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听说领先与听读领先教学法之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718.62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英语教学的听说领先原则(Aural---Oral First)整理伴你一程(一)听、说、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功能,也是四项技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学习过程中,它们又各有难、易两个方面。
心理学、语言学和教学法对它们也各有不同的说法。
从学习语言的过程来看,听和读是吸收性的,是为了获取信息,是领会和吸收的过程,是基础;说和写是表达性的,是为了传递信息,是表达和复用的过程,是提高。
没有领会和吸收,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复用和表达,语言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巩固和发展。
从整个教学的目的、任务来说,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应包括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四个方面。
小学英语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即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因此,听、说、读、写不仅是学生应具备的言语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手段,四者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有所侧重。
中小学英语教学相对来说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学、初中和高中。
每个阶段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进程以及他们的年龄、心理发展情况,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四种关系相互转化,这正反映了人们在学习语言中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掌握教学的主动权,防止盲目性,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首先,它符合学习语言的自然顺序和规律。
听、说是口语,学习口语有助于学习书面语,是学习读和写的开路先锋。
其次,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
从口语入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再次,它符合语言教学规律。
先从口语训练,可使课堂教学自然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习惯。
第四,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轻学生的疲劳。
因为在听、说、读、写的交替训练中,学生除了用脑外,还要调动多种感官,听、说要用耳、动口,读、写要用眼、动手,从而提高训练的效果。
英语教学注重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并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在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情感,调动其积极性主动地参与认识,学习新知识上下功夫。
就要使教学过程成为指导学生科学的认识过程,成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过程。
一、英语敩学过程的创新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首先是优化课堂教学。
国家教育总部督学柳斌认为素质教育应“以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为依据,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按照学习者自身发展的规律构建教育体系,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方法则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可见,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课堂。
起始阶段的英语课堂活动中,应用多种教育形式,应在唱中学,在学中练,在情景中说,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教师应多用英语组织教学,配以图片、动作、实物、电化教学等手段,加强趣味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定基础这后,教师应积极带动学生通过高密度,大容量的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样的课堂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趣盎然的临战状态。
在交际活动中获得的自然习得必然诱发学生的成功感。
优化课堂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喜欢英语,简言之教学内容目标化,课堂教学交际化、结构教学情景化,语法教学语感化、难点教学小步子化、组织教学多样化,语言实践多量化。
其次.注重常规的语音教学: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落实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核心环节。
在教学中要突出语言要点、词汇、日常交际用语和语法的核心地位,并努力使教学过程体现:感知材料-分析材料-得出语言要点和语法-应用语言的完整的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认识法则。
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体系,故学习英语,语音是第一关,语音是语义的物质媒介,是语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既然语言是有声的,任何一项语言活动都离不开掌握语言这一前提。
学生不会发音,没有独立拼读能力;听、说、读、写训练根本无法进行。
四年级英语pep下册教案(8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4~6单元的单词和词组,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培育学生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4~6单元的重点单词和词组。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单词和词组。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与本课时相关的单词卡片和图片,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和课件。
学生预备:自己旅游时的照片。
教学方法1.听说领先教学法教师播放听力内容,同学依据听力完成对应的习题,在听力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2.嬉戏教学法教师和同学一起玩嬉戏,在嬉戏中把握形容词和物主代词及特别疑问词whose的用法。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1.教师播放英文歌曲活泼课堂气氛,学生跟唱。
2.教师展现学生们野餐的图片,学生围绕这张图片,用英语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东西,以小组为单位进展抢答。
看看哪组抢答的最多(教师给提示)。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写板书,为新知作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Read aloud1.找学生描述一下这四幅图Where are they?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然后听录音,找学生画知名词的复数形式和物主代词。
2.学生找出任意三个问句并说出汉语意思,然后,依据问句仿写一个,并说出答案。
