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项目概要 (1)
- 格式:pdf
- 大小:413.89 KB
- 文档页数:11
关于构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定义和发展历程。
在分析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目的与作用、基本要素、制定过程、国际对比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论指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财务报告的规范化起重要作用,持续完善将推动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信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了国际间财务信息的交流和比较。
【关键词】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重要性、定义、发展历程、目的、作用、基本要素、制定过程、国际对比、未来发展趋势、规范化、透明度、可比性。
1. 引言1.1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重要性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是财务报告制定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能够明确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内容,帮助公司准确传达财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能够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备过程,确保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还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信誉度,增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告的信任。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能够促进企业之间财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依据。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才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全面和准确,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1.2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定义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是指一个用来指导财务报告编制和呈现的基础框架,它包括了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指导方针。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可信度,从而提高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理解。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定义需要考虑到财务报告的特点和目的,以及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报告:对IASB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评述背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是一个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独立机构,其核心任务是制定高质量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提高全球金融报告的比较可靠性和透明度。
为了确保准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IASB首先制定了一个核心文档,即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以指导标准的发展和应用。
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旧版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因此,在2018年发布了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以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分析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改进,从而提高了财务报告的质量和相关信息的可理解性。
首先,新框架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的,即为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财务绩效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这一明确目的有助于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和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其价值和目标,有助于提高报告的相关性和可比性。
其次,新框架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基本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比较可能性。
这些特征的明确界定有助于财务报告编制者理解所需披露的内容,并确保报告的质量和可理解性。
新框架还强调了财务报告的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的明确定义帮助了财务报告编制者更好地归类和披露相关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有更清晰的了解。
此外,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还提供了指导性原则和概念,以引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和解释。
例如,新框架明确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指出资产是对未来经济利益的控制,负债是对未来资源的现实责任。
这些原则和概念确保了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结果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发布将产生以下几个重要结果:1.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新框架明确了财务报告的目的、特征和要素,有助于财务报告编制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规范,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2.提高相关信息的可理解性:新框架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有助于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报告中的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版)关于资产要素定义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益以及费用。
此次修订对资产负债作出的最大变更是不再提及预期经济利益流向。
关于资产。
2018版《概念框架》资产的定义中涉及3项内容:权利、产生经济利益的潜力和控制。
产生经济利益潜力的权利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收取现金的权利;收取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主体交换经济资源的权利,例如以当前有利的条款买入一项经济资源的远期合同,或一项买入经济资源的期权;当规定的不确定未来事项发生时,因其他主体存在转移经济资源的义务所产生的权利;对实体物品的权利,例如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存货,该等权利包括使用物理实物的权利,或从租赁物理实物的剩余价值获益的权利;使用知识产权的权利。
原则上,主体的每一项权利都是一项单独的资产。
但是,为了简明易懂地如实反映经济资源,通常会将一组互相关联的权利作为一项资产进行计量。
例如,航运公司将一艘船只作为一项单独资产而非将与这艘船只相关的各种不同权利确认为不同的资产。
