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3.46 MB
- 文档页数:55
饲料基础知识培训引言:饲料是养殖业中一种非常关键的资源,在养殖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确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饲料,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因此,深入了解饲料的基础知识是每一位从事养殖的人都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饲料的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养殖工作。
一、饲料的定义和分类1. 饲料的定义:饲料是指供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2. 饲料的分类:按来源可以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按形态可以分为粗饲料和浓饲料;按用途可以分为全价饲料和补充饲料。
二、饲料成分和营养素1. 饲料成分:饲料主要由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和氮自由抽提物组成。
2. 营养素:饲料中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三、饲料的研磨和混合1. 饲料的研磨:研磨是饲料加工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可以提高饲料的可咀嚼性和消化率。
2. 饲料的混合:混合是将各种加工好的饲料原料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均匀,以达到提供全面营养的目的。
四、饲料的质量检测和评价1. 饲料的质量检测:饲料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生物学检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验等。
2. 饲料的质量评价:饲料的质量评价是根据饲料的营养成分、消化能量和生物有效物质等指标来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宜程度。
五、饲料管理和使用1. 饲料的保存和储存:饲料应存放在防潮、通风、干燥的场所,避免霉变和变质。
2. 饲料的配给和喂养:饲料的配给应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和需要的营养素来确定,并按时进行喂养,保持合理的喂养量和喂养频次。
结语:饲料是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直接关系到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动物的生长健康。
通过本次饲料基础知识培训,相信大家已经对饲料的定义、分类、成分和营养素、研磨混合、质量检测评价以及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大家在实际养殖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和使用饲料,提高养殖效益,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饲料行业基础知识现代养殖业使畜禽生长、生产、生活基本上脱离了土壤和阳光及自由,使饲料几乎成了它们唯一的营养来源,但是在获得大量动物蛋白的同时,也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风味。
(一)、全价饲料:1、能量2、蛋白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3、常量矿物质(Ca、P)植酸磷与可利用磷4、添加剂:①微量矿物元素;②维生素;③氨基酸;④促生长剂(抗生素、抗菌素);⑤抗寄生虫药物;⑥促消化剂(酶、益生素、酸制剂)⑦免疫功能增强剂(血浆蛋白);⑧防霉剂;⑨抗氧化剂;⑩粘结剂;⑾其他……产品着色剂、β兴奋剂、睡梦香、皮红毛亮、粪黑。
可加可不加,该加和不该加的。
(二)、饲料分类:1、全价饲料;2、浓缩饲料;3、预混料(三)、饲料与问题1、优质饲料(1)生长、生产稳定(2)生长快、生产周期缩短(肉生产)(3)经济寿命延长,有效生产期延长。
(4)生产优质食品2、问题饲料:由饲料带来的生产风险,使生产不稳定和造成养殖失败(1)营养性疾病(饲料不全价,营养缺乏症)(2)生长慢、生产水平低(营养水平低、不平衡)、生产效率下降、生产物质量下降。
(3)由饲料带来的疾病与死亡(饲料原料中自然含有的有毒有害物,霉菌、杂菌、病毒和有害有毒物的混入,某种物质的过量添加)(4)综合体质下降,易感各类疾病。
二、饲料经济饲料产业是个大行业科技进步与世界的加速发展饲料厂的竞争对管理层的考验、对员工队伍的考验潜力很大饲料厂的利润空间仍很大饲料厂的新的有效用力点质量控制/质量成本饲料营销/产品开发程序(一)、饲料产业是个大行业:饲料业依托于种植业,服务于养殖业,连带性强,又有相对独立性。
1、中国饲料业发展很快:生产量仅次于美国,5500万吨/97年时产5吨以上的有1327家。
2、饲料行业是永续行业,存在很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是存在很多发展空间的行业。
3、产生了多个大民营企业,中国财产最多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就是产生于饲料行业。
4、在各行业中排在前20位之内的大行业。
饲料配方设计基础知识点饲料配方设计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产量。
本文将介绍饲料配方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于实践中。
一、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饲料主要由四大组分组成:能量源、蛋白质源、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能量源包括谷物、油料等;蛋白质源包括豆粕、鱼粉等;无机盐包括钙、磷、钠等;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等。
不同动物的饲料配方会有所不同,需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需求来确定合适的比例。
二、饲料成分比例计算饲料成分比例的计算需要考虑动物的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
具体的计算方法包括四步骤:确定动物的营养需求;根据饲料成分的营养含量表计算每种饲料所含的营养成分;根据动物的需求量和成分的含量计算出所需饲料的量;最后将各种饲料按照比例混合。
三、养分消化率的考虑饲料中的养分并非全部被动物消化吸收,需根据养分消化率进行修正。
养分消化率的高低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饲料原料的处理方法、添加剂的使用等。
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确定不同饲料成分的消化率,从而更准确地计算饲料配方。
四、饲料配方中的替代品使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某些饲料成分供应不足或价格太高而需要寻找替代品。
替代品应具备相似的营养成分,并且能满足动物的需求。
在选择替代品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价格、供应情况、消化利用率等因素。
五、饲料的平衡性和完全性饲料配方设计的目标是要保证饲料的平衡性和完全性。