3.教师设计几个习题稳固句型。
I’d like five (apple) and two (pear), please.4.分角色表演学生依据上面的四段文字,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Listen and tick, Read, write and say1.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图片。
2.听录音,选出正确的`图片。
3.学生大声读出单词并补全所缺的单词。
(按发音规章)Step 3: Practice1.模拟情景,即兴表演教师利用图片(例如:课本67页中任意两个图片)为素材,教师用英语创设肯定的情景,让学生到前面表演小对话。
看哪一组的对话最合情合理。
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改革的尝试导读:本文是关于英语“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教学改革的尝试,希望能帮助到您!1990年8月东北师大和抚松三中共同开展关于“优化农村初中外语教学的改革实验”研究。
经过近四年的实践,在课题组和实验校领导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实验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势头,并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这次改革实验的具体作法如下:一、转变教学观念,确定教改方向建国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发展坎坷,特别是十年动乱,更使英语教学降低了质量。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走“语法翻译教学法”的路子。
课堂上教师采用“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教学模式。
语法知识被视为教学核心,教学以讲解词汇、语法和分析课文中语言点为主,把语言作为理论知识来教;课堂上学生的听说机会很少,教师以汉语为教学语言;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用汉语进行的。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能背出一系列语法条条,但却连最简单的常用语也听不懂和说不出。
初中三年花费数百学时,学得的却是“聋哑式”英语。
究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部分教师英语语言素质较低,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能力,难以胜任听说教学。
(2)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中考和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语法和书面知识,不设听说内容。
在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不得不采用“讲解?翻译?朗读?作题”的模式,“肢解”课文,做句子的分析和翻译,大搞“生词开花”和“题海战术”;重视语言知识、却忽视了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3)教材的限制。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从指导思想和编写体系都受到结构主义语法教学理论的影响,对语言的功能重视不够,课本中脱离语境的句型操练较多,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练习较少;阅读量有限,生词率较高,语言材料的复现率较低,给听说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4)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就知识讲知识,学生被动地机械背诵模仿。
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兴趣索然。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Recycle 1第1 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1—3 单元所学的日常用语。
2.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Hello.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This is…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等用语。
【教学重难点】1.根据情境掌握Read aloud.部分的故事。
2.复习有关打招呼、问候、介绍、道别的英语会话。
3.能根据所给图片用颜色名词和身体部位名词说简单的英语短语。
【教学方法】1.角色表演教学法:教师利用课本中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角色表演中巩固单词和句型。
2.听说领先教学法: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听力内容选出所听到的短语。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Step 1:Warm-up1.Greeting:T:Hi/Hello.How are you?Ss:I’m fine,thank you!2.教师播放英文歌曲ABC song和Hello!师生共唱。
然后学习新歌曲How are you?Step 2:Presentation1.总结所学问候语等,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
(1)当我们想同对方打招呼或问候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Hello./Hi.(什么时间都可以)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不同时间,不同选择)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Very well,thanks.(用于熟人之间有一段时间未见面,或是对方身体欠佳,或是较正式地向别人打招呼等场合)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初次见面表示很高兴见到对方)(2)当我们想了解对方姓名或介绍自己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What’s your name?Your name,please?My name is…/I’m…(3)当我们为别人介绍伙伴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This is…(4)当我们建议别人做某事时(为学生出示此情景图)可以说: Let’s…!2.你是谁讲台上的学生面朝黑板问:Who are you? 下面的学生回答:My name is…/I’m…可以说假名也可以说真名,由发问者自己判断Yes 或No。
第八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要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某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基本的教学过程等。
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某个教学法的优缺点作出适当的评论。
1. 语法一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一翻译法又称" 传统法", 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 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第二语言。
语法一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 帮助人们学习古代" 经典", 增长知识和智慧。
后来用它来学习活的语言,经过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成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G.OllendOrff )。
