅游发展史、旅游系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旅游需求、旅游营销、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tudies is a basic cour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which mainly studies tourism syste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of the elements of tourism system.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 the histor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system, tourist destination, tourism sector, tourism demand, tourism marketing,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the environment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and tourism futures. This course can help students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tourism, as well as have fundamental ability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academic and practical problem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课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掌握旅游发展史的阶段划分及主要特点、主要事件;2.认识旅游系统模型和主要组成要素;3.认识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特征,主要要素,以及掌握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
《幼儿英语教学法》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幼儿英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
幼儿园充分考虑幼儿学习特征、兴趣爱好、学习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开设托福幼儿英语教学课程。
幼儿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合作者,为幼儿设计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活动,努力贯穿“课堂活动游戏化,课程游戏交际化的精神”。
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环境中学,在玩玩乐乐、不知不觉中轻轻松松习得英语。
幼儿园英语教学模式以游戏为主,采取“热身/复习——情景呈现——交际性游戏——唱歌/歌谣”的教学模式,即在上课前先调动儿童情绪、兴趣和积极性,复习所学过的内容,以旧带新;在情景中介绍新单词、句型和对话;引导儿童进行模拟性交际游戏或交际性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英语;通过唱歌谣和简单歌曲,边唱边跳,巩固所学内容,让幼儿体会到快乐。
通过在我园学习的幼儿都可以通过英语考级.幼儿园带动所有老师说英语,努力为幼儿创设真实性的讲英语的环境,从课堂到站队、入厕,幼儿园都有专门的英语口令。
1、实用性英语教学活动的内容尽量选用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合幼儿能力、需要和兴趣,与幼儿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产生一定的联系的。
这样,幼儿能理解、易吸收,学了就能用。
2、差异性幼儿园英语学习活动要面向全体,要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英语启蒙教育。
但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差异性,避免“一刀切”。
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给他们提供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活动,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例如:班上的杨伍俊文小朋友,平时不爱说话,性格比较内向。
刚开始我就引导他多参加不用说的英语游戏,在游戏中充当“道具”角色(火车头、伦敦桥等)。
当他兴趣浓厚时,抓住时机进行英语口语练习。
由少至多,循序渐进。
如今的他不仅能在各种英语活动中大胆地表演,而且性格也变得活泼了。
3、游戏性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
因此在组织英语活动时应当尽量让幼儿把学习语言流动作为一种游戏,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使他们在动身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
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通过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旨在形成与国际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接轨、具有一定示范性和借鉴意义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和直接使用外语从事科研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和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聘请国外教师、专家来校讲学、先进双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优秀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双语教学经验推广等。
同时,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共享相关教学资源,以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二章申报与遴选第四条申报建设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应具有较好的基础,至少已面向两届学生开设,修习该课程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双语教学效果良好。
第五条申报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负责人,原则上应有出国留学一年及以上的经历。
同时,该课程组成员应相对稳定,人员结构合理,外语水平普遍较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好。
学校鼓励课程组积极聘请国外教师、专家来学校进行双语教学工作。
第六条申报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除了按要求填报《XXXX 大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申请书》外,还需提供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试卷及参考答案、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课程负责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
经学院择优推荐,申报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立项。
第七条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课程通过审阅材料、现场答辩等环节,遴选出拟立项课程名单,公示无异议并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确定为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第三章项目管理第八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每年遴选一次,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
第九条学校为立项课程提供经费支持。
经费专款专用,支出范围和使用办法按《XXXX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条中期检查。
双语教学设计:小学双语数学教案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双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双语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掌握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教育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促进他们对其他文化与国际视野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套小学双语数学教案的设计方案。
教案概述教案主题本次教案的主题为“数字运算”。
年级与课时安排本套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共包含五个课时。
教材依据本次教案基于《新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第二章“加法和减法”的内容进行设计。
教案目标1.学会使用不同的数字运算方法解决简单加减法问题。
2.提高口算能力,培养快速计算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课程设置课程一:加法基础(30分钟)活动简介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学会使用连加、集合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活动步骤1.引入:展示两个图案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计算图中元素的总数。
2.示范:教师使用连加法和集合法两种方法,向学生展示如何求和。
3.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几组具体例子,请他们用所学方法计算并汇报结果。
4.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巩固所学内容。
课程二:减法基础(30分钟)活动简介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掌握使用相减法解决简单减法问题。
活动步骤1.引入: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描述其中元素的个数,并提问如何计算剩余数量。
2.示范:教师用相减法进行演示,并引导学生体会与理解相减法的意义。
3.练习:将学生分组,在工作纸上完成一些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并自行核对答案。
4.总结反思:学生互相分享做题体会,教师点评正确与错误的解题思路。
课程三:加法运算技巧(40分钟)活动简介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技巧,并运用之前所学的方法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活动步骤1.复习:回顾连加法和集合法,并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
2.技巧讲解:通过示例,教授进位、补零等加法计算技巧,并解释其原理。
《国际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06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金融学等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一、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包括开放微观经济学和开放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该课程的教学对培养与训练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有重要意义。
国际经济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掌握开放条件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够应用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
