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引流管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76 MB
- 文档页数:24
心包引流护理常规
一、主要护理诊断
1.感染:与插管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插管后床上活动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脏压塞
二、观察要点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心律及心率
的变化,重视患者主诉,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三、护理措施
1.可在床上适当活动,但动作宜轻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移位,
满足患者生活需要(如床上排便、洗漱等)
2.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伤口。
如有红、肿、
痛、流
液体等立即通知医生,予换药或采取进一步措施,防止伤口感染。
3.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体温,如有发热,应通知医师,
必要时遵医嘱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4.如有憋气等不适,可给予氧气吸入。
5.术后48小时内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防止各种心律失常的
出现。
6.严密观察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即管内液面是否随呼吸而上下
波动;如无波动,可用手轻轻挤压引流管,若仍没有反应,要及时通知医师。
7.每日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要严格记录引流量,夜班总
结完引量后应用胶布在引流瓶上做标记并交班。
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8.插管期间多巡视病人,并向病人解释引流的目的、意义,缓
解病人紧张情绪。
9.拔管前应向病人解释,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每日引流量少于
30ml可拔管。
拔管后伤口消毒,并于纱布敷盖。
防止污染,伤口愈合前禁止擦洗。
心包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心包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心脏手术术后患者的护理设备,它可以帮助排除心包腔内的积液,保持心脏周围的正常压力。
在使用心包引流管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护理要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我们需要确保心包引流管的正确位置。
在插入引流管之前,我们需要通过X光或超声波检查,确定引流管的插入位置是否正确。
如果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引流不畅或伤害患者的心脏组织。
因此,在插入引流管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准确的定位检查,确保引流管插入的位置准确无误。
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引流情况。
正常情况下,心包引流管应该能够有效地引流心包腔内的积液。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引流情况,确保引流管通畅无阻。
如果发现引流不畅或积液过多,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引流管堵塞或积液过多造成心脏压力过高。
我们还需要注意心包引流管的固定和保护。
心包引流管在使用期间需要保持固定,以免引流管脱落或移位。
我们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胶带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胸部,确保引流管的稳定。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避免引流管被拉扯或受到外力冲击,以免引流管受损或脱落。
心包引流管的引流袋也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洁。
引流袋是用于收集心包引流液的容器,如果引流袋积满或污染,可能会影响引流的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更换引流袋,并注意清洁引流袋,避免引流袋内有细菌滋生,造成感染。
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和病情变化。
心包引流管的引流情况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脏状况和术后恢复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记录引流量,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
如果发现引流液量明显增加,颜色变浑浊或有异常味道,可能是感染或出血的征兆,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或通知医生。
我们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舒适护理。
心脏手术术后的患者常常需要面对身体的不适和恢复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
因此,我们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
对于心包引流管的护理,我们需要注意引流管的正确位置、定期检查引流情况、固定和保护引流管、定期更换和清洁引流袋、观察患者的引流情况和病情变化,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舒适护理。
心包引流管的护理2016-3查房者:陈淑绮(陈)参与者:肖招秀(肖)、陆慧敏(陆)一、床边指导:陈:病人于3月29日行手术治疗,术后留置术口的引流管有心包管及胸管,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是心包管的护理,请陆慧敏为病人检查心包管相关情况。
陆:检查完毕汇报情况。
陈:经开胸手术的病人都会留置心包管,有时候还要会增加留置纵隔管,留置心包的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更好的引流心包内积血,防止心包填塞。
陈:心包管引流管的护理要点:1、严格无菌:术口予无菌纱布覆盖。
2、:请参与者说出目前固定的方法有哪些?肖、陆: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缝线固定,胶布桥式固定,扣针等。
足够的引流长度,束缚躁动病人。
陈:心包管引流管的护理要点:3、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不畅及时汇报医生,提问:心包积血达到多少时会危及生命。
肖、陆:回答。
陈:若短时间内患者心包积血150—250ml ,即可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危及生命。
陈:心包管引流管的护理要点:4、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应正确挤压心包引流管。
