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儿气道异物急救法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30
幼儿异物急救正确方法
气管异物(呼吸道梗阻):
当幼儿发生气管异物,表现为突然剧烈咳嗽、喘息、面部发紫、无法正常呼吸等情况时,应迅速执行海姆立克急救法:
1.对于1岁以内婴儿:
-抱起婴儿,使其脸朝下,放在手臂上,头低于躯干。
-用手掌托住婴儿下巴,使其头部轻微下垂。
-另一只手的手掌拍击婴儿背部肩胛骨之间的区域,五次拍击后观察是否咳出异物。
2.对于1岁以上幼儿及儿童:
-站在或跪在幼儿背后。
-用一只手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拳眼置于幼儿腹部正中线与肋骨下缘交界处。
-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施力冲击,连续五次尝试看能否排出异物。
食道异物或误吞异物:
-如果幼儿误吞异物后尚能正常呼吸,但表现出不适或吞咽困难,避免自行催吐,因为某些物体可能在呕吐过程中进一步卡住。
-观察幼儿是否有持续咳嗽、拒绝进食、口唇发紫等症状,若有则应立即送往医院。
-若异物卡在喉咙附近,可视情况尝试轻柔刺激咽喉部以诱发呕吐反射,但务必谨慎操作,一般情况下还是建议尽快就医。
总结:
无论是哪种情况,一旦发生异物梗阻或疑似异物吞咽,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地区拨打120)请求医疗援助,并遵医嘱行动。
切记,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不宜擅自使用金属工具或其他尖锐物品尝试取出异物,以免加重伤害。
幼儿气管异物处理方法
幼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他们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常常会出现误吞异物的情况。
一旦幼儿误吞异物,若不及时处理,
可能会导致气管堵塞,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和保育人员有责任了
解幼儿气管异物处理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施救。
首先,当发现幼儿误吞异物时,家长或保育人员应保持镇定,
切忌慌乱。
迅速将幼儿抱起,用力拍击其背部,帮助其排出异物。
同时,可以让幼儿做俯身姿势,促使异物自行排出。
若以上方法无效,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前来处理。
其次,若幼儿出现气道堵塞,表现为无法呼吸、咳嗽声无力等
症状,家长或保育人员应迅速采取紧急救助措施。
首先,让幼儿坐下,用力拍击其背部。
若拍击无效,可以采用抱腹法,即将幼儿抱起,用力向上拍击其背部。
若仍无法排出异物,应迅速进行人工呼
吸和心肺复苏,直至医护人员到达。
最后,为了预防幼儿误吞异物,家长和保育人员应加强对幼儿
的监护和教育。
在幼儿进食时,应避免给他们食用过大、过硬的食物,以免发生误吞异物的情况。
此外,家长和保育人员还应定期进
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理能力,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处理幼儿误吞异物的情况。
总之,幼儿误吞异物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家长和保育人员应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施救。
同时,加强预防意识,减少幼儿误吞异物的发生,是保障幼儿健康安全的重要举措。
希望每位家长和保育人员都能够牢记幼儿气管异物处理方法,为幼儿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幼儿气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引言:幼儿气道异物是指误吸或咽下的异物堵塞了儿童的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紧急情况。
正确的应急处理流程至关重要,可以挽救孩子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幼儿气道异物的应急处理流程,希望能够给家长和保育员提供帮助。
一、观察幼儿的症状当发现幼儿呼吸困难、咳嗽、咳嗽声音异常或突然停止呼吸时,应立即怀疑幼儿可能有气道异物。
观察幼儿的面色是否苍白或发绀,是否出现焦虑或烦躁的表情,以及是否能够发出声音等,这些都是判断幼儿是否有气道异物的重要指标。
二、进行紧急评估如果幼儿出现上述症状,首先要迅速评估幼儿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如果幼儿没有意识且没有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通知急救人员前来。
如果幼儿还有意识,但呼吸困难,应立即采取下一步的急救措施。
三、采取背打和腹部按压对于一岁以上的幼儿,家长或保育员可以采取背打和腹部按压的方法,帮助幼儿排出气道异物。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站在幼儿的身后,用手轻轻拍打幼儿的背部,以促使气道异物松动。
2. 如果背打无效,可以将幼儿仰面平躺在大腿上,用手掌根部给予腹部按压。
按压的力度要适中,以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3. 反复进行背打和腹部按压,直到幼儿排出异物或呼吸道通畅为止。
四、采取头低足高位对于一岁以下的幼儿,如果背打和腹部按压无效,可以采取头低足高位,帮助幼儿排出气道异物。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将幼儿仰面平躺,用手托住幼儿的颈部,使其头部低于身体。
2. 轻轻拍打幼儿的背部,以促使气道异物松动。
3. 反复进行拍打,直到幼儿排出异物或呼吸道通畅为止。
五、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幼儿仍然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将幼儿仰面平躺,将头部稍微后仰。
2. 用力捏住幼儿的鼻孔,用自己的嘴对准幼儿的嘴巴,进行人工呼吸。
3. 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钟,吹气量应适当,以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4. 每吹一次气后,观察幼儿的胸廓是否抬起,确认气道是否通畅。
