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下《猫》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3.90 MB
- 文档页数:48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详细内容为第一、二自然段。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难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1)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猫?(2)第二自然段中,猫展现了哪些生活习性?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2)简述猫的习性。
六、板书设计1. 《猫》2. 主要内容:猫的特点:敏捷、机灵、可爱猫的生活习性:昼伏夜出、捕捉猎物、爱干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猫的认识和感悟。
2. 答案:(1)猫的特点:敏捷、机灵、可爱;生活习性:昼伏夜出、捕捉猎物、爱干净。
(2)示例:我觉得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爱护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4. 分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 修辞手法学习: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尝试运用。
6.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养的宠物,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描述。
7.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
8.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猫》2. 生字词:ABB式词语、动词、形容词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述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3)思考:为什么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 答案:(1)略。
(2)例:小狗欢快地奔跑着,尾巴像一把摇曳的扇子。
(3)作者认为猫的性格古怪,是因为猫既有温柔可爱的一面,又有顽皮捣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