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带构造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2
安全带的分类安全带是一种能够保护人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受撞击的装置。
根据安全带的类型不同,其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安全带的分类出发,为大家介绍不同类型的安全带及其应用。
一、三点式安全带三点式安全带是最常见的一种安全带,也是最为安全的一种。
其由一根胸带和两根腰带组成,胸带和腰带通过一个金属扣子相连,形成一个“V”字型。
三点式安全带适用于所有的汽车座椅,不论是前排还是后排。
使用时,将安全带穿过车座,拉紧并锁紧金属扣子即可。
二、二点式安全带二点式安全带由一根腰带和一根肩带组成,肩带和腰带在背后相交,形成一个“X”字型。
二点式安全带适用于一些老式车型,但相比三点式安全带,其安全性较差,因为在碰撞时,肩带不能有效地保护胸部,容易造成伤害。
三、四点式安全带四点式安全带由两根肩带和两根腰带组成,肩带在背后相交,腰带在前方相交。
四点式安全带适用于赛车、越野车等运动型车辆,因为其可以更好地限制乘员的身体活动范围,确保乘员在高速行驶和激烈驾驶中的安全。
四、五点式安全带五点式安全带由两根肩带、两根腰带和一根防滑带组成,肩带在背后相交,腰带在前方相交,防滑带穿过双腿。
五点式安全带适用于赛车、越野车等高性能车辆,其可以更好地限制乘员的身体活动范围,确保乘员在激烈驾驶中的安全。
与四点式安全带相比,五点式安全带的安全性更高。
五、儿童安全带儿童安全带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安全带,其与成人安全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尺寸和形状更加适合儿童的身体结构。
儿童安全带分为三种类型:婴儿座椅、儿童座椅和增高垫。
婴儿座椅适用于体重不足13公斤的婴儿,儿童座椅适用于体重在13-36公斤之间的儿童,增高垫适用于身高超过1.45米的儿童。
儿童安全带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安全带的分类众多,每种类型的安全带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使用方法。
正确地使用安全带可以有效地保护人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在乘坐车辆时,始终佩戴安全带,避免因意外事故而造成人身伤害。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汽车安全带的结构及原理变宝网10月27日讯汽车安全带是汽车中比较重要的装置之一,在碰撞时对乘员进行约束以及避免碰撞时乘员与方向盘及仪表板等发生二次碰撞或避免碰撞时冲出车外导致死伤。
今天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汽车安全带的相关信息。
一、汽车安全带的主要结构(1)织带织带是用尼龙或聚酯等合成纤维织成的宽约50mm、厚约1.2mm 的带,根据不同的用途,通过编织方法及热处理来达到安全带所要求的强度、伸长率等特性。
它也是吸收冲突能量的部分。
对于安全带的性能各国法规有不同的要求。
(2)卷收器其是根据乘员的坐姿、身材等来调节安全带长度,不使用时收卷织带的装置。
分为ELR(Emergency Locking Retractor)和ALR(Automatic Locking Retractor)。
(3)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带扣、锁舌、固定销和固定座等。
带扣及锁舌是系紧和解开座椅安全带的装置。
将织带的一端固定在车身的称为固定板,车身固定端称为固定座,固定用螺栓称为固定螺栓。
肩部安全带固定销的位置对系安全带时的便捷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合各种身材的乘员,一般都选用可调节式固定机构,能够上下调节肩部安全带的位置。
二、汽车安全带的性能(1)安全带设计要素安全带在设计上应该满足乘员的保护性能、提醒使用安全带以及舒适性和方便性方面的要求。
使上述几点得以实现的设计手段是安全带调节器位置的选定、安全带的规格和采用的辅助装置。
(2)乘员保护性能汽车安全带的乘员保护性能要求如下:尽早对乘员进行约束;尽量减小约束时乘员受到的压力;保持约束位置不变,以使约束力避开人身体较脆弱的部位。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上面所叙述的预张紧器和限力器的使用,使这些方面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汽车安全带的原理卷收器的作用是贮存织带和锁止织带拉出,它是安全带中最复杂的机械件。