气管异物急救方法气管受到异物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面色苍白,继之变为青紫,甚至失去知觉,昏倒在地。
一、急救方法1、站住急敉法: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挤压患者的上腹部。
动作要快速,压后即放松。
2.卧位急救法:患者仰位,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的地面上,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者脐稍上方,向下、向前快速挤压,压后随即放松。
3、儿童急救法:让患儿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的两肩胛骨间拍击4次。
拍背不见效,可让患儿背贴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挤压患儿中上腹部,压后即放松,可重复几次。
二、气管吸入异物后怎么办典型病例据有关报道,一名11个月大的男婴,因为咳嗽气促长达45天入院治疗,反复内科治疗无效,患儿多次出现窒息,最后一次因抢救失败而死亡。
后来在解剖中才发现,在患儿主气道内有一异物(花生米)。
而另一位两岁男孩,在医院门诊静脉注射时边注射边吃果冻,突然发生窒息,当时面色青紫,四肢挣扎,值班护士立即头朝下抱起孩子,压腹,拍背数秒钟后,一大块果冻从孩子嘴里喷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7岁以内儿童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两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
当小儿口中含物说话、哭笑和剧烈活动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加之小儿好奇心强,只要能拿到的任何东西都会往嘴里送。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
急救宝典症状: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
由于不小心或着急,不慎将花生米、瓜子、枣核、图钉、别针、钮扣、硬币等吸入气管,致使气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鸣。
异物堵塞气管时,可有憋气、声嘶、面色苍白或青紫、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气道异物抢救成功健康教育
《气道异物抢救成功健康教育》
气道异物是一种常见但也十分紧急和危险的情况,尤其是在婴幼儿和老年人身上。
它可能导致窒息和死亡,因此及时的抢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如果发现有人被气道异物卡住,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其次,可以采取“背部拍击法”来帮助患者排出异物。
具体方法是让患者俯身倾斜在地上,用力拍击他的背部,直到异物排出。
如果背部拍击法无效,可以采取“腹部冲击法”,要求患者躺在地上,施行腹部冲击。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效,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直到医护人员到场。
预防气道异物的最好方法是注意饮食安全,特别是在婴幼儿和年迈的家庭成员身上。
避免给婴幼儿喂食过大的食物或杂物,老年人则需要特别小心防止意外吞咽。
此外,做好急救措施的培训也非常重要,家庭成员至少应该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婴幼儿和老年人身上,特别要注意咀嚼食物、避免打闹时嘴里含有小物品等安全问题。
只有做好预防和应急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
幼儿气道梗阻的急救方法
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天性,气道很容易被异物梗阻,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呢!
当遇到幼儿气道梗阻时,我们可以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让宝宝站立或坐在我们面前,我们站在宝宝身后,用双臂环绕宝宝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一侧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宝宝的腹部,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
哎呀,这可一定要注意动作要快而有力,但不能太过用力以免伤害到宝宝呀!而且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一旦异物排出,就要停止操作呢。
在这个急救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呀!我们必须要冷静沉着,不能慌乱,严格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宝宝的安全呀。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练习,熟练掌握这个方法,这样在紧急时刻才能做到临危不乱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呢!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场景那可多了去了,比如宝宝在吃东西时不小心被食物卡住,或者玩耍时将小玩具塞进嘴里导致梗阻,这时候它可就派上大用场啦!它的优势在于简单易学,操作方便,而且效果显著呀,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呢。
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实际案例,有个小朋友在吃果冻的时候不小心被卡住了,当时家长都吓傻了,还好其中一个家长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赶紧进行操作,很快就把果冻弄出来了,小朋友这才转危为安呀,你说这是不是很重要呀!