语法一翻译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源, 语言和思维也是同一的。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语言规律( 语法) 也是共同的, 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
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己, 这就是翻译的基础所在。
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相同, 所以不同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
另外, 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规范, 注重定出各种语言规则, 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则来使用语言, 这也为语法一翻译法系统地讲授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 而这种集合则主要是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的。
比如, 记识一个外语单词就是把它跟母语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法一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的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只有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阅读、翻译目的语原文。
初中英语听读领先教学法的课例分析发表时间:2020-08-18T17:24:16.9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作者:徐菁玲邢惠萍凌玲[导读] 科学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努立将新课程理念中听说技能的培养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行为,将听读领先教学法尝试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因此,听读领先教学法是一种既符合普通学习规律:懂—会—熟—用;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输入—吸收—内化—输出的一种教学法,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徐菁玲邢惠萍凌玲亭自庄学校;小汤山中学;马池口中学【摘要】科学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努立将新课程理念中听说技能的培养转化为有效的课堂行为,将听读领先教学法尝试融入到初中英语课堂,因此,听读领先教学法是一种既符合普通学习规律:懂—会—熟—用;也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输入—吸收—内化—输出的一种教学法,取得显著教学成效。
【关键词】听读领先;课堂实践;课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22-01以学生输出为导向设计教学,采用听读领先,不要求学生早开口或动笔,只要求先专心听、仔细读,保证足够的输入机会和输入量,充分内化以后,再以说或写的形式进行输出。
一、教学背景以北师大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3 Food and Drink Lesson 8 At a restaurant第一和第二课时为例,这是一篇以“在外就餐”为话题的对话文本,学生主要学习并尝试综合运用在外就餐的点餐用语。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听读领先教学方法,设置了一系列听读环节,大体分为三个听读环节,分别为听前活动环节、听中活动环节、听后活动环节。
二、教学实施(一)听前活动主要目的是想学生输入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菜单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直观的看图片猜出“Menu”的意思,并试着说出菜单中的食物名称;利用教材中的范例让学生练习上节课所学的价格询问和表达方法,目的是通过问答让学生复习与巩固对食物名称和价格的表达。
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差异教材上:初中教材以口语为基础,听说领先,读写至后,反映在考题上,则是听力占20分,口语用于补全对话占10分,共占30多分。
高中教材虽然强调听说读写,听说只在课堂上教学环节中有体现,考试的卷子上体现不出来,它基本上偏重于读写的多,高考听力不计入总分只做参考分。
初中考查的是学生对英语的基本的听说读写水平,而高中考查的是综合使用水平,尤其是语法水平和阅读理解水平等综合水平。
在考试题上,初中的考题都是英语基础知识的直接考察,只要记住单词句型就能直接找出答案,阅读理解在原文中能找出原句或类似于原句的句子,而高中是深层的阅读理解找不出原句子,看似原句子往往都不对。
教法上:在初中英语教学上,课堂比较有趣,师生互动较多,生动活泼;在高中教学中基本上属于知识灌输型,以老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做笔记为主。
初中教学老师调控的比较紧,可能你一两分钟不注意就会被老师立即发现。
而高中的老师就没有那么注重你,你半节课跑神老师也学都看不见。
我们知道初中老师几乎每天都收作业、查作业,高中老师就不一定因为他的备课人物很重。
初中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老师的任务是把你送到毕业,高中老师的任务是把一部分学生培养成才送到重点大学或大学,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进入重点大学或大学。
高中英语教学的三大误区高中英语教学的三大误区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正逐步走向并越陷越深的教学误区!很多老师不知道高中英语究竟应该教学生什么?应该怎么教?他们也不知道叫学生怎么学习英语!我们的学生很勤奋,但是现在的他们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学习的奴隶,做作业的工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在被扼杀殆尽。
老师学生都陷入了一种无休止的痛苦劳累绝望之中。
现象一:有的老师只会紧扣课本,照本宣科,老师学生都很用功,结果学生的课本读的很熟,但是考试的时候,却仍然达不到考试所要求的深度和广度。
老师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做题,怎么拿高分。
学生的成绩不上不下,不能达到学生的智商与努力所应达到的水平,几乎无法突破120分的瓶颈!绝大部分学生积聚在80—110之间。
希沃白板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5-25T16:21:58.60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5期作者:韩丹[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刻不容缓韩丹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第三子弟小学校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刻不容缓,因为,在应用希沃白板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
希沃电子白板为当前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了英语学科的师生互动和交流。
关键词:运用听写;提升新词讲授的效率;积极性一、运用听写功能,提升学生对生词的掌握英语听写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必备环节,记忆单词是口语和写作输出的前提。
“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教学,听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只有在教学中长期贯彻这一基本原则,坚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进行听说,才会收到成效。
现代语言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学会一种语言的前提是大量接触这一语言,首先是通过大量听有意思的词语来接触。
