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一章古典社会学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篇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二章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学科建设涂尔干研究方法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研究内容(范例)宗教自杀论第三章维科——提出理解的方法施莱尔马赫——解释学自省/“最后事实”狄尔泰↓(修正)资料外部标志/他人内心世界自然科学——普遍化李凯尔特——科学的分类个别记述文化科学价值联系第四章研究对象——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西美尔:问题领域——一般社会学(普通社会学)社会类型纯粹社会学(形式社会学)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哲学社会学(认识论)社会几何学文化社会学——主观&客观文化社会分化导致两种变化——群体组成原则&群体数量货币哲学——交换关系第五章社会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行动社会学两大任务——解释性理解:直接观察&动机因果性说明社会分析模式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社会行动类型理性类型科层制资本主义精神第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六章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基本思路:人类三大理论阶段学说方法论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实证社会学孔德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社会性质结构社会学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动力学:社会变迁社会有机论()赛宾斯社会进化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一、孔德:(一)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1789年)大革命后的社会和政治紊乱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圣西门的秘书、就业困难、对社会的不满、社会重建的责任;(二)理论框架:孔德逻辑的构造出一个“科学等级体系”提出社会学这一名词,创立一门新科学——实证社会学。
主张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来建立社会秩序。
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包括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方法论人类的三大理论阶段学说:神学→形而上学→科学或实证科学分层或层级体系:天文学→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社会静力学/社会秩序论)“重建社会秩序”的宏观构想;定义:社会静力学只在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横断面,静态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秩序原则。
古典社会学理论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第一节孔德的科学观一、实证主义哲学观科学研究只能以可以经验的现象为对象(即可以实证的),知识不能超出现象的范围,是相对的。
规律只是对现象间前后相续或彼此相似关系的知识。
科学不研究"形而上"的东西,追求本质或终极原因的是神学或形而上学的任务。
"实证"被解释为: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相对。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二、科学的分类科学分为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两类。
抽象科学是研究一定种类现象规律的科学,有五门抽象科学:孔德科学观的基本点:1、科学是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对象的,是可以实证的。
2、科学是探讨现象之间经常的、反复出现的联系,即现象之间的规律。
3、在每一种类的科学中,抽象科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性。
4、社会学是最复杂、最终要的科学。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第二节社会学的对象与方法一、社会学的对象"我所谓的社会物理学是指专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它本着和天文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同样的精神来考察社会现象。
也就是说社会现象受到不可变更的自然规律制约,揭示这些规律是社会物理学研究的特定目标。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二、社会学的方法1、观察法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历史文化的遗迹、风俗、仪式等)2、实验法直接实验间接实验(研究社会由于动荡产生的病态性偏差,由此显示社会的主要规律)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3、比较法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比较同一历史时代不同类型社会比较同一社会不同阶层比较4、历史法把不同社会现象依其发展秩序做纵向比较,从而发现各种因素的对立运动,发现社会现象运动的一般趋势。
第一章奥古斯特·孔德孔德试图从自然----历史的立场出发,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一方面从自然科学方法中引伸出社会学方法。
一方面通过历史方法使社会学获得独立于自然科学的地位。
一、社会学的视野(一)、什么是社会学作为一门需要不断地证明自身合法性的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研究直面社会进程中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行为的基本条件和各种形式,研究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作用方式及其由此带来的人们社会生活和社会地位的变动。
简而言之,社会学(Sociology)是一门以“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经验科学,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的机制、特征及其规律。
“社会”的概念:指由人与人之间持续互动积累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并且包含了人们在长期互动中建立起来的、有内外差异的共同情感。
(P11)社会学一词由法国哲学家A.孔德于1838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中最先提出并就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做了大致的构想。
孔德想建立一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科学。
在他看来,社会学的任务是对社会现象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一切研究都应该以观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作为基础。
英国哲学家H.斯宾塞于1874年在其《社会学原理》一书中将社会学的知识做了系统整理。
这样,社会学就从一般的社会哲学演变为具体的社会科学,而将社会学发展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则是E.涂尔干的历史贡献,他给予这门学科以具体的研究范围和特定的研究方法。
从涂尔干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的确立到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传统的产生,标志着社会学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开始。
20世纪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一门拥有自己系统而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广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衍生出诸如农村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众多的分支学科。
(二)、社会学的兴起(产生背景)社会学“既是对自17世纪开始延续至今的人类现代化进程及结果的理解及阐释,同时其本身又是这种迅捷的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第一章古典社会学第一节认识社会学1、社会学研究什么社会学(sociology)就是有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关系的科学,它主要研究社会关系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及社会是如何建构与变迁的。
2、社会学理论与常识(common sense):常识虽然有很多正确的时候,但也往往出错,因为它并不是凭借有系统的事实分析,更多依赖于感觉经验。
3、理论的特征:(1)系统化、有目的;(2)依据实证的资料;(3)解释的普遍性4、社会学的想像力:这种想像力要求摆脱研究者的主观偏见,要有研究对象理解的同情,以及再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发掘不寻常的洞察力。
5、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类学:过去的文化(但保留至今);经济学: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历史学:研究过去的事件及人物对当代的影响;政治学:研究国际关系、政府动作、国家权力的行使;心理学:探讨个人人格与个人行为。
社会学的焦点在在于关注社会对个人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又是如何以自己的行为塑造社会的。
总之,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古典社会学的宏大叙事社会学的奠基人:孔德一、涂尔干(Emily Durkheim,又译杜克海姆):从机械连带到有机连带涂尔干认为人类社会是由较原始的社会转型到较现代的有机社会的历史性转换,两种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团结(solidarity)为一体的方式。
换言之,它们之所以能结合为一个社会体的力量不同,两种社会的主要差别在于社会分工。
在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社会里,社会之所以能够凝聚成一个社会是因为每个人都几乎做相同的事情。
但在较现代的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社会中,人们承担越来越专业化的工作,需要互相协作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作,这正如有机体的生存是承担不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的协调来维持的。
在涂尔干看来,这种转变是由社会动态密度(dynamic density)的增加造成的。
动态密度有两个要素,一是社会的人口总数,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互动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