幼儿气道梗阻可不是小事呀,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呢!。
儿童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在平时玩耍或进食时,有时会不小心将异物卡入气管,造成严重情况。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剧烈的呛咳、气道肌肉痉挛和气道黏膜肿胀,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引起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结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窒息和死亡。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和急救人员可以学习一种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时帮助儿童排除异物,避免窒息死亡。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以在关键的时间内施救,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
一、海姆立克急救法概述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用于清除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特点和物理原理。
当气管被异物阻塞时,通过施加压力和改变胸腔内的气流动态,可以产生冲击力和气流,将异物从气管中排除。
具体而言,海姆立克急救法中,急救者会站在患者背后,用拳头紧贴着患者上腹部的中央位置,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自己的拳头,向内外方向施加快速而有力的冲击。
这样的施力动作可以使患者的膈肌突然上升,改变胸腔内的压力,产生强大的气流向上冲击,从而将阻塞在气管中的异物推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成功关键在于施加的冲击力和气流能够充分推动异物的排出。
不过,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时需要注意力度适当,以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额外伤害。
同时,在进行急救前应先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救,尽量关注儿童年龄段特有的问题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在施救后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窒息是一种严重的突发情况,及时而正确地使用急救方法可以挽救生命。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关心儿童安全的人士应该学习并掌握相关急救知识。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步骤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用于处理窒息情况的方法,主要用于儿童。
下面是一些的操作方法:当儿童尚能清醒时,采用站位法。
急救者站在儿童身后,双臂从儿童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稍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另一手从前方握在拳头之上。
气管异物的急救方法
气管异物是指进入气管的异物,可能会导致窒息。
在急救气管异物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 观察患者:如果患者能够咳嗽、呼吸困难但仍有声音,说明气道可能没有完全阻塞,可以继续咳嗽来排除异物。
如果患者无法发声,脸色变白或发紫,并且无法正常呼吸,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2. 打击背部:对于婴儿和小孩,可以将患者放在你的大腿上,俯身,用手拍击背部。
对于成人,可以让患者弯腰,用手轻拍背部。
这种打击力度不应过大,以免进一步把异物推进气管。
3. 腹部压迫法:对于婴幼儿,可以将患者倒置,用手掌拍击背部,同时提醒家长紧握婴儿下巴,用另一手拍击背部。
这有助于异物从气管解除。
对于成人,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让患者弯腰并向前倾,然后用拳头从胸部下方猛击。
4. 手指取出法:如果打击背部和腹部压迫法都失败,可以尝试手指取出法。
首先,让患者弯腰。
然后站在患者身后,用手指扣住异物的边缘,轻轻地将其取出。
但是,注意不要把异物推得更深,以免进一步堵塞气管。
5. 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意识丧失,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断呼吸,需要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进行这些操作之前,使用手指取出尽可能多的异物。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你不是受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请在紧急情况下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幼儿呼吸道异物阻塞时的急救方法
幼儿呼吸道异物阻塞时的急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检查口腔并设法将异物取出。
如果孩子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
2. 若有异物,用手挠舌根部,使其呕吐。
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用手挠舌根部,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3. 让孩子俯倾并拍背。
如怀疑异物吸入孩子气道,应将其呈倒立状态,头部下垂,抢救者用手用力拍打其背部,借助重力,促使异物排出。
