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培训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6
新生儿护理培训课程:一、新生儿:1、新生儿特点:心律快、呼吸起伏,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7-10天恢复正常,新生儿应该早哺乳。
2-3天排墨绿色的胎便。
新生儿胎记/红斑:在发际下面。
有的小女孩有少量阴道出血情况。
打喷嚏时要用棉签把鼻屎粘出来。
打嗝:喂完以后要拍2、新生儿黄疸:通常在3-4天出现,4-6天最明显,2个礼拜后可消散,要多晒日光。
核黄疸比较严重。
室内温度18-25度,体温正常后要给婴儿加减衣物,否则容易造成脓疱疹。
3、新生儿洗澡:1)出生后第二天就可以洗澡,冬天每天一次,夏天每天两次洗澡,洗前一个小时不要喂奶,室温在24-28度,水温40-43度,配水要先放凉水,再放热水。
生病时不能洗澡。
2)澡前准备好物品:澡盆、全撑式浴网、水温计、包被、大毛巾、衣服。
75%酒精、棉签、爽身粉(春夏用爽身粉、秋冬用抚触油进行抚触,女孩的会阴部不用润肤油或爽身粉)。
3)洗脸要洗眼角,往外擦清除眼屎。
洗头要把孩子侧身趴在胳膊上洗。
注意耳朵和脐带,耳窝里一定要擦一下、转一下。
脐带用棉签从里往外擦,把脐带撑开,用一个棉签蘸75%的酒精擦脐带。
5-7天脐带没有脱落,尽量不沾水。
要洗褶皱部位4、新生儿喂养:1)奶头清洁,适当擦洗。
2)初乳有些黄和粘稠,让宝宝喝。
3)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
4)喂养技巧:0-6个月营养发育。
哺乳时一定要把妈妈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接在婴儿口中,如果乳头破了,挤出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可促进皮肤恢复。
如果结痂了可以用婴儿润肤油敷在乳头上。
睡觉前排空乳房。
5)喂奶:乳房涨的时候先用热敷,再用按摩,最后排空乳房。
一定要先吃妈妈的奶再用奶瓶喂养。
判断宝宝饿不饿,把手放在唇旁边试一下,宝宝马上会叼住。
6)半手动的吸奶器,储奶袋,放在温水中自动解冻。
7)人工喂养、两个奶瓶,水温40度左右,温奶器/消毒锅。
婴儿把整个奶嘴含进去8)正确的抱奶姿势:一只手能抱起来,一定要含着乳头和乳晕,一起叼在嘴里9)漾奶:吃奶后吐奶,预防措施:奶后拍嗝,适当调整**;刚吃完奶尽量不做俯卧,一个小时内不运动;侧躺时嘴脚流奶就可以了。
新生儿知识培训计划一、课程目标:1. 了解新生儿基本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2. 掌握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3. 学会应对新生儿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4. 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护理态度,提高对新生儿的责任心和关爱能力。
二、培训内容:1. 新生儿基本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是整个课程的基础,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是护理工作的前提。
这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重点包括: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体温调节、皮肤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新生儿的护理包括了许多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比如喂养、洗澡、更衣、睡眠、按摩、体位护理等等。
学员需要学会正确的喂养方法、合理的洗澡步骤、正确的按摩手法、科学的体位护理等,以提高新生儿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
3. 新生儿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新生儿易患疾病,比如黄疸、呼吸道感染、感冒、腹泻等等。
这部分课程将重点介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护理方法,包括疾病的预防、护理技巧和护理措施等,以帮助学员能够及时处理新生儿疾病,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4. 职业操守和护理态度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护理态度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学员需要培养责任感、亲和力、耐心、细心等良好的护理态度。
课程将重点讲解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学员良好的护理态度,提高对新生儿的责任心和关爱能力。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新生儿知识培训的基础环节,通过授课的方式向学员传授新生儿的基本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基本护理知识和技能、不同疾病的护理方法等内容。
2.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新生儿知识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加深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班将设置模拟实训和实地实习环节,通过模拟实训和实地实习让学员实际操作新生儿护理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是新生儿知识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病例,让学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病情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