”由此可见“听”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以听带动说,以说促进听;以“听说”带动读写,以“读写”促进“听说”相互作用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对于机读的听音适应能力,而希沃白板的听写功能能够有效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知道希沃白板的听写功能自带音频,而且拥有相应的单词量的存储,如按照各类版本的教材把单词罗列出来,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本课英语单词罗列出来,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单词,按顺序朗读或随机朗读,希沃白板的听写均采用机器朗读,并能设置每个单词的停留时长,如每节课课前听写10个单词,每10秒钟完成一个,加上检查时间,能够精确地控制在3分钟之内完成听写任务。
较传统的教师读、学生写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时间。
在机读的紧张气氛下,学生也更具有紧迫感,注意力更集中。
二、使用单词卡和幕布功能,提升新词讲授的效率在新词讲授环节,单词及其发音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手工卡片或者ppt制作单词卡,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而且中间穿插中文释义以及音标上都很费力费时,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而希沃白板的词汇卡功能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之听说法赣县吉埠中学龙建国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一)听说法及其理论基础1.定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又称“口语法”、“句型法”、“结构法”、“军队教学法”。
这是一种强调通过反复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教学法。
2.产生时间、背景:听说法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军队为在短期内培养大批掌握外语口语能力的军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强化训练士兵的听说能力,听说法便应运而生。
战后,该法被推广应用到学校外语教学中,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美国和西方各国。
3. 理论基础:①语言学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该法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口语开始,从说话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语。
②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论。
认为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4.教学过程:美国布朗大学特瓦德尔教授在1958年把听说法的教学过程归纳为认知、模仿、重复、变换、选择五个阶段。
(二)听说法的主要特征听说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
(1)听说领先。
注重口语,听说领先,听说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基础。
口语是第一位的,读写是在听说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初级阶段先练口语,以培养口语能力为主,读写为辅。
(2)反复操练,用模仿、重复、记忆的方法去反复实践,形成自动化的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句型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也是外语教学的中心,通过句型操练能自动化地运用每一个句型,掌握目的语。
(4)排斥或限制使用母语和翻译,尽量用直观手段或借助于情景、语境,直接用目的语理解和表达。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把外语教学的主要力量放在攻克难点上。
语言结构对比包括母语同目的语结构的对比分析和目的语结构内部的对比分析。
(6)能及时、严格地纠正学习者出现的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三.自觉实践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五.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六.直接法(Direct Method)七、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八、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九、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十、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十一、暗示法(Suggestopedia)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阅读法是本世纪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
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
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魏斯特编写的《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册)是供初学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词汇量是3500个,其编写原则如下: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当越大。
4.读本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魏斯特编的课本都以故事为中心,生动有趣;每50个熟词中才出现1个生词;1个生词在新课文中至少要出现2次,以后逐渐减少出现率。
他把阅读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种,并规定前者每分钟400个词,后者每分钟1200个词(最高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教科书外,各册都配有阅读的副本,其分量超过教科书数倍,不包括生词。
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摘要: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
本文旨在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对其做出评价,辨析利与弊,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自觉主动地驾驭各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向同行们介绍一下各种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对教学法理论的的认识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体系是近一百年的事。
中世纪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欧洲盛行,拉丁语是当时欧洲文化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及教会和官方语言,当时的教学方法就是翻译法。
到十八、十九世纪,英语、法语兴起,学校开始开设英语、法语等现代语言课程。
由于找不到新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就自然地沿用教授希腊、拉丁语等古典语的翻译法。
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
它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