卷收器里面是一个棘轮机构,正常情况下乘员可以在座椅上自由匀速拉动织带,但当织带从卷收器连续拉出过程一旦停止或当车辆遇到紧急状态时,棘轮机构就会作锁紧动作将织带自动锁死,阻止织带拉出。
安全带结构安全带是汽车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其结构主要有包括安全带带体、安全带收卷器和安全带束力器三个部分。
安全带带体是由强韧的带子制成,通常采用聚酯纤维、尼龙等材料。
它的长度一般为120cm,宽度为4.8cm,可以分为腰带和肩带两部分。
腰带一端与车身底部的锚固点相连,另一端通过调节器与收卷器相连。
肩带一端连接在收卷器上,另一端与腰带相连接。
安全带收卷器是安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安全带绷紧,并且能自动收回的装置。
其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将安全带固定到车身上,起到约束乘员的效果;二是在乘员平时使用安全带时,能够根据乘员的需要使安全带的长度适应不同的身高,保证乘员的舒适性。
安全带束力器是用于调节安全带紧固度的装置,通过它可以提供适当的束力,使安全带紧贴乘员身体表面,防止乘员在剧烈碰撞时因为安全带松紧不适而受伤。
束力器通常采用张紧装置和调节器两部分组成,张紧装置具有一个张紧弹簧和支撑弹簧的固定装置,可以通过调节器调整安全带的松紧度。
安全带结构的设计使其能够有效地保护乘员。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安全带可以迅速固定乘员,防止乘员因车辆突然停车、急转弯等动作而受伤。
特别是在发生剧烈碰撞时,安全带能够牢牢地束缚乘员,防止其身体前冲或抛出车外,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
此外,在日常行车过程中,乘员使用安全带也能够增加乘车的安全性。
安全带能够限制乘员的身体活动范围,保持乘员的正确坐姿,提高乘员对驾驶员的响应能力,减少乘车造成的驾驶员分心,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同时,乘员的正确使用安全带,也能够降低乘员在车内发生突发事故时的伤亡率。
总之,安全带作为汽车的重要安全装置,其结构的合理设计,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固定乘员,减少乘员受伤的可能,保护乘员安全。
乘员正确使用安全带,还能够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乘员应该时刻牢记安全带的作用,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的组成安全带是汽车行驶过程中最基本的安全保护工具之一,它的组成有很多元素。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胸部扣带:胸部扣带是安全带中最重要的部分。
它能够固定驾驶员和乘客的上半身,防止意外碰撞时发生前倾,从而避免发生颈椎伤害。
2.腰部扣带:腰部扣带是安全带中固定腰部的一个部分。
它在紧急刹车和车祸事故发生时,能够减少和分散乘员的冲击力,使乘员的整个身体都能够受到保护。
3.织带:织带是安全带的主要材料,常见的材料有聚酯纤维、尼龙和聚丙烯等。
织带要求具有高强度、耐磨损、抗热、耐腐蚀等特性,以确保安全带在紧急情况下不会断裂。
4.安全带锁扣:安全带锁扣分为坐标型锁扣和剖面型锁扣两种。
坐标型锁扣能够确保安全带的胸部和腰部被牢固的固定。
剖面型锁扣要求乘员将扣带卡于扣口中并按下扣钮才能够开启。
这样能够确保安全带在事故、紧急情况下不能够意外打开,提高乘员的保护性能。
5.磁石:将安全带卡入锁扣时,锁扣能够在安全带中心处呈现出一个小凸起。
这是因为安全带中心处设有磁石。
磁石的目的在于协助腰部扣带对齐,使其在驾驶员身上能够更准确的结合。
6.调整装置:调整装置在安全带的大腿部分,它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用于确保安全带能够适合不同身材和高度的乘员,安全带的调整旋钮能够固定安全带的长度,确保驾驶者或乘客在使用时更为舒适。
7.松紧器:松紧器是安全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把安全带牢固地系在座位上,防止乘员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被甩出。
松紧器能够对座椅进行水平拉力,是否使用不同的力量来紧固安全带,因此比较适合身材较为不同的人使用。
8.保护套:保护套是安全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为两种:外套和内套。
外套是由弹性和耐磨损的纤维制成,它能够重点保护内套和安全带。
内套更注重贴合人体表面、保护皮肤均匀受力,减少摩擦。