虽然一项权利存在产生经济利益的潜力,但未必一定(甚或是可能)产生经济利益。
只要权利已经存在,且至少在一种情况下,该权利可产生超过其他所有各方可获取的经济利益的潜力即可属于一项资产,即使产生经济利益的可能性降低。
该定义关注了以下两点:一是未来可能产生经济利益是不够的。
二是该定义无意包含一个最小可能性门槛。
控制是经济资源与主体之间的连接。
控制与一个主体的经济资源相关。
评价控制是否存在,有助于识别主体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资源。
如果主体拥有现实能力,主导一项经济资源的使用且可能获得该经济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主体就控制了该经济资源。
《概念框架》澄清,在取得时就立即消耗的商品或服务,创造了一项短暂权利,以获得这些商品或服务产生的经济利益。
该权利在商品或服务消耗前短暂存在,在消耗时点被确认为一项费用。
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股份为基础的支付》一致,它将所取得的职工服务作为一项立即被消耗的资产进行处理。
2018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回复什么是2018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018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制定的一项指导性文件,用来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准则和要求。
框架为财务会计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框架,在制定和解释会计准则时提供了指导。
框架共包括8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目标和总体原则第二章:财务报告的特征和核心概念第三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辨认标准第四章:财务报表元素的评估标准第五章:财务报告的计量第六章:财务报表的报告日期和持续性假设第七章:资本维持和流动性分配第八章:财务报告的概要、修订和扩展接下来,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与框架相关的问题。
第一步:框架的目标是什么?框架的目标是提供一个一致、可理解和可比较的财务报告基础,以供用户做出经济决策。
框架旨在引导制定财务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第二步:框架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框架中的核心概念有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公正性、财务报告的真实和公正性原则、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财务报表的连续性假设、实体的成本概念、货币计量概念和资本维持概念。
第三步:框架中定义了什么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框架定义了资产为过去交易或事件产生的对企业未来有望产生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为过去交易或事件产生的企业未来需履行的经济利益;所有者权益为企业对所有者的经济利益的绝对剩余权益。
第四步:框架如何评估财务报表元素?框架中对财务报表元素进行了评估,包括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及净资产的计算。
第五步:财务报表的计量方法有哪些?框架中提供了四种计量方法,分别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和现金流量。
第六步:框架如何处理财务报表的报告日期和持续性假设?框架规定财务报表应以同一日期为基础编制,持续性假设要求企业在合理期限内继续经营。
【摘要】如果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界定商业模式这一概念,那么用于规范各项指导价值创造过程的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即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就有必要考虑商业模式的影响。
2018年3月29日,IASB发布了新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新概念框架较之以前进行了最全面的修订,但仍未对商业模式带来的影响予以重视。
文章从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定义与分类、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列报与披露五个方面分析商业模式对概念框架各主要层次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未来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持续改进提供思路。
【关键词】 商业模式;财务报告概念框架;IASB; 持续改进【中图分类号】F275一、引言自2009年开始IASB在具体会计准则的结论基础部分,经常用商业模式来解释支持或反对资产和负债不同分类、确认、计量和列报的理由。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明确指出需要考虑客观事实,判断企业管理某项金融资产的商业模式,进而决定该资产的分类和计量。
商业模式这一概念引入会计准则的具体应用,在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IASB于2013年7月发布了一份重要的讨论稿(DP)《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之审视》(A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该讨论稿提出商业模式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并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
对此,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专门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和一个公报,极力主张和建议IASB在修订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时明确商业模式的角色地位。
遗憾的是IASB认为,“商业模式”这一术语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使用“商业模式”会降低财务信息的可比性,故IASB在之后的2015年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和2018年概念框架的最终稿中一直对该术语进行回避,而用“业务活动”(business activities)取而代之。
在IASB 2018年版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以下简称《新概念框架》)“结论基础”部分,IASB指出(黄世忠,2018),尽管商业模式对分类、确认、计量和列报产生重大影响,但它并不认为商业模式是一个“影响一切的概念”(overarching concept),对财务报告所有方面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具有普遍性,因而更倾向于在准则层面拓展对商业模式的运用,并以IFRS 9中对商业模式的讨论为例来解释如何运用此概念。
关于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评述作者:李文榕来源:《财讯》2018年第11期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阐明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概念。
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这一概念框架,是一系列由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受目标决定的其他基本概念所组成的一套理论体系。
目的是以指导财务报告为宗旨为财务报告的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特征、报表要素、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提供基本的概念与原则。
美国自1978年制定财务框架以来,不断完善框架内容,先后制定了七份概念公告。
特别是IASB与FASB在2004年在概念框架方面达成的初步合作,对整个财务报告的制定与发展的全球化和指导会计准则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加强对IASB 2015版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探讨十分必要。
本文将分章节对概念框架的整体变动进行探讨。
