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二轮总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三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76张)
- 格式:pptx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56
专题突破练四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1.(2021北京海淀一模)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CaO用作衣物防潮剂
B.还原Fe粉用作食品脱氧剂
C.FeSO4补血剂与维生素C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D.用硅藻土中浸润的KMnO4吸收水果散发的乙烯
2.(2021北京丰台一模)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NO2气体溶于水,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
B.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
D.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色
3.(2021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硫酸盐(含S、HS)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有H2O参与
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还原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该过程中有硫氧键生成
4.(2021广东选择考模拟)高氯酸(HClO4)可用于人造金刚石提纯、电镀工业、医药工业等。以下是一种生产高氯酸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生成1 mol HClO4转移2 mol电子
B.NaH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C.HClO4的沸点与溶剂H2O的沸点相差较大
D.ClO2具有非常强的氧化能力,可用作饮用水消毒剂
5.(2021湖南岳阳质量检测二)图中展示的是乙烯催化氧化的过程(部分离子未画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PdCl4]2-和Cu2+在反应中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B.该转化过程中,仅O2和Cu2+体现了氧化性
C.该转化过程中,涉及反应4Cu++O2+4H+4Cu2++2H2O
D.乙烯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CH2CH2+O22CH3CHO
6.(2021山东聊城一模)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化学反应:①SO2+2Fe3++2H2OS+2Fe2++4H+;②Cr2+6Fe2++14H+2Cr3++6Fe3++7H2O。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化性:Cr2>Fe3+
1
专题能力提升训练(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2·大庆模拟)下列实验现象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C )
实验 现象
A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
B SO2通入Na2S溶液中 产生淡黄色沉淀
C 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
D 铜丝加热后,伸入无水乙醇中 先变黑,后重新变为红色
【解析】 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迅速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A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硫和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单质,产生黄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说明碘化银沉淀更难溶,是沉淀的转化,与氧化还原无关,C符合题意;铜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醛和铜,与氧化还原有关,D不符合题意。
2.(2022·金华模拟)关于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还原剂只有Li
B.S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每转移4 mol电子,生成SO2的体积为22.4 L
【解析】 在反应4Li+2SOCl2===4LiCl+S+SO2中,Li的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生成的LiCl是氧化产物;SOCl2中的S是+4价,反应后部分变为0价,生成单质硫,所以SOCl2做氧化剂,S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只有Li,故A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SOCl2中只有S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l和O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SOCl2只做氧化剂,故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氧化产物LiCl与还原产物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C错误;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生成的SO2的体积,故D错误。
3.(2022·阜阳模拟)车用尿素是利用反应2CO(NH2)2+4NO2===4H2O+2CO2+4N2+O2减少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专题突破练三 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2021湖北教科研协作体联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过量NaOH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HCO3-+OH-H2O+CO32-
C.FeO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
2.(2021河北唐山二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将少量氯气通入NaHSO3溶液中:HSO3-+H2O+Cl22Cl-+3H++SO42-
B.电解MgCl2溶液:2Cl-+2H2OCl2↑+H2↑+2OH-
C.NaClO溶液中加入少量FeSO4溶液:2Fe2++ClO-+2H+Cl-+2Fe3++H2O
D.等体积、等浓度的NaHCO3溶液和Ca(OH)2溶液混合:Ca2++HCO3-+OH-CaCO3↓+H2O
3.(2021辽宁丹东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2HClO+CaSO3 ↓
B.实验室制 NH3:NH4++OH-NH3↑+H2O
C.将氢碘酸加到 Fe(OH)3胶体中:Fe (OH)3+3H+Fe3++3H2O
D.氨水中通入过量 SO2:NH3·H2O+SO2HSO3-+NH4+
4.(2021湖南常德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l2遇冷的NaOH溶液:3Cl2+6OH-5Cl-+ClO3-+3H2O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C.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O32-+2SO2+H2OCO2+2HSO3-
D.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5C2O42-+2MnO4-+16H+2Mn2++10CO2↑+8H2O
- 1 - 专题突破练3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20山东威海线上适应性考试)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量SO2通入到Ba(NO3)2溶液中: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B.Fe(OH)2溶于稀硝酸:Fe(OH)2+2H+Fe2++2H2O
C.向H218O2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218O2+2MnO4-+6H+518O2↑+2Mn2++8H2O