同时,这种材料气孔小、吸湿性佳、来自健康,所以也不会引起皮炎。
以上就是安全带的所有组成部分和功能特点,为了乘员的安全出行,无论是驾驶者还是乘客,都需要了解和正确使用安全带,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五点式安全带组成部分及作用安全带是汽车中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它可以保护乘客在车辆碰撞时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五点式安全带是一种常见的安全带类型,它由五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点式安全带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第一部分是肩带。
肩带是安全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位于乘客的肩膀上方。
肩带的作用是在车辆碰撞时将乘客的上身固定在座位上,防止乘客在碰撞中向前倾斜或被甩出车外。
第二部分是腰带。
腰带位于乘客的腰部,与肩带相连。
腰带的作用是将乘客的腰部固定在座位上,防止乘客在碰撞中向前滑动或被甩出车外。
腰带的设计通常采用可调节的形式,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乘客。
第三部分是胯带。
胯带位于乘客的大腿根部,与腰带相连。
胯带的作用是将乘客的大腿固定在座位上,防止乘客在碰撞中向上滑动或被甩出车外。
胯带通常采用可调节的设计,以确保舒适度和安全性。
第四部分是附着点。
附着点是安全带与车辆座椅之间的连接点,它固定安全带在座椅上。
附着点的作用是确保安全带能够承受碰撞时的巨大冲击力,保持安全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着点通常采用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第五部分是锁扣。
锁扣是安全带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它位于乘客的腹部。
锁扣的作用是将肩带、腰带、胯带连接在一起,确保安全带紧固在乘客身上。
锁扣通常采用可调节的设计,以适应不同身高和体型的乘客。
锁扣还配备了紧急解锁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解开安全带。
五点式安全带由肩带、腰带、胯带、附着点和锁扣五个组成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作用,共同起到固定乘客的身体、减少碰撞时的伤害的目的。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应正确佩戴五点式安全带,并确保安全带处于紧固状态,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汽车制造商也应加强安全带的设计和制造,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保护。
通过合理使用和正确佩戴五点式安全带,我们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中的伤亡人数,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安全带结构原理
安全带是车辆中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其结构原理直接关系到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带的结构原理主要包括安全带的材料、结构和工作原理。
首先,安全带的材料是安全带结构的基础。
一般来说,安全带的材料主要包括带体、锁舌和锁扣。
带体一般采用聚酯纤维、尼龙或聚丙烯等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制成,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承受住巨大的冲击力。
锁舌和锁扣则通常采用钢材或合金材料,以确保在发生碰撞时能够牢固地锁住,不会出现脱落或松动的情况。
其次,安全带的结构也是其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带的结构主要包括肩带、腰带和连接件。
肩带和腰带的设计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分散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减少对乘车人员的伤害。
