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数据库的填报、管理与质控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22
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为规范我院在中国胸痛中心网云平台的数据库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特制订本办法。
一、数据库的管理规范:1.我院在胸痛中心云平台的账户和密码实行保密制度,仅对数据填写、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参与胸痛中心认证的相关人员开放。
2.填写数据人员需提高认识,认真填写患者各项信息和数据。
3.数据填写分工明确,实行首诊负责制。
谁接诊谁填写。
4.数据填写人员应及时收集和保存原始资料。
5.杜绝造假、防止漏填项目,这是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减少填写错误则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关键。
6.医院设心内科一名高年资医师为我院云平台数据库管理总监,各科室设专人担任本科室数据库管理员,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7.医院每年对一线医务人员及网络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胸痛患者诊治水平及数据规范填写技巧。
8.定期统计分析数据库数据,举办质量分析会议,对比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要求,分析寻找胸痛诊治流程及数据管理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制定合理流程改进计划,不断完善诊治流程。
二、数据库的使用细则(一)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的功能包括四部分:胸痛患者列表、概要信息、数据统计、系统管理。
患者列表是数据库的核心,填写人员必须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地填写各项数据,包括急救信息、胸痛诊断、患者转归及实时监测、影像信息5 个模块。
内容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或入院的患者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下EMI)及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实施关键诊疗措施的时间节点、来院方式、转归;主动脉夹层以及肺动脉栓塞从发病到实施关键诊疗措施的时间节点。
上述时间节点既是反映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客观指标,也是胸痛中心日常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标准,同时还是认证审核和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云平台数据填报的要求:1.数据的完整性:首先确保所有来院的急性胸痛患者均要进入数据库即电子急救病历;其次,每个电子病历关键信息必须填写完整。
XX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数据库管理制度一、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据库数据录入的基本要求:1、填写人员必须客观、准确、真实、及时、完整地填写各项数据。
2、记录数据及日期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记录时间采用24小时制,并准确到分钟。
3、接触患者的一线医疗人员负责填写纸质版《xx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时间管理表》,从首次医疗接触开始记录急性胸痛患者诊疗的全过程,进行时间节点的前瞻性记录,尽可能避免回顾性记录,以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填写完善后及时交数据库专职管理人员,由数据库专职管理人员按时录人中国胸痛中心云平台。
4、强调数据资料的溯源性:确保STEMI患者的关键时间节点可以溯源,其中起病时间、呼叫120、到达医院等时间应能从急诊病历(电子病历或复印件)、入院病历、首次病程记录、心电图纸、检验报告、病情告知或知情同意书等原始记录中溯源,并要求精确到分钟。
二、胸痛中心救治单元数据库录入范围和时限要求:1、数据库录入范围:(1)所有来院就诊的急性胸痛(明确的创伤性胸痛除外)患者的登记、上报比例应≥75%,内容包括各类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我院门、急诊或入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最后诊断;(2)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的登记比例应达到100%;(3)STEMI(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录入必须达到100%,且各项关键时间节点的填报应齐全,关键时间节点、项目的缺失率不能高于10%,其中院内时间节点记录的有效率应达到100%。
2、数据库管理的时限要求:(1)胸痛患者首次医疗接触之后7天之内必须在数据库建档上报;(2)患者出院后1周内完成二级审核;(3)患者出院后30天之内完成三级审核并归档。
三、胸痛救治单元三级审核制度和职责:1、胸痛救治单元三级审核制度:(1)一级审核:各科室派专人负责胸痛单元数据库数据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病区和门诊胸痛患者数据的填报和初审。
(2)二级审核:指定xx为数据库二级审核员,负责数据库的二级审核工作。
51-初级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本文档为初级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以下是关于数据库管理的重要事项和措施。
1. 数据库安全1.1 数据权限控制- 数据库访问权限应仅限于经过授权的人员。
- 每位用户应拥有独立的账号和密码,账号和密码应定期更新。
- 管理员应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权限。
1.2 数据备份- 数据库应定期备份,备份的频率应根据数据更新的速度确定。
-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并且能够轻松恢复。
1.3 防火墙和安全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应安装有效的防火墙和安全软件,以保护数据库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2. 数据库管理流程2.1 数据收集和录入- 所有数据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收集和录入。
- 数据录入人员应经过培训,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数据更新和修改- 数据库管理员应负责数据的更新和修改。
- 数据更新和修改应记录并留存相应的审计日志。
2.3 数据查询和报告- 所有数据库查询和报告应基于授权和合法的目的进行。
- 数据查询和报告结果应仅提供给有权限的人员。
3. 数据保密性3.1 个人隐私保护- 在收集和管理数据过程中,应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 所有患者数据应以匿名的方式存储和处理。
3.2 机密信息保护- 机密信息,如医疗记录和研究数据等,应仅限于授权人员访问和使用。
- 所有人员应签署保密协议,并接受相关培训。