术后4H 内,适时挤压引流管尤为重要,对于应用止血药物的患者,通常每15—30min挤压1次,保持通畅,以防血凝块堵塞。
挤压的原理是借助于管腔内的负压将积血吸出。
陈:示范挤压管道方法,并请肖、陆操作一次。
陈:术后可用微负压吸引器代替,吸引器的负压范围为0-20Pa,常规负压为2-4Pa,负压过大和过少有什么危害?肖、陆:过大会引起出血,过少失去吸引作用。
陈:虽然有微负压机替代,但仍需要密切观察引流量及性状。
术后3h内引流液一般较多,随后引流量逐渐减少,且引流液的颜色由鲜红逐渐变淡,直至无色液体,如引流量>5ml/(kg.h),持续2 h,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开胸准备,如突然出现某1h此流量骤减,应警惕是否为引流管阻塞。
监测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当发现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较高而血压却出现进行性下降,同时伴有脉压降低时,应高度怀疑心包堵塞。
术后引流管护理要点
心脏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护理是指在心脏外科手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以便控制和保护动物病解。
心脏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护理的具体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止血:给患者使用凝血剂,以控制伤口的出血情况。
定期检查引流管,依据实际情况调节凝血剂的使用量。
2.消毒:在患者出血时,应立即进行伤口消毒。
正确使用有毒或无毒的消毒剂,以确保杀菌效果。
3.抗感染:应根据对患者伤口状况的判断,使用医学上认可的抗感染药物,以防止多种细菌的感染。
4.伤口处理: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伤口情况,以了解患者情况的变化,必要时应及时予以处理和修补。
5.观察引流管的状况:护士应定期观察引流管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感染的发生。
6.清洁管道:不定期用清水或酒精清洗引流管,避免堵塞管道。
7.注意引流管位置:除正常引流外,应注意引流管的位置,避免患者的多余病痛。
8.更换引流管:应按照医嘱规定的期限更换引流管,保证引流管的清洁和安全性。
总而言之,心脏外科手术后引流管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应时刻注意护理员该职能的重要性,从药物使用,伤口处理到引流管更换期限都要加以完善和落实。
这将是非常有益于预防患者出现附加病症,加速患者康复期的恢复,也是一门精湛的艺术。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给那些做完心脏手术的病人,在胸腔内安个“管子”,把多余的液体引流出去。
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其实呢,就是帮着病人排除体内不该有的积液,避免各种并发症。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心脏一个“呼吸空间”,让它不至于被“水淹”了。
那这种引流管的护理,怎么做才是对的呢?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
要记住,心包纵隔引流管并不是个“装饰品”。
它可不是为了好看,随便挂在那里就行了。
它的作用可大着呢!比如排除手术后心包积液,减少心脏压迫,保持血液循环的正常。
所以,这个引流管,得好好“照顾”,不是随便丢在那里就算了。
护理时,咱们得随时观察它的工作情况。
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液,流了多少,液体颜色是清亮的还是浑浊的,都是护理过程中的关键。
就像是个警觉的小侦探,一旦发现问题,立马处理。
千万别掉以轻心!我想大家都知道,病人手术后不能动太多,尤其是胸部。
咱们得确保病人的姿势舒适,但也得避免压到引流管。
你得时不时调整下床单、枕头,保证引流管的畅通,不能因为不小心压到它,影响了引流效果。
记住,管子是不能弯曲的,得保持它“直溜溜”的,像个大兵一样站立在那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再说了,引流管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走个过场”。
每天都得仔细检查,尤其是在清晨,病人刚醒来时,要特别注意。
你想,刚睡醒,身体最放松,所有的积液可能都“憋”在心脏周围,正是最关键的时刻。
所以,这个时候要查看引流量,看看是不是正常,量多不多,颜色如何。
要是颜色不对,比如变得特别红,可能就意味着出血了;要是液体浑浊,可能是感染了。
好啦,再补充一个细节,大家可得小心,不是所有液体都能随便倒掉的。
千万别心急,一定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来处理这些液体。
别觉得它没什么大不了,万一因为不对劲的液体被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引发一连串麻烦。
要是病人心情不好,或者有些小情绪,也要特别留心。
因为有的病人在术后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尤其是看到引流管连接在自己身体上的时候,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心包、纵隔、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1、应采取半卧位,床长头抬高30度,以利胸腔引流。
2、维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因注意以下几点:
(1)水封瓶应在病人胸部引流切口处以下60~100cm妥善放置。
(2)水封瓶中的长管应在液面下3~4cm ,在液面处做一标志,以准确记录术后引流量。
(3)观察水封瓶与引流管连接的玻璃管中的水柱波动情况,正常情况下此水柱应随病人呼吸上下波动,如水柱不动应及时处理。
3、保持引流通畅,术后每30~60min挤压一次,挤压时一手捏住折叠的下段,另一手用力挤压引流管上端,由上而下依次挤压,以保持通常,由其应用纤维蛋白原、立止血等药物后,更应注意此操作,防止引流不畅。
4、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搬运病人,需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向病人解释术后咳嗽的重要性,鼓励病人适当咳嗽,并指导咳嗽时应如何用力以减少疼痛的方法。
5、拔管时注意事项:
(1) 胸腔内已无积气积液,胸部透视肺完全复张,才可拔管。
(2) 拔管后,注意观察引流口有无渗出,病人有无呼吸困、气胸等,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哎呀,说起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这可真是个需要细致入微、精心照料的事儿。
先来讲讲我曾经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吧。
有一次,病房里来了一位刚做完心包纵隔手术的患者,叫老张。
老张看上去有些紧张和不安,毕竟身上插着这么一根引流管,心里总是没底。
我们护理人员接手后,第一步就是要确保引流管的妥善固定。
这就好比给一棵小树苗绑好支架,不能让它歪了倒了。
引流管得用合适的胶布或者固定装置,稳稳地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既不能太紧让患者难受,也不能太松导致管子滑落。
就像老张,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固定得不太合适,他稍微一动,管子就有点移位,把他吓得够呛。
接下来,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情况那是重中之重。
