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案-妇产科学精品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2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课题:正常妊娠与分娩教学目的:1.识记妊娠各期的概念及诊断。
2.理解胚胎、胎儿发育的特征,胎膜、脐带、羊水的形成与功能。
3.理解分娩的概念、分娩过程和产褥期概念、临床表现。
4.学会分娩期及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课型:新授课课时:本章共4个项目,安排3个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胚胎、胎儿发育的特征,胎膜、脐带、羊水的形成与功能以及分娩的概念、分娩过程和产褥期概念、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识记妊娠各期的概念及诊断、学会分娩期及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完成每个任务的目标检测。
板书设计:2.胎膜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3.脐带脐带是连于胎儿脐部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
4.羊水羊水为充满羊膜腔内的液体,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为1000~1500ml。
三、胎儿发育与生理特点(一)胎儿发育受精后8周(妊娠10周)内的人胚称为胚胎(embryo),为主要器官分化发育的时期。
从第9周起称为胎儿,为各器官进一步发育成熟的时期。
(二)胎儿的生理特点1.循环系统2.血液系统3.呼吸系统4.消化系统5.泌尿系统四、妊娠期母体变化1.生理变化(1)生殖系统1)子宫2)卵巢3)输卵管4)阴道5)外阴(2)乳房(3)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1)心脏2)心输出量和血容量3)静脉压4)血液成分(4)泌尿系统:(5)呼吸系统:(6)消化系统:(7)内分泌系统:(8)其他2心理社会调适对于妇女来说,妊娠和分娩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心理阶段:①惊讶和震惊;②矛盾;③接受;④情绪波动;⑤内省。
五、妊娠诊断(一)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诊断(1)病史1)停经2)早孕反应3)尿频(2)临床表现1)乳房2)妇科检查(3)诊断检查1)妊娠试验2)超声检查3)宫颈黏液检查4)黄体酮试验5)基础体温测定2中晚期妊娠诊断(1)病史(2)临床表现1)子宫增大2)胎动3)胎心音4)胎体(3)辅助检查:B型超声检查不仅能显示胎儿数目、胎方位、胎心搏动和胎盘位置,且能测定胎头双顶径、股骨长度、胎盘位置、羊水量等,观察胎儿体表有无畸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案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四)教具(图、表、模型、幻灯、薄膜、录像及CAI等):
大课以幻灯形式,示教结合录像
(五)示教要求
结合异位妊娠病史请学生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鉴别诊断的重要,并加深药物治疗的指征及注意事项,结合录像了解异位妊娠的保守及根治性手术。
结合剖宫产切口妊娠病史请学生分析病情,进行分型,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分型及各型的处理方案、注意事项。
(六)复习与思考题
1. 如何诊断异位妊娠?
2.异位妊娠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七)参考书及文献
《八年制妇产科学(第三版)》
《NOVAK妇科学》。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教授以上两个内容使学生认识妊娠的整个过程,掌握其诊断方法。
二、教学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的具体内容等)妊娠生理:掌握: 胎盘、羊水的形成及其功能熟悉:妊娠期母体的变化及生殖器官和循环血液系统变化;了解: 1.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
2.妊娠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点。
3.呼吸、消化、泌尿系统与代谢的变化。
妊娠诊断:掌握: 1.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2.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
三、教学方案(一)讲课提纲和时间分配妊娠生理:0.75学时1.复习受精,受精卵的运行,发育和着床过程。
2.讲解胎盘、胎膜的形成,胎盘的血循环,足月胎盘的特点,胎盘功能及胎盘功能监测方法及临床意义,重点讲解胎盘内分泌功能。
3.羊水容量、性质、成分、羊水交换,羊水检查在产前诊断及胎儿状况测定方面的应用。
4.妊娠期母体变化:以生殖器官,循环等系统及代谢方面的生理改变为重点讲述,为以后学习孕产妇合并症的诊治打下基础。
5.胎儿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特点。
妊娠诊断:0.25学时1.早期妊娠的自觉症状、体征、辅助诊断方法,如妊娠试验、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及超声波检查。
2.早期、中、晚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3.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胎盘和羊水的形成和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循环系统等的改变(三)中文和英文关键词精子获能capacitation受精fertilization胎产式fetal lie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胎方位fetal position(四)教具(图、表、模型、幻灯、薄膜、录像及CAI等):图片(受精、受精卵的移动,胎盘,超声图像,胎产式、胎先露图片)(五)示教要求参看录像带、光盘或挂图,教具模型;产房见习分娩过程,讲解真实胎盘,见习流产或中引的胚胎及胎儿,产前门诊见习各孕周的孕妇,教师指导下对孕妇进行检查和咨询。
妇产科学教案模板(一)妇产科学教案模板教案信息•课程名称:妇产科学•课时: 2学时•课程目标:学习妇产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妇产科学领域的综合素养。
课程内容1.妇科疾病的分类–学习妇科疾病的分类方法–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了解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妇科常见疾病–学习妇科炎症的种类和临床表现–了解妇科肿瘤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妇科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孕产妇保健–学习孕产妇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了解孕产妇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掌握孕妇体检和妊娠监测的技巧和方法4.妇科手术操作技巧–学习妇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了解妇科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掌握常见妇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妇产科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和认知。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妇科疾病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妇科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评估•作业: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一种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小测验:组织一次单选题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妇产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考察学生对妇科手术操作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教材:《妇产科学教材》•幻灯片:妇产科学课程相关的幻灯片资料•实物模型:用于模拟妇科手术操作的实物模型参考文献1.XXX,《妇产科学导论》,XXX出版社,2018。
2.XXX,《妇科疾病诊断与治疗》,XXX出版社,2019。
以上是一份妇产科学教案模板,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妇产科学教案模板(续)教学步骤第一步:妇科疾病的分类(30分钟)1.讲授妇科疾病的分类方法(10分钟)–解释妇科疾病的分类体系–引导学生理解妇科疾病分类的重要性2.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0分钟)–提供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并总结出常见妇科疾病的特点3.了解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0分钟)–分享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幻灯片资料–解释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第二步:妇科常见疾病(30分钟)1.学习妇科炎症的种类和临床表现(10分钟)–呈现妇科炎症的分类和典型临床表现的幻灯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不同类型妇科炎症的特点,并举出实际案例2.了解妇科肿瘤的分类和特点(10分钟)–展示妇科肿瘤的分类和典型特点的幻灯片资料–解释妇科肿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并讨论相关治疗方法3.掌握妇科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0分钟)–分享妇科功能性疾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方法–解释与妇科功能性疾病相关的治疗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第三步:孕产妇保健(30分钟)1.