平衡性指的是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和数量符合动物的需求;完全性指的是饲料中包含全部所需的营养物质,不会出现明显的缺乏或过量现象。
只有平衡性和完全性兼具,才能确保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
六、饲料配方设计的优化饲料配方设计不仅要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还要考虑生产成本、资源利用效益等因素。
通过配料技术的不断改进和饲养管理的优化,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饲料配方的优化。
总结:饲料配方设计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饲料基础知识培训饲料是动物饲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动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来源。
饲料的质量和配方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与产出效益。
因此,了解和掌握饲料的基础知识对于养殖业者而言至关重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饲料的基础知识,包括饲料的分类、成分以及配方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饲料,提升养殖业的效益。
一、饲料的分类根据饲料的成分和用途,我们可以将饲料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两大类。
1. 粗饲料:粗饲料又称为纤维饲料,主要以植物为主要原料,如草类、秸秆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动物所需的纤维素和能量。
2. 精饲料:精饲料主要以谷物、豆类、鱼粉等为原料,具有高蛋白质和高能量的特点。
精饲料通常用于补充动物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生长速度和产出效益。
二、饲料的成分饲料的成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分:水分是饲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 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从植物和动物源获得。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主要来自谷物和根茎类作物。
4. 脂肪:脂肪是动物体内能量储存的主要形式,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载体。
5. 矿物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动物体内的正常代谢有重要作用。
三、饲料的配方技巧1. 营养均衡:饲料的配方应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搭配,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并维持动物体内的营养均衡。
2. 原料选择:在选择饲料原料时,要注意其质量和营养成分,并确保所选原料没有有害物质的污染。
3. 添加剂使用:适量添加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氨基酸等,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4. 配方调整:随着动物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和环境条件的调整,需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四、饲料的存储和管理为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不受损害,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存放环境:选取干燥、通风、无害物质污染的地方进行存放,避免因湿气、细菌等因素导致饲料品质下降。
饲料喂养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饲料喂养的重要性饲料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否提供适宜的饲料,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合理的饲料喂养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肉质和产品品质,同时减轻饲料投入,增加养殖效益,是畜牧生产的重要环节。
二、饲料的种类饲料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粗饲料和浓畜料两大类。
粗饲料多为植物原料,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如青草、秸秆等;浓畜料则是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的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更丰富。
三、饲料中营养成分饲料中主要包含的营养成分有水分、粗饲料、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等。
这些成分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四、饲料喂养的原则1. 合理搭配饲料: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要,合理搭配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2. 饲料的多样性:尽量提供多样性的饲料,既可以保证动物摄取的营养全面,也能增加动物的食欲。
3. 定时、定量喂养:确保动物有充足的饲料摄入,但不要过度喂养,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和造成浪费。
4. 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的质量,避免霉变和变质的饲料对动物造成不良影响。
5. 合理投喂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强化剂、抗生素、酶制剂、调味剂等添加剂,以改善饲料质量和提高动物生产力。
五、饲料喂养的常见问题1. 过量喂养:过量喂养会造成饲料成本过高,同时也容易造成动物肥胖、消化不良和排泄过多的问题。
2. 质量不均匀:部分饲料喂养企业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添加剂过量、缺少物品或者甚至添加有害物质的情况。
3. 营养不平衡:一些粗饲料比例不合适,导致动物摄取的粗饲料和浓畜料营养成分不平衡,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4. 储存问题:如何正确储存饲料,避免饲料霉变、虫害以及饲料效期过期等问题,是饲料喂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六、饲料喂养的改善措施1. 提倡科学饲养理念:采用科学的饲养理念和方法,结合动物的生长发育特点,量身定制饲养计划,确保动物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