第一章: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的客观性。
在内容上主要阐述有通用会计报告的客观性、有用性和局限性。
有关于会计报告主体的经济资源信息、索赔事:项和及其变化。
和主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影响力。
而此讨论中,又愈发重视评价管理层对主体资源受托责任所需信息的重要性。
第二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
这里强调的有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如实反映。
强化的质量特征即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
与此同时,还有有用财务报告的成本限制。
其基本特征相关性,对于决策者的预测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不仅这几个质量特征,在这一意见稿中,审慎性也得到重视。
它对实现如实反映下的中立性来说很重要。
中国财务特征里强调的实质重于形式也在如实反映中明确指出。
但不确定性的存在依旧需要探讨。
第三章:财务报告和报告主体。
此章论述有财务报告的作用和报告主体的边界和主体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控制。
把财务报表作为主体来编写。
在持续经营下的财务报告中,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大部分需要。
因为大量的报告使用者需要相似的信息。
当然,通用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报告者所需的全部信息,且提供方向大多是对外部使用者,如现有或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
2018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2018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指的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在2018年发布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概念框架是制定会计准则的基础性文件,旨在为制定和解释财务报告准则提供共同的基础和指导。
2018年发布的新版《概念框架》是IASB自2010年发布的旧版框架(1970年框架的修订版)以来的更新版本,旨在反映当前会计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新版《概念框架》对以下关键概念进行了更新和澄清:
1.报告目标:强调财务报告的核心目标是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绩效和企业现金流的有用信息,以供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作出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
2.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明确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并进一步解释相关的确认和计量要求。
3.财务报告的要素:将收益(利润)单独列为一个要素,并对其进行解释和澄清。
同时,将综合收益单独列为一个要素,并将综合收益的概念引入概念框架中。
4.确认与计量:强调信息的可理解性和可比性,并对确认和计
量的原则进行进一步澄清,并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框架,以帮助制定准则进行具体的确认和计量。
5.报告的特殊目标:明确了一些特殊目标财务报告的要求,如利润分配、减值和修复测试、合并和分拆等。
新版《概念框架》的发布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可靠性,同时为制定和解释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和一致的基础。
这将有助于提升全球财务报告的质量和一致性,促进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比较。
现代经济信息IASB概念框架主要变化与分析袁 莉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摘要:2018年3月IASB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新概念框架中所引入的新概念和对一些概念的澄清将对未来国际财务报告的准则制定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和使用者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从概念框架的主要变化入手,对部分重要概念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对新概念框架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修订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8-0144-03Main Changes and Analysis on 2018 IASB Conceptual Framework IASB issued the revi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May 2018. The concepts both newly introduced and being clarifed in the new edition will mak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standards setting, and as well as the decision-makings of preparers and users of financial repoting. Beginning with the overiew of the changes of the new framework, this paper then analyzed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And the future application challenges that the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may be facing was dissused in this paper.一、新概念框架修订历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8年3月2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概念框架(IFRS Conceptual Framework)(以下简称“新概念框架”),是对1989年发布并于2010年部分修订的概念框架的全面修订。
2018财务报告概念框架
2018年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是指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所遵循
的一系列原则和指导方针。
这个框架通常由相关的会计准则、法律
法规以及行业惯例所构成。
在编制2018年财务报告时,公司需要遵
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者相关国家的会计准则,以确保报
告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
概念框架包括了会计报告的基本原则,如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
此外,还包括了相关的会计
政策、报告要求、披露要求等内容。
在2018年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中,公司需要按照这些原则和要求对财务报告进行编制,以确保报
告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另外,2018年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也涉及到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如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报告应当满足他们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并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他们做出经济决策。
因此,概念框架也
包括了对报告内容和格式的要求,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分析财务信息。
总之,2018年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是财务报告编制的基本原则