4. 数据质量管理4.1 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数据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发现错误或缺失的数据应及时进行修正或补充。
4.2 异常数据处理- 对于异常数据或异常数据趋势,数据库管理员应进行分析和处理。
- 异常数据的原因和处理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给相关人员。
以上为51-初级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的要点和措施,用于确保数据库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51-基层胸痛监测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1. 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基层胸痛监测中心数据库的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数据库管理职责2.1 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创建、维护和备份工作。
2.2 监督员负责数据库内信息的录入、核对和更新。
2.3 用户负责按规定要求使用数据库,并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
3. 数据录入要求3.1 数据录入必须准确无误,不得随意篡改、删除数据。
3.2 数据录入时应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3 数据录入应及时完成,不得延误。
4. 数据核对和更新4.1 监督员应定期对数据库内信息进行核对和更新。
4.2 核对时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4.3 更新时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权限进行操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5.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5.1 管理员应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数据。
5.2 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时,管理员应及时进行数据库的恢复工作。
6. 数据库安全管理6.1 用户使用数据库时应保障账号和密码的安全,不得泄露给他人。
6.2 管理员应加强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数据不受非法侵入和篡改。
6.3 用户应定期更改密码,避免账号被盗用。
7. 制度执行和监督7.1 监督员应定期检查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并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7.2 管理员应定期评估数据库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上为51-基层胸痛监测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请执行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
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及时反馈。
综合医院胸痛中心时间数据管理制度
胸痛患者数据是胸痛中心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和参考指标,为及时有效填报及管理胸痛患者的时间数据,特制定此制度。
一、数据管理组:设数据填报员、数据审核员及数据管理员
二、职责和工作流程
(一)数据填报员:收治急性胸痛的首诊医生在8小时内完成纸质表格数据填报,填报结束后第一时间通知数据收集员,并由审核员审核,经审核员审核的不合格的表格,由审核员返回数据填报员重新填报,重填的病例数据应在6小时内完成修正、补充。
(二)审核员:1.12小时内完成数据填报员所填资料的审核,发现数据问题,及时指正,并返回重填;2.对于重填均不合格或24小时内首诊医师未填报数据的,交由数据管理员报到医疗总监处处置;3.完善患者转归数据、审核无误所有的数据后,由数据管理员录入归档。
(三)数据管理员:1.负责数据的总体质控和监督,对时间点负责解释;2.对审核员提交质控归档的数据,在6小时内完成质控、归档;3.对共性问题、有待改进的问题进行培训解释;4.将数据运行及质控情况实时上报医疗总监。
- 1 -
(四)时间管理表及云平台数据库适用范围:所有急性胸痛患者(STEMI、NSTEMI、UA、PE、AD、急性心包炎、气胸、血气胸、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等急性胸痛)。
(五)数据填报员对时间点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审核员及数据管理员沟通,不得擅自臆断填写、编造数据;
(六)若急救中心送入院的患者未在胸痛中心群中上传心电图,则必须在急救中心医生离开之前对其所描心电图进行完整拍照、以备上传。
外院转诊的患者则必须追问清楚外院关键时间点及心电图等资料。
某某市人民医院
20 年月日
- 2 -。
XX医院胸痛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XX医院基层胸痛中心(以下简称“胸痛中心”)的数据库管理,保障数据库正常、有效运作,确保数据安全,使数据库能更好地服务与本中心的质控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胸痛中心数据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正常录入和管理。
第三条胸痛中心医疗总监负责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权限审批并全面负责监督数据库的录入和汇总工作。
第二章数据的录入及三级审核制度第四条数据管理员是科室数据信息录入工作的责任人, 在接受新的《XX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后3天内,应将相关数据输入胸痛中心的云平台数据库。
当入院患者数据有更新的,应在患者出院后3天将更新数据录入数据库。
在病案资料上交归档前,数据管理员应对录入数据资料进行格式和内容核查。
第五条录入的数据源主要包括急性胸痛患者就诊过程的时间质控点,相关服药情况等,其中时间质控点数据是必须录入的数据。
第六条《XX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是数据库录入的基础,实行首诊负责制,急救医师、急诊医学科医师及心血管内科医师应严格按基层胸痛中心下发的时间节点管理说明严格填写,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或完整性, 以便数据管理员录入。
第七条数据管理员应对本季度《XX医院胸痛中心胸痛患者时间管理表》的填写情况进行核查、分析及汇总,并在质控会议上向基层胸痛中心委员会汇报,以监督和改进该表单的填写质量。
第八条基层胸痛中心协调员及医疗总监应对数据库数据录入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及审核,保证数据录入质量。
第九条胸痛中心的数据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制度,一级质量控制由专职数据管理员负责,主要职责是每天定时检查并催促责任人及时填写数据、采集和录入随访资料,进行数据的核对,在完成所有数据录入后提交给二级质量管理员审核;二级质量控制由医院数据库管理总监负责,主要职责是从专业角度对数据库进行审核,对不符合逻辑或错误的数据病例返回给一级质量控制员进行校对;三级质量控制由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担任,不定期抽查数据库并进行阶段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