学习孕产妇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措施(10分钟)–简述孕产妇保健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孕产妇保健计划2.了解孕产妇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10分钟)–展示孕产妇常见疾病的幻灯片资料–解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3.掌握孕妇体检和妊娠监测的技巧和方法(10分钟)–分享孕妇体检和妊娠监测的技巧和必要性–演示孕妇体检和妊娠监测操作的实物模型第四步:妇科手术操作技巧(30分钟)1.学习妇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步骤(10分钟)–解释妇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强调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2.了解妇科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0分钟)–展示妇科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幻灯片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3.掌握常见妇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10分钟)–分享常见妇科手术的操作技巧的幻灯片资料–强调手术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学生将学习到妇科疾病的分类、妇科常见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孕产妇保健的原则和措施、妇科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知识。
《妇产科学及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妇产科学及护理》是护理学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护理学助产方向的临床课程。
本课程主要研究女性在受孕、妊娠、分娩、产褥过程中的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胎婴儿生理、病理变化,以及遗传、优生等内容的一门科学。
课程以OBE理念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取“知识讲授+案例启发+思政融入”的教学设计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组织并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结合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教学环节,通过引入典型案例、主题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式、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关注女性健康的同时,融入人文关怀,引导和启发学生建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贯穿“助产崇高职业精神”的理念和目标,本着启发和引领学生认同和赞许助产专业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形成维护和促进妇女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思政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脐带脱垂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将专业价值观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助产学专业的崇高和伟大,培养学生对助产专业的热爱,以及医学生的的家国情怀、感恩、社会责任和担当。
2.通过案例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感受脐带脱垂救治过程中助产士职业的神圣和伟大、体会助产士“生命至上”和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思政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脐带脱垂抢救流程和操作要领(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好助产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信念,帮助学生坚定从事助产职业的信心,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树立学生敢于当担、甘于奉献的专业价值观。
3.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应用,将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将科学育人与学科育人相结合,将医者使命感与医学专业价值观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效果的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
妇产科学教案概要本教案旨在为妇产科学课程提供教学指导和研究资料。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培养相关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领域;2. 掌握常见妇产科疾病的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3. 熟悉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 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1. 妇产科学基础知识- 妇产科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妇女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2. 常见妇产科疾病- 子宫肌瘤: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卵巢囊肿: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 宫颈癌:病因、症状和诊断方法3. 妇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和作用机制- 手术治疗:常见妇产科手术和手术技术- 介入治疗:介入手术和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来讲授妇产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疾病知识。
- 实践:开展实际操作和模拟手术,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相关技能。
- 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团队合作:分组合作完成课程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评估- 课堂小测验:定期进行知识回顾和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 课程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
-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1. 《妇产科学教材》2. 妇产科学相关学术期刊文章3. 互联网相关资料(仅限可信来源)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文献国家级精品课《妇产科学》课件不孕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妇产科学》教材的第十二章第三节,主要详细讲解不孕症的定义、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不孕症的定义及发病率,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和诊断流程,男性不孕症的病因和诊断流程,不孕症的治疗原则及各种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孕症的定义、病因、分类及诊断方法。
2. 掌握不孕症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疗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孕症病例,提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不孕症的定义、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不孕症患者的案例,引发学生对不孕症的关注和思考。
2. 理论讲解:(1)讲解不孕症的定义、病因、分类。
(2)分析女性和男性不孕症的病因及诊断流程。
(3)介绍不孕症的治疗原则及常用治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病例,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不孕症的定义、病因、分类。
(2)论述不孕症的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
2. 答案:(1)答案见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
(2)答案见教材第十二章第三节。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不孕症的研究动态,了解新型治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性和准确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达成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完整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详细性和准确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确保对不孕症的定义、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关键概念的描述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