新生儿科护理操作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新生儿科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新生儿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二、培训对象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和其他有关护理人员。
三、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7天,每天8小时,共56小时。
四、培训内容1. 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常见疾病- 新生儿孕周年龄表-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新生儿疾病预防2. 新生儿观察及记录- 新生儿生理指标的测量- 新生儿观察要点- 新生儿观察记录的要求- 新生儿异常情况的处理3. 新生儿的喂养- 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差异- 母乳喂养的优势和方法- 配方奶喂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新生儿喂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4. 新生儿的个人卫生- 新生儿的洗澡方法- 新生儿的护肤方法- 新生儿的衣着搭配- 新生儿尿布更换及清洁5.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处理方法 - 感冒、咳嗽、发热- 腹泻、呕吐- 皮疹、湿疹- 生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6. 新生儿的护理操作培训- 穿刺动作- 静脉置管- 肠道灌洗- 水平仰卧位体位转换7. 新生儿的心理护理- 对新生儿的情感关怀- 对新生儿的安抚方法- 新生儿的心理发育特点8. 新生儿科护理实操- 护理操作的实践演练- 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演练- 护理操作疑难问题的讨论解决五、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方式,讲授新生儿科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点。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新生儿科护理操作的实践操作,指导学员掌握操作技能。
3. 案例讨论针对新生儿护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组织学员进行案例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策略。
4. 应用学习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应用学习成果,边学习边对照实际操作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六、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力量由经验丰富的新生儿科护理专家和资深护理人员担当。
七、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际应用情况等方面。
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一、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重要性1、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新生儿身体娇嫩,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正确的护理操作能够预防感染、疾病和意外伤害,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2、增强父母和护理人员的信心熟练掌握护理技能可以让父母和护理人员在面对新生儿时更加从容自信,减少焦虑和不安,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3、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通过正确的护理,父母能够与新生儿建立亲密的接触和情感联系,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奠定基础。
二、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需求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是进行正确护理的基础。
培训中应包括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他们对睡眠、饮食、温度等方面的需求。
2、新生儿的日常护理(1)喂养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佳的营养来源。
培训应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姿势、含接方法,以及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吃饱。
对于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要教授正确的配方奶冲泡和喂养方法。
(2)睡眠新生儿需要充足的睡眠。
要教导父母为新生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掌握正确的包裹方法,以及如何识别新生儿的睡眠信号。
(3)洗澡洗澡不仅能保持新生儿的清洁,还能促进他们的血液循环。
培训中要演示正确的洗澡步骤,包括水温的控制、洗澡用品的选择、洗澡时的动作要领等。