连接件则是将肩带和腰带连接在一起,保证安全带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紧紧地固定在乘车人员身上,起到最大限度地保护作用。
最后,安全带的工作原理是安全带结构原理的核心。
安全带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其结构特点,将乘车人员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避免乘车人员因碰撞而受伤或被甩出车外。
安全带的工作
原理是通过其材料的强度和结构的设计,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分散和吸收,从而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安全带的结构原理包括材料、结构和工作原理三个方面。
通过对安全带结构原理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认识安全带在车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使用安全带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安全带的重要性,做到每次乘车都系好安全带,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汽车安全带工作原理汽车安全带是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重要安全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和原理来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从汽车安全带的设计结构、作用原理和发展历程等方面为读者详细介绍汽车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一、汽车安全带的设计结构汽车安全带一般由安全带主体、安全带卷扬器和安全带锁紧装置等部分组成。
安全带主体通常由高强度的尼龙、聚酯纤维或钢丝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承受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
安全带卷扬器通过装置在车辆座椅两侧的卷扬轴和卷扬盒等零部件来实现安全带的缠绕和释放,能够根据座椅位置的调整来满足不同乘车人员的需要。
安全带锁紧装置则是通过装置在安全带主体上的卡扣来保持安全带处于紧绷状态,一旦发生碰撞或急刹车等情况时,能够迅速锁住安全带,起到限制乘车人员活动范围的作用。
二、汽车安全带的作用原理1. 限制乘车人员的活动范围汽车安全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乘车人员在车辆碰撞或急刹车等情况下的活动范围,防止其被甩出车外或碰撞车内物体而造成伤害。
一旦发生碰撞,安全带能够迅速锁住乘车人员,防止其因惯性而产生的位移,起到保护乘车人员的作用。
2. 分散碰撞力在车辆碰撞时,安全带能够通过其弹性和紧绷性,承受部分碰撞力并分散到乘车人员的身体各部位,减少对人体产生的损伤。
安全带还能够通过锁紧装置将乘车人员有效地固定在座椅上,降低因碰撞而产生的二次伤害。
3. 增加乘车人员逃生时间在发生车辆意外事故时,安全带能够将乘车人员有效地固定在座椅上,延长其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通过限制乘车人员的活动范围,安全带能够减少在事故发生时因乘车人员活动不当而造成的伤害,为逃生争取宝贵的时间。
三、汽车安全带的发展历程汽车安全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最早的汽车安全带是由美国汽车制造商弗兰克·速写发明的,他在1895年首次将安全带应用于汽车上。
当时的安全带并没有受到普遍的应用,直到1968年瑞典首先规定了汽车安全带的使用,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立法规定了汽车安全带的使用。
汽车安全带原理
汽车安全带是由不同部件组成的一组装备,用于防止司机和乘客在发生车祸或严重颠
簸时受伤。
实际的汽车安全带由安全带带条、系扣和收紧装置(安全带收紧器)组成。
安全带带条由一条松紧的结实的聚酯亚胺/涤纶(PIA/PE)或尼龙/涤纶(Ny/PE)面
料组成,内部有一层内衬,这层内衬有用于固定带条的粘合剂,也可以缓冲碰撞的能量。
安全带带条的一端有扣头,另一端有系扣,系扣不与带条接触,是一个互换部件,一般有
金属系扣或塑料系扣。
收紧装置可以限制带条在碰撞时拉伸过多,阻止司机和乘客在碰撞时从座椅上滑落,
保护他们免受伤害。
收紧装置有两种:怠速型和行使型。
怠速型收紧装置会在发动机运行
的时候激活,在变道、停车或发动机关闭的时候又会失效。
行使型收紧装置是被驾驶员拉