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2009年《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项目被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评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全英文教学目前面向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班开设。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s one of major course for the economics-major students require by China’s Ministry of Education, which consists open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The i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lays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up the way of thinking as an economist for the learners,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aptitudes and abilities. 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this subject is to develop the learners to apply the economic methodology, grasp the basic open economics, and enable the learner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ssues, and then make a solid preparation for the fellow-up subjects in the teachingprogram. In 2009, this course was selected as the national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mental course by China’s Ministry of Educ ation.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管理规定总则第一条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教学的特殊形式,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创建办学特色,拓宽办学途径的有效尝试。
第二条合作办学以为学生提供求学新途径为目标,以英文环境教学为渠道,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市场迫切需要的具备英语沟通能力、掌握先进而且实用技术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第三条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鼓励相关专业教师加强学习,顺利实施双语课教学模式,参照学校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教学管理第四条中外合作班由国际教育学院进行管理,教务处统筹管理,定期召开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专题会议。
第五条中外合作办学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合作项目负责人、外方项目负责人共同协商,并按照教务处给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原则意见”制定(包括教学任务及各双语课的考试考核办法),人才培养方案经双方确定后交教务处执行。
若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则需双方共同协商并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规范程序进行。
第六条合作班课程开设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教学任务由各课程所在系部负责下达和分配,担任合作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是本专业的骨干专职教师,至少具有讲师资格。
担任双语课的教师至少具有研究生学历,且英语水平至少专业六级以上或有相应语言的专业证书或有海外研修经历。
第二章双语课的教学要求及工作量认定办法第第七条双语课教学是指用外语和汉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学科教学,要求用正确流利的外语进行知识的讲解。
一般双语课分为外教授课和本院教师授课两种。
第八条由我院老师担任双语课教学任务的,要求必须使用双语教材,且教学中使用英语的比例必须达到30%以上。
第九条由外教授课的,系部必须学期初安排好中方助教,并上报教务处。
助教应协助外教完成教学任务并上交完整的教学资料。
第十条中外合作班双语课程需按照中外合作双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考试考核办法执行(包括考核方式、试题、评分标准等)。
第十一条双语课的教学资料(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进度表等)应在开学两周内交教务处备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英/双语课程教学管理规定实施全英/双语课程教学旨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时加强我校的办学特色及核心竞争力。
为推动我校全英/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保证全英/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规范全英/双语教学管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双语教学原则上是指以外语或外语与母语结合使用的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本规定适用于以英语或英汉语结合的教学活动。
第二条全英/双语教学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类课程(含专业外语课程)不列入全英/双语教学课程范围。
第三条根据积极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相关学院应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师教学情况有计划地开设全英/双语教学课程。
尤其应在全英/双语教学班及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尽量多开设全英/双语教学课程。
第二章 全英/双语课程开设要求第四条 各专业的全英/双语教学课程原则上应在大二以上阶段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中开设,并列入专业教学计划。
在原教学计划基础上增设全英/双语教学课程应办理教学计划异动手续。
第五条全英/双语教学课程应合理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专业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充分利用前沿性、国际性的学科专业知识,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
第六条 教材选用要求(一)选用优秀外文新教材(含国外优秀原版教材或国内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也可以采用由学校立项建设、经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审定的外文教材或讲义。
(二)选用外国教材,应由主讲教师事先提出具体建议,经院系审议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后方可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权利人授权许可,都不得擅自复制、使用外国教材。
(三)学校鼓励教师编写有特色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宜课程教学的全英/双语教材。
第七条 教学环节要求(一)备课。
开设全英/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对学生的外语基础进行充分了解,认真备课,并用外文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进度表和教案等。
复变函数论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章节、名称:第一章,第1、2、3节,I Complex number field, 1.1 Sums and products, 1.2 Operation, 1.3 Modulus and arguments 课时安排:2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重温熟悉复数的概念,熟练掌握复数的四则运算及共轭运算,了解复平面,理解复数的几何表示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介绍课程理论框架:Chapter I Complex number fieldChapter II Analytic FunctionsChapter III Elementary FunctionsChapter IV IntegralsChapter V SeriesChapter VI ResiduesChapter VII Applications of Residues第一章 Complex number field介绍复数的背景知识,复数的代数表示、代数运算、几何表示。
1.Complex numbers2. operations;Grip the operations, representations and the triangle inequality of complex numbers;3.Complex plane, moduli and arguments of complex numbers;授课实施方案:启发式教学法,以讲授为主,讲练结合。
注重知识背景的阐述,适当增加课外知识、实例分析。
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1)复数为什么不能比较大小?(2)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则可以认为与向量运算相同?作业:P7 Exercises 1(a)参考资料:1.Cao Huai-Xin, Zhang Jiang-Hua, Chen Zheng-Li, Ren Fang,An Introduction to Complex Analysis,Xi'a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6.2.Conway J. B., Functions of one Comp1ex Variable,Spr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19783. Yu Jia-Rong, Theory of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s, Beijing:Advanced Education Press, 2000.章节、名称:第一章,第4、5、6节,I Complex number field, 1.4 Conjugate, 1.5 Exponential form, 1.6 Regions in complex plane课时安排:2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复数的共轭、乘幂与方根的运算,了解复平面中的区域概念。
《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Economics(Class Syllabus)课程编号:03202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经济类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以使得人类的无限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是许多经济学科如管理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市场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等的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例如单个家庭、单个企业、单个市场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即宏观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目标1:系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目标2:熟悉经济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英文表述目标3: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和现象目标4: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二章的消费理论、第三章的生产理论、第五章的市场理论、第六章的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第七章一般均衡、第九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三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十五章通货膨胀与失业应精讲、细讲。
对各章重点内容,教师应阐述清楚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以一些浅显易懂的案例增进学生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授的方式授课,任课教师应以多媒体教学为基本授课方式,教师也可以所采取的其他教学手段如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