(4)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出现尿布疹、湿疹等问题。
要教会父母如何保持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护肤品,以及处理常见皮肤问题的方法。
(5)脐带护理脐带的护理对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要指导父母如何正确清洁和消毒脐带残端,观察脐带的愈合情况。
3、新生儿的特殊护理(1)黄疸观察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现象,但需要密切观察。
培训中要教会父母如何判断黄疸的程度,何时需要就医。
(2)体温测量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需要经常测量体温。
要介绍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和正常体温范围。
(3)吐奶和呛奶的处理新生儿在吃奶后容易出现吐奶和呛奶的情况。
新生儿护理培训课程引言: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他们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需要特殊的照料和护理。
为了帮助父母和保姆正确地照顾新生儿,提供安全、温暖和舒适的成长环境,新生儿护理培训课程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护理培训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一、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包括皮肤、呼吸、消化系统等方面,以便正确对待和处理相关问题。
2. 新生儿的喂养:了解新生儿的喂养方式、喂养间隔和喂养量的计算方法,学会正确哺乳和配方奶的准备。
3. 新生儿的睡眠:了解新生儿的睡眠需求和睡眠习惯,学会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并掌握新生儿哭闹的解决方法。
二、新生儿健康护理1. 新生儿的个人卫生:学习正确洗澡、更换尿布、清洁耳朵和鼻子等个人卫生护理的方法,以保持新生儿的身体清洁和健康。
2.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了解新生儿皮肤的特点和常见皮肤问题,学会正确保护和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预防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
3. 新生儿的眼耳口鼻护理:学习正确清洁和保护新生儿的眼睛、耳朵、口腔和鼻子,预防感染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发生。
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识别和处理1. 新生儿黄疸:学习黄疸的识别方法和处理原则,了解黄疸对新生儿的影响,学会正确护理黄疸新生儿。
2.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了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学会急救呼吸窘迫的新生儿。
3.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学习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等,掌握早期识别和处理的方法。
四、新生儿安全护理1. 新生儿的安全睡眠:学习安全睡眠的基本原则,包括睡眠环境、睡眠位置和睡眠用品的选择,以确保新生儿的安全。
2. 新生儿的安全喂养:了解喂养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学会正确喂养的姿势和方法,预防窒息和呕吐等意外事件发生。
3. 新生儿的安全出行:学习新生儿出行的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婴儿车和汽车安全座椅,确保出行过程中的安全。
五、心理护理与亲子互动1. 新生儿的情绪表达:了解新生儿的情绪表达方式,学会通过观察和回应,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求。
新生儿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1. 新生儿日常护理:包括洗澡、脐带护理、换尿布等基本护理技巧的演示和讲解。
重点强调卫生习惯和注意事项,如洗手、保持室温适宜等。
2. 婴儿喂养: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的喂养姿势。
讲解奶瓶喂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固体食物的引入时间和方式。
3. 婴儿的睡眠:指导家长如何帮助新生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包括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等。
4. 婴儿安全:强调家中安全措施的重要性,如防摔、防火、防烫等。
教授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技巧,如窒息、高烧等。
5. 婴儿常见疾病和预防:介绍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皮肤问题等。
讲解疾病的预防方法和家庭常备药品的使用。
6. 婴儿体格发展:解释新生儿不同阶段的生长与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的变化。
帮助家长理解并关注婴儿的发育进程。
7. 婴幼儿心理发展:了解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如情绪变化、探索欲望、社交能力的培养等。
提供相关的教育技巧和亲子互动活动的建议。
8. 疫苗接种:详细介绍婴幼儿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和常见疫苗的