紧的,并且能够持续有效,乘客在进行行使动作时也应该拉紧安全带。
此外,安全带带条上还有一个安全开关,该开关可以随时检测安全带的纵向和横向力,当这些力量超出设定的值时,它就会触发安全开关,立即关闭排放系统,从而保护司机和
乘客。
汽车安全带既是汽车座椅固定系统的要件,也是碰撞时防止司机和乘客受伤的重要装备,它可以减轻碰撞中受力的大小,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有效使用安全带才能保护司
机和乘客的安全,减少车祸引起的损失。
汽车安全带布置及设计方法摘要:安全带作为汽车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保证乘员不受伤害的装置,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乘员的安全。
汽车安全带设计的原则是,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不受伤害。
但是由于人体结构的特殊性,即使是最先进的安全带,也无法达到完全保护乘员的目的。
因此,为了保证乘员在事故中不受伤害,就需要合理设计安全带,使其能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减小撞击力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关键词:汽车安全带;布置;设计方法1安全带系统的组成(1)一般汽车安全带都由肩带、腰带、系带及搭扣四部分组成。
其基本功能是通过安全带骨架把人固定在座椅上,使人与车形成一个整体,从而避免发生碰撞时乘员被甩出车外;同时,由于安全带骨架的弹性变形,使乘员的身体始终与座椅靠背紧密接触,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乘员在事故中的伤亡。
(2)搭扣与搭扣控制机构:搭扣和搭扣控制机构是汽车安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当汽车发生碰撞时,通过控制装置将安全带从座椅上抽出,以防止安全带缠绕在人体上。
(3)搭扣:搭扣一般安装在人体胸部靠前的位置,其作用是与肩部搭扣相配合,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同时使搭扣不直接接触人体皮肤。
(4)安全带调节器:用于调节和固定安全带长度及松紧度。
其作用是在汽车碰撞时及时切断安全带与人体接触的电源,从而达到保护乘员安全的目的。
2安全带的位置布置2.1座椅靠背与后悬置座椅靠背与后悬置安装距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座椅靠背与后悬置之间安装距离为100 mm,另一种是座椅靠背与后悬置之间安装距离为200 mm。
对于第二种情况,座椅靠背与后悬置的安装位置相对于第一种情况更为靠近,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座椅靠背与后悬置之间的安装位置,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座椅靠背的刚度。
根据相关标准,当座椅靠背与后悬置之间的安装距离为100 mm~200 mm时,要保证其刚度大于600 kN/m;当座椅靠背与后悬置之间的安装距离为200 mm~300 mm时,要保证其刚度大于700 kN/m;当座椅靠背与后悬置之间的安装距离为300 mm~500 mm时,要保证其刚度大于800 kN/m。
拆解汽车安全带,图解内部结构原理汽车安全带总成,由于气囊引爆,安全带也不能使用安全带还很新基本上看不出使用痕迹多角度拍照好好看看安全带安全带还是可以二次利用的制作马扎很好的选择安全带上面标识可惜都是外文不懂不过拆后我知道了是警告的意思拆开蓝色上盖奉劝大家安全带没有归位的时候千万不要打开这个是有很大危险的。
蓝盖下面是螺旋弹簧我想很多拆过闹表的同学都是这个弹簧的厉害吧螺旋弹簧特写当时幸亏开盖没有对着自己也没有看弹簧足足蹦出一米多远弹到墙上啊弹簧卡座固定弹簧安装在中轴上面继续拆蓝色上盖下面的底座就是一个盖子没有任何作用安全带螺旋弹簧示意图螺旋弹簧主要作用就是旋转卷轴让安全带保持紧绷继续拆解拆解安全带锁定装置拆开这个上盖就可以看见锁定装置结构了拆开上盖的样子看上去还是很复杂的锁定装置复位方式采取弹簧复位复位弹簧特写锁止方式特写锁定系统结构图设计原理就是汽车突然停止时惯性会导致摆锤向前摆动导致摆锤另一端的棘爪固定在卷轴上的一个带齿棘轮上从而使齿轮无法逆时针旋转同时也让相连的卷轴也无法旋转当撞击后再次松开安全带时齿轮会顺时针旋转并与棘轮分开恢复正常锁定机构上盖特写摆锤特写摆锤特写摆锤特写摆锤上棘爪特写拆开锁定机构上盖后的样子看样子有些像离合器呢拆下的中间摆动物摆动物背面特写中间有钢丝拆下摆动物后的锁定机构不知道什么作用的固定物取下固定物的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特写继续拆拆下上面垫片最好拆剩下的光秃秃的锁定机构安全带爆炸锁定结构引爆接头特写锁定机构中部锁定机构尾部已经锁定的样子已经锁定的样子锁定机构结构图锁定机构引爆时压力会推动锁定齿向上运动以此来卡死旋转卷收器锁定安全带位置。