它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介绍1.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2.直接法(direct method)3.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4.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一)语法翻译法及其理论基础1.定义: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又称“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起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18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仍沿用这一古老的方法。
3.创始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人对语法翻译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阐述,才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系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4.理论基础:①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②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二)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三)语法翻译法评价1.主要优点:①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水平较高;②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缺点:(5个)①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②过分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③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④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地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⑤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
各种教学法及其优缺点1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优点: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翻译能力缺点:忽视听说训练,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语法规则的学习脱离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过多的使用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沉闷,单调乏味,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认识:语法翻译法主要要求学生背诵,学习效率低,没有顾及英语学习听说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
2 the direct method优点;直接法重视口语教学,强调英语思维,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口头语言交际能力。
缺点:忽视本族语的正面作用,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和时间上的浪费,将外国语的学习和本族语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语法的作用,过早强调活用语言,机械的模仿,记忆语言,容易造成囫囵吞枣式的僵化学习。
认识:直接法直接学习外语,不借助母语进行组织教学,在听说的基础上再进行读写,比语法翻译法更进一步。
3 audio-lingual method优点:听说法的优势是通过句型操练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句式,有利于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在有限范围内,能流利的听说英语,语调比较准确自然。
缺点:听说法的训练过于机械,脱离实际,忽视语言文化和语言情景等交际要素,造成大量无意义的表达。
熟练掌握并流利表达的句式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教学过程中有错必纠的方法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认识:听说法的学习策略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其学习训练方式较多样化,符合学生要求,如果注重句式在生活上的灵活运用会更好。
4 the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优点:便于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到的知识易于掌握巩固。
缺点: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的感知,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认识:情景交际法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内容,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外语,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教学方法,但需要准备的材料多,操作较麻烦。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学习的方法(精选)1.编一段话。
就是自编一段话,把学过的单词放进去,这样,既记住了单词的读音,又可以在一段情景中感知到单词的意义,通过理解更有利于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如有位孩子学了11个单词,于是就中西结合,编了以下一段话:今天是星期天,早晨起来,我刷好牙、洗好脸,吃了一块cake,背上我的bag,戴上我的hat,骑上我的bike,来到了汽车站,拿出一面flag,拦了一辆car,到郊外放我的kite,玩了一会儿,我口渴了,于是拿出一只glass,喝了一杯milk;一看天色不早了,马上乘上jeep回到了家里,我的dog正在门口欢迎我呢。
2.画一幅画。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抽象思维薄弱,理性认识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易受感性形象的影响。
孩子的注意力首先受事物外部特征所支配,往往对色彩鲜艳的事物发生兴趣,从而烙下较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为了加强记忆,可以把零碎的单词通过贴画、添画等形式,最后在一张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上表现出来。
如学了bee,sheep,flag,fish,girl六个单词后,可画一幅把这几个单词融入其中的色彩明丽的画来,这样可加深记忆。
3.唱一支歌。
对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有些单词的发音很拗口,由于不能朗朗上口,时间一长,极易遗忘。
爱唱歌是孩子的天性,在歌曲中,由于音乐的烘托,单词的发音变得容易起来,于是,可以把难读的单词编入歌曲中,这样通过唱歌来记忆这些单词。
4.做一个游戏。
有一位教育家说:游戏可以给孩子们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
游戏不仅能活跃气氛,调节孩子的学习情绪,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每天坚持听说读写的训练。
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例如:把几个孩子分成两组,选几位轮流做裁判,两组孩子用句型This is a ,I think来猜礼盒里面的动物,猜对了,得一分。
若猜对,裁判就说:Yes, it is.猜不对则说:No, it isnt.每个礼盒直至猜对为止,比赛就结束,两组比分数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