作用。
解答家长对疫苗的常见疑问和担忧。
9. 婴幼儿常见问题解答:回答家长对婴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胎动、消化问题、宝宝的体温等。
10. 家庭环境与健康:强调婴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性,如室内空气质量、使用清洁剂的要求等。
提供家庭环境改善的建议和实用方法。
注意:这些内容只是例子,具体的教育培训内容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和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新生儿护理培训课程:一、新生儿:1、新生儿特点:心律快、呼吸起伏,出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7-10天恢复正常,新生儿应该早哺乳。
2-3天排墨绿色的胎便。
新生儿胎记/红斑:在发际下面。
有的小女孩有少量阴道出血情况。
打喷嚏时要用棉签把鼻屎粘出来。
打嗝:喂完以后要拍2、新生儿黄疸:通常在3-4天出现,4-6天最明显,2个礼拜后可消散,要多晒日光。
核黄疸比较严重。
室内温度18-25度,体温正常后要给婴儿加减衣物,否则容易造成脓疱疹。
3、新生儿洗澡:1)出生后第二天就可以洗澡,冬天每天一次,夏天每天两次洗澡,洗前一个小时不要喂奶,室温在24-28度,水温40-43度,配水要先放凉水,再放热水。
生病时不能洗澡。
2)澡前准备好物品:澡盆、全撑式浴网、水温计、包被、大毛巾、衣服。
75%酒精、棉签、爽身粉(春夏用爽身粉、秋冬用抚触油进行抚触,女孩的会阴部不用润肤油或爽身粉)。
3)洗脸要洗眼角,往外擦清除眼屎。
洗头要把孩子侧身趴在胳膊上洗。
注意耳朵和脐带,耳窝里一定要擦一下、转一下。
脐带用棉签从里往外擦,把脐带撑开,用一个棉签蘸75%的酒精擦脐带。
5-7天脐带没有脱落,尽量不沾水。
要洗褶皱部位4、新生儿喂养:1)奶头清洁,适当擦洗。
2)初乳有些黄和粘稠,让宝宝喝。
3)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允、早开奶。
4)喂养技巧:0-6个月营养发育。
哺乳时一定要把妈妈的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接在婴儿口中,如果乳头破了,挤出一滴乳汁涂在乳头上,可促进皮肤恢复。
如果结痂了可以用婴儿润肤油敷在乳头上。
睡觉前排空乳房。
5)喂奶:乳房涨的时候先用热敷,再用按摩,最后排空乳房。
一定要先吃妈妈的奶再用奶瓶喂养。
判断宝宝饿不饿,把手放在唇旁边试一下,宝宝马上会叼住。
6)半手动的吸奶器,储奶袋,放在温水中自动解冻。
7)人工喂养、两个奶瓶,水温40度左右,温奶器/消毒锅。
婴儿把整个奶嘴含进去8)正确的抱奶姿势:一只手能抱起来,一定要含着乳头和乳晕,一起叼在嘴里9)漾奶:吃奶后吐奶,预防措施:奶后拍嗝,适当调整**;刚吃完奶尽量不做俯卧,一个小时内不运动;侧躺时嘴脚流奶就可以了。
10)呛奶:速度快,姿势不正确,呼吸不通畅。
处理方法:面朝下,俯卧在腿上,头低脚高位,空心手掌拍。
5、新生儿湿疹:1)过敏源,避免刺激性食物2)中性温水洗3)纯棉衣物4)用洗宝宝衣物的纯植物的洗衣液6、新生儿抚触:从额头到颈后,一直做到耳垂。
眉毛用两只手牵拉,下颌牵拉,边做边说话。
从锁骨中间对侧滑到右下方大腿根部。
手臂抚触时交叉握,挨个手指头拉。
腿脚揉捏。
手托着孩子的头和脖子翻身,趴着时把孩子偏向另一侧。
二、新生儿预防接种:1、乙肝疫苗:出生体重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出生后接种,1个月及6个月在当地的保健站接种。
2、卡介苗:3个月后的星期一下午到结核科门诊复查3、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三、新生儿早教:1)爬行训练2)黑白大卡:离20厘米左右3)踏步训练4)抬头训练5)握持训练6)红球追视:20厘米左右,一个月以后都能听到、看到了新生儿应该经常晒太阳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人体活动功能,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里一种叫麦角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
维生素D进入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婴儿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
一般要等出生3-4周后,才能把新生儿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时间和扩大范围。
在户外,不要让新生儿吹风太久,不然容易感冒,头及脸部不要直接照射,可置于阴凉处或戴帽子。
一般说来,新生儿晒太阳可按下面的顺序进行:①最初的2一3天,可以从脚尖晒到膝盖,约5~10分钟即可。
②然后,可将范围从膝盖扩至大腿根部。
③除去尿布,可连续2~3天都晒到肚脐,时间约15-20分钟。
④最后,可增加晒背部约30分钟。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出生到能适应周围环境的一段时期,一般为一月左右(28天)。
由于新生儿的适应能力不完善,易发生疾病,必须重视保健工作。
(一)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机能弱,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应每日测体温一次,低于30℃者,应予保温;高于38℃,应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并寻找发热原因,进行处理。
夏季宜进行散热,多喂水,以防发生脱水热。
(二)喂养新生儿从皮肤、呼吸道有大小便中失去大量水分,应注意补充。
可于两次哺乳之间喂5%糖水。
一般可出生后6~8小时喂糖水,12小时开始哺乳,每次哺喂时间20~30分钟,间隔3~4小时,一昼夜可喂6~7次,对早产或体弱的新生儿,应每2小时哺喂一次。
每次哺乳后,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背,使吞入胃的空气排出,以防吐奶。