安全带内部构造及原理安全带是汽车座椅上最基本的安全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意外事故中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安全带内部构造及原理是指安全带的组成部分和作用原理。
1.安全带的组成部分安全带主要由带体、锁扣、锁舌、滑动器等几个部分组成。
①带体:是安全带的主体,通常由聚酯纤维构成,也有采用尼龙、涤纶等合成材料制成的。
带体的主要作用是承受人的重量和撞击力,以达到固定和保护的效果。
②锁扣:是安全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一般由金属、塑料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扣住带体并紧密固定。
它具有双重锁机制,即在它的两侧均有锁舌,其中一个是防止误解锁的锁舌,另一个是防止锁舌外滑而保证安全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锁舌。
③锁舌:锁舌是锁扣能锁住的关键部分,一般由金属、塑料材料制成。
锁舌分为挂钩式和插搭式两种,挂钩式的锁舌多采用于航空座椅和特种车辆,插搭式的锁舌则多用于汽车和商用车。
④滑动器:是安全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金属和塑料材料构成,是带体在座椅上滑动的部件,可调整带体的长度和紧度,使用户更舒适。
2.安全带的作用原理安全带在汽车事故中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阻止人员瞬间抛出车外,减少碰撞时身体与车内物体之间的摩擦强度和减缓身体向前运动的速度来实现人员保护。
在汽车急停或碰撞时,安全带通过将驾驶员或乘客的身体牢牢绑定在座椅上,有效地阻止了由于身体惯性瞬间向前冲击和抛出车外的情况。
此外,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可以尽可能减少身体与车内物品之间的摩擦,从而减轻受伤程度。
而安全带调节器保证了带体的长度和紧度,可以根据不同的体型和坐姿调整带具的角度和部位,使驾驶员和乘客更加舒适而安全地坐在汽车上。
总之,安全带作为汽车行驶中最基本的保护装置之一,它的内部构造和原理决定了它对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公众应该时刻牢记这种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安全装置的重要性,随时使用安全带,并养成检查维护和更换的好习惯,以确保安全带的作用效果和可靠性。
汽车安全带知识安全带的作用、种类及结构安全带是一种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能防止或减轻乘员受二次碰撞所造成伤害的安全装置。
早在100多年前,在欧美国家的马车座位上就已经有了安全带,以防止乘客从马车上被颠下来。
1922年,赛车场上的跑车开始使用安全带,1955年,美国福特汽车装备了安全带,1968年,美国规定轿车的前排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从此世界轿车兴起了安全带。
我国也规定从1999年7月1日起,所有小型客车(包括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和微型车)在行驶时,驾驶员和前排乘员都必须使用安全带。
一、安全带的作用安全带的作用是:当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制动时,它可以将驾驶员和乘客束缚在座椅上,以免前冲,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二次冲撞造成伤害。
根据美国运输部的调查,使用三点式安全带,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43%52%(因车速不同而异);副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37%45%)而且在低天95km/h的碰撞速度下,不会有死亡事故发生。
如果不装用安全带,即便是在20km/h的碰撞速度下也会发生死亡帮教,两点式安全带的效果比三点式要差一些,但又比不装用安全带的伤亡率又要降低很多,装用与不装用安全带的效果对比可参见图。
二、安全带的种类1、按固定方式分按固定方式不同,安全带可分为两点式、三点式、四点式等3种,(1)两点式安全带。
两点式安全带是与车体或座椅仅有两个固定点的安全带。
这种安全带又可分为腰带(或膝带)式,和户带式两种。
腰带式是应用最广的形式它不能保护人体上身的安全,但能有效地防止乘客被抛出车外。