这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就像天气预报一样,能告诉我们患者内部的情况。
如果引流液是鲜红色,而且量还比较大,那可能就意味着有出血的危险。
有一回,老张的引流液颜色突然变深,量也增多了,我们赶紧报告医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才避免了问题的恶化。
还有啊,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那是必须的。
这就像家里的下水道,要是堵了可就麻烦大了。
我们得时不时地挤压一下管子,防止血块或者纤维蛋白沉积堵塞。
记得有一次,我正准备给老张挤压管子,他还紧张地问我:“护士,会不会疼啊?”我笑着安慰他:“别担心,老张,就像轻轻给您按摩一下。
”同时,要注意防止感染。
这就像是给伤口穿上一层防护服,得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每天给老张消毒的时候,我都会特别小心,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了他。
另外,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也不能少。
得让他们知道怎么保护好这根引流管,比如翻身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度牵拉。
老张的家属一开始不太懂,有次不小心拉了一下管子,把老张疼得直皱眉。
我赶紧过去重新处理,并耐心地给他们又讲了一遍注意事项。
总之,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可真是个细致活。
从固定到观察,从保持通畅到预防感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就像照顾一个娇嫩的宝宝,需要我们付出十足的耐心和细心。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就像老张,在我们精心的护理下,最终拔掉了引流管,开开心心地出院了。
心包填塞和心包引流的_护理心包填塞(pericardial tamponade)是指由于心包压力增高,导致心脏无法充分舒展和充盈的一种病理状态。
心包引流(pericardial drainage)则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或其他方法将积聚在心包腔内的液体引流出来的过程。
以下是心包填塞和心包引流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1.心包填塞的护理措施:-了解病情: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并注意询问是否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以及观察疼痛程度、皮肤颜色和湿度等。
-密切观察心电图:心电图表现是诊断心包填塞的重要依据,护士应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包括ST段抬高、T波倒置、心房颤动等。
-病情评估:护士应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颈静脉压力、外周循环情况和心包摩擦音等,以及测量心包填塞压力。
-给予氧疗: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氧疗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2.心包引流的护理措施:-准备手术室:护士应准备好手术室,包括准备好所需的引流器械和仪器并确保其完整和无损坏。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包括协助医生取得引流穿刺的最佳位置、确保无菌操作、协助检查穿刺引流液性质和量等。
-监测引流效果:在引流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并与医生及时沟通,以及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确保引流效果良好。
-管路护理:护士应定期更换引流管,保持管道的通畅,并注意观察引流液中是否有出血或感染等异常情况。
-患者教育: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引流操作的解释说明,告知患者操作时间和注意事项,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和参与康复护理。
此外,在护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改变,并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计划和措施。
-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教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肌肉放松技巧,以改善呼吸困难。
-维持患者的静卧位,减少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
-注重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陪同患者度过困难的时刻。
医院心包穿刺引流患者诊疗护理常规
经皮穿刺心包留置导管引流术是近几年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新技术。
目的:检查心包积液的性质,协助诊断;引流心包积液,解除填塞症状。
一、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每日引流量及出入量。
2.术后保持伤口周围皮肤及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伤口,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前提下,更换伤口敷料、引流袋。
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的发生。
3.防止留置管脱出。
患者可适当床上活动,但动作要轻柔,勿用力过猛,以防引流管无意脱出或移位,并做好生活护理。
4.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颈静脉充盈度、心尖搏动的强弱。
5.遵医嘱给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测,氧气吸入。
如出现气急加重、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如有发热,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6.每班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有堵塞等情况,及时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
7.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引流的目的及意义,缓解患者的
紧张情绪。
8.如引流量连续少于10毫升/日,可拔管。
拔管前做好解释工作,拔管后消毒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
9.健康指导。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定期门诊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心包填塞、感染。
2.引流管堵塞或脱出:与引流液的性状、置管的位置及活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