D.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2Cu↓+O2↑+4H+
2.(双选)(2020安徽皖南八校高三联考改编)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Fe3++3SCN-Fe(SCN)3
B.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NH4++OH-NH3·H2O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多: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3.(2020山西大同一模)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悬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汞的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I+HgCu2HgI4+2Cu。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产物Cu2HgI4中,Hg的化合价为+2价
B.上述反应中Cu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上述反应中Hg元素与Cu元素均被氧化
D.上述反应中生成64 g Cu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4.(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质检)实验室将NaClO3和Na2SO3按物质的量之比2∶1倒入烧瓶中,水浴加热,同时滴入H2SO4溶液,产生棕黄色的气体X,反应后测得NaClO3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X为( )
专题03 离子反应
考点热度
★★★★★
【化学素养要求】
【考纲导向】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2.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命题分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是每年高考的热点,高考再现率为100%。在高考试题中,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但增加了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基本每一个选项都会有干扰,并且加大氧化还原反应的考察。选择题常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形式呈现,非选择题常与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化学工艺流程、实验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相结合,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的热点内容。离子共存类选择题主要为限定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离子推断类试题Ⅰ卷、Ⅱ卷均有考查,主要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离子存在情况,进而推断物质。
核心考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
(2)弱酸、弱碱、难溶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用化学式表示。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CO-3、HSO-3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SO-4)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写。
(4)微溶物的处理情况:
①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澄清稀溶液时(如澄清石灰水),微溶物应写成离子形式。 ②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浊液或固态时(如石灰乳),微溶物应写化学式。
③生成物中的微溶物按难溶物处理,应写化学式。
(5)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消石灰与NH4Cl),固体与特定溶液(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4个两
【核心考法】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主干知识梳理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及相互间的联系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四”依据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常用的判断依据有:
(1)依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01氧化剂>□02氧化产物;
还原性:□03还原剂>□04还原产物。
(2)依据金属或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09越强。如: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判断
①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对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11强。如:
②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对应的还原剂的还原性□13强。如:
3.掌握常考的基本规律
(1)得失电子守恒规律
n(氧化剂)×化学式中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降低值=n(还原剂)×化学式中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升高值。
(2)转化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反应,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强弱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15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16还原剂>还原产物。
(4)优先规律
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优先反应。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类型
(1)复分解反应型:生成难溶、难电离或挥发性的物质,如生成BaSO4、CH3COOH或CO2;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Fe3+与HCO-3。
(2)氧化还原反应型,如2Fe3++Cu===2Fe2++Cu2+。
(3)络合反应型,如Fe3++3SCN-===Fe(SCN)3。
2.掌握判断离子共存的“两项要点”
(1)“性质”——即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弱酸根离子(如□01CO2-3、SO2-3、S2-、CH3COO-)等不能大量存在。
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弱碱阳离子(如□02NH+4、Fe2+、Cu2+、Mg2+)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1
专题精练(3) 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一、单项选择题
1.[2021·浙江6月]关于反应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H3IO6发生氧化反应
B.KI是还原产物
C.生成12.7 g I2时,转移0.1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1
2.[2022·重庆市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中性溶液:Fe3+、Ba2+、Cl-、NO-3
B.能使pH试纸变深红的溶液:K+、Na+、I-、CrO2-4
C.pH=13的NaOH溶液:Na+、Cl-、SO2-4 、AlO-2
D.c(OH-)
3.[2022·滨州市高三模拟]已知甲、乙、丙是三种可溶性物质。其中甲是碱,乙、丙是盐,它们分别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所有离子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结果一定正确的是( )
A.甲是Ba(OH)2,乙是NaHSO4
B.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HCO-3 ===H2O+CO2↑