肩带式也称斜挂式,盛行于欧洲,但美、日、澳等国并不采用。
两点式安全带的软带从腰的两侧挂到腹部,形似腰带,在碰撞事故中可以防止乘员身体前移或从车内甩出,优点是使用方便,容易解脱。
缺点是乘员上身容易前倾,前座乘员头部公撞到仪表板或风挡玻璃上。
这种安全带主要用在轿车后排座位上。
(2)三点式安全带。
三点式安全带是在两点式安全带的基础上增加了肩带,在靠近肓部的车体上有一个固定点,可同时防止乘员躯体前移和上半身前倾,增强了乘员的安全性,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构造知识
一、卷收器。
卷收器是用于收卷、储存部分或全部织带,并在增加某些机构后起到某些特定作用的装置。
该装置使佩带者不必随时调节织带长度。
卷收器按其作用可以分为:无锁式卷收器、自锁式卷收器和紧急锁止式卷收器(ABC),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紧急锁止式卷收器在汽车正常行驶时允许织带自由伸缩,但当汽车速度急剧变化时,其锁止机构锁止并保持安全带束紧力以约束乘员。
这种卷收器中装有惯性敏感元件和棘轮棘爪机构或中心锁止机构。
当汽车正常行驶时,卷收器借助卷簧的作用,既能使织带随使用者
一、卷收器。
卷收器是用于收卷、储存部分或全部织带,并在增加某些机构后起到某些特定作用的装置。
该装置使佩带者不必随时调节织带长度。
卷收器按其作用可以分为:无锁式卷收器、自锁式卷收器和紧急锁止式卷收器(ABC),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紧急锁止式卷收器。
紧急锁止式卷收器在汽车正常行驶时允许织带自由伸缩,但当汽车速度急剧变化时,其锁止机构锁止并保持安全带束紧力以约束乘员。
这种卷收器中装有惯性敏感元件和棘轮棘爪机构或中心锁止机构。
当汽车正常行驶时,卷收器借助卷簧的作用,既能使织带随使用者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又不会使织带松弛。
但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织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并承受使用者身体加给织带的载荷。
二、预紧器。
安全带预紧器能够在低强度碰撞而安全气囊未打开的情况下,保护乘员的头部;同时由于它能很好地消除在碰撞开始时织带与乘员之间的松弛量,故能使乘员与车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小,从而对乘员的胸、腹部起到很好的
保护作用。
三、限荷器。
限荷器(<3/60 G .*4*,0/)可以改善安全带的能量吸收特性,对乘员施加比较均匀的约束力,从而降低使用安
全带所造成的不适感。
当然,这必然会增加碰撞事故中乘员向前的移动量,所以保证该装置有效性的前提是与安全气囊协同作用,确保乘员不会因过大的前移量而与汽车的内饰件发生硬接触。
四、带扣/锁舌。
对带扣、锁舌的研究主要是使其在正常驾乘状态下将乘员可靠地固定在座椅的正确位置;而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尽快让乘员解脱安全带,逃离汽车。
五、安全带织带。
除了要求足够的强度以外,织带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温湿、耐磨、耐光性。
此外,对织带的伸长率和能量吸收特性也有特定要求,这是为了保证在碰撞事故中安全带起作用约束人体向前移动时,既不会因织带过硬伤及被约束者身体,也不会因其弹性过大使乘员产生过量的移动而碰撞到车身内部件。
织带在其染制过程中还需加入一定的阻燃剂,以满足织带阻燃的要求。
六、卷收器张力减小装置。
卷收器的卷收力过大会影响乘员佩戴安全带时的舒适性,造成不舒服的压迫感。
张力减小装置可以在不削减织带的回卷能力并保持安全带与乘员接触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织带对乘员的压迫感。
由于改善了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无疑会增加安全带的使用率。
七、高度调节器。
高度调节器是一种用于调节安全带上固定点高度的调节装置,可以使安全带佩戴者获得较为舒服的肩带佩戴位置。
通过调节高度不仅使安全带的约束性能得到优化,更可以改善安全带的佩戴舒适性,从而提高安全带的使用率。
八、自动紧急锁止装置。
自动紧急锁止装置是基于以下考虑而引入的:儿童乘员通常须可靠而牢固地进行约束;而成年乘员却希望可以比较自由地移动,除非危险情况出现。
自动紧急锁止装置在织带充分拉出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机构将紧急锁止状态转换到自动锁止状态。
这同样提高了乘员佩戴安全带的舒适性和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