和指导方针,它确保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可比性和透明度,同时满足了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2018财务会计概念框架2018年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发布的一项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和统一全球范围内财务会计的准则和原则。
该概念框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以便制定和解释财务报表准则。
以下是关于2018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些重要内容和要点:1. 目的和目标,概念框架的主要目的是为制定和解释财务报表准则提供指导。
其目标是提供有关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的准则。
2. 财务报告的特征,财务报告应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相关性指信息对用户的决策有用;可靠性指信息应当真实、完整和中立;可比性指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以便用户进行比较;可理解性指信息应当以清晰、简明的方式呈现。
3.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实体的现时义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剩余资产的归属。
4. 收入和费用,收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5. 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组成部分。
6. 会计确认和计量,会计确认是指将经济事项纳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计量是指确定和表达经济事项的金额。
7. 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应当按照财务报告准则进行编制,并应当披露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关的重要信息。
总的来说,2018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制定和解释财务报表准则提供了指导,确保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和可理解性。
它涵盖了财务报告的特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以及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准则和原则对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和用户理解财务信息都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观和资本保全观——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第8章钱逢胜;乔元芳
【期刊名称】《新会计》
【年(卷),期】2018(0)12
【摘要】一、资本观,8.1绝大多数主体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财务资本观。
根据财务资本观,“财务资本”是已投入货币或已投入购买力,“资本”就是净资产或主体权益的同义词。
根据实物资本保全观,“实物资本”是运营能力,“资本”被认为是基于每日产出单位的主体生产能力。
【总页数】1页(P61)
【作者】钱逢胜;乔元芳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财政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财务报告概念框架(2018)第1章 [J], 钱逢胜;乔元芳
2.业务模式、计量单元、持续经营和资本保全的理论辨析与初步结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最新国际动态之七 [J], 夏自李
3.商业模式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持续改进的影响
——基于2018年新国际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分析 [J], 王南;张仲元;袁广达
4.商业模式对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持续改进的影响——基于2018年新国际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分析 [J], 王南;张仲元;袁广达
5.试论资本保全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扩展——从财务资本保全、实物资本保全,到人力资本保全 [J], 徐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章——财务报告的目标
本章规定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目标,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
受托责任
财务报告使用者需要相关信息,以帮助其评价管理层的受托责任。
《概念框架》明确讨论了,该需求与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主体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的信息同样重要。
| 5
财务报告使用者
财务报告使用者是指主体的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及其他债权人。
这些使用者必须依赖于财务报告获得其所需的财务信息。
变动概要
本章于2010年发布,当时经过了广泛的应循程序。
因此,在修订《概念框架》时,理事会并未对本章进行根本性的重新审议。
但是,理事会澄清了为什么为达到财务报告的目标,需要有关评价受托责任的信息。
第2章——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本章讨论了如何使财务信息有用。
6 |谨慎性
谨慎性需要谨慎执行。
谨慎性是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时,应谨慎执行。
谨慎性不允许高估或低估资产、负债、收益或费用。
.
计量不确定性
计量不确定性不妨碍信息的有用性。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最相关的信息可能具有较高的计量不确定性,最有用的信息可能稍微降低相关性,但降低计量的不确定性。
变动概要
本章于2010年发布,当时经过了广泛的应循程序。
因此,在修订《概念框架》时,理事会并未对本章
进行根本性的重新审议。
但是,理事会澄清了谨慎性、计量不确定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在评价信息是否
有用时的作用。
有用财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且如实反映其意图反映的内容。
相关性和如实反映是有用财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其指导概念被修订后的《概念框架》继续承接。
第3章——财务报表和报告主体
本章阐述了财务报表的目标和范围,并提供了报告主体的描述。
报告主体的边界
如果主体不是一个法律主体,确定报告主体的适当边界可能是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该边界需要考虑主体财
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这些使用者需要具有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其意图反映的信息。
报告主体不包括随意的或不完整的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的集合。
| 7
变动概要 本章为新增内容。
第4章—财务报表的要素
本章定义了财务报表的五个构成要素——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
不具有实际能力避免
修订后的《概念框架》讨论了以下情况如何适用
“不具有实际能力避免”条件:
(1)如果职责或责任是产生于主体的商业惯例、
公开政策或特定公告——如果主体不具有实际能力
以这类惯例、政策或公告不一致的方式行动,则具
有义务。
(2)如果职责或责任是以主体自身可能采取的特
定未来行动为条件——如果主体不具有实际能力避
免采取该行动,则具有义务。
8 |
continued ...变动概要
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已重新提炼,收益和费用的定义也被更新以反映该提炼。
权益是指主体资产扣除其全部负债后的剩余利益。
理事会的“具有权益特征的金融工具”研究项目,正在研究负债和权益的区分。
... continued
待执行合同
待执行合同,是指相当于未履行的合同。
它将交换经济资源的不可拆分权利和义务组合,合并为一项单一的资产或负债。
.