C.甲分别与乙、丙溶液混合后,现象相同
D.可利用焰色试验鉴别乙和丙
4.[2022·山东省济宁市二模] 已知Pb2O3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Ⅰ:Pb2O3+2HNO3===Pb(NO3)2+PbO2↓+H2O,PbO2与酸化的MnSO4溶液发生反应 Ⅱ:5PbO2+2MnSO4+3H2SO4===2HMnO4+5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反应Ⅰ中,Pb2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
B.Pb2O3与盐酸反应:Pb2O3+2HCl===PbCl2+PbO2↓+H2O
C.PbO与HNO3溶液反应:
PbO+2HNO3===Pb(NO3)2+H2O
D.由反应Ⅰ、Ⅱ可知氧化性:
HNO3>PbO2>HMnO4
5.[2022·内蒙古包头一中一模]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2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练习-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广东、江苏专版
1.(2011·江西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B.食盐溶液能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C.SO3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它是非电解质
D.NaHSO4不管在水溶液里依旧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够电离出Na+、H+和SO2-4
解析:判定电解质的强弱是依照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否全部电离,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电解质强弱与其溶液导电性强弱并无直截了当联系,A项错误;食盐溶液不是电解质,NaCl是电解质,B项错误;SO3是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C项正确;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Na+、HSO-4,D项错误。
答案:C
2.(2011·青岛模拟)下列离子反应能发生且离子方程式表述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lO-+CO2+H2O===HCO-3+HClO
B.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2OH-===Cu(OH)2↓
C.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6H2O===2Al(OH)3↓+3H2↑
D.氯化铵溶于水:NH+4+H2O===H3O++NH3↑
解析: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时SO2-4与Ba2+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O2-4+Ba2++2OH-===Cu(OH)2↓+BaSO4↓,B错误;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C错误;氯化铵溶于水,NH+4水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2H2OH3O++NH3·H2O,D错误。
答案:A
3.(2011·合肥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亮的溶液中:MnO-4、SO2-4、K+、H+
B.含有大量Al3+的溶液:K+、Na+、AlO-2、SO2-4
2022年新高考化学二轮备考选择题高频热点特训
特训07 氧化还原反应
考向分析:以生产、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子转移数目、氧化还原反应的简单计算等
(一)必备知识和方法
1.熟记15组物质,掌握常见变化规律
氧化剂 Cl2 O2 浓H2SO4 HNO3 KMnO4(H+)、
MnO2 Fe3+ KClO3、
ClO- H2O2
对应还原产物 Cl- O2- SO2 NO或NO2 Mn2+ Fe2+ Cl- H2O
还原剂 I-(HI) S2(H2S) CO、C Fe2+ NH3 SO2、SO2-3 H2O2
对应氧化产物 I2 S CO2 Fe3+ NO SO2-4 O2
2.氧化性及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1)剂>产物: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2)根据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其单质还原性就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同理,依据非金属活动顺序表,位置越靠前,其单质氧化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3)根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4)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还原剂(或氧化剂)与同一氧化剂(或还原剂)反应时,条件越易或者氧化剂(或还原剂)被还原(或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还原剂(或氧化剂)的还原性(或氧化性)就越强。
(5)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负极还原性强于正极。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液时,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金属阳离子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相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较弱),若混合液中存在多种阴离子,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相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较弱)。
(6)一般溶液的酸性越强或温度越高,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和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1
灵台二中2018届高三化学第二、三轮备考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任天福
一、一轮复习备考的反思
(一)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
1、知识基础底子薄弱,各知识点掌握不透彻,记忆不准确。
2、学生学习被动,部分学生存在假学习现象。学习习惯普遍不好。
3、学生对知识的遗忘太快,部分知识习惯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内涵和外延,知识应用能力欠佳。
4、学生解题速度慢,计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考试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情况
1、卷面表达不规范,不够端正,部分学生书写潦草。
2、粗心大意,读错题(常把分子式看成是结构式,把元素符号看成是元素名称,把离子方程式看成是化学方程式,该写的单位的漏写等等)
3、考试心理里恐惧、胆怯
4、时间紧迫,绝大多数学生不能完卷。
二、二轮复习的备考思路(3.20-4.30)
在最后100多天的时间中,根据考试题型,加强题型的专题训练,突破考点。各类型专题备考及训练思路如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 1、选择题训练思路(在每周综合测试中完成)
每周在综合测试中加强考点训练,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考多的,就多练;考少的,就少练;不考的,就不练。不可平均用力。重中之重是化学概念和理论部分。包括: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速率与平衡、电解质、胶体、电化学、反应热等。努力克服困难,全部内容一一过关。认真研读教材的亮点,关注物质的俗名、用途,关注生活、生产、环境、科技、能源、资源、材料与试题的联系。选择题训练把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努力培养好习惯,好节奏(限时完成)。做题不要快,审题要细致,四个选项一一弄懂,争取少失分。平时训练少用排除法,少猜答案。在训练中加强读题训练,总结自身的弱点,一一设法改进。选择题得满分是每一位同学的唯一目标,不管你现在的水平是高是低。
1
题型2 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应用
真题·考情
全国 卷