请注意,以上步骤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对身体造成损伤。
如果情况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气道异物抢救措施
1、背部叩击法。
如果患者在异物堵塞气管后能发出声音或能咳嗽,则表明气管未完全被异物卡住,这时可以先用力咳嗽。
同时,用手掌根敲击患者背部两个肩胛骨之间,以帮助咳出异物。
如果患者是儿童,救援人员可以坐在凳子上,让儿童躺在救援人员一条腿的大腿上,让儿童面朝下,轻轻拍打儿童的背部,帮助咳出异物。
2、腹式冲击。
首先救援人员以前腿弓和后腿蹬的姿势站稳,让患者坐在拱起的大腿上,让其身体前倾。
救援人员从患者两侧的腋窝向前伸出手臂,左手握空拳,右手抓住左手腕。
然后,以闭合姿势向上和向内用力,从而增加腹部压力,提起横膈膜并呕吐异物。
3、卧位急救方法。
患者仰卧,救援人员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的地面上,将手掌放在患者脐部,快速向前向下按压,按压后放松。
反复进行,直至患者吐出异物。
突发气道异物梗阻应急处置流程
内容:
一、评估现场安全,确保自身和患者安全
二、判断患者是否意识清楚、呼吸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困难等症状,考虑为气道异物梗阻
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 对成人实施重击法:站在患者背后,用拳头猛击其两肩胛骨之间。
2. 对婴幼儿实施背部拍击法:将婴幼儿面朝下躺在大腿上,用手掌重击其背部。
3. 如果上述方法仍未解除梗阻,进行腹部挤压:将患者仰卧,救助者站在患者一侧,双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肚脐上方,快速向上推压。
4.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四、如果急救无效,立即联系急救中心,等待专业医疗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持续进行急救。
五、患者送医后,医生将根据病情采取进一步的处置措施,如气管插管、胃镜取异物等。
六、梗阻解除后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再次梗阻。
给予支持性治
疗。
气道异物的现场急救措施气道异物的现场急救措施气管异物多发于儿童和老人。
气管异物是指物体误入气道,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窒息、昏迷等症状。
气管异物由于发病骤然,病变迅速,危险性大,是导致儿童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老年人由于咀嚼功能下降,食物不易嚼碎,常有肉块、果冻等栓塞咽部引起窒息。
由于异物完全堵塞气道会引起窒息,极短的时间内便会危及生命(约4分钟左右),因此,及时有效的抢救就显得非常重要。
成人出现食物误入气管的现象虽然不太常见,但危险性同样很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很可能造成死亡。
一、诊断依据1.气道异物不完全性阻塞。
强烈的刺激性咳嗽,病人神志可保持清醒。
咳嗽的间隙出现喘息。
2.气道异物完全性阻塞。
病人不能说话、呼吸、咳嗽,并用拇指和食指抓压颈部。
很快面色、口唇青紫,意识丧失。
小儿不能哭出声。
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手法二、腹部冲击法。
1974年美国医生海曼发明的海氏手法(Heimlich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
海氏手法又叫做“腹部冲击法”。
腹部冲击法的原理是在上腹部猛推,以抬高隔肌而使得空气由肺内压出,如此产生人工咳嗽,将阻塞气道的异物排出。
为了清除气道内的异物,必要时多次重复这个推动的动作。
1.病人立位或坐位时的腹部冲击法(1)适应范围:病人神志清醒。
(2)操作步骤:①救助者站在病人的背后,用双臂围抱病人的腰部。
②准备好一只手并握拳;③拳头的拇指一侧对着病人的上腹部,即剑突与脐之中点的位置;④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突然向上快速猛推,压入病人上腹部;⑤重复连续推击,直到异物从气道排出或病人意识丧失。
⑥注意:实施每一个新的猛推动作,应是不连贯的、顿击的动作,试图以此使异物排出来。
2、病人卧位时的腹部冲击法(1)适应范围:病人神志已丧失。
救助者因手臂短而围不住清醒病人的腰时可采用此法。
(2)操作步骤:①病人仰卧位,面朝上;②救助者跨骑在病人的大腿部,一只手的掌根部置于病人的上腹部正中,另一只手直接放在前一只手上面;③突然向前向下快速猛推,压入病人上腹部;④救助者可利用自身的体重来完成猛推手法。
儿童呼吸道阻塞急救流程
儿童呼吸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需要迅速而正确的处理。
以下是针对儿童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流程:
1. 辨认呼吸道阻塞,首先,要观察儿童是否能够发出声音或呼吸。
如果儿童无法说话、咳嗽或呼吸,可能是呼吸道阻塞的迹象。
2. 立即呼叫急救电话,一旦确认儿童呼吸道阻塞,立即拨打急
救电话(例如120)并告知操作员情况。
3. 采取急救措施,如果儿童仍能够呼吸,但是呼吸道有部分阻塞,可以让其自行咳嗽,不要给予干预。
如果儿童无法呼吸,需要
进行急救操作。
4. 采取胸部挤压,对于儿童呼吸道完全阻塞的情况,可以采取
胸部挤压的方式。
将儿童放在你的膝盖上,用手掌拍击儿童的背部,直到异物排出或者儿童能够呼吸。
5.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胸部挤压未能清除呼吸道阻塞,可以进
行人工呼吸。
将儿童放在平坦的地面上,掀起其下巴并抬起其头部,
然后进行口对口呼吸。
6.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是否成功清除呼吸道阻塞,都需要尽快将儿童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在面对儿童呼吸道阻塞的急救情况时,冷静和迅速的反应至关重要。
同时,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也非常重要。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