(三)新生儿黄疸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
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
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四)脐带应每日检查,保持干燥。
如脐部有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消毒后撤上磺胺粉,再用消毒纱布包盖。
干瘪的脐带多在3~7天内脱落。
如分泌物有臭味或脐轮周围发红有感染现象者,应积极作抗感染处理,防止发生败血症。
(五)大小便出生后第一天排出黑绿色胎便,哺乳后渐变黄色,糊状,每天3~4次,小便每天十数次。
每次哺乳前应换尿布。
注意大小便次数、性质,发生异常应即时处理。
每次大便后应洗净臀部,除以10%鞣酸软膏,以保护臀部皮肤。
(六)皮肤新生儿皮肤薄嫩,易擦伤感染,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尿布应经常更换。
出生后应立即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擦去胎脂,以防其分解或脂肪酸后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糜烂,特别是颈、四肢、腋下及腹股沟等屈曲处。
以后每日应洗澡或擦澡一次,于皮肤皱摺处撒滑石粉少许。
(七)眼及口腔每日应检查眼及口腔。
如发现眼有分泌物,可用0.25%氯霉素或其它眼药水点眼。
如发现口腔有白膜,多为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称“鹅口疮”,可用2%龙胆紫涂抹。
(八)免疫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lgG,从而在出生后6个月内对麻疹、风疹、白喉等有免疫力,其自身主动免疫力则尚未充分发育。
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力差,免疫反应不及时。
由于体内缺乏lgA,故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又因所产生的lgM有限及缺乏补体和备解素等,致其粒细胞对细菌,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杀伤力弱,故易引起败血症。
在新生儿护理中,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以预防感染。
出生24小时后,须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o1、婴儿游泳时间选择在喂奶前40分钟,每次游泳时间一般为10至30分钟。
室内温度要求一般保持在:夏季:22至24度,冬季:26至28度。
泳缸水温要求一般保持在:夏季:37至38度,冬季:39至40度。
婴儿游泳池放水的深度视宝宝的身高而定,以宝宝进入泳缸后处于悬浮状态,脚部不触及泳缸底部为宜。
放水时温度控制要均匀,一般先放入冷水,后加入热水,并且搅匀,使水池上下的水温保持一致为宜。
水池内尽量放置色彩鲜艳、形状不同、带声音刺激的漂浮玩具供宝宝游泳时玩耍。
环境布置尽量保持婴儿接近画面,顶部放置风铃。
2、婴儿游泳期间需要操作者全程监护,监护人应与婴儿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防突发事故。
婴儿游泳时监护人应与婴儿真诚沟通,不时鼓励和赞许婴儿。
游泳时监护人不可只抓住颈圈来移动水中的婴儿,而是要抓住婴儿的手来缓慢移动婴儿。
3、婴儿游泳专用脖圈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如型号是否匹配,保险按扣是否扣牢,以及是否漏气。
将颈圈套在婴儿脖子上,注意检查婴儿的双耳、和下颌是否露于颈圈上,纽带是否扣紧粘牢。
4、每次游泳以前,将婴儿身体裸露后,注意婴儿脐部处理,做好游泳前的按摩热身准备。
一定要在宝宝心情愉快的情况下,进行婴儿游泳操作。
新生儿游泳前,先得掌握脐部贴防水护贴的正确使用。
注意检查泳缸、颈圈有无漏气现象,充气度是否合适,以确保婴儿游泳安全。
5、根据婴儿个体的大小,注意选用婴儿游泳圈内径的型号,新生婴儿戴好游泳圈,要逐渐且缓慢入水。
泳毕要迅速取下婴儿的游泳圈,动作要轻柔,然后擦干水迹。
6、将婴儿放入泳缸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婴儿情绪紧张,下水后,让婴儿自由游动,注意观察婴儿的面色及肤色变化,以确保婴儿的舒适程度。
婴儿游泳时,严防婴儿口鼻呛水及耳朵进水。
游泳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宝宝有一个放松的环境。
7、婴儿游泳完毕,立即用宝宝专用浴巾将其全身檫干,注意其头面部尤其眼、耳、鼻、脐等部位的处理。
每次游泳完毕,请于15至20分钟后喂奶,以缓解婴儿疲劳。
泳毕新生儿取下防水护脐贴,予安尔碘消毒液或75 %的乙醇溶液消毒脐部 2 次,并用护脐带包扎。
8、新生儿游泳操在住院期间( 出生 5 ~7 天后)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出生后8 天后,家长可根据孩子游泳的情况( 自主活动的程度、力度、范围) ,决定是否给孩子做游泳操,游泳操操作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按照医务人员的操作手法、规程进行规范的游泳操操作。
9、游泳操是有规范性和科学性的操作,操作者如果操作不规范,不注意操作部位、手法、力度、方向,则可能导致婴儿关节、皮肤、韧带的损伤。
10、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排空用水并用清水刷干净备用充气颈圈充气应适当,充气颈圈佩戴时,粘扣松劲要合适。
11、未出满月的宝宝一天游一次即可,也可隔日游一次,满月的大宝宝可根据季节、温度、家里条件,一天游两次,也可以每日游一次,视家长的时间而定,最好为固定时间,以便宝宝有一良好的生活习惯。
婴儿游泳,贵在早期参与,贵在持之以恒。
一岁以内的婴儿,由于不能独立行走,水中游泳是宝宝最喜欢、最自然、最安全的一种运动,坚持家庭内一段时间婴儿游泳的宝宝,吃的饱、睡的香、长的快、长得高、免疫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