1.[2021·全国卷甲]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3 mol的NO2与H2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C.32 g环状S8()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1NA
D.1 L pH=4的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Cr2O72−离子数为0.1NA
2.[2020·全国卷Ⅲ]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A个中子
B.1 mol重水比1 mol水多NA个质子
C.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A个碳原子
D.1 L 1 mol·L-1 NaCl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3.[2019·全国卷Ⅱ]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43−数目为0.1 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4.[2018·全国卷Ⅰ]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5.[2018·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2
第 1 页 共 10 页 专题五 化学中的常用计量
【考纲要求】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
[考点点拔]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量间的关系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和桥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的常考内容。要求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目、气体体积(标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年高考题型有判断一定量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目的多少;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有关推论进行有关判断,求化学式、式量的计算;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综合计算等等。
[知识梳理]
在正确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化学常用计量之间的关系,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及带单位运算。填写下列“( )”
(1)
第 2 页 共 10 页
(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①同T、P时,21VV=_______ =_______ ; ②同T、P时,
=________ ;
③同T、V时,21PP=_________; ④同T、P、V时,21mm=__________ ;
⑤同T、P、m时,21VV=____________ 。
(3)求气体摩尔质量的几种方法:
①已知质量和物质的量,求气体摩尔质量:M =____________
②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求气体摩尔质量:M
=______________
③已知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a)对另一气体(摩尔质量为Mb)的相对密度D,求气体
摩尔质量:Ma =________________
④已知混合气体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或气体的体积分数,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
专题二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真题研练·析考情
【真 题 研 练】
1.[2022·辽宁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H+数目为NA
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数目为0.01NA
2.[2022·海南卷]在2.8 g Fe中加入100 mL 3 mol·L-1 HCl,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 mol
B.HCl溶液中Cl-数为3NA
C.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L
3.[2022·全国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A
B.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A
C.0.20 mo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4NA
D.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A
4.[2021·河北卷]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2.4 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
B.1 mol碘蒸气和1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 g,则转移电子数为NA
D.1 L 1 mol·L-1溴化铵水溶液中NH4+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
【考情分析】 2
考点 考向 预测
阿伏加德罗常数综合考查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 关于物质的量的考查,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为主。题给条件、考点设置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命题形式有可能会出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特别是新高考卷,可能会涉及晶体和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微粒结构的分析
第1页,共26页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
——届届届届届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42分)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的作用是安全瓶
B. ③中试剂更换为Ba(NO3)2后,无明显现象发生
C. ④中的现象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D. ⑤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
2. 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S→浓硝酸H2SO4,途径②:S→O2SO2→O2SO3→H2OH2SO4
A. 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 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 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 S,各转移6mol电子
D. 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3. 类推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理
A 沸点:H2O高于H2S 沸点:H2S高于H2Se
B NH4Cl溶液可用于处理铁锈 CH3COONH4溶液也可用于处理铁锈
C 常温下能用铝制或铁制容器贮运浓硫常温下也能用铝制或铁制容器贮运浓硝第2页,共26页 酸 酸
D 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
A. A B. B C. C D. D
4. 向含a mol NaClO的溶液通入b mol SO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0
B. 当b=a时: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 当a3≤b≤a时: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0
D. 当0
5. 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如根据H2+Cl2=2HCl推测:H2+Br2=2HBr.但类比是相对的,如根据2Na2O2+2CO2=2Na2CO3+O2,推测2Na2O2+2SO2=2Na2SO3+O2是错误的,应该是Na2O2+SO2=Na2SO4.