合同实质
如实反映合同权利和义务,财务报表必须报告其实质。
在某些情况下,此类权利和义务的实质可以从其法律形式清晰判断。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项合同,或者一组或一系列合同的条款,可能需要分析才能识别该权利和义务的实质。
| 9
第5章—确认和终止确认
本章讨论了将资产和负债纳入财务报表(确认)的条件,以及何时将其转销(终止确认)的指引。
10 |
continued ...变动概要
原确认条件是,主体应当确认满足要素定义的项目,如果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主体,且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修订后的确认条件更加清晰的指出了有用信息的质量特征。
理事会的目的是制定更加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而不是增加或减少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范围。
确认为何重要
确认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可以结构化概要(财务状况表和财务业绩表)的方式反映主体的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
在报表确认的金额以总计反映,或者小计反映。
报表之间具有关联,因为收益和费用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相关。
... continued
.
| 11
变动概要
终止确认指引是新增内容。
转移导致的终止确认
通常,如实反映资产或负债的转移,通过终止确认该资产或负债,并进行适当列报或披露来达到。
但是,在有限的情况下,有必要继续确认已转移资产或负债的组成部分,同时确认持续收取或支付的资产或负债,并进行适当列报或披露。
第6章—计量
本章阐述了多种计量基础,并讨论了选择计量基础时应考虑的因素。
12 |
continued ...变动概要
原《概念框架》包含了少量的计量指引。
修订后《概念框架》阐述了计量基础提供什么信息,并解释了选择计量基础应考虑的因素。
... continued
.
| 13
在选择计量基础时应考虑的因素是相关性和如实反映,因为目的是提供对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有用的信息。
选择计量基础
在选择计量基础时,有必要同时考虑财务状况表和财务业绩表中信息的性质。
各项考虑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个别案例的具体事实和情况。
考虑因素和成本限制很可能导致对不同资产、负债、
收益和费用选择不同的计量基础。
.
第7章—列报和披露
本章包含了列报和披露的概念,以及将收益和费用纳入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表的指引。
14 |
变动概要
本章为新增内容
增进沟通
有关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的信息,通过财务报表的列报和披露进行沟通。
财务报表信息的有效沟通,将使信息更具相关性,并如实反映主体的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
修订后《概念框架》阐述了信息应当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列报和披露的概念。
理事会也在进行多个有关“增进沟通”的项目,以提高财务信息对投资者、贷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有用性,并改善信息的沟通。
《概念框架》对具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引用的修订——单独的随附文件
本文件包括了具体准则引用《概念框架》的相关更新。
| 15
豁免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业务合并》
为避免非预期后果,收购方应适用原《概念框架》下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支持性概念,而不是修订后的。
理事会计划对如何更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且不产生非预期后果进行评价。
• 监管账户余额
当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对监管账户余额制定会计政策时,主体应引用原《概念框架》,而不是修订后的。
这样避免了主体在短期内对此类会计政策修订两次:一次是修订后的《概念框架》,一次是修订完成的利率监管活动准则发布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