1 / 22 镁铝及其化合物
1.(2020·吴江汾湖高级中学高三月考)白钠镁矾(mNa2SO4⋅nMgSO4⋅xH2O)俗称硝板,工业上用白钠镁矾制备碱式碳酸镁[4MgCO3⋅Mg(OH)2⋅4H2O]晶须的过程如下: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白钠镁矾,保持50℃加热0.5h,有大量的5MgCO3⋅3H2O生成,然后升高温度到85℃加热2h发生热解反应,过滤得碱式碳酸镁晶须。
(1)热解反应的方程式为___。
(2)碱式碳酸镁可用作化学冷却剂,原因是___。
(3)为测定白钠镁矾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取白钠镁矾3.340g溶于水配成100.00mL溶液A;
②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得BaSO41.165g;为进一步确认沉淀是否已完全,可采取的操作是___。
③另取25.00mL溶液A,调节pH=10,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离子方程式为Mg2++H2Y2=Mg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25.00mL。通过计算确定白钠镁矾的化学式。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MgCO3⋅3H2O+2H2O4MgCO3⋅Mg(OH)2⋅4H2O+CO2↑
(2)碱式碳酸镁分解吸热
(3) 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再产生,则已经沉淀完 2 / 22
全 Na2SO4⋅MgSO4⋅4H2O
【解析】(1)升高温度到85℃加热2h发生热解反应,过滤得碱式碳酸镁晶体,说明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生成物为4MgCO3⋅Mg(OH)2⋅4H2O,方程式为5MgCO3⋅3H2O+2H2O4MgCO3⋅Mg(OH)2⋅4H2O+CO2↑,故答案为:5MgCO3⋅3H2O+2H2O4MgCO3⋅Mg(OH)2⋅4H2O+CO2↑;
(2)①碱式碳酸镁可用作化学冷却剂,原因是碱式碳酸镁分解时吸收热量,故答案为:碱式碳酸镁分解吸热;
高考《无机化工流程题》专题复 习教学设计.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无机化工流程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考点解读1.
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方法: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
等的关系。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2. 试题特点
无机化工流程题是一类极具特色和前景的高考新题型,能很好体现《新课程标准》
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因此在高考题中每年都有出现。这类题目综合性强,
信息量大,试题往往融入真实的化工生产为背景,通过生产实际、社会现实和科技前沿
等背景融入新的信息,考查的知识点多、考查面较广,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
力较高,能很好的渗透核心素养。
3. 能力要求
无机化工流程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
实验操作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年年必考又年年推陈出新。对学生而言,无机化工流
程题陌生度较大,综合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既要熟知化工生产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
所给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学生能力要求相当高。
4. 学生分析
无机化工流程题的教学对象是高三理科学生,学生已经初步完成了基本概念、元素
化合物、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原理等知识的复习,初步具备了解决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基
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学生解决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困难现状是: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对知
识的情景化应用能力还有所缺失;知道此类题目分析的一般步骤,但整体性把握较弱,
分析题目的思维方法不够优化,解题耗时较长;具备一定的做题经验,但不能处理新情
景新信息,解题方法不熟练,答题不规范。
学生解决无机化工流程题的总体表现是:对无机化工流程题分析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较弱,对化学知识情景化的应用反映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所缺失。
学生对待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心理状况:表现为不熟悉解